铈是周期系第ΙΙΙ族副族镧系元素,一种稀土元素。原子序数58。稳定同位素:136、138、140、142。灰色金属,有展性。密度:正方晶体6.9,立方晶体6.7。熔点799℃,沸点3426℃。
铈是一种银灰色的活泼金属,粉末在空气中易自燃,易溶于酸。铈的名称来源于小行星穀神星的英文名。铈在地壳中的含量约0.0046%,是稀土元素中丰度最高的。金属铈主要做还原剂。
基本介绍
- 中文名:铈
- 外文名:Cerium
- 元素符号:Ce
- 原子质量:140.116
- 发现人:克拉普罗特
- CAS号:7440-45-1
- MDL号:MFCD00010924
- EINECS号:231-154-9
- PubChem号:24869828
- 熔点:1071 K(798 °C)℃
- 周期:6
- 沸点:3699 K (3426 °C)℃
发展历史
发现历史
1752年瑞典化学家克龙斯泰德发现一种新的矿石。西班牙矿物学家唐·福斯图·德埃尔乌耶分析后认为它是钙和铁的硅酸盐。1803年德国化学家克拉普罗特分析了该矿石,确定有一种新的金属氧化物存在,称它为ochra(赭色土),矿石称为赭色矿(ochroite),因为它在受灼烧时出现赭色。同时瑞典化学家贝采利乌斯(J-öns Jakob Berzelius,1779-1848)和瑞典矿物学家希辛格(Wilhelm Hisinger,1766-1852)也分析发现了同一新元素氧化物,不同于钇土。钇土溶于碳酸铵溶液,在煤气灯焰上灼烧时呈现红色,而这种土不溶于碳酸铵溶液,在煤气灯焰上灼烧没有呈现特徵焰色。于是称它为ceria(铈土),元素命名为cerium(铈),元素符号定为Ce,矿石称为铈硅石(cerite),以纪念当时发现的一颗小行星穀神星Ceres。其实这种铈硅石是一种水合酸盐,含铈66%~70%,其余是钙、铁和钇的化合物。

套用发展
在稀土这个元素大家族中,铈是当之无愧的“老大哥”。其一,稀土在地壳中总的丰度为238ppm,其中铈为68ppm,占稀土总配分的28%,居第一位;其二,铈是在发现钇(1794年)9年之后,被发现的第二个稀土元素。
1803年,瑞典化学家伯采利乌斯(J.J.Berzelius)和他的老师黑新格尔(W.Hisingerr)在分析瑞典产的Tungsten矿(“重石”之意)时,发现了一种与“钇土”性质十分相似但又完全不同的新元素一“铈土”。在他们提出的发现报告中,将其命名为Cemm(铈),以纪念1801年发现的小行星一穀神星(Ceres)。
严格说来,最初发现的“铈土”只能算作是铈的富集物,或者说是与镧鐠钕等共生在一起的轻稀土混合氧化物,当时镧鐠钕等尚隐藏在“铈土”中未被发现。但无论如何,在稀土这17个相貌极为相似的孪生兄弟姐妹中,铈最容易辨认。因为铈有个显着的化学特性,除丁象其他稀土元素通常以三价状态存在外,他还会以四价状态稳定存在。这种离子价态的差异性必然会扩大化学性质的差异性,利用这种差异性就能比较容易地把铈同相邻的其他稀土元素分离开来,因而就出现了化学法提铈。这便于化学家们对铈的提取和认识,加上他资源丰富易提取,比其他稀土产品价格便宜,也就使他成为最早有实际用途的稀土。
儘管如此,由于化学家们最初被困惑在不断发现新稀土的“迷宫”中,直到发现“铈土”的83年后,才为铈(也是稀土)找到第一个用途一用作汽灯纱罩的发光增强剂。1886年,奥地利人韦尔斯巴赫(AuerVonWeldach)发现,将99%的氧化钍和1%的氧化铈加热时,会发出强光,用于煤汽灯纱罩可以大大提高汽灯的亮度。而汽灯在当时电灯尚未普及的欧洲是照明的主要光源,对于工业生产、商贸和生活至关重要。而18世纪90年代开始,汽灯纱罩的大规模生产,增加了钍和铈需求,有力推动了世界範围内对稀土矿藏的勘察,在巴西和印度陆续发现了大型独居石矿,遂发展成为所谓的独居石工业,也就是早期稀土工业。儘管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电灯逐步取代了煤气灯,但铈又不断开拓出新的用途。
1903年,找到了铈的第二大用途一还是那位奥地利人韦尔斯巴赫,发现铈铁合金在机械摩擦下能产生火花,可以用来製造打火石。铈的这种经典用途,至今已有100年的历史。吸菸的人都知道打火机要用打火石,但许多人却不了解稀土,更不知道是其中的铈在给人们带来了火种。只是如今,打火石遭遇压电陶瓷的有力挑战,产量已经大减。这期间,还发现铈基合金(如Th2dl-RE)可用作电子设备和真空管的吸气剂。
1910年,发现了铈的第三大用途,用于探照灯和电影放映机的电弧碳棒。与汽灯纱罩类似,铈可以提高可见光转换效率。探照灯曾是战争防空的重要用具。电弧碳棒也曾是放映电影不可缺少的光源。
以上铈的三大用途也代表了稀土早期的三大用途,甚至可以说,早期的稀土工业完全建立在对铈的性能开发和利用上。50年代初,我国稀土工业也起步于这三大套用。这些用途都与发光有关。可以说铈作为稀土元素家族的优秀代表,一开始就作为”光明使者”在为人类造福。
20世纪30年代起,氧化铈开始用作玻璃脱色剂、澄清剂、着色剂和研磨抛光剂。二氧化铈作为化学脱色剂和澄清剂可以取代有剧毒的白磁(氧化碑)从而减少操作和环境污染。铈钛黄颜料用作玻璃着色剂可以製造出漂亮的亮黄色工艺美术玻璃。氧化铈作为主成分製造各种规格的抛光粉,已完全取代铁红抛光粉,大大提高了抛光效率和抛光质量,早期用于平板玻璃和眼睛片抛光,如今已广泛套用于阴极射线管(CRT)玻壳、各种平板显示,光学玻璃镜头和计算机晶片等,既是铈的经典用途,也是目前铈的主要套用领域之一。铈作为玻璃添加剂,能吸收紫外线与红外线,已被大量套用于汽车玻璃。不仅能防紫外线,还可降低车内温度,从而节约空调用电。从1997年起,日本汽车玻璃全加人氧化铈,1996年用于汽车玻璃的氧化铈至少有2000吨,美国用量超过1000吨。
铈的化学活泼性使他在冶金领域中也大展身手。1948年,英国人莫勒(HMomgh)宣布用铈处理铸铁可以获得球墨铸铁,随后冶金学家发现镁是球墨铸铁的高效球化剂,但续易燃烧会产生强烈镁光,单独加镁反应过于激烈不够安全。
20世纪50年代,我国着名科学家邹元燨研究成功用硅铁还原含稀土包头高炉渣製取稀土硅铁合金的独特工艺,进而製得稀土硅铁镁中间合金用作球化剂,既克服了单独用镁的弊病,又取得更稳定的球化效果,从此开始了稀土在球墨铸铁以及蠕墨铸铁中的广泛套用。以铈为主成分的混合稀土金属,还广泛用于稀土处理钢(脱氧、脱硫、变性)、稀土电工铝和稀土铸造镁合金(净化变质、细化晶粒、合金化)等金属材料。
含量分布
铈主要存在独居石和氟碳铈矿中,也存在于铀、钍、钸的裂变产物中。常由氧化铈用镁粉还原,或由电解熔融的氯化铈而製得。

物化性质
灰色活泼的金属,密度:6.9(正方晶体),6.7(六方晶体),熔点:799℃,沸点:3426℃,有展性。是镧系金属中自然丰度最高的一种。弯折铈条时常迸溅出火星。
铈在室温下很容易氧化,在空气中很容易失去光泽,用刀刮即可在空气中燃烧(纯的铈不易自燃,但稍氧化或与铁生成合金时,极易自燃)。加热时,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铈。能与沸水作用产生氢氧化铈,溶于酸,不溶于硷。铈也能在卤素中燃烧,如在氯气中燃烧,产生三氯化铈(CeCl3):2 Ce + 3 Cl2==Δ(或点燃)== 2 CeCl3。受低温和高压时,出现一种反磁性体,比普通形式的铈緻密18%。用于製造打火石、陶瓷和合金等。铈是除铕外稀土元素中最活泼的。铈在冷水中缓慢反应,在热水中反应加快。

元素描述
活泼的银灰色金属。电子层结构[Ce]4f15d16s2。第一电离能527.4KJ/mol。
用刀刮即可在空气中燃烧(纯的铈不易自燃,但稍氧化或与铁生成合金时,极易自燃);加热时,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铈。能与沸水作用,溶于酸,不溶于硷。受低温和高压时,出现一种反磁性体,比普通形式的铈緻密18%。铈是稀土元素中最丰富的金属元素。有四种同位素:Ce、Ce、Ce、Ce。Ce是放射性的α放射体,半衰期为5×10^15年。
常见化合价: +3,+4
电负性: 1.12
外围电子排布: 4f1 5d1 6s2
核外电子排布: 2,8,18,19,9,2
同位素及放射线: Ce-134【3016d】 Ce-136 Ce-138 Ce-139【137.6d】 *Ce-140 Ce-141【32.5d】 Ce-142 Ce-143【1.4d】 Ce-144【284.6d】
电子亲合和能: 0 KJ·mol-1
第一电离能: 528 KJ·mol-1
第二电离能: 1047 KJ·mol-1
第三电离能: 1880 KJ·mol-1
单质密度: 6.773 g/cm3
单质熔点: 795.0 ℃
单质沸点: 3257.0 ℃
原子半径: 2.7 埃
离子半径: 1.14(+3) 埃
共价半径: 1.65 埃
主要用途
1.用作还原剂、催化剂。
2.用作合金添加剂,及用于生产铈盐等,也用于医药、製革、玻璃、纺织等工业。
3.铈可作催化剂、电弧电极、特种玻璃等。铈的合金耐高热,可以用来製造喷气推进器零件。
具体实例如下:
环保材料
铈还被用作优良的环保材料,目前最有代表性的套用是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在普遍使用的贵金属(铂、铑、钯等)三元催化剂中加入铈,可以提高催化剂性能并减少贵金属用量,汽车尾气主要污染物为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他们会影响人体造血机能,形成光化学有毒烟雾并产生致癌物,对人、动物和植物都会造成损害。三元净化催化技术可以使碳氢化合物和一氧化碳充分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使氮氧化物分解成氮气和氧气(故名三元催化)。铂、铑、钯等贵金属是尾气净化的优良催化材料。但价格昂贵且对发动机和汽油均有较高要求,限制了它们的广泛套用。在催化剂中加人铈可明显减少贵金属用量并改善催化性能,使催化器的价格大幅下降。在美国,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已成为消费稀土的第一大用户。氧化铈还能与纳米氧化钛製成光催化剂,用于抗菌陶瓷和富氧离子环保涂料等。
有害金属替代
硫化铈可以取代铅、镉等对环境和人类有害的金属用作塑胶红色着色剂,也可用于涂料、油墨和纸张等行业。法国罗地亚公司目前掌握领先技术。富铈轻稀土环烷酸盐等有机化合物还被用于油漆催乾剂、PVC塑胶稳定剂和MC尼龙改性剂等方面,既可以取代铅盐等毒性大的物质,又可以减少钻盐等昂贵材料。
特殊功能材料
铈还被用来製造许多特殊功能材料,如萤光级氧化铈用于製造灯用三基色萤光粉的绿粉(CeMgA111O19:Tb3+);美国研製的Ce:LiSAF雷射系统固体雷射器,通过监测色氨酸浓度可用于探查生物武器,还可用于医学。用金属铈可以製造铈钻铜铁永磁材料;铈鸽电极可以代替有放射性的钍鸽电极,等等。
植物生长调节剂
以铈为主的轻稀土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改善农作物品质,增加产量并提高作物的抗逆性。用作饲料添加剂,可以提高禽类的产蛋率和鱼虾养殖的成活率,还能改善长毛羊的羊毛质量。铈属低毒性物质,美国一本稀土专着称,对老鼠进行的餵食实验表明,富含铈的轻稀土氧化物的口服毒性与口服食盐相当。至今在稀土富矿地区也尚未发现因稀土引起的地方病。我国科学家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认为,稀土农用不会产生环境污染,不会对人和动物的生存产生危害。
贮存方法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包装要求密封,不可与空气接触。应与氧化剂、酸类、卤素、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採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合成方法
铈是地壳中最丰的稀土金属。用钙还原氧化亚铈或电解氯化亚铈可製得金属铈。
70g三氯化铈、18.5g钙在惰性气氛下彻底混合摇匀装入钽坩埚或用机动压力机压成圆柱体放在钽坩埚中,坩埚配有打孔的钽盖子以便通气,置于密闭MgO坩埚(d=0.0508m,h=0.1778m)中。然后放在石英管(d=0.11615m)中,管的一端熔封,另一端打磨后嵌入55/50锥形接头中。用石蜡将石英管密封在真空体系中(0.133Pa)。充入Ar(先通过热的金属铀纯化)到P=101.325kPa,用6kW感应炉加热到550~600℃,使反应发生(钽坩埚温度突然上升为据)。5min后达到1000℃,维持13min使产生的稀土金属完全结块。冷却到室温,用水浸泡钽坩埚以除掉CaCl2、Ca,稀土金属融块保留在底部(1%~3%Ca)。
铈—化合物
铈铝
铈铝就是我们平时说的Ce铝,Ce铝是一种新型的铈(Ce)系纯铝複合涂层。主要包括铈(Ce)系纯铝涂层和环氧乙烯酯漆涂层,所述铈(Ce)系纯铝涂层是以铝为原料,添加铈(Ce)元素的热喷涂层,所述环氧乙烯酯漆涂层为铈Ce铝热喷涂层的封闭层和功能涂层。铈(Ce)系纯铝涂层添加元素铈(Ce)重量百分比为0.05-0.50%(wt),其它杂质铁+铜+硅≤0.30%(wt),余量为铝,还可辅助添加元素镁,系纯铝涂层的製作方法为:加工製作成线材或者粉末用热喷涂技术在钢铁表面製作成Ce铝喷涂层。所述环氧乙烯酯漆涂层为以环氧乙烯酯树脂为原料,添加炭化硅和铝粉或铝粉浆。环氧乙烯酯漆作为Ce系铝涂层的封闭层、中间层和表面层,也还可以其它油漆涂料代替其中的某一层或者全部。
一种铈(Ce)系纯铝複合涂层,主要包括:铈(Ce)系纯铝涂层和环氧乙烯酯漆涂层,其特徵在于:所述铈(Ce)系纯铝涂层是以铝为原料,添加铈 (Ce)元素的热喷涂层,所述环氧乙烯酯漆涂层为铈Ce铝热喷涂层的封闭层和功能涂层。
铈碳化硅
铈碳化硅(CC):铈碳化硅是在碳化硅的炉料内不加食盐而添加微量的
氧化铈(CeO2)冶炼出来的,其外观和绿碳化硅相似,显微硬度为36.29GPa。与绿碳化硅相比,其铈碳化硅的显微硬度、单颗粒抗压强度、韧性等均比绿碳化硅高。由于铈碳化硅的物理性能有所改弯,因此,其磨削效果也得到了一定的改善。试验证明磨钛合金时,铈碳化硅与绿碳化硅相比,切削效率提高近一倍,并且火花较小;磨铸铁时,当进刀量为0.01mm时,铈碳化硅的耐用度比绿碳化硅砂轮提高18.9%,磨削比提高9.6%,当进刀量为0.02mm时,其耐用度提高27.4%,磨削比提高74.1%。由此可见,用铈碳化硅磨削铸铁进刀量时,其效果比绿碳化硅提高的更显着。磨硬质合金的效果与绿碳化硅相近,磨削CO5Si M5Al 5F-6等难磨高速钢,其效果与单晶刚玉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