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稀土套用的不断扩大,稀土已成为世界紧俏的战略资源,特别是富含中重稀土的资源.稀土资源的开发与高效利用得到了高度的关注,产生了大量的科研成果,积累了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稀土矿物加工»是作者以1996年出版的«稀土选矿与提取技术»一书为基础,进行了修改和补充,新增了稀土选矿与提取的最新成果,其中包括作者课题组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教育部创新团队资助下获得的主要创新成果《稀土矿物加工》系统地介绍了稀土矿床和稀土矿物的形成、分类及特徵以及稀土在矿石中的赋存机理,阐述了岩石在风化体系中稀土迁移、富集和配分变异的地球化学新发现.《稀土矿物加工》重点讨论各工业稀土矿物,包括氟碳铈矿、独居石、混合稀土矿、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磷钇矿、含铌稀土矿、伴生稀土矿和伴生钪矿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分选性能,总结了国内外在稀土矿物加工、稀土提取、稀土矿物分解和冶炼的新工艺及新技术.
基本介绍
- 书名:稀土矿物加工
- 类型:科技
- 出版日期:2014年6月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ISBN:7030409310
- 作者:池汝安 王淀佐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 页数:503页
- 开本:16
内容简介
《稀土矿物加工》可供从事稀土生产、设计、研究和管理的一程技术人员以及高等院校有关专业的师生阅读参考。
图书目录
序
前言
第1章概论
1.1稀土元素的概念、发现及在地壳rti的丰度
1.1稀土元素的概念
1.2稀土元素的发现
1.3稀土元素在地壳中的丰度
1.2稀土元素的电子层结构和性质
1.2.1稀土元素的电子层结构及其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1.2.2稀土元素的物理性质
1.2.3稀土元素的化学性质
1.3稀土化合物
1.3.1稀土难溶盐化合物
1.3.2稀土可溶盐化合物
1.3.3稀土配合物
1.4稀土分离
1.4.1溶剂萃取法
1.4.2离子交换法
1.4.3萃淋树脂法
1.4.4稀土分离工艺
1.5稀土套用
1.6稀土元素分析
1.6.1稀土总量分析
1.6.2单一稀土的测定
1.7世界稀土资源
1.7.1世界稀土资源储量及分布
1.7.2主要稀土资源同状况
1.7.3世界稀土产量
第2章稀土矿床
2.1稀土矿床的特徵
2.2稀土矿床的分类
2.3内生稀土矿床
2.3.1与花岗岩有关的稀土矿床
2.3.2与超基性岩—硷性岩—正长岩有关的稀土矿床
2.3.3白云鄂博式铁—稀土—铌矿床
2.4外生稀土矿床
2.4.1风化壳稀土矿床
2.4.2沖积砂稀土矿床
2.4.3海滨砂稀土矿床
2.5其他伴生稀土矿床
2.5.1加拿大埃利奥特湖含稀土铀砾岩型矿床
2.5.2澳大利亚奥林匹克坝矿床和韦尔德矿床
2.5.3含稀土磷块岩矿床
2.5.4含稀土伟晶岩矿床
2.6国内外主要工业类型稀土矿床
2.7国外中重稀土配分型稀土矿概况
第3章稀土矿物
3.1稀土矿物特性
3.2稀土硅酸盐矿物
3.3稀土氧化物矿物
3.3.1简单稀土氧化物矿物
3.3.2铌—钽—钛複杂稀土氧化物
3.4稀土碳酸盐矿物
3.5稀土氟碳酸盐矿物
3.5.1稀土氟碳酸盐矿物分类
3.5.2稀土氟碳酸盐矿物性质
3.6稀土磷酸盐矿物
3.7其他稀土盐矿物
3.8稀土的主要工业矿物和含稀土的造岩矿物
3.9稀土矿物的稀土配分
第4章稀土矿浮选的选矿药剂及作用机理
4.1捕收剂及其与稀土矿的作用机理
4.1.1烷烃羧酸
4.1.2烷基膦酸
4.1.3羟肟酸
4.1.4芳烃膦酸
4.1.5芳烃羧酸
4.1.6芳烃醯胺
4.1.7组合药剂
4.2抑制剂及其抑制机理
4.2.1水玻璃(Na2SiO3)
4.2.2铝盐
4.2.3氟硅酸钠(Na2SiF6)
4.2.4羧甲基纤维素(CMc)
4.2.5複合抑制剂
4.2.6柠檬酸
4.3活化剂及其作用机理
第5章氟碳铈矿
5.1氟碳铈矿的矿石性质
5.2氟碳铈矿矿石的选矿实践
5.2.1微山稀土矿
5.2.2冕宁稀土矿
5.2.3氟碳铈矿尾矿的综合利用
5.2.4美国芒廷帕斯稀土矿
5.2.5越南都巴奥氟碳铈矿
5.3其他氟碳稀土矿选矿
第6章独居石
6.1独居石矿床及性质
6.1.1独居石矿床
6.1.2独居石矿床的性质
6.2独居石重砂的通用分选流程
6.2.1重砂通用分选流程的制定
6.2.2通用分选流程
6.3风化壳矿床和沖积砂矿床重砂分选
6.3.1风化壳矿床重砂分选独居石
6.3.2沖积砂矿床分选独居石
6.4海滨砂矿床重砂分选独居石
6.4.1我国海滨砂选矿实践
6.4.2国外海滨砂选矿实践
6.5原生多金属矿分选独居石
6.6独居石的浮选和细粒独居石的回收
6.6.1独居石的浮选
6.6.2细粒独居石的回收
第7章混合稀土矿选矿
7.1矿石性质
7.1.1稀土元素的赋存状况
7.1.2矿石的化学组成和矿物组成
7.1.3矿物粒度分析
7.1.4矿石的分选性能
7.2混合稀土矿的浮选动力学
7.2.1理论分析浮选速率方程的模型
7.2.2混合稀土矿浮选动力学模型的验证
7.3混合稀土矿的分选
7.3.1磨矿工艺选择
7.3.2焙烧磁选—浮选工艺
7.3.3磁选—浮选工艺
7.3.4优先浮选—弱磁选工艺
7.3.5弱磁选浮选—强磁选工艺
7.3.6浮选—选择性絮凝脱泥工艺
7.3.7优先联合选矿工艺
7.3.8弱磁—强磁—浮选工艺
7.3.9优质稀土精矿的回收
7.4氟碳铈矿和独居石的分离
7.4.1氟碳铈矿和独居石的分离研究
7.4.2分选工艺研究
7.4.3混合矿全浮分离氟碳铈矿和独居石
7.5铌、钍、钪、萤石和钾等矿产资源综合利用
7.5.1铌
7.5.2钍
7.5.3钪
7.5.4萤石
7.5.5富钾板岩
7.5.6主要矿物开发利用情况
第8章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
8.1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的发现及命名
8.1.1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的发现
8.1.2风化壳淋积捌稀土矿的命名
8.2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的矿石学
8.2.1成矿原因
8.2.2矿床的分布
8.2.3矿石的物理性质
8.2.4矿石的化学性质
8.2.5矿石的矿物组成和化学分析
8.2.6矿石的波谱测试和表面性质
8.2.7矿石的稀土品位
8.2.8矿石中稀土和铝赋存状态
8.2.9铈的行为
8.3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中稀土的吸附
8.3.1稀土在黏土矿物中的吸附与富集
8.3.2黏土矿物的吸附特点
8.3.3黏土矿物的膨胀性
8.4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矿石的稀土配分
8.4.1各稀土配分之间的关係
8.4.2稀土矿稀土配分分类
8.4.3稀土配分随矿体深度的变化规律
8.4.4重稀土矿的形成
8.4.5稀土配分的相关性分析
8.4.6离子相稀土配分的四大效应
8.4.7稀土配分计算混合稀土化合物的化学式量
8.5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的稀土浸出理论基础
8.5.1浸出化学基础
8.5.2浸出水动力学
8.5.3浸出动力学
8.5.4浸取传质过程
8.6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稀土浸出工艺
8.6.1第一代浸出工艺
8.6.2第二代浸出工艺
8.6.3第三代浸出工艺
8.6.4浸出工艺的发展趋势
8.7浸出液中提取稀土工艺
8.7.1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浸出液的净化
8.7.2草酸沉澱稀土工艺
8.7.3碳酸氢铵沉澱稀土工艺
8.8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的绿色工艺发展
8.8.1浸取工艺的选择
8.8.2污染物的迁移富集
8.8.3尾矿的综合治理
8.8.4植被恢复与土地复垦
8.8.5山体滑坡的预防
8.8.6提取工岂绿色化学发展趋势
……
第9章磷钇矿、含铌稀土矿和伴生稀土矿回收
第10章钪的回收
第11章稀土矿的分解及冶炼
参考文献
附录
前言
第1章概论
1.1稀土元素的概念、发现及在地壳rti的丰度
1.1稀土元素的概念
1.2稀土元素的发现
1.3稀土元素在地壳中的丰度
1.2稀土元素的电子层结构和性质
1.2.1稀土元素的电子层结构及其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1.2.2稀土元素的物理性质
1.2.3稀土元素的化学性质
1.3稀土化合物
1.3.1稀土难溶盐化合物
1.3.2稀土可溶盐化合物
1.3.3稀土配合物
1.4稀土分离
1.4.1溶剂萃取法
1.4.2离子交换法
1.4.3萃淋树脂法
1.4.4稀土分离工艺
1.5稀土套用
1.6稀土元素分析
1.6.1稀土总量分析
1.6.2单一稀土的测定
1.7世界稀土资源
1.7.1世界稀土资源储量及分布
1.7.2主要稀土资源同状况
1.7.3世界稀土产量
第2章稀土矿床
2.1稀土矿床的特徵
2.2稀土矿床的分类
2.3内生稀土矿床
2.3.1与花岗岩有关的稀土矿床
2.3.2与超基性岩—硷性岩—正长岩有关的稀土矿床
2.3.3白云鄂博式铁—稀土—铌矿床
2.4外生稀土矿床
2.4.1风化壳稀土矿床
2.4.2沖积砂稀土矿床
2.4.3海滨砂稀土矿床
2.5其他伴生稀土矿床
2.5.1加拿大埃利奥特湖含稀土铀砾岩型矿床
2.5.2澳大利亚奥林匹克坝矿床和韦尔德矿床
2.5.3含稀土磷块岩矿床
2.5.4含稀土伟晶岩矿床
2.6国内外主要工业类型稀土矿床
2.7国外中重稀土配分型稀土矿概况
第3章稀土矿物
3.1稀土矿物特性
3.2稀土硅酸盐矿物
3.3稀土氧化物矿物
3.3.1简单稀土氧化物矿物
3.3.2铌—钽—钛複杂稀土氧化物
3.4稀土碳酸盐矿物
3.5稀土氟碳酸盐矿物
3.5.1稀土氟碳酸盐矿物分类
3.5.2稀土氟碳酸盐矿物性质
3.6稀土磷酸盐矿物
3.7其他稀土盐矿物
3.8稀土的主要工业矿物和含稀土的造岩矿物
3.9稀土矿物的稀土配分
第4章稀土矿浮选的选矿药剂及作用机理
4.1捕收剂及其与稀土矿的作用机理
4.1.1烷烃羧酸
4.1.2烷基膦酸
4.1.3羟肟酸
4.1.4芳烃膦酸
4.1.5芳烃羧酸
4.1.6芳烃醯胺
4.1.7组合药剂
4.2抑制剂及其抑制机理
4.2.1水玻璃(Na2SiO3)
4.2.2铝盐
4.2.3氟硅酸钠(Na2SiF6)
4.2.4羧甲基纤维素(CMc)
4.2.5複合抑制剂
4.2.6柠檬酸
4.3活化剂及其作用机理
第5章氟碳铈矿
5.1氟碳铈矿的矿石性质
5.2氟碳铈矿矿石的选矿实践
5.2.1微山稀土矿
5.2.2冕宁稀土矿
5.2.3氟碳铈矿尾矿的综合利用
5.2.4美国芒廷帕斯稀土矿
5.2.5越南都巴奥氟碳铈矿
5.3其他氟碳稀土矿选矿
第6章独居石
6.1独居石矿床及性质
6.1.1独居石矿床
6.1.2独居石矿床的性质
6.2独居石重砂的通用分选流程
6.2.1重砂通用分选流程的制定
6.2.2通用分选流程
6.3风化壳矿床和沖积砂矿床重砂分选
6.3.1风化壳矿床重砂分选独居石
6.3.2沖积砂矿床分选独居石
6.4海滨砂矿床重砂分选独居石
6.4.1我国海滨砂选矿实践
6.4.2国外海滨砂选矿实践
6.5原生多金属矿分选独居石
6.6独居石的浮选和细粒独居石的回收
6.6.1独居石的浮选
6.6.2细粒独居石的回收
第7章混合稀土矿选矿
7.1矿石性质
7.1.1稀土元素的赋存状况
7.1.2矿石的化学组成和矿物组成
7.1.3矿物粒度分析
7.1.4矿石的分选性能
7.2混合稀土矿的浮选动力学
7.2.1理论分析浮选速率方程的模型
7.2.2混合稀土矿浮选动力学模型的验证
7.3混合稀土矿的分选
7.3.1磨矿工艺选择
7.3.2焙烧磁选—浮选工艺
7.3.3磁选—浮选工艺
7.3.4优先浮选—弱磁选工艺
7.3.5弱磁选浮选—强磁选工艺
7.3.6浮选—选择性絮凝脱泥工艺
7.3.7优先联合选矿工艺
7.3.8弱磁—强磁—浮选工艺
7.3.9优质稀土精矿的回收
7.4氟碳铈矿和独居石的分离
7.4.1氟碳铈矿和独居石的分离研究
7.4.2分选工艺研究
7.4.3混合矿全浮分离氟碳铈矿和独居石
7.5铌、钍、钪、萤石和钾等矿产资源综合利用
7.5.1铌
7.5.2钍
7.5.3钪
7.5.4萤石
7.5.5富钾板岩
7.5.6主要矿物开发利用情况
第8章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
8.1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的发现及命名
8.1.1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的发现
8.1.2风化壳淋积捌稀土矿的命名
8.2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的矿石学
8.2.1成矿原因
8.2.2矿床的分布
8.2.3矿石的物理性质
8.2.4矿石的化学性质
8.2.5矿石的矿物组成和化学分析
8.2.6矿石的波谱测试和表面性质
8.2.7矿石的稀土品位
8.2.8矿石中稀土和铝赋存状态
8.2.9铈的行为
8.3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中稀土的吸附
8.3.1稀土在黏土矿物中的吸附与富集
8.3.2黏土矿物的吸附特点
8.3.3黏土矿物的膨胀性
8.4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矿石的稀土配分
8.4.1各稀土配分之间的关係
8.4.2稀土矿稀土配分分类
8.4.3稀土配分随矿体深度的变化规律
8.4.4重稀土矿的形成
8.4.5稀土配分的相关性分析
8.4.6离子相稀土配分的四大效应
8.4.7稀土配分计算混合稀土化合物的化学式量
8.5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的稀土浸出理论基础
8.5.1浸出化学基础
8.5.2浸出水动力学
8.5.3浸出动力学
8.5.4浸取传质过程
8.6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稀土浸出工艺
8.6.1第一代浸出工艺
8.6.2第二代浸出工艺
8.6.3第三代浸出工艺
8.6.4浸出工艺的发展趋势
8.7浸出液中提取稀土工艺
8.7.1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浸出液的净化
8.7.2草酸沉澱稀土工艺
8.7.3碳酸氢铵沉澱稀土工艺
8.8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的绿色工艺发展
8.8.1浸取工艺的选择
8.8.2污染物的迁移富集
8.8.3尾矿的综合治理
8.8.4植被恢复与土地复垦
8.8.5山体滑坡的预防
8.8.6提取工岂绿色化学发展趋势
……
第9章磷钇矿、含铌稀土矿和伴生稀土矿回收
第10章钪的回收
第11章稀土矿的分解及冶炼
参考文献
附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