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协定参考模型

(2018-09-19 04:27:13) 百科综合
协定参考模型

协定参考模型

协定参考模型是指把一个网路实体中各层的多种协定,以抽象的形式表示出来的图形解释,是一个立体分层模型,由用户平面、控制平面和管理平面三个平面组成。

中文名称协定参考模型
英文名称protocol reference model
定  义把一个网路实体中各层的多种协定,以抽象的形式表示出来的图形解释。
套用学科通信科技(一级学科),通信协定(二级学科)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协定参考模型
  • 外文名:protocol reference model
  • 套用学科:通信科技,通信协定

ATM协定参考模型

该模型用户平面UP
用户平面UP(User Plane)提供用户信息的传送功能,採用分层结构,有:物理层、ATM层、ATM自适应层(AAL层)及高层,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控制功能,如流量控制、差错控制等。
ATM协定参考模型ATM协定参考模型
1.物理层
物理层利用通信线路的比特流传送功能实现ATM的信元传送,并确保传送连续的ATM信元时不错序。物理层由两个子层组成,分别是物理媒体子层和传输会聚子层。物理媒体子层支持与物理媒体有关的比特功能。传输会聚子层完成ATM信元流与物理媒体传输比特流的转换功能。
2.ATM层
ATM层和用来传送ATM信元的物理媒体完全无关,它利用物理层提供的信元(53B)传送功能,向上提供ATM业务数据单元(48B)的传送能力。ATM业务数据单元是任意48B的数据块,它在ATM层中被封装到信元的负载区。从原理上说,ATM层本身处理的协定控制信息是5B长的信头,但是实际上为了提高协定处理速度和降低协定开销,在物理层和AAL层都使用了信元头部的某些域。ATM层的传输和物理层传输一样是不可靠的,传送的业务数据单元可能丢失,也可能发生错误。但是在传送多个业务数据单元时,传送过程能够确保数据单元的顺序不会紊乱。ATM层完成的主要功能有:
(1)一般流量控制(GFC);
(2)信头的产生和提取;
(3)信元虚通路标识 / 虚信道标识翻译;
(4)信元复用和解复用。
ATM协定参考模型各层功能概述ATM协定参考模型各层功能概述
3.ATM适配层及高层
由于ATM层提供的只是一种基本的数据传送能力,ATM适配层在此基础上提供适应各种不同业务的通信能力。如果一种电信业务的通信需求无法在ATM层得到支持,它可以利用ATM适配层得到实现,它是为使ATM层能适应不同业务类型而设定的,故ATM对各种业务承载能力集中体现在ATM适配层。AAL层增强了ATM层提供的业务以适应高层套用的需要。AAL层可以分成两个子层:分段/重装子层和会聚子层。
(1)分段和重装子层SAS
SAR完成CS协定数据单元与信元负载格式之间的适配。上层套用交付的信息格式与具体的套用有关,信息长度不定;而下层(ATM层)处理的是统一的、长度固定的ATM信元。所以SAR完成的是两种数据格式的适配。
(2)会聚子层CS
CS层的基本功能是进行端到端的差错控制和时钟恢复(如实时业务的同步)。CS层和具体的套用有关,对某些AAL类型,会聚子层CS又分为两个子层:公共部分会聚子层和业务特定会聚子层。如果ATM层提供的信元传输能够满足用户业务的需求,可以直接利用ATM层的传送能力。在这种情况下AAL协定层是空的,这样的业务称为信元中继。AAL用户通过选择一个满足传送要求的业务接入点,将AAL业务数据单元从一个AAL业务接入点通过ATM网路传送到另一个或多个AAL业务接入点上。

控制平面CP

控制平面CP(Control Plane)提供呼叫和连线的控制功能,也採用分层结构,各层名称与用户平面的相同,利用信令进行呼叫和连线的建立、监视和释放。
利用AAL层提供的通信能力进行信令传送进而控制网路的协定,属于控制平面高层必须完成的功能。控制平面高层和用户平面高层协定均位于AAL层之上。控制平面的ATM层与物理层和用户平面完全相同。

管理平面MP

管理平面(Management Plane,MP)提供两种管理功能:
1.面管理(不分层),实现与整个系统有关的管理功能,并实现所有平面之间的协调;
2.层管理(分层),主要用于各层内部的管理,实现网路资源和协定参数的管理,处理OAM信息流,同时完成与各协定层实体的资源和参数相关的管理功能,如元信令。
管理平面和控制平面不同,它完成的是对物理层、ATM层、AAL层、用户平面和控制平面的控制、监视、故障报告和管理。因此管理平面必须和这些层面都有相应的接口。管理平面的控制命令来自网路管理中心或控制平面。网路管理人员通过网路管理中心施行对ATM通信实体的控制,用户则通过控制平面实施对ATM网路通信实体的控制。管理平面产生的讯息送到网路管理中心或网路管理终端。

B-ISDN协定参考模型

B-ISDN是一个基于ATM的网路,所以B-ISDN协定参考模型也就是ATM协定参考模型。

TCP/IP协定参考模型

TCP/IP 协定族是在美国国防远景研究规划局DARPA研究的分组交换网路ARPAR-NET 上开发成功的,现在作为网际网路的网路体系结构中使用的协定。TCP/IP 协定族是网际网路中使用的标準协定族,主要协定包括网际网路协定、传输控制协定、用户数据报协定、地址解析协定以及反向地址解析协定、网际网路控制报文协定和多个套用层协定等。TCP/IP 协定分为4层结构,分别是接入层、网际网路层、传输层和套用层。
TCP,IP 网路体系结构TCP,IP 网路体系结构

接入层

接入层的主要功能是向网际网路提供标準的接口,它主要是解决在一个网路中两个端系统之间传送数据的问题。它对应这OSR/RM中的下两层: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在TCP/IP 协定族接入层是空的,没有提供任何协定,也就是说任何协定只要能完成节点间的数据传输,均可以作为接入层协定,如採用拨接方式使用PPP协定,採用区域网路上网方式则使用802.X协定。

网际网路层

网际网路是由大量的异构网路互联而成的,如果两台主机处于不同的网路上,则数据需要经过多个互联的网路完成正确的传输,这就是网际网路层完成的主要功能。通过网际网路层将异构网路连线起来,该层採用的主要协定是网际网路协定IP,它提供跨越多个网路的路由功能和中继功能,主要设备是路由器。

传输层

IP解决了异构网路的互联问题,但它是无连线的传输协定,提供了不可靠的服务,为了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则在网际网路层上增加传输层,以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传输层的任务是负责完成主机中两个进程之间的通信。传输层使用两种协定:传输控制协定TCP和用户数据报协定UDP。TCP协定是面向连线的通信,为进程之间的数据传输提供可靠的连线,保证数据传输的顺序。UDP协定是无连线的通信,不能保证数据的可靠传输以及数据传输的顺序,它是一种尽力而为的传输,这种方式的优点是比较灵活。

套用层

TCP/IP 网路体系结构的套用层确定套用进程之间的通信性质以满足用户需要,为用户提供不同的业务。套用层对应了OSI/RM中的三层:套用层、表示层和会话层。使用的协定种类很多,常用的包括以下几种:
(1)档案传输协定(File Transfer Protocol,FTR);
(2)域名服务(Domain Name Service,DNS);
(3)超文本传输协定(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HTTP);
(4)简单邮件传输协定(Simple MailTransfer Protocol,SMTP);
(5)简单网路管理协定(Simple Network Managemeng Protocol,SNMP)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