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碳纳米颗粒

(2019-04-19 21:28:35) 百科综合

碳纳米颗粒

碳纳米颗粒(carbon nano particles)由一层碳原子组成的石墨片层以一定的角度捲成无缝、中空管体。1991年,饭岛澄男发现。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碳纳米颗粒
  • 外文名:Carbon nano particles

简介

碳纳米颗粒为碳纳米管,作为一种人工合成的纳米级材料,只是空气中上百种含碳的纳米级颗粒物的一种。这种物质的毒性,并不能代表所有碳纳米颗粒对空气品质的影响。
碳纳米颗粒在空气中有上万种。比如在PM1中,亚微米也就是纳米级的含碳颗粒占到百分之五十。

存在食品中

日常食用的焦糖中广泛存在纳米颗粒 科学家在不同碳水化合物基质的糖中发现了碳纳米颗粒。他们发现这些在麵包、棕榈糖(主要存在于印度)、焦糖、玉米片及点心中发现的纳米颗粒,呈球形,约有4-30nm大小,性质与合成的碳纳米相同。 碳纳米颗粒 - 套用範围 来自于阿萨姆邦印度理工学院的阿伦·查托帕答雅说:“碳纳米粒子最常用在染髮剂,眼镜染色以及武器中”。麵包、棕榈糖(主要存在于印度)、焦糖、玉米片及点心中发现的纳米颗粒,呈球形,约有4-30nm大小,性质与合成的碳纳米相同。
日常食用的焦糖中广泛存在纳米颗粒日常食用的焦糖中广泛存在纳米颗粒

套用範围

来自于阿萨姆邦印度理工学院的阿伦·查托帕答雅说:“碳纳米粒子最常用在染髮剂,眼镜染色以及武器中”。
碳纳米颗粒 - 危害 纳米颗粒约为1-100纳米大小(比人类头髮的直径还要小10000倍)。纳米颗粒的研究在诸如诊断学,癌症检测与靶向给药上有潜在的套用。但是它的安全性却被受到质疑,特别是在防晒油中发现了纳米颗粒具有毒性后目前纳米大小颗粒的反应性能还很难去评价,所以它的功能特性还不是很明确。科学家也有证实纳米颗粒能够穿过细胞膜,对其它健康细胞产生危害。

危害

诊断学,癌症检测与靶向给药上有潜在的套用。但是它的安全性却被受到质疑,特别是在防晒油中发现了纳米颗粒具有毒性后目前纳米大小颗粒的反应性能还很难去评价,所以它的功能特性还不是很明确。科学家也有证实纳米颗粒能够穿过细胞膜,对其它健康细胞产生危害。

毒性很小,甚至无毒

科学家从共聚糖中提取出碳纳米,然后在动物细胞中检验这些纳米颗粒的毒性,结果发现,即使在很高的浓度下,这些纳米颗粒也仅具有很小的毒性,甚至是无毒的。
印度理工学院的阿伦·查托帕答雅说:“如果这些颗粒的光学以及其它生物化学特性调整一点,它们即可用作食品风味添加剂,或是在不影响它们安全性的前提下,开发出其它的套用。”生物化学特性调整一点,它们即可用作食品风味添加剂,或是在不影响它们安全性的前提下,开发出其它的套用。”
由于它能来源于食品,碳纳米颗粒可与一些昂贵的合成材料竞争,并且不用像大多数研究中一样对它的安全性进行检测。
查托帕答雅说:“这项研究有助于提高公众对于纳米颗粒安全性的认识。但并不意味着所有的纳米颗粒都是安全的”。
来自于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的材料科学家马克说:“这项研究可以证明我们已经食用纳米颗粒许多年。纳米颗粒是否安全取主要决于加入到什幺中,任何的添加方法都有可能改变它的性质,儘管之前它是是安全的”。 对胎儿的发育的影响 2013年国家纳米科学中心课题组也曾使用妊娠小鼠进行了实验。他们的研究发现,胚胎髮育11.5天之后,母鼠胎盘就会对纳米颗粒具有非常强的“屏障”,所有纳米颗粒都不能明显穿越胎盘。实验具体到人身上的研究结果,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系副主任潘小川表示,虽然科学研究证明超细颗粒物对胎儿有一定影响,但是公众也没有必要为此担心 。

对胎儿的发育的影响

2013年国家纳米科学中心课题组也曾使用妊娠小鼠进行了实验。他们的研究发现,胚胎髮育11.5天之后,母鼠胎盘就会对纳米颗粒具有非常强的“屏障”,所有纳米颗粒都不能明显穿越胎盘。实验具体到人身上的研究结果,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系副主任潘小川表示,虽然科学研究证明超细颗粒物对胎儿有一定影响,但是公众也没有必要为此担心。

相关新闻

2014年,据兰州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放射化学与核环境研究所博士生齐伟的最新科研成果公告显示,PM2.5中的碳纳米颗粒对初次怀孕孕体具有很明显的损伤作用,造成流产率高达70%。兰州大学齐伟博士介绍该项目研究两年多,以碳纳米颗粒通过胎盘屏障及妊娠对小白鼠造成的影响为模型,研究碳纳米颗粒对孕体的影响作用。
研究发现,碳纳米颗粒能够通过胎盘屏障并进入胎儿体内,造成胎盘损伤,具体表现为孕酮激素分泌量下降,雌二醇分泌量上升,同时,致使胎盘内血管数目减少,血管管径变窄,进而造成胎盘对胎儿供养能力下降;因此,致使胎儿心脏和脑组织(心脏、脑在胎儿发育期耗氧量较大)产生病变,进而延迟胎儿生长发育,甚至造成死胎流产。此外,该研究首次发现了碳纳米颗粒对孕体影响与母体怀孕次数有密切关係,碳纳米颗粒对初次怀孕孕体具有很明显的损伤作用,造成流产率高达70%。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