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选择性剪接

(2017-12-28 08:00:12) 百科综合

选择性剪接

选择性剪接(也叫可变剪接)是指从一个mRNA前体中通过不同的剪接方式(选择不同的剪接位点组合)产生不同的mRNA剪接异构体的过程,使得最终的蛋白产物会表现出不同或者是相互拮抗的功能和结构特性,或者在相同的细胞中由于表达水平的不同而导致不同的表型。

基本介绍

  • 中文名:选择性剪接
  • 外文名:alternative splicing
  • 别名:可变剪接
  • 作用:mRNA前体加工
  • 特点:表达水平的不同而导致不同的表型

概述

选择性剪接的类型包括外显子遗漏性剪接、5‘选择性剪接、3’选择性剪接、相互排斥剪接和内含子保留剪接。
真核基因中内含子的存在是可变剪接的分子基础。若可变剪接产生的mRNA差异仅在5‘和3’非翻译区,因此产生的蛋白相同,差异区对翻译起调控作用。
若可变剪接产生的mRNA编码框不同:a.可在同一细胞中产生多种蛋白质。b.在不同细胞中有不同的剪接方式,表现出组织特异性。c.在不同发育时期或不同条件下採取不同剪接方式,表达不同蛋白。

过程

去除初级产物上的内含子,把外显子连线为成熟的RNA,称为剪接。一般情况下,由U1 snRNA以硷基互补的方式识别mRNA前体5’剪接点,由结合在3’剪接点上游富含嘧啶区的U2AF识别3’剪接点并引导U2snRNP与分支点相结合,形成剪接前体,并进一步与U4、U5、U6 snRNP三聚体相结合,形成60S的剪接体,此时内含子弯曲成套索状,上下游的外显子相靠近,结构调整,释放U1、U4和U5,U2和U6形成催化中心,发生转酯反应,进行RNA前体分子的剪接。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