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云林县

(2019-09-03 06:30:08) 百科综合
云林县

云林县

云林县是台湾省下辖县,位于台湾中部,地处嘉南平原,处于彰化与嘉义两县之间,东接南投县,西临台湾海峡。属南亚热带湿润气候,年平均温度22.0℃,年降水量1500毫米。

云林县截至2010年,云林县辖1市5镇14乡,县治设在斗六市。除斗六、古坑与林内乡毗邻山区外,其余多属平地。全县面积1290.8平方公里,人口722858人(2010年),全为汉族。名胜古蹟有朝天宫、义民庙、振文书院、湖山岩寺、拱范宫等。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云林县
  • 外文名称:Yunlin County
  • 别名:云、云林、云县、苏治芬
  • 行政区类别:县(台湾地区)
  • 所属地区:台湾
  • 下辖地区:1市5镇14乡
  • 政府驻地:斗六市云林路二段515号
  • 电话区号:05
  • 邮政区码:640
  • 地理位置:台湾中部
  • 面积:1290.8平方公里
  • 人口:68.6万人(2019年)
  • 方言:闽南语、客家语、国语
  • 气候条件:南亚热带湿润气候
  • 着名景点:朝天宫、义民庙、振文书院、湖山岩寺、拱范宫
  • 火车站:云林车站、林内车站、石榴车站、斗六车站、斗南车站、石龟车站
  • 县花:蝴蝶兰
  • 县鸟:台湾蓝鹊
  • 县树:樟树

建制沿革

云林县是台湾岛上汉人最早开垦的地方,早在明天启元年(1621年)福建彰州人颜思齐、郑芝龙等人率领众人由笨港登入,安营扎寨,从事开垦。笨港即今日的云林北港和嘉义新港一带,当时为繁荣的货物吞吐港,号为“一府二笨”。
云林县县名之由来始于清朝在嘉义县与彰化县之间设定新县时,县治位在沙连堡林圯埔近郊的九十九崁云林坪上,遂将之命名为云林县,但日后因第二任台湾巡抚邵友濂认为县城的位置太靠近内山,县治遂移到斗六,之后进入日据时期后,云林自1897年6月后不再作为行政区名,直到1950年8月才重新设定云林县。
1950年台湾省调整各县市行政区域,其中台南县合嘉义市,分为台南、嘉义、云林三县。云林县辖斗六、虎尾、北港3区,计20乡镇,491403人,面积1290.8351平方公里。县政府设于斗六。
云林县:管辖斗六、斗南、虎尾、西螺、土库、水林等6镇,及古坑、大埤、刺桐、林内、二侖、侖背、麦寮、东势、褒忠、台西、元长、四湖、口湖、水林等14乡镇。附属岛屿有外伞顶洲、统汕洲及海丰岛。
1975年六月五日,褒忠乡中民村的妈埔部落划归东势乡月眉村管辖。
1981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斗六镇改制为县辖市斗六市。

行政区划

截至2010年,云林县辖1市5镇14乡:斗六市;斗南镇、虎尾镇、土库镇、西螺镇、北港镇;大埤乡、褒忠乡、东势乡、台西乡、侖背乡、麦寮乡、林内乡、古坑乡、莿桐乡、二侖乡、水林乡、口湖乡、四湖乡、元长乡。
县政府设在斗六市。
制表
英文
面积(平方公里)
人口(人)2006年
行政区划代码
邮编
斗六市
Douliou City
93.7151
104918
1000901
640
斗南镇
Dounan Township
48.1505
47969
1000902
630
虎尾镇
Huwei Township
68.7420
68979
1000903
632
西螺镇
Siluo Township
49.7985
49207
1000904
648
土库镇
Tuku Township
49.0212
31341
1000905
633
北港镇
Beigang Township
41.4999
44657
1000906
651
古坑乡
Gukeng Township
166.6059
35079
1000907
646
大埤乡
Dabi Township
44.9973
22064
1000908
631
莿桐乡
Cihtong Township
50.8502
31163
1000909
647
林内乡
Linnei Township
37.6035
20608
1000910
643
二侖乡
Erlun Township
59.5625
30908
1000911
649
侖背乡
Lunbei Township
58.4840
28348
1000912
637
麦寮乡
Mailiao Township
80.1668
32968
1000913
638
东势乡
Dongshih Township
48.3562
17901
1000914
635
褒忠乡
Baojhong Township
37.0552
14981
1000915
634
台西乡
Taisi Township
54.0983
27676
1000916
636
元长乡
Yuanchang Township
71.5872
30150
1000917
655
四湖乡
Sihhu Township
77.1189
27946
1000918
654
口湖乡
Kouhu Township
80.4612
31515
1000919
653
水林乡
Shueilin Township
72.9582
30112
1000920
652
合计
Yunlin County
1290.8326
728490
10009

云林县旗帜徽章

旗帜徽章
云林县
云林县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云林县位于东经120°0′10″—120°43′24″、北纬23°28′—23°49′56″。东为古坑乡草岭,西为口湖乡外伞顶洲,南为口湖乡外伞顶洲,北为麦寮乡许厝寮。中心位置为虎尾镇虎尾,位于东经120°25′27″、北纬23°42′30″。该县境内东西最长距离为50公里,南北最宽跨度为38公里,总面积1290.8351平方公里,是台湾岛11县之中,唯一一个不与任何直辖市(台湾地区)相邻的县份。
该县东界南投县,北沿浊水溪与彰化县接壤,南界以北港溪与嘉义县毗连,西临台湾海峡。附属岛屿有外伞顶洲、统汕洲及海丰岛。
台湾云林县

地形地貌

云林县地处嘉南平原,除斗六、古坑与林内乡毗邻山区外,其余多属平地。该县约有90%的面积是平原,其他10%是丘陵。

气候

云林县属南亚热带湿润气候。年均温22.8℃,1月均温10.3℃,7月均温27.6℃,年降水量1500毫米。

水文

云林县境界和境内的河流包括浊水溪(北部边境)、新旧虎尾溪、清水溪、石龟溪、北港溪(南部边境)。全台湾最长河流浊水溪流经云林县麦寮、侖背、二侖、西螺、莿桐、林内乡,从麦寮乡许厝寮流入台湾海峡;清水溪在云林及南投交界处注入浊水溪 ;北港溪流经云林县斗六市、斗南镇、虎尾镇、土库镇、大埤乡、北港镇、口湖乡、水林乡、古坑乡,从口湖乡流入台湾海峡。

自然资源

水资源

云林县是水资源不平衡区域。集集拦河堰及附属工程每天可提供86万立方米公共用水,湖山水库与集集拦河堰联合运作,加上瑞峰水库、地下水资源、伏流水运用管理、雨水利用、海水淡化、回收水再利用等多项措施配合,可满足云林县发展的需要。

植物资源

云林县植物资源有西施花、山豆根、火烧栲、黄杞、乌心石、台湾山香圆、云叶、山车、蛇木、江某、鸭脚木、乌材柿、乌材、千金藤、金线吊乌龟、粉防己、莲叶葛、万龙、万两金、铁雨伞、飞蛾子树、玉山紫金牛、万两金、铁雨伞、红骨雨伞子、台湾白花藤、盐酸仔藤、白校攒、九攒、拘那花、九荆、棱果榕、大叶榕、猪母乳舅、乌皮九芎、乌鸡母、奋起湖野茉莉、山油点草、竹叶草、香楠、瑞芳楠、鹿仔树、苦楝、楝树、苦苓、猩猩草、流血树、小梗木姜子、小梗黄肉楠、狗头芙蓉、狼尾草、台畜草一号、粿叶树、鸡屎藤、牛皮冻、蔓荆、白埔姜、乌敛莓、木荷、刺桐等59种。

矿藏资源

云林县东部有煤矿。
1980年,在台西一带探明有浅海油气田。

人口民族

云林县经济落后造成人口的外流,全县人口从1971年的80多万人降至2006年不足75万人,是中部地区唯一人口负增长的地区。斗六、虎尾与西螺三镇人口集中。
云林县总人口728490人(2006年),人口密度564人/平方公里。
云林县总人口722858人(2010年)(台湾的第12位),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50%左右。人口密度560.0人/平方公里。
2019年,台湾云林县受到少子化影响,2018年全年新生儿仅4100人,创下历年新低。全县人口数约68.6万多人。
云林县人口为汉族。

经济概况

综述

2011年云林县GDP114.1亿美元,2012年GDP达到115.2亿美元,人均GDP1.622535万美元,在台湾各市县排名中位列第20位(末位)。云林县人均GDP在台湾各市县排名虽然最低,但却高于1.5万美元,已达到世界发达地区标準。

第一产业

云林县为台湾农业大县,以种植业和养殖渔业为主。农产品占台湾农产品的70%,蔬菜占台湾蔬菜的80%,水果占台湾水果的60%;云林外海自古便是优良的渔场,沿岸地区养殖鱼塭发达。
云林县农业发达,盛产水稻、甘薯、玉米、甘蔗、花生、薄荷、蒜头、柳丁、花卉、蔬菜、酸菜、木瓜、黄麻、竹笋、芦笋等。大米产量居台湾省第三位,花生占台湾省一半,薄荷产量占台湾省90%强。家禽饲养也居台湾各县之首。着名农产品有西螺稻米、斗六文旦、古坑竹笋、北港花生等。
云林县的渔业中心分别是金湖港、台西港、三条侖港、箔仔寮港 。全县的养殖渔业以淡水水养殖业为主,主要分布于沿海的麦寮、台西、四湖及口湖四乡。
云林县特产简介图册

第二产业

云林县工业以製糖为主,居全省各市县第二位。其它工业有食品、纺织、电子、塑胶、橡胶、金属加工、木竹加工等。该县西螺镇的酱油、大埤乡的酸菜、草岭的苦茶油等地方特产均享誉已久。
云林县早期的经济活动以农业种植与水产养殖为主,工业型厂商不多,仅有食品加工大厂、小型家庭工厂,没有任何具群聚特色的工业存在;在开发海线石化工业园区与山线斗六工业区以后,才开始引进大型、原材料製造、传统工业厂商,虽然有效的大幅增加该县的工业生产总值与从业人员薪资所得,但是仍然称不上为拥有工业体质的县。随着传统製造型厂商外移及高科技工业无法持续的引进,云林县只有海线的石化工业维持发展,其它乡镇或工业区都欠缺具影响力的工业投资,未来海线区域将成为以六轻为中心的工业群聚都市区域。
该县工业主要集中在斗六市、虎尾镇、北港镇与斗南镇。
该县主要发展资本与技术密集工业,主要的工业区有:以农村工业为主的元长工业区;属于综合工业区的丰田工业区、大将工业区、斗六工业区;全台最大的石化工业区麦寮六轻工业区,也就是台塑六轻也包含了其他的台塑关係企业 ;高科技产业的中部科学园区虎尾基地、云林科技工业区以及建设中的云林离岛工业区、斗六丝织工业区等。

第三产业

该县工商业不够发达,到90年代中期,全县商业家数为2. 4万家,其中製造业为2400家,占十分之一。

社会事业

截至2010年,云林县有特殊教育学校1所、大学5所、高中11所、高职7所、医院3家,铁路、高速公路、省道、港口、大桥等水陆交通线纵横交错、四通八达。

教育

特殊教育
国立云林特殊教育学校
高等教育
国立云林科技大学
国立虎尾科技大学
环球科技大学
中国医药大学(北港分部)
中华科技大学(古坑校区)
高中职
国立斗六高级中学
国立虎尾高级中学
国立斗六高级家事商业职业学校
国立北港高级中学
天主教文生高级中学
国立西螺高级农工职业学校
国立土库高级商工职业学校
天主教永年高级中学
国立北港高级农工职业学校
县立麦寮高级中学
天主教正心高级中学
国立虎尾高级农工职业学校
县立斗南高级中学
私立大成高级商工职业学校
私立维多利亚实验高级中学
私立扬子高级中学
私立大德工业商业职业学校
私立义峰高级中学
私立巨人高级中学

医疗卫生

台大医院云林分院
成大医院斗六分院
慈济医院斗六门诊部

着名人物

吴克明
斗六人,台湾领清时期最后一年的秀才。
柯铁
古坑人,台湾抗日义士暨义军统领,「抗日三猛」之一。
柯象
大埤人,身后成为台湾首具「木乃伊」,国立台湾博物馆院藏品。
吴景徽
斗六人,斗六镇长及第一、二任民选云林县长,东京帝大医学博士。
李进勇
四湖人,曾任基隆市市长等职务。
曾蔡美佐
北港人, 政治家,中华民国前立法委员。
廖福本
古坑人,第2、3、4届立法委员,中国国民党立法院党团书记长。
黄海岱
西螺人,台湾国宝布袋戏大师。
黄俊雄
虎尾人,作家。
黄文择
西螺人,霹雳布袋戏创始人。
陈树菊
西螺人,平民慈善家。
洪一峰
虎尾人,宝岛歌王。(台南盐水人.国小时代曾经旅居北港.)
李婉钰
北港人,新北市议员。
廖文毅
西螺人,西螺望族,台湾独立运动领袖。
廖大林
中华民国前立法委员。
朱高正
曾任立法委员。
蔡培火
北港人, 政治家,推动台湾议会设定请愿运动。
苏东启
北港人,曾任云林县议员。
苏洪月娇
北港人,曾任台湾省议员。
苏治芬
北港人,曾任云林县县长。
李应元
侖背人,曾任云林县副县长。
张景森
斗南人,曾任台北市政府都发局局长、行政院经济建会副主委。
廖朝孔
二侖望族,西屯永兴庄(即今港尾里)的开垦始祖。
宋泽莱
二侖人,本名廖伟竣,小说家、诗人。
钟文音
二侖人,知名作家。
季季
二侖人,知名作家,本名李瑞月。
羊牧
二侖人,知名作家,本名廖枝春。
黄瑜娴
莿桐人,知名主持人。
吴依霖
麦寮人,知名髮型师。
许秀年
麦寮人,知名歌仔戏演员。
林国基
台西人,知名服装设计师
蔡秋凤
四湖人,知名歌手。
沉花末
知名诗人。
郑宝娟
知名小说家。
钟丽慧
知名作家,笔名陈泰。
邓丽君
褒忠人,着名歌唱家,日本昭和时代代表性日语女歌手之一。被誉为“亚洲歌姬”、“国宝级人物”。连续三年制霸“日本有线有线放送大赏”(1984-1986),获台湾金钟奖最佳女歌星奖、特别贡献奖,香港十大中文金曲金针奖,世界七大女歌星之一,全球最知名的20位音乐家之一。
履疆
褒忠人,知名作家,本名苏进强。
张信哲
西螺人,知名歌手。
林韦君
知名演员。
廖峻
斗南人,知名主持人、演员。
谢金河
西螺人,财经名嘴。
廖筱君
西螺人,知名主播。
黄义交
虎尾人,立法委员。
古蒙仁
虎尾人,本名林日扬,知名作家,曾任云林县文化局长。
蔡正元
北港人,立法委员。
张富美
曾任侨务委员会委员长。
林佳龙
麦寮人,曾任总统府副秘书长,现任台中市市长。
黄昆辉
土库镇马光人,曾任总统府秘书长,现台联党主席。
张荣味
土库镇马光人,曾任云林县县长。
赖正镒
古坑人,乡林建设集团、涵碧楼董事长。
吴政学
口湖人,知名85℃咖啡连锁集团创办人。
李丰楙
口湖人,中研院院士,知名民间信仰学者。
郑丰喜
口湖人,《汪洋中的一条船》作者。
林双不
东势人,本名黄燕德,小说家,笔名林双不,后改名为黄林双不。
林清江
东势人,曾任教育部长,第一任国立中正大学校长。
张四十三
东势人,歌手,角头音乐老闆。
黄立成
虎尾人,台湾裔美国人,知名饶舌歌手,现为商人。
曾恩琦(舒舒)
莿桐人,艺人、模特。
许淑净
侖背人,2012年伦敦奥运女子举重53公斤级银牌得主。
李进勇
四湖人,曾任基隆市市长,现任云林县县长。

交通

铁路
台湾铁路管理局纵贯线
林内车站、石榴车站、斗六车站、斗南车站、石龟车站
纵贯铁路由东部贯穿境内,其中以斗六、斗南为主要停靠站,班次较为密集。
台湾高速铁路云林车站(2011年通车)
高速公路
“国道”一号(中山高)
西螺交流道
斗南交流道
云林系统交流道(连线台78线)
“国道”三号(福高)
斗六交流道
古坑系统交流道(连线台78线)
省道
台1线
台1丁线
台3线
台17线:滨海公路。
台19线
高铁桥下云林段道路西螺土库段。
台61线:西滨快速道路,口湖白水湖段。
台78线:东西向快速道路,台西古坑段。
客运
台汽客运、统联客运、联营客运、嘉义客运都有车经过云林县境内。
县内公车以台西客运为主,路线可达县内各乡镇,斗南、斗六、虎尾为重要的发车、转运站。
港口
麦寮工业专用港:六轻计画之麦寮港,航道于中潮位时水深达24米,可供26万吨级之船舶进出,不但将成为台湾最深之港口,同时也是第一座由民间投资开发兴建之工业专用港。也是台湾首座民营兴建港口,开发完成后年货物吞吐量第一期可达6000万公吨,港域面积476公顷。
大桥
该县交通便利,铁路纵贯南北,高速公路网跨西螺大桥(1940米,台湾最长的铁路桥)和中沙大桥(2345米,台湾最长的公路桥)。

民俗民风

云林县民俗民风:大廍花鼓、布袋戏、北港牛墟、北港上元灯节·天后圣诞绕境。
大廍花鼓
云林县广大的乡野,延续着不少民俗艺阵,其中褒忠乡大廍村的花鼓盛名远扬。
花鼓阵又名“大鼓花”、“鼓花阵”、“大鼓弄”或“翻鼓阵”,相传始于明郑时代,郑军退守台湾之后,实行屯田制度,士兵在农休时,温习武艺,众人则在一旁跳跃吶喊,击鼓助兴;入清以后,就改以花鼓的形式在民间流传下来,主要盛行于嘉南平原及高屏一带的农村,是在庙会及农暇时演出迎神娱乐的俚艺。
花鼓阵基本上需要头旗1人,鼓手1人,凉伞2人,锣鼓手各2人,也可增加人数,使阵容更加浩大。在头旗前导下,以大鼓为核心,队员们开步屈膝,铜锣围住大鼓边敲边扭,凉伞则旋转穿梭串场,整组人以两拍节奏和七步步伐变化队形,先拜旗、打圈,接着舞出跳四门、空穿、什花、蜈蚣阵、穿锣、开花、龙门阵、八卦阵、金玉满堂等阵式。
布袋戏
早期台湾许多的迎神庙会场合里,布袋戏是最常看到的民间戏曲表演之一。一座简陋的戏台,几尊能上天入地的戏偶,便使台下的观众看得如痴如醉,不比巨星演唱会逊色,俗话说“做戏憨,看戏狂”,便生动道出昔日布袋戏受欢迎的程度。 布袋戏俗称“掌中戏”或“小笼”,相传于明朝时,有位落第秀才,到庙里问得一卜,“功名威赫归掌上,荣华富贵在眼前”,名落孙山后,编写剧文,以布偶演出,没想到大受欢迎,就此发展出现今的布袋戏。布袋戏发源于福建泉州,原本只是“上有木雕小台阁,下垂蓝布”的简陋舞台,到了清代才发展出精雕细琢的戏台与戏偶,清代以后便已发展成风行民间的剧种。布袋戏于道光、鹹丰年间从福建传入台湾,由最初的唐山师傅带来走江湖的笼底戏,演变成热闹喧譁的北管戏,铿锵明快的节奏配上跑马、对打、跳花窗、摆阵等的特技演出,精彩逗趣地走入民间生活。50年代后,布袋戏发生了重大的变革,绚烂华丽的金光戏取代了传统的布袋戏,后场的北管演奏变成了唱片播放,木偶也长大到本来的二倍有余,连原雕刻雅致的戏台彩楼也加上了霓虹灯和乾冰等特效,甚至还搬上电视演出,摆脱传统的野台形式,造成相当大的轰动。布袋戏彻底地本土化了,但却也失去了质朴的乡土俚艺本质。至今台湾仍有400多个布袋戏团,云林县占有六分之一,其中有两个重要流派,堪称是台湾布袋戏的重镇。在本土文化寻根热的潮流下,南北各地设立多处的布袋戏文物馆,此外民间成立了多支小学生剧团传扬传统艺术。
云林布袋戏馆云林布袋戏馆
布袋戏布袋戏
北港牛墟
北港牛墟位于北港大桥右侧,是昔日台湾规模最大的牛市集。每月3、6、9日的一大清早开市,到中午才散去,在70年代的鼎盛时期,牛只交易量曾高达1000头以上。
北港牛墟北港牛墟
北港牛墟已有三百年历史,早期农业社会中,不管是耕种、载货、交通都要依赖牛只,各地开始有买卖交易的市场。北港位在农产集散地,又靠近港口,牛墟规模也最大。
北港上元灯节·天后圣诞绕境
北港朝天宫是台湾300多座妈祖庙的总庙,香火鼎盛,每年春节至农曆3月底是进香旺季,由于其间跨越了元宵节上元灯会和妈祖生辰两大盛会,吸引了上百万信徒由全台各地拥入北港参谒,绕境游行、艺阵班弄、烟嚣炮花、香客如潮。
朝天宫的年度庆典活动中,以元宵节的上元灯会及妈祖生辰的绕境最盛大。朝天宫的上元灯会相传已有300余年传统,昔日家家户户都会在元宵夜挂上巧费心思的灯笼,将街道点缀的亮如白昼。现在的上元灯会集中在朝天宫文化大楼举行,灯期长达一个月,每年都展出许多製作精巧的大型花灯,庙四周也挂起壮观成排的平安灯笼。
天后生辰的绕境活动由来已久。朝天宫妈祖迎自湄洲,清代时每年皆需在生辰之前回祖庙谒祖进香,早先皆由笨港直接渡海回湄洲,回程时则从安平港登入。由于相传3月19日为当年树壁恭奉妈祖抵达笨港之日,意义重大,于是也选定此日回笨港,并绕境求安祈福。
北港妈祖在3月19、20日两天出巡绕境,由自愿者组成“轿班会”扛神轿游行,各种阵头、艺阁相随,穿梭在北港市区的街头巷尾,蜿蜒长达数公里。游行路线上的家家户户都会準备丰盛的牲礼设香案祭拜,待神轿来到,便燃放鞭炮恭迎,炮放得越多越响亮,就表示福气越旺,将大发利市。此时神轿必须停下接受欢迎,惊天动地的炮花就在轿班脚下霹雳啪啦地炸开,身陷炮海中的轿班们不得不就地跳跃着“踩炮”,以降低鞭炮爆炸的威力。绕境行列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绚烂夺目的艺阁。艺阁表演早在唐宋年间就已流行于民间庙会,由童子装扮成忠义传奇故事中的人物,站在庭台楼阁的布景平台上供人欣赏,后来为了配合绕境,由数人扛着布景平台游行表演。随着时代进步,又改为置于牛车上,节省人力。到近代,乾脆搬上长达10余米的大卡车,并搭配高科技奇幻灯光及乾冰。

旅游景点

景点列举

云林县旅游景点有:华山风景区、古坑草岭风景区、古坑樟湖风景区、北港朝天宫、剑湖山世界、外伞顶洲、石壁、西螺大桥、西螺风情、建德寺地母庙、斗六湖山岩、海清宫、马鸣山镇安宫、五条港安西府、廖家祠堂、台湾寺庙艺术馆、白马山菩提讲堂、振文书院、虎尾街役所、虎尾契约厅舍、虎尾街役长官邸、古坑绿色隧道、古坑华山咖啡、古坑福禄寿酒厂(酒博物馆)、虎尾糖厂及糖厂公园(同心公园)等。
剑湖山世界图册来源

景点介绍

华山风景区
位于古坑乡与梅山乡交界处,风景区主峰大尖山高1299米,为云林县第二高峰,仅次于石壁山。 前往华山风景区,沿途儘是起伏绵延的丘陵地,茶园、竹林一路相伴。大尖山因为空气清新,视野辽阔,加上登山步道修缮完整,故一直为云嘉地区的郊游路线。登山步道多在茶园、槟榔树下穿梭,途中有几处位于茶园内的茶艺馆,视野良好,天气晴朗时,甚至可远眺台湾海峡。
华山华山
草岭风景区
草岭风景区地处云林东部山区,清水溪和竹篙水溪两条河流随地势起伏弯曲,形成多处自然景致,昔日号称“草岭十景”。草岭地区处于断层带上,在近代几次地震山崩、狂风暴雨的冲击下,地貌变得更加突兀。由于1999年集集大地震,而形成“新草岭潭”。游草岭以草岭本庄为中心,再循路标前往各景点。新草岭潭面积广阔,宽百余公尺,前后长达5公里,是最新形成的天然水库,蓄水量相当于石门水库。蓬莱瀑布素有“草岭第一景”之称,瀑高约30米,水势颇为壮观。峭壁雄风是一块大石壁,由新草岭潭直矗而上,气势雄伟。
草岭风景区图片
北港朝天宫
位于云林县北港镇义民路。该宫因主奉妈祖,故又名北港妈祖庙。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树德和尚在北港建立一个小祠,供奉从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岛恭请的妈祖像,是为北港朝天宫的始建。后易茅为瓦,并数次修缮、扩建。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因地震倒塌。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重修,成今日之规模。朝天宫为中国宫殿式建筑,分为四进——山门、正殿、慈航殿、圣父圣母殿。山门前有广场,石墙石地。山门分左中右三个门,中门为山川门,门前有一对蟠龙石柱和石狮,左右各称龙虎门,楹下各有一对石盾,三个门上均雕刻装饰。正殿供奉妈祖,故又名妈祖圣母殿,进深13米,顶有三层,用琉璃瓦覆顶;东西两边各有一厢,供奉注生娘娘、境主公和福德正神。慈航殿又名中室,供奉慈航道人(即佛教的观音),左室为三界公殿,供奉三官大帝,右室为五文昌殿,供奉五文昌。后为供奉妈祖父母的圣父圣母殿和供奉历代住持神主开山厅。朝天宫因具有浓厚的宗教氛围和众多的文物古蹟,1972年遂被定为台湾省宗教纪念物观光区,1985年被台湾当局定为二级古蹟。
北港朝天宫图片来源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