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区位于天津市中心东南部,海河西岸,全区辖13个街道。区南部是着名的陈塘庄和土城两大工业区。特产有十八街麻花和玉川居鹹菜。境内有天津电视塔、天津宾馆、喜来登大酒店、天津大礼堂、天津工业展览馆、国际科技谘询大厦、天津青少年活动中心、人民公园、河西清真寺、挂甲寺等。
河西区是中外宾客了解天津的视窗。以友谊路为轴线,四周分布着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外国首脑来津下榻的迎宾馆、天津宾馆、喜来登大酒店、水晶宫饭店,以及国内外宾朋云集的天津大礼堂、天津国际展览中心、天津商业银行、北方金融中心、友谊商场等一批商贸、金融设施。
河西区是天津市重要的政治活动、国际交往、经贸科技文化交流多在这里举行,既是天津市重要的政治活动中心,也是沟通世界、联繫各地的涉外视窗。
2017年,河西区複查确认继续保留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
2018年12月,被民政部确认第三批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河西区
- 外文名称:Hexi District
- 行政区类别:市辖区
- 所属地区:天津市
- 下辖地区:13个街道
- 政府驻地:大营门街道
- 电话区号:(+86)022
- 邮政区码:300202
- 地理位置:天津市中心东南部
- 面积:37平方千米
- 人口:87万人(2012年)
- 方言:天津话
- 气候条件: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
- 着名景点:天塔、天津文化中心
- 车牌代码:津
- 区划代码:120103
- 区委书记:李学义
- 区长:姜德志
历史沿革
河西区传说殷周时,总兵官李靖驻守陈塘关,哪咤在九湾河闹海的故事就发生在境内陈塘庄一带。
天津广播电视塔

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资本主义列强势力侵入,1895年境内东北部部份地区被闢为德国租界。
1902年7月(清光绪二十八年六月),第一次海河裁湾工程竣工,原在河东的挂甲寺村和杨庄子落入河西。
1917年,建成天津市第一个行政建制区。
日本侵略中国时期,1938年(民国27年)5月,日伪市政当局调整区划。将特一区以外,原乡区二所,乡区五所各一部,东至海河、南至津浦铁路支线、西至大围堤、北至六里台,定为第六区。
1943年(民国32年)3月,日伪市政当局将特一区改为第十区。
1944年(民国33年)4月,日伪市政当局将六区、十区合併,仍称第六区。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国民政府市政当局虽调整全市区划,但六区基本未动,区名亦未改。时辖区面积22.392平方公里。
1949年1月15日,天津解放,仍沿用六区旧称。
1952年10月区划调整。六区原辖何兴村移交五区;七区八里台一部及天津县灰堆村、下河圈村划归六区;同时将黑牛城村、纪庄子村移交天津县。另外,辖区北界略作调整,由开封道至马场道改为徐州道至马场道。调整后的区界,东至海河,南至跑马场、尖山、灰堆,西至卫津河、赤龙河,北至吴家窑、马场道、徐州道。辖区面积21.6平方公里。
1956年1月1日,市政府将六区改称河西区。
1958年10月1日,天津市实行新区划,将市内8个区和4个郊区裁併为6个行政区。南郊区2个镇10个乡、西郊区东部3个乡、东郊区海河西岸4个乡划入河西区。1959年10月,黄骅县新、老上古林村,包括沿海、前进、胜利、工农、建国等农业社,划归河西区。1962年2月,除黑牛城村外,原郊区部分及新、老上古林村划出。
1966年9月,河西区更名为红旗区;至1968年1月废止,复称河西区。
1981年2月,市政府决定将原属于南开区、西郊区的体育学院北新辟居民区划归河西区管辖。1984年11月,区界调整。西郊区津盐公路(今卫津南路)以东区域划入河西区,纪庄子北新居民区、李七庄乡6个居委会和纪庄子村。同时,坐落于南郊区界内新建成的小海地、珠江道居民区也划入区境,该段区界南移至三水道及拟建的潭江道一线。调整后辖区面积增至39.831平方公里。

1991年10月28日,南段区界再次调整,将微山路至洞庭路一段由三水道向南扩至浯水道。辖区面积随之略增,达41.023平方公里。
1995年底,区界东至海河,南至双林农场引水河、浯水道一线,西至卫津河、卫津南路,北至废墙子河、马场道、徐州道,辖区面积41.023平方公里。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57年全区设立12个街道,1962年全区调整为14个街道,1958年全区调整为9个街道和3个公社。1982年至1989年先后增设了小海地、珠江道、友谊路、体院北、黑牛城、纪庄子、三水道街道。
1986年,河西区面积31平方千米,人口59.93万人。区政府驻绍兴道。辖灰堆、刘庄、大营门、谦德庄、东楼、下瓦房、桃园村、马场、陈塘庄、尖山、挂甲寺、三义庄、西南楼、越秀路、珠江道、小海地、体院北、友谊路、纪庄子、黑牛城20个街道,下设374个居委会。
1996年,河西区面积42平方千米,人口约68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3万人。辖18个街道:东楼街道、越秀路街道、东海街道、友谊路街道、下瓦房街道、柳林街道、桃园街道、刘庄街道、天塔街道、西南楼街道、纪庄子街道、尖山街道、小海地街道、陈塘庄街道、黑牛城街道、马场街道、挂甲寺街道、大营门街道。区政府驻绍兴道4号。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河西区总人口779131人,其中:大营门街道45022人、下瓦房街道47326人、桃园街道43231人、挂甲寺街道77018人、马场街道54802人、越秀路街道70020人、友谊路街道73141人、天塔街道83169人、尖山街道65160人、陈塘庄街道58611人、柳林街道82006人、东海街道79625人。
2004年初,河西区辖12个街道:大营门街道、下瓦房街道、桃园街道、挂甲寺街道、马场街道、越秀路街道、友谊路街道、天塔街道、尖山街道、陈塘庄街道、柳林街道、东海街道。
2006年4月,经天津市政府批准,设立河西区梅江街道办事处。梅江街道办事处管辖範围占地面积为1.91平方千米,办事处办公地点设在珠江道与九华山路交口西侧、珠江道99号天津市安居工程办公室梅江筹备处旁。
区划详情
截至2013年,河西区辖13个街道办事处:大营门街道、下瓦房街道、桃园街道、挂甲寺街道、马场街道、越秀路街道、友谊路街道、天塔街道、尖山街道、陈塘庄街道、柳林街道、东海街道、梅江街道。
河西区行政区划图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河西区是天津市的中心区之一,位于市区东南部,因地处海河西岸而得名。河西区境东临海河与河东区相望,西起卫津南路、卫津河与南开区、西青区交界,南沿双林农场引水河与津南区毗邻,北抵徐州道、马场道、津河与和平区接壤。
天津广播电视塔

地质
河西区境平原地貌下面埋藏有数层河湖相粉砂、粘土与海相淤泥互动沉积层,低平原地貌是距今4000年以来,由黄河、海河等大河搬运堆积与人为塑造的结果。
天津

河西区境为古代滨海地区,地势低,大部分地区海拔4米左右,低洼地区只有3米左右;地面坡度极平缓,坡降l/10000左右。主要由低平地、洼地、微高地、人工堤及坑塘等地貌类型所构成。
地面组成物质以砂质粘土和粘土为主。因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地下水位较高,浅层地下水为鹹水,土壤含盐量较高。
地貌
河西区地貌在天津市地貌分区中,属于天津东南部海积沖积平原区。河西区地貌是在古潜山基础上,由于新生代地质构造强烈下沉作用,海洋、河流、湖泊搬运堆积作用,人为改造作用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形成的。
气候
河西区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性气候。主要特徵是季风显着,四季分明,降水集中,雨热同季。河西区地处北半球小纬度,受地理纬度和季风的影响,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多风,雨水稀少;夏季炎热,降水集中;秋季天高,气爽宜人;冬季寒冷、乾燥少雪。
人口
19世纪末,随着早期工商业的发展,河西区境内开始城市化进程,外地人口不断迁入。20世纪80年代,由于新辟居民区相继落成,旧区改造工程持续开展,以及商品房的开发,吸引了大批外区居民移入定居。
天津文化中心

到2002年底,河西区有居民249595户,总人口712655人,其中男354214人、女358441人,自增率为-1.39%,连续10年实现人口负增长。2008年常住人口81万。
2011年末河西区户籍人口80.3万人,比2010年增长1.58%,其中非农业户口80.03万人,占99.66%。2011年末河西区常住人口达90.1万人,比2010增长3.44%。人口发展保持低生育水平,河西区人口出生率为5.83‰,人口死亡率为3.79‰,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04‰。
政治
区委书记:李学义
区委副书记、区人民政府区长:姜德志
经济
概况
2009年,河西区生产总值区属口径133.47亿元(不含金融业),同比增长17.5%,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9.5%,四个季度的可比增长速度分别为14.8%、15.1%、16.5%和19.5%。
河西区

2011年,河西区实现区域生产总值589.47亿元,同比增长14.45%,剔除价格增长因素,可比增长9.19%。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64.36亿元,可比增长6.45%;实现区属生产总值291.89亿元,同比增长16.2%,剔除价格增长因素,可比增长10.21%,经济总量在市内六区持续领先。其中,服务业完成增加值276.94亿元,可比增长11.23%,占河西区比重高达95.3%,对河西区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日益加大。
第一产业
河西区属于城市中心区域,已全部城市化,无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2011年,工业完成增加值14.94亿元,建筑业完成增加值7.66亿元,工业增加值可比下降5.34%;建筑业受建筑安装投资下滑的影响,建筑业增加值可比下降6.45%,从而使河西区第二产业增加值出现回落,可比下降5.9%。
第三产业
2011年,金融业完成增加值151.13亿元,增长23.85%,占河西区经济总量的51.8%,对河西区经济成长的贡献率高达86.6%。留区税收16.83亿元,占河西区税收的49.1%,楼宇综合出租、出售率达90%以上,年纳税超亿元楼宇达18座,超千万楼宇达42座。河西区实现社会商品零售额217.46亿元,同比增长3.64%。
2011年,河西区销售总额1085.36亿元,增长7.15%,其中,批发业实现销售额807.42亿元,增长6.71%;零售业实现销售额222.65亿元,增长6.9%;住宿业实现销售额6.74亿元,增长14.08%;餐饮业实现销售额48.56亿元,增长15.13%。由于受国家巨观调控政策影响,房地产销售面积增幅下降,造成房地产业增加值可比下降11.11%。72家总部型及地区总部型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企业纷纷落户,占全市36.9%。其中内资银行26家,占全市的78.8%。
社会
教育
河西区内现代教育事业发轫较早,1895年清政府在区内开办北洋中西学堂,后称天津大学堂,是中国最早的一所以培养工程技术人员为主的大学。到2002年底,河西区有国办中学、职专26所,国小44所,幼稚园24所,45所中国小被命名为市级义务教育示範校,中考合格率、优秀率、高中会考综合评估始终居全市前列,高考一次上线人数保持全市领先位次。河西区先后被评为全国儿童少年工作先进区、全国幼教先进区、全国特教先进区。
河西区普教事业曾连续多年获得市级或全国先进称号的殊荣,首创的社区文化成为全国推广的典範,加之市属,大专院校、文艺团体。科研单位及其名人专家云集境内,构成了比较发达的文化区。
截至2011年年末,在校高中生12706人,职业高中生4229人,国中生13856人,小学生30003人,幼稚园在园人数12816人。河西区被评为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先进区、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区。
类别 | 学校列表 | ||
---|---|---|---|
高等院校 | 天津医科大学(广东路校区) | 天津财经大学 | 天津科技大学 |
天津外国语大学 | 天津体育学院 | ||
部分中学 | 天津市新华中学 | 天津市实验中学 | 天津市第四中学 |
天津市第四十二中学 | 天津市海河中学 | 北京师範大学天津附属中学 | |
天津市第四十一中学 | 天津市微山路中学 | 天津市梅江中学 |
科技
截至2011年底,河西区拥有商务服务业企业2461家,科技型中小企业770家,科技小巨人17家,高新技术企业22家,科技孵化器5家。
卫生
2011年,新建、改扩建1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8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并与市三甲医院建立双向转诊制度,社区卫生服务质量显着提升,总体好评率达97.5%。全年卫生系统诊疗达276万人次,体检31万人次,河西区被评为全国社区中医药工作先进区。
文化
河西区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是全国首批文化工作先进区。早在明末清初,曾有“皇会”之称的民间花会,包括法鼓、高跷、狮子舞等已闻名于世。中国着名画家刘奎龄(1885—1967)是界内“土城刘”后人,少年时就读于南开中学,开始学习西洋画法。毕业后,对五代宋元以来的画院及官私诸家潜心钻研,特别对明代吕纪、清代沈铨、郎世宁的画法研究独精,将中西画法融为一体,形成自身独特的风格。其所绘翎毛画以孔雀最为突出,曾受着名画家徐悲鸿的高度讚赏。其子刘继卣,继承发展了其父刘奎龄的绘画技法,创作的“武松打虎”、连环画“鸡毛信”闻名于世,一些作品还被人民大会堂、博物馆收藏。
杨柳青年画是中国着名的民间木版年画之一,有着300余年的历史。传统的木版年画有娃娃画、仕女画、风俗画、戏曲画,“连年有余”、“红楼梦”、“白蛇传”等远销国内外。天津杨柳青年画社坐落在区界内。周恩来总理曾于1960年春节莅临视察,郭沫若题写“天津杨柳青年画社”匾额。
天津“泥人张”雕塑民间艺术,已有140多年历史。20世纪初,张明山与其子张玉亭创作的《编织女工》曾获巴拿马赛会一等奖。1959年成立的“泥人张”彩塑工作室在河西界内。泥人张后人在此创作的许多作品先后在日本、印度、法国等国际展览会上展出,每年有不少中外人士来该室参观。
所获荣誉
2002年,人口和计画生育工作取得新的成效,连续10年被市政府命名为计画生育优秀单位。
2002年,河西区作为天津市唯一区被国家计生委确定为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项目示範区。
2007年,河西区被中国国际跨国公司研究会与联合国开发计画署等单位和组织评选为“跨国公司最佳投资城区”。
2008年,河西区荣获“国家卫生区”、“幸福城市政府贡献奖”称号,同时当选“天津最具幸福感城区”。
2016年,河西区重新确认国家卫生城市(区)。
2017年12月31日,河西区当选“2017中国年度文化影响力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