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张之洞大传

(2018-02-18 23:56:09) 百科综合
张之洞大传

张之洞大传

张之洞是被毛泽东提到的少数几位不应当忘记的近代中国人之一。张之洞是中国重工业开拓者,是中国率先引进外国机器铸造银元的人,是中国近代新式军队的开创者之一,他还是留学日本的倡导者,是派出留学生最多的人,没有张之洞,就没有湖北新政,就没有近代中国的迅速崛起,也就没有将湖北与中国命运连在一起的历史条件,更不可能有湖北新军打晌武昌首义的第一枪从而打开中国现代史大门之“宿命”!

基本介绍

  • 书名:张之洞大传
  • 作者:马东玉
  • ISBN:10位[7802143292] 13位[9787802143296]
  • 定价:¥35.50 元
  • 出版社:团结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8-1-1

编辑推荐

这是一个成功的人生:少年解元,青年探花,中年督抚,晚年宰辅。这也是一个备受奚落的人物:起居无时,号令无节,行为乖张,巧于仕宦…… 此人是谁?他就是毛泽东所说过的中国人不应忘记的近代人物张之洞。张之洞为晚清重臣,学界巨擘。他走科举之路,获朝迁重用,在京为清流言官,外放也忠君勤政,更于维护满清统治之余,嚮往西方科技文明,开办实业。处在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他以旧意识、新思想交织複杂之身,力挽狂澜,提出着名的“中学为体,西学为有”主终年,百余年来也是常说常新。 本书大气磅礴,针线绵密,勾勒出一幅晚清风云变幻,国族存亡的长卷,具有极高的历史参考价值和文化品位。

作者简介

马东玉,生于1945年,南开大学历史系本科、辽宁大学中国近代史专业研究生毕业,辽宁师範大学历史系教授。主要着作有:《曾国藩大传》《粱漱溟传》《八国联军:侵华史》《雍正帝本传》《清代社会文化——清代人物传稿》《清朝通史》(鹹同卷)《辽宁通史》(经济卷);主编合着出版《中日关係全书》《清代全史》《中华百科要览》《中国历史学大词典》《经济人物列传》《中华魂·廉政卷》《中国近代史》等书。发有中国近代史、经济史和传统文化方面的学术论文二百余篇。

目录

第一章 宦海生涯之前的搏击
第二章 京官与学政
一 龙泉初试
二 翁氏获谴
三 两任学政
第三章 清流健将
一 清流党
二 “继统”之争
三 四川东乡案
四 力争“崇约”
五 铮言回天
第四章 “经营八表”
一 山西抚任第一步
二 全面整顿,锐意改革
三 禁种罂粟与整顿盐务
四 七厅改制和迁升粤督
第五章 张香帅
一 “以和衷联诸将”
二 援台援闽,不分畛域
三 “规越以振全局”
四 “独数谅山一役,全仗纡筹决策”
五 拒和与争约
第六章 疆臣治粤
一 理财
二 保护华侨政策
三 镇压、治安与开发海南岛
第七章 近代企业巨头
一 总况
二 思想与目的
三 各企业纪略
四 结论
第八章 近代教育家
一 广东的初步尝试
二 湖北的大举进行
三 戊戌变法期间的教育思想与活动
四 戊戌变法后的系统教育设计及其实践
五 为确立全国系统教育制度厘定章程
六 张之洞办教育的简短结论
第九章 张之洞在甲午战争中
一 移督两江,积极备战
二 “蝗蛇螫手,壮士断腕”
三 反对和议,反对投降
四 力阻割台,支援抗日
五 痛定思痛,修备自强
第十章 楚天风云录
一 镇压“哥老会”起义
二 坚持“变事”,反对“变制”
三 镇压“自立军”,杀害唐才常
第十一章 义和团运动前后的政治态度
一 “乱民不能保国”论
二 “东南互保”的前前后后
三 议约之争
第十二章 在清末“新政”中终结
一 会奏《江楚三折》,积极推行“新政”
二 国运衰败,老臣弃世
附录一 张之洞生平大事年表
附录二 参考书目文献举要
写在《张之洞大传》新版的后面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