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路(自顶向下方法)》是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JamesF.Kurose。
基本介绍
- 书名:计算机网路(自顶向下方法)
- 作者:JamesF.Kurose
- ISBN:9787111165057
- 页数:533页
- 定价:¥66
- 出版社:机械工业
内容简介
第4版全面关注了网路安全问题;更新并扩展了无线网路的覆盖範围,增加了有关802.11(WiFi)、802.16(WiM.AX)和蜂窝网路的新内容。增强了P2P应用程式的内容,包括档案共享协定、BitTorrent等档案分发协定以及Skype的IP话音等新型多媒体套用;更新了区域网路和多媒体网路的章节,以反映这些领域中理论与实践的变化;第1章中增加了有关端到端吞吐量分析的新材料;全面修订并增加了新的课后习题,以及附加了循序渐进的:Ethereal实验。

《计算机网路(自顶向下方法原书第4版)》适合作为计算机、电子工程等专业本科生的“计算机网路”课程教科书(第1~5章或根据需求取捨),相关专业的研究生也可用《计算机网路(自顶向下方法原书第4版)》的高级专题章节(第6~9章)作为教材。对网路从业者、有一定网路基础的人员甚至专业网路研究人员,《计算机网路(自顶向下方法原书第4版)》也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参考书。
作者简介
JamesF.Kurose是美国麻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计算机科学系教授。
Kurose博士的教育工作已经得到了广泛认可,其中包括国家理工大学(8次)、麻萨诸塞大学和研究生院东北联合会授予的杰出教师奖。他获得TIEEETaylorBooth教育奖章,确立了在麻萨诸塞共同体信息技术促进会的领导地位。他还获得了通用电气公司研究基金、IBM教职员发展奖和Lilly研究基金。
Kurose博士是《IEEE通信学报》和《IEEE/ACM网路学报》的前任主任编辑。多年来,他一直在IEEEInfocom、ACMSIGCOMM、ACMInternetMeasurementconference和ACMSIGMETRICS程式委员会中工作,并担任这些会议的技术程式联合主席。他是IEEE和ACM的会员。他的研究兴趣包括网路协定和体系结构、网路测量、感测器网路、多媒体通信以及建模和性能评价。他拥有哥伦比亚大学计算机科学的博士学位。
KeithW.Ross是美国纽约理工大学(布鲁克林校区)计算机科学系的LeornardJ.Shustek教授。1985~1998年,他是宾夕法尼亚大学系统工程系的教授。1998~2003年,他是法国Eurecom学院多媒体通信系的教授。KeithRoss也是Wimba的主要创立者和首任CEO,该公司为电子学习市场研发了IP话音和流技术。
Ross教授的研究兴趣包括对等网路、网际网路测量、视频流、Web快取、内容分发网路、网路安全、IP话音和随机建模。他是IEEE的会员,目前是《IEEE/ACM网路学报》的副编辑。他是联邦贸易委员会P2P档案共享的顾问。他一直在IEEEInfocom、ACMSIGCOMM、ACMMultimedia、ACMInternetMeasurementConference和ACMSIGMETRICS程式委员会中工作。他拥有密西根大学计算机、信息和控制工程的博士学位。
陈鸣,江苏无锡人,分别于1982年、1988年和1991年在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和理工大学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任解放军理工大学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1999~2000年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访问科学家,任中国计算机学会和中国通信学会等多个学术团体的委员和IEEE会员;长期从事计算机网路、网路工程设计、分散式系统、网路管理等课程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的教学工作,研究方向包括网路测量、网路管理和网路体系结构等;承担了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画(863)项目和多项军队、省部级研究及工程任务,撰写多本网路着作,发表多篇科技论文,拥有多项国家发明专利。
编辑推荐
《计算机网路(自顶向下方法原书第4版)》是当前世界上最为流行的计算机网路教科书之一,採用了作者独创的自顶向下的方法来讲授计算机网路的原理及其协定,即从套用层协定开始沿协定栈向下展开学习,强调套用层範例和套用编程接口,使读者儘快进入每天使用的应用程式环境之中进行学习和“创造”。《计算机网路(自顶向下方法原书第4版)》是原书第4版,反映了网路技术的最新变化。
《计算机网路(自顶向下方法原书第4版)》特点
●新颖的“自顶向下”教学法。《计算机网路(自顶向下方法原书第4版)》特彆强调套用层,儘早激发读者的学习热情,并强调自主开发网路应用程式。
●着眼原理。计算机网路领域的许多基础性问题已经研究得较为清楚,重点研究这些原则,将使读者获得长“保质期”的知识。
●以网际网路为研究对象。该书以网际网路体系结构的5层模型来组织材料,为读者的学习热情提供了原动力。
●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从2001年的第1版直到现在的第4版,《计算机网路(自顶向下方法原书第4版)》及时引入重要的最新知识并抛弃过时的内容。
●注重教学法。为帮助读者理解关键的技术概念,《计算机网路(自顶向下方法原书第4版)》包括了许多类比和实例,引人入胜的历史事件和实践原则,对网路领域着名专家的专访,循序渐进的Ethereal实验,以及网站上翔实的教学资料和实验内容等。
目录
出版者的话
作译者简介
译者序
前言
第1章 计算机网路和网际网路
1.1/什幺是网际网路/1
1.1.1/具体构成描述/1
1.1.2/服务描述/4
1.1.3/什幺是协定/5
1.2/网路边缘/6
1.2.1/客户机和伺服器程式/7
1.2.2/接入网/8
1.2.3/物理媒体/13
1.3/网路核心/15
1.3.1/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15
1.3.2/分组是怎样通过分组交换网形成其通路的/20
1.3.3/ISP和网际网路主干/21
1.4/分组交换网中的时延、丢包和吞吐量/22
1.4.1/分组交换网中的时延概述/23
1.4.2/排队时延和丢包/25
1.4.3/端到端时延/26
1.4.4/计算机网路中的吞吐量/28
1.5/协定层次和它们的服务模型/30
1.5.1/分层的体系结构/30
1.5.2/报文、报文段、数据报和帧/33
1.6/攻击威胁下的网路/35
1.7/计算机网路和网际网路的历史/38
1.7.1/分组交换的发展:1961~1972/38
1.7.2/专用网路和网路互联:1972~1980/39
1.7.3/网路的激增:1980~1990/40
1.7.4/网际网路爆炸:20世纪90年代/41
1.7.5/最新发展/42
1.8/小结/42
本书路线图/43
课后习题和问题/44
複习题/44
习题/45
讨论题/49
Ethereal实验/49
人物专访/50
第2章 套用层
2.1/套用层协定原理/52
2.1.1/网路应用程式体系结构/53
2.1.2/进程通信/55
2.1.3/可供应用程式使用的运输服务/56
2.1.4/网际网路提供的运输服务/57
2.1.5/套用层协定/60
2.1.6/本书涉及的网路套用/61
2.2/Web套用和HTTP协定/61
2.2.1/HTTP概况/62
2.2.2/非持久连线和持久连线/63
2.2.3/HTTP报文格式/65
2.2.4/用户与伺服器的互动:cookie/68
2.2.5/Web快取/70
2.2.6/条件GET方法/72
2.3/档案传输协定:FTP/73
2.4/网际网路中的电子邮件/74
2.4.1/SMTP/76
2.4.2/与HTTP的对比/78
2.4.3/邮件报文格式和MIME/79
2.4.4/邮件访问协定/81
2.5/DNS:网际网路的目录服务/84
2.5.1/DNS提供的服务/85
2.5.2/DNS工作机理概述/86
2.5.3/DNS记录和报文/90
2.6/P2P套用/94
2.6.1/P2P档案分发/94
2.6.2/在P2P区域中搜寻信息/98
2.6.3/案例学习:Skype的P2P网际网路电话/102
2.7/TCP套接字编程/103
2.7.1/TCP套接字编程/104
2.7.2/一个Java客户机/伺服器应用程式例子/105
2.8/UDP套接字编程/109
2.9/小结/114
课后习题和问题/115
複习题/115
习题/116
讨论题/120
套接字编程作业/121
Ethereal实验/122
人物专访/122
第3章 运输层
3.1/概述和运输层服务/124
3.1.1/运输层和网路层的关係/125
3.1.2/网际网路运输层概述/126
3.2/多路复用与多路分解/127
3.3/无连线运输:UDP/133
3.3.1/UDP报文段结构/135
3.3.2/UDP检验和/135
3.4/可靠数据传输的原理/136
3.4.1/构造可靠数据传输协定/137
3.4.2/流水线可靠数据传输协定/144
3.4.3/回退N步/147
3.4.4/选择重传/149
3.5/面向连线的运输:TCP/154
3.5.1/TCP连线/154
3.5.2/TCP报文段结构/156
3.5.3/往返时延的估计与逾时/160
3.5.4/可靠数据传输/162
3.5.5/流量控制/166
3.5.6/TCP连线管理/168
3.6/拥塞控制原理/173
3.6.1/拥塞原因与开销/173
3.6.2/拥塞控制方法/177
3.6.3/网路辅助的拥塞控制例子:ATMABR拥塞控制/178
3.7/TCP拥塞控制/180
3.8/小结/187
课后习题和问题/189
複习题/189
习题/190
讨论题/195
编程作业/196
Ethereal实验:探究TCP/196
Ethereal实验:探究UDP/196
人物专访/196
第4章 网路层
4.1/概述/199
4.1.1/转发和选路/200
4.1.2/网路服务模型/202
4.2/虚电路和数据报网路/203
4.2.1/虚电路网路/204
4.2.2/数据报网路/206
4.2.3/虚电路和数据报网路的由来/208
4.3/路由器工作原理/208
4.3.1/输入连线埠/210
4.3.2/交换结构/211
4.3.3/输出连线埠/212
4.3.4/何时出现排队/213
4.4/网际协定:网际网路中的转发和编址/215
4.4.1/数据报格式/216
4.4.2/IPv4编址/220
4.4.3/ICMP:网际网路控制报文协定/230
4.4.4/IPv6/232
4.4.5/IP安全性概述/236
4.5/选路算法/237
4.5.1/链路状态选路算法/239
4.5.2/距离向量选路算法/242
4.5.3/层次选路/248
4.6/网际网路中的选路/250
4.6.1/网际网路中自治系统内部选路:RIP/251
4.6.2/网际网路中AS内部选路:OSPF/253
4.6.3/自治系统间的选路:BGP/255
4.7/广播和多播选路/260
4.7.1/广播选路算法/260
4.7.2/多播/264
4.8/小结/269
课后习题和问题/270
複习题/270
习题/271
讨论题/277
编程作业/278
Ethereal实验/278
人物专访/279
第5章 链路层和区域网路
5.1/链路层:概述和服务/281
5.1.1/链路层提供的服务/281
5.1.2/链路层在何处实现/283
5.2/差错检测和纠错技术/284
5.2.1/奇偶校验/285
5.2.2/检验和方法/287
5.2.3/循环冗余检测/287
5.3/多路访问协定/288
5.3.1/信道划分协定/290
5.3.2/随机接入协定/292
5.3.3/轮流协定/297
5.3.4/区域网路/297
5.4/链路层编址/298
5.4.1/MAC地址/298
5.4.2/地址解析协定/300
5.5/乙太网/303
5.5.1/乙太网帧结构/304
5.5.2/CSMA/CD:乙太网的多路访问协定/307
5.5.3/乙太网技术/309
5.6/链路层交换机/310
5.6.1/交换机转发和过滤/311
5.6.2/自学习/312
5.6.3/链路层交换机的性质/313
5.6.4/交换机和路由器的比较/314
5.7/PPP:点对点协定/315
5.8/链路虚拟化:网路作为链路层/318
5.8.1/异步传输方式/318
5.8.2/多协定标籤交换/322
5.9/小结/324
课后习题和问题/325
複习题/325
习题/325
讨论题/329
Ethereal实验/329
人物专访/329
第6章 无线网路和行动网路
6.1/概述/332
6.2/无线链路和网路特徵/334
6.3/WiFi:802.11无线LAN/339
6.3.1/802.11体系结构/339
6.3.2/802.11MAC协定/342
6.3.3/IEEE802.11帧/345
6.3.4/在相同的IP子网中的移动性/348
6.3.5/802.11中的高级特色/348
6.3.6/802.11以外的标準:蓝牙和WiMAX/349
6.4/蜂窝网际网路接入/352
6.4.1/蜂窝网体系结构概述/353
6.4.2/蜂窝网标準和技术:简要回顾/354
6.5/移动管理:原理/356
6.5.1/定址/358
6.5.2/选路到移动节点/359
6.6/移动IP/363
6.7/蜂窝网中的移动性管理/366
6.7.1/对移动用户呼叫的选路/367
6.7.2/GSM中的切换/368
6.8/无线和移动性:对高层协定的影响/370
6.9/小结/372
课后习题和问题/372
複习题/372
习题/373
讨论题/375
Ethereal实验/375
人物专访/376
第7章 多媒体网路
7.1/多媒体网路套用/378
7.1.1/多媒体套用的例子/378
7.1.2/当今网际网路上的多媒体障碍/380
7.1.3/网际网路应该如何演化才能更好地支持多媒体/381
7.1.4/音频和视频压缩/382
7.2/流式存储音频和视频/384
7.2.1/通过Web伺服器访问音频和视频/385
7.2.2/从流式伺服器向助手应用程式传送多媒体/386
7.2.3/实时流协定/388
7.3/充分利用尽力而为服务/390
7.3.1/尽力而为服务的限制/390
7.3.2/在接收方消除音频的时延抖动/392
7.3.3/从丢包中恢复/394
7.3.4/在今天的网际网路中分发多媒体:内容分发网路/397
7.3.5/规划尽力而为网路以提供服务质量/399
7.4/实时互动套用的协定/400
7.4.1/RTP/400
7.4.2/RTP控制协定/403
7.4.3/SIP/405
7.4.4//H.323/409
7.5/提供多个等级的服务/410
7.5.1/启发研究的场景/411
7.5.2/调度和监管机制/414
7.5.3/区分服务/419
7.6/提供服务质量保证/423
7.6.1/一个有启发的例子/423
7.6.2/资源预约、呼叫準入、呼叫建立/424
7.6.3/在网际网路中确保QoS:Intserv和RSVP/425
7.7/小结/427
课后习题和问题/428
複习题/428
习题/429
讨论题/433
编程作业/433
人物专访/434
第8章 计算机网路中的安全
8.1/什幺是网路安全/436
8.2/密码学的原则/438
8.2.1/对称密钥密码学/440
8.2.2/公开密钥加密/443
8.3/报文完整性/447
8.3.1/密码散列函式/447
8.3.2/报文鉴别码/449
8.3.3/数字签名/450
8.4/鉴别/455
8.4.1/鉴别协定ap1.0/455
8.4.2/鉴别协定ap2.0/456
8.4.3/鉴别协定ap3.0/456
8.4.4/鉴别协定ap3.1/457
8.4.5/鉴别协定ap4.0/457
8.4.6/鉴别协定ap5.0/458
8.5/电子邮件安全/460
8.5.1/安全的电子邮件/461
8.5.2/PGP/464
8.6/使TCP连线安全:SSL/465
8.6.1/巨观描述/466
8.6.2/更完整的描述/468
8.7/网路层安全性:IPsec/469
8.7.1/鉴别首部协定/469
8.7.2/ESP协定/470
8.7.3/SA和密钥管理/471
8.8/使无线LAN安全/471
8.8.1/有线等效保密/472
8.8.2/IEEE802.11i/473
8.9/运行安全性: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475
8.9.1/防火墙/475
8.9.2/入侵检测系统/479
8.10/小结/482
课后习题和问题/482
複习题/482
习题/483
讨论题/485
Ethereal实验/485
人物专访/485
第9章 网路管理
9.1/什幺是网路管理/487
9.2/网路管理的基础设施/490
9.3/网际网路标準管理框架/493
9.3.1/管理信息结构:SMI/494
9.3.2/管理信息库:MIB/496
9.3.3/SNMP协定运行和传输映射/498
9.3.4/安全性和管理/500
9.4/ASN.1/502
9.5/小结/506
课后习题和问题/506
複习题/506
习题/507
讨论题/507
人物专访/507
参考文献/5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