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机场滞留者

(2018-05-30 23:14:20) 百科综合

机场滞留者

机场滞留者(terminaltor),是由于各种原因滞留在机场国际中转区的人员,他们多由难民、异见人士、身份证明丢失的人等组成,在机场滞留的时间也不等,从几个月至十几年,多数在问题解决后离开,也有人一直不想回家。

简介

莫斯科谢列梅杰沃机场内的旅客
莫斯科谢列梅杰沃机场莫斯科谢列梅杰沃机场
机场滞留者(terminaltor),又称机场中转区的囚徒,是由于政治、灾难、护照丢失等各种原因,在国际机场中转区长期滞留的人员。他们不仅在中转区生活,有的人还有了一些收入,还有的滞留者甚至在机场酒店生下了自己的孩子。
习惯上认为,机场国际中转区在外交上保持中立,它在法律上不属于当地国领土,当地国无权进行干涉,因此导致一些机场的中转区成为特殊意义上的难民收容区。而俄罗斯法律还规定,任何人均可在莫斯科机场中转区滞留24小时,超过24小时则需要办理临时签证,机场航站楼内就可以办理。因此,莫斯科谢列梅捷沃机场被普遍认为有着收容机场滞留者的传统,特别是该机场F航站楼的二层就像难民营,那里经常能看到索马里和阿富汗难民睡在角落,以硬纸板为席,还有难民在机场洗手间洗澡。

代表人物

电影《幸福终点站》取材于伊朗流亡人士纳塞里的真实故事。他因在1977年革命中保卫前国王而被新政府驱逐,因没有任何难民档案被迫滞留巴黎戴高乐国际机场中转区长达17年。
2001年7月16日,矮胖的印度人普莱姆身穿亚麻裤子抵达莫斯科,滞留在莫斯科谢列梅杰沃机场。他凭一本伪造的护照进入葡萄牙首都里斯本,被发现后遭到驱逐。和其他滞留者不同,普莱姆基并不想返回家乡印度。他仍旧梦想着去欧洲,而不是留在俄罗斯,因为他认为那里条件比俄罗斯更好。
2006年,一名伊朗异见人士卡马法尔带着她的两个孩子流亡,结果滞留在谢列梅捷沃国际机场将近一年。当他们终于拿到加拿大的难民身份抵达渥太华时,卡马法尔的女儿对记者说,“我终于又能看到天空、月亮和太阳,又能呼吸到氧气了”。
机场播放有关斯诺登滞留的新闻
机场播放有关斯诺登滞留的新闻机场播放有关斯诺登滞留的新闻
2006年9月,奈及利亚妇女伊莎贝拉抵达谢列梅捷沃机场,她为了躲避迫害而前往德国慕尼黑,然后她又计画乘飞机前往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找工作,在莫斯科转机时,陪同人员将她抛弃了。她既没有证件,也身无分文。于是,她成了谢列梅杰沃机场2号航站楼的难民。一篇《囚禁在谢列梅杰沃》的文章见诸报端后,人们发起运动来援救这个不幸的女人,机场给她每日提供三餐,使她成为欧洲家喻户晓的人物,她的地址一度是“谢列梅杰沃机场2号航站楼三层卡其布色睡袋”。2008年5月27日,在这群好心人的帮助下,在机场滞留了20个月后,伊莎贝拉在国际移民组织的帮助下返回家乡拉各斯。
巴勒斯坦人若拉“住”在谢列梅捷沃国际机场的三层,这里是中转区,他无权出关,也无权搭乘飞机,所以只能滞留于此。在航空公司的帮助下,每天三餐他都在餐厅解决。3年下来,他不仅俄语已经没有口音了,而且还发了笔小财。他抵达时身上几乎仅剩一条裤子,而离开俄罗斯前往埃及时已经大包小裹地装满了免税店的商品。若拉用纸盒搭起了临时性的小房子,然后以5美元的价格出租给那些希望单独过夜的乘客,而如果是小两口,则收10美元。
2013年6月23日,莫斯科当地时间17点05分,美国稜镜门事件当事人斯诺登乘坐的俄罗斯航空SU213航班抵达莫斯科谢列梅捷沃机场,此后斯诺登一直滞留在机场中转区,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俄罗斯航空公司飞往哈瓦那的航班都从这座航站楼出港,D航站楼是斯诺登可能的滞留地之一,但外界至2013年7月2日仍不能确切获知他具体在哪。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