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增强型80C51单片机速成与实战

(2018-06-23 10:55:22) 百科综合
增强型80C51单片机速成与实战

增强型80C51单片机速成与实战

单片机套用技术是一门实战性很强的学科,结合理论和实践,一边学一边乾是最好和最快捷的学习方法。本书从介绍最基础的单片机程式开始,设计了一套以基础知识为主且又能兼顾新的知识点的基于Keil C51的单片机仿真实验议,精心安排了每一个实验範例,并且以彙编和Keil C51为基础编写了相应的程式,可以帮助新手快速上路,同时也能够帮助有经验的工程师及时更新技术以跟上当前的热点。本书实战性强的特点决定了它的读者群,它适合于电子大赛的赛前训练以及大专以上学生的实验,也可培养研究生的动手能力,还适用于渴望快速学习和掌握单片机套用技术的所有人员。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增强型80C51单片机速成与实战
  • 类别:实战性很强的学科
  • 适用人群:快速学习和掌握单片机技术人员
  • 性质:书籍

目录

第1章 系统概述
1.1 dp—51单片机仿真实验仪的功能特点
1.2 dp—51单片机仿真实验仪的套用领域
1.3 dp系列其他开发实验仪简介
1.3.1 dp—test下载实验仪
1.3.2 dp—51s单片机仿真实验仪
1.3.3 dp—668单片机与tcp/ip综合仿真实验仪
1.3.4 dp—mcu/xilinx单片机与cpld综合仿真实验仪
1.3.5 dp—mcu/altera单片机与cpld综合仿真实验仪
1.3.6 dp—xilinx下载开发实验仪
1.3.7 dp—altera下载开发实验仪
第2章 dp—51硬体结构
2.1 电路布局
2.2 主要器件
2.3 套用接口
2.4 i/o地址分配
2.5 跳线选择器
第3章 dp—51快速入门
.3.1 keil c51简介
3.2 keil c51软体的安装
3.2.1 系统要求
3.2.2 软体的安装
3.3 μvision2集成开发环境
3.3.1 μvision2集成工具
3.3.2 选单栏命令、工具列和捷径
3.4 创建第一个keil c51应用程式
3.5 程式档案的编译、连结
3.5.1 编译、连结环境设定
3.5.2 程式的编译、连结
3.5.3 调试方法与技巧
3.6 下载
3.6.1 如何进入下载状态
3.6.2 下载状态的存储器模型
3.6.3 运行dpflash下载软体
3.7 调试
3.7.1 如何进入调试状态
3.7.2 调试状态的存储器模型
3.7.3 调试前的準备工作
3.7.4 实战
3.8 运行
3.8.1 如何进入运行状态
3.8.2 运行状态的存储器模型
3.8.3 运行程式实例
3.9 经验总结
第4章 增加型p8xc5xx2单片机
4.1 概述
4.1.1 主要特性
4.1.2 p8xc5xx2单片机的内部结构及其引脚排列
4.2 时钟振荡器
4.2.1 时钟控制暂存器(ckcon)
4.2.2 p8xc5xx2的时钟控制位
4.3 中断系统
4.3.1 概述
4.3.2 中断优先权结构
4.3.3 中断的处理
4.3.4 外部中断
4.4 定时器/计数器
4.4.1 定时器0和1
4.4.2 定时器2
4.4.3 捕获模式
4.4.4 自动重装模式(递增/递减计数器)
4.4.5 波特率发生器模式
4.4.6 波特率公式汇总
4.4.7 定时器/计数器2的设定
4.4.8 可程式时钟输出
4.5 全双工增强型uart
4.5.1 标準uart操作
4.5.2 多机通信
4.5.3 串列连线埠控制暂存器(scon)
4.5.4 波特率
4.5.5 更多关于uart的信息
4.5.6 增强型uart操作
4.6 低功耗模式
4.7 复位
4.8 辅助功能
4.9 特殊功能暂存器
第5章 实战範例
5.1 复位电路
5.2 i/o口
5.2.1 i/o口简介
5.2.2 i/o口作为输出口
5.2.3 i/o口作为输入口
5.3 定时器/计数器
5.3.1 定时器/计数器基本常识
5.3.2 定时器/计数器当定时器使用
5.3.3 定时器/计数器0当计数器使用
5.3.4 定时器/计数器当波特率发生器使用
5.4 外部中断
5.4.1 外部中断源介绍
5.4.2 外部中断的控制与操作
5.4.3 外部中断的套用
5.4.4 外部中断源的扩展
5.5 led显示器
5.6 lcd点阵字元型液晶显示器
5.6.1 点阵字元型lcd简介
5.6.2 tc1602a液晶显示器的套用
5.7 键盘扫描
5.7.1 软体去抖动处理
5.7.2 连击的处理
5.7.3 複合键
5.7.4 串键
5.8 蜂鸣器
5.9 i2c汇流排及其傻瓜化的软体包
5.9.1 i2c汇流排的基本原理
5.9.2 模拟i2c汇流排彙编程式软体包
5.9.3 特殊套用情况
5.9.4 模拟i2c汇流排c51程式软体包
5.10 串列e2prom
5.10.1 概述
5.10.2 引脚描述
5.10.3 串列e2prom晶片的定址
5.10.4 写操作方式
5.10.5 读操作方式
5.10.6 硬体电路分析
5.11 pcf8563实时时钟
5.11.1 实时时钟pcf8563简介
5.11.2 pcf8563的基本原理
5.11.3 pcf8563实现的数字钟
5.12 rs—232串列通信
5.12.1 串列通信基础
5.12.2 单片机之间的通信
5.12.3 80c51单片机与pc机异步串列通信硬体电路设计
5.12.4 通信协定
5.12.5 pc机通信程式设计
5.12.6 小结
5.13 can基本知识
5.13.1 can简介
5.13.2 can特性
5.13.3 can节点简单套用
5.13.4 can控制器sja1000简介
5.13.5 sja100引脚及其功能
5.13.6 高速传送接收器tja1050概述
5.13.7 tja1050的引脚功能及其描述
5.14 isd1400系列语音模组
5.14.1 isd1400概述
5.14.2 引脚及其功能描述
5.14.3 zy1420语音模组
5.14.4 zy1420a语音模组的套用
5.15 sle4442逻辑加密存储ic卡
5.15.1 sle4442 ic卡概述
5.15.2 传送协定
5.15.3 sle4442 ic卡的套用
5.16 zlg500a读卡模组的原理与套用
5.16.1 mifare1卡简介
5.16.2 zlg500a读卡模组
第6章 mon—51入门知识
6.1 软硬体环境要求
6.2 冯诺伊曼结构的code/xdata存储器
6.3 mon—51的配置
6.3.1 配置的方法
6.3.2 配置档案的设定
6.4 mon—51的预备程式
6.5 故障诊断
第7章 现场汇流排can区域网路
7.1 can控制器sja1000的套用
7.1.1 内部暂存器的具体配置
7.1.2 各暂存器功能介绍
7.2 硬体原理分析
7.3 设计要点
7.4 程式说明
7.4.1 彙编源程式
7.4.2 c51源程式
7.5 套用实例
7.5.1 设计要求
7.5.2 设计思路
7.5.3 设计方法
7.5.4 can现场调试方法
第8章 usb入门知识
8.1 usb简介
8.2 usb协定 (1.1版)
8.2.1 usb系统构成
8.2.2 usb设备的枚举过程
8.2.3 usb的pid
8.2.4 usb标準设备请求
8.2.5 usb设备的描述符
8.3 pdiusbd12器件的套用
8.3.1 pdiusbd12器件特性
8.3.2 器件功能描述
8.3.3 引脚功能介绍
8.4 usb编程方法
8.4.1 pdiusbd12的读/写操作方法
8.5 程式模组
8.5.1 编程思想
8.5.2 程式模组
第9章 rtx51 tiny作业系统
9.1 rtx51简介
9.2 要求和定义
9.3 创建rtx51 tiny应用程式
9.4 rtx51 tiny的系统函式
9.5 系统调试
9.5.1 堆叠管理
9.5.2 用dscope—51调试
9.6 套用实例
9.6.1 rtx_ex1: 第一个rtx51程式
9.6.2 rtx_ex2: 一个简单的rtx51套用
9.6.3 traffic交通灯控制器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