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外阴蛲虫病

(2017-09-25 17:46:30) 百科综合

外阴蛲虫病

蛲虫是一种肠道寄生虫,长5~10mm,白色,如线头状。它所造成外阴部、胃肠道及全身多种症状,称为蛲虫病。儿童易患此病。

基本介绍

  • 就诊科室:妇产科,感染和微生物科
  • 多发群体:儿童
  • 常见病因:蛲虫寄生于肠道引起
  • 常见症状:会阴部瘙痒、皮肤搔抓痕,皮肤潮红、渗出、糜烂等

病因

蛲虫寄生于肠道,但雌虫于晚间爬出肛门外产卵,有时会爬入阴道、尿道。蛲虫的蠕动会引起外阴部瘙痒,睡眠不安等,如继发感染则会出现异常分泌物及尿道刺激症状。

临床表现

1.局部症状
夜间发作,会阴部瘙痒,感染时有灼痛感。
2.会阴部
可见皮肤搔抓痕,皮肤潮红、渗出、糜烂,长期反覆发作可致皮肤增厚、色素沉着呈湿疹样变。
3.泌尿道症状
可有尿频、尿急。
4.神经精神症状
注意力不集中、不安、烦躁、失眠、夜间磨牙等。

检查

1.可于肛门周围、阴唇间、尿道口处见到乳白色虫体。
2.大便镜检可找到蛲虫卵。
3.取肛门或阴唇间分泌物镜检可找到雌虫或虫卵。

诊断

根据夜间发作的特点和肉眼见到虫体,镜检找到虫卵即可确诊。

鉴别诊断

应与非特异性外阴炎、外阴假丝酵母菌病、滴虫性阴道炎、外阴湿疹、外阴营养障碍等鉴别,通过病原体检查及组织病理学检查可鉴别。

治疗

1.驱虫:口服驱虫剂单方或複方甲苯咪唑;
2.局部涂用杀虫、止痒药膏如10%氧化锌油膏等;
3.治疗併发症。

预防

养成良好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认真洗手。不用手抓肛门及会阴部,不吸吮手指,勤剪指甲,勤换内衣裤及床上用品,日晒,必要时煮烫。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