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中国历代梅兰竹菊精品集

(2019-02-19 14:16:25) 百科综合
中国历代梅兰竹菊精品集

中国历代梅兰竹菊精品集

《中国历代梅兰竹菊精品集》是2011年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本书收录了中国历代梅兰竹菊精品,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基本介绍

  • 书名:中国历代梅兰竹菊精品集
  • 作者: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 ISBN:9787530534601
  • 页数:330页
  • 定价:435.00
  • 出版社: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1-5-1
  • 装帧:精装
  • 开本:8
  • 条形码:: 9787530534601
  • 重量:4 Kg
  • 尺寸:39 x 27.4 x 4.2 cm

主要内容

《中国历代梅兰竹菊精品集》内容简介:在诗史上,给自然花草以寓意(比兴)至少成熟于《诗经》,稍晚的《楚辞》就已有了以香草比喻美人(和高尚人格)的名句。在画史上,以自然图像作类似的托寓约成熟于宋代。而将梅、兰、竹、菊比作“四君子”,则已是明代的事了。万曆年问,黄凤池辑《梅竹兰菊四谱》,陈继儒称为“四君”,后又称之为“四君子”。(注1)“君子”乃儒家经典中具有理想人格的人,把梅兰竹菊尊为“君子”,在画家是“君子依仁游艺”,在作品是善、美结合,远绍古代“比德”的艺术传统。
“画虽艺事,古人原藉以陶淑心性之具,与诗实同用也。”(注2)源乎此,才有张彦远“德成而上,艺成而下”(注3)、郭若虚“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注4)之论,把绘画创作与“成教化,助人伦”联繫起来。不过,中国艺术传统中还有与此相对的另一方面的内容,即对神、真、韵、味、生动、超逸、虚、功齐造化等等的要求,强调超越善恶伦理价值的生命表现和创造。
在中国画史上,偏重伦理价值的是人物画,偏重审美价值的是山水花鸟画;汉代始把教化视为绘画第一要义,直到五代前后,审美娱悦才从伦理世界彻底解放出来;中间漫长的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是伦理教化与审美娱悦交叉、并行的时期。这与中国人乐自然风物之美滥觞于汉末,成熟于魏晋,山水花鸟题材盛行于五代以后的演变历程大抵相若。

目录

1.腊梅山禽图
2-4.梅竹合卷
5.墨梅图
6.南枝春早图
7.梅花
8-9.万玉图
10-11.卓冠群芳图
12.梅花
13.清图
14.冰姿倩影
15.梅花
16-19.梅花册
20-29.梅花图册
30.墨梅图
31.梅竹图
32.梅竹图
33.灵台探梅
34.梅花
35.梅花图
36.墨梅图
37.墨梅
38-47.梅花册
48.梅花(扇面)
49.梅花
50.梅花
51.梅花竹石图
52.墨梅图
53-54.梅花图
55.梅花图
56.梅
57.春风香国图
58.黑棉
59.墨梅
60-64.墨梅册
65.梅花图
66.梅花
67.梅竹石图
68-69.梅花
70.梅花图
71.墨梅图
72.墨梅图
73.梅花图
74-84.墨梅册
85.梅花
86.梅竹图
87-96.梅花册
97.墨梅图
98.梅花图
99.梅花(扇面)
100.梅花图
101.梅花图
102.墨梅图
103.梅花
104-105.红梅图
106.萏具梅花
107.墨梅
108.红梅
109.兰花图
110-111.幽兰图
112-113.兰花图
114-115.墨兰图卷
116.兰花
117.兰竹图
118.兰竹图
119-122.墨兰图卷
123-125.兰竹图卷
……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