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绍大桥(Jiashao Bridge)是中国浙江省境内连线嘉兴市与绍兴市上虞区的过江通道,位于中国浙江省杭州湾海域内,是常台高速公路(国家高速G15W)的组成部分。
嘉绍大桥于2008年12月14日动工兴建,2013年2月3日全桥合龙贯通。2013年7月19日通车运营。
嘉绍大桥南起沽渚枢纽,跨越杭州湾,北至南湖枢纽,全长10.137千米;桥面为双向八车道高速公路,设计速度为100千米/小时;项目投资额62.8亿元人民币。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嘉绍大桥
- 外文名:Jiashao Bridge
- 始建时间:2008年12月14日
- 通车时间:2013年7月19日零时
- 所属地区:中国浙江省
- 类型:斜拉桥、公路桥
- 长度:10.137千米
- 宽度:40.5米
- 车道规模:双向八车道
- 设计时速:100千米/小时
- 起止位置:嘉兴市海宁市黄湾镇、绍兴市上虞区沥海镇
- 管理机构:嘉绍大桥管理局
建设历程
1993年,绍兴市提出建设嘉兴至绍兴跨江通道工程项目并开始前期工作。
2000年6月,浙江省政府第37次常务会议做出建设嘉兴至绍兴跨江通道工程的决定。
2005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了建设嘉兴至绍兴跨江通道工程项目的项目建议书。
2007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覆了建设嘉兴至绍兴跨江通道工程项目的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008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批覆建设嘉兴至绍兴跨江通道工程项目的工程初步设计。同年12月14日,嘉绍大桥暨南北接线工程在桥址南岸举行开工典礼。
2009年7月30日,嘉绍大桥的栈桥工程完工。
2010年2月17日,嘉绍大桥主航道桥钻孔桩施工完成;10月20日,南岸陆地区引桥合龙;12月28日,北岸陆地区引桥合龙。
2012年2月23日,嘉绍大桥6个主塔施工全部完成;8月1日,南岸水中区引桥合龙;12月3日,北岸水中区引桥合龙。
2013年2月3日,完成最后两片钢箱梁吊装,嘉绍大桥全桥贯通;7月6日,嘉兴至绍兴跨江公路通道工程通过交工验收;7月18日,嘉绍大桥暨南北接线通车仪式举行;7月19日零时,嘉绍大桥正式通车运营。

桥樑位置
嘉绍大桥位于中国浙江省杭州湾海域内,南起沽渚枢纽,连线常台高速公路(上三高速公路)和杭甬高速公路,北至南湖枢纽,连线乍嘉苏高速公路,是瀋阳至海口国家高速公路常熟至台州并行线的主要路段。

建筑设计
建筑结构
嘉绍大桥主航道桥採用技术含量最高的6塔独柱斜拉桥方案,这使主桥长度达2680米,分出5个主通航孔,索塔数量、主桥长度规模位居世界第一;大桥採用双向八车道高速公路标準,主桥总宽度达55.6米(含布索区)。水中区引桥大量採用大直径钻孔桩(直径为3.8米,深达110米以上),单桩混凝土灌注量超过1300立方米,为世界上直径最大的单桩;同时取消桥墩上的承台。
嘉绍大桥主航道桥採用独柱四索麵六塔斜拉钢箱梁桥结构,主桥跨中设定伸缩缝,伸缩缝处主梁採用刚性铰构造;北副航道桥採用变截面连续刚构桥;南、北水中区引桥採用70米跨径等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下部结构採用单桩独柱形式,基础採用3.8米大直径钻孔灌注桩;南、北陆地区引桥採用50米跨径等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
设计参数
嘉绍大桥全长10.137千米,主航道桥採用(70+200+5×428+200+70)米斜拉钢箱梁桥;北副航道桥採用桥跨布置为(70+2×120+70)米。
嘉绍大桥的主要技术标準如下:⑴公路等级:双向八车道高速公路,桥樑宽度为40.5米(不含布索区);⑵设计速度:100千米/小时;⑶最大纵坡:≤4%;⑷桥面横坡:2%;⑸汽车荷载等级:公路-Ⅰ级;⑹设计基準期:100年;⑺可抵御Ⅵ级地震。
嘉绍大桥主要工程数量如下:砼975498立方米,钢筋114308吨,钢材130902吨,钢绞线16893.1吨,平行钢丝3698.5吨,混凝土涂装546292平方米,钢结构涂装693538平方米,钢桥面铺装101665平方米,砼桥面铺装282101平方米,伸缩缝52道,检查车4套,除湿系统26套。
嘉绍大桥主要结构工程数量为:直径3.8米钻孔桩150根,直径2.5米钻孔桩228根,直径2.0米钻孔桩322根,陆地区引桥承台92个,主航道桥承台10个,北副航道桥承台18个,水中区引桥独柱墩身150个,陆地区引桥双柱式墩身88个,北岸水中区引桥70米节段预製预应力砼箱梁2878节,南岸水中区引桥70米悬浇箱梁300节,北副航道桥及跨堤现浇箱梁496节,陆地区支架现浇箱梁40跨,主塔6座,主塔钢锚箱60节,主桥钢箱梁374节,斜拉索576根,钢护栏40548米。
设备设施
- 安全设施
机电工程建设的目标是为嘉绍大桥的运营管理提供行车安全、出众出行、桥樑安全、景观特色等服务。为实现这个目标,在嘉绍大桥的索塔、钢箱梁、混凝土箱樑柱、桥面等特定位置有针对性地布设了相应专业机电设备,加强对这些重要结构部位的监控、监测及控制,及时发现安全隐患,防止人为破坏,实现对大桥的全方位有效管控,确保大桥的自身安全及行车安全。
- 照明监控管理系统
嘉绍大桥照明监控管理系统方案由路灯照明设备,单灯控制器,集中控制器,OneNET物联网云平台,远程数据控制中心,移动终端软体等组成。该项目首先通过大功率LED照明灯具(620W、220W、76W)及400W大功率金卤灯表现六个塔柱及X托架的气势;其次通过620W的余光表现外侧的斜拉锁壮观的效果;再次通过LED线条灯及LED点光源勾勒桥身的轮廓;通过控制对LED照明灯具的色彩变化即体现了桥的现代化,又表达了建筑的气势。于此同时,系统可通过OneNETt物联网云平台实现各种场景模式的设定,比如:平常模式控制方案(“水墨烟雨”),节假日模式控制方案(“剑弦合璧”),重大节假日模式控制方案(“苍穹之剑”和“仙光云影”)。
嘉绍大桥照明监控管理系统

运营情况
通行事项
按浙政办函(2013)56号档案规定,小车通行嘉绍跨江通道的资费为65元,其中嘉绍大桥通行费为40元,货车按照车型和实际吨位收费。绍兴滨海新城北互通至海宁尖山互通路段,对于危化品车辆仍实行禁行交通管制。
交通流量
截至2014年7月16日,嘉绍大桥双向总流量已达到6324186辆次,日均17422辆次,平均每小时过往车辆超700辆次,通行费收入3.3亿元。
建设成果
技术难题
为防止主航道摆动对通航影响,嘉绍大桥创造性的设定5个主通航孔,以适应河床的频繁摆动;水中区引桥首次大规模採用3.8米大直径单桩独柱结构的桥墩设计,总数150根,大桥阻水率降到5%以下,从而保证了不影响举世闻名的钱塘江大潮;此外,大桥创造性地採用了刚性铰装置,这种装置为世界首创,解决了类似超长连续桥樑主梁的伸缩问题;嘉绍大桥在中国国内首创索塔“X”型托架,该托架作为主塔“宝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构造複杂,在中国国内外无先例可循。
1.嘉绍大桥是人类第一次在世界三大强涌潮河口(中国钱塘江、巴西亚马逊河、印度恆河)之一的钱塘江入海口建设的一座世界级桥樑。 2.嘉绍大桥创造性地在主航道桥跨中设定释放主梁纵向线位移的刚性铰装置,为世界首创。3.嘉绍大桥首次採用在单桩独柱桥墩上利用架桥机进行节段拼装连续刚构。北岸水中区引桥长5千米,共2878个预製梁段,预製、安装精度要求达到毫米级标準,施工工艺极为複杂。 4.嘉绍大桥是世界首次在强涌潮河段採用船舶运输安装大体积钢箱梁的桥樑。主航道桥钢箱梁总量8万吨、374个节段,最大单体重达374吨。由于涨、落潮时流速过大,低潮位时水深不足,只能利用高平潮的时机进行作业,有效作业时间仅1小时左右,要完成从船舶定位到钢箱梁起吊等10多道工序,难度极大。
科研成果
截至2013年7月,嘉绍大桥已取得12项技术成果,获得49项发明专利,并创新了14项工法。
荣誉表彰
2016年10月18日,嘉绍大桥获得2016国际路联设计类杰出工程奖(GRAA)。
文化特色
“嘉绍大桥”四个字出自鲁迅的手稿,古朴厚重契合了大桥的风格,大桥上的6根塔柱外形是综合了毛笔和宝剑的外形。在晚上灯光的变幻下,塔柱可以变化成两种形象:像一把倒立的宝剑或是插入水中的毛笔。
嘉绍大桥 大字

价值意义
嘉绍大桥的设计理念体现了自然、人文和科技创新的完美融合。(中国公路网 评)
嘉兴至绍兴跨江公路通道(即嘉绍大桥)将乍嘉苏高速公路、沪杭高速公路、杭浦高速公路、杭甬高速公路、上三高速公路和绍诸高速公路等便捷地连线起来,对促进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和产业结构升级具有重大意义。(新华社 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