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饮马长城窟行(晋傅玄诗作)

(2018-12-15 20:25:42) 百科综合

饮马长城窟行(晋傅玄诗作)

【饮马长城窟行】(古辞)一曰《饮马行》。长城,秦所筑以备胡者。其下有泉窟,可以饮马。

基本介绍

  • 作品名称:饮马长城窟行
  • 创作年代:晋朝
  • 文学体裁:五言古风
  • 作者:傅玄

作品全文

青青河边草,悠悠万里道。
草生在春时,远道还有期。
春至草不生,期尽叹无声。
感物怀思心,梦想发中情。
梦君如鸳鸯,比翼云间翔。
既觉寂无见,旷如参与商。
河洛自用固,不如中岳安。
回流不及反,浮云往自还。
悲风动思心,悠悠谁知者。
悬景无停居,忽如驰驷马。
倾耳怀音响,转目泪双堕。
生存无会期,要君黄泉下。

注释

悠:遥远貌。连绵不尽貌。
道:大路。道路。
春时:春季的时节。
远道:遥远的道路。
还:回还。
有期:有日期。有预期。
春至:春天到了。
期尽:日期到了。预期穷尽。
无声:没有声音,没有讯息。
感物:见物兴感。睹物思情。有感于某事物。感动或感化他物。
怀:怀有。
思心:思念之心。
梦想:梦里思想。梦中想念。
发:启发。发动。
中情:内心的思想感情。内中的实际情况。
比翼:翅膀挨着翅膀(飞翔)。喻夫妇相伴不离。
既觉:既然觉醒。已然睡醒。
寂无见:寂寞看不见人。
旷:宽旷辽远。
参与商:参星和商星。参星在西,商星在东,此出彼没,永不相见。喻亲友隔绝,不能相见。
河洛:黄河与洛水的并称。
用固:需用加固。逯钦立考校为‘有涸’,有乾涸时。
中岳:指中岳嵩山。位于今河南登封县北。
回流:迴旋或倒流的水。
不及:不能达到。不能。
反:返还。
往自还:去了自会回还。
知者:知道的人。能了解的人;有见识的人。
悬景:悬在天上的景象或影子,指日月。
停居:停息居留。静止。
忽如:忽然像。迅速如。
驰驷马:宾士的驷马。驷马,指驾一车之四马。指显贵者所乘的驾四匹马的高车。
倾耳:侧着耳朵静听。
怀:怀念。
音响:人的声音和响动。
转目:转动眼睛。转眼,形容时间短促。
堕duò:掉下来,坠落。
生存:生存的时候。活着的时候。
会期:相会之日期。
要:索要,约请,邀请。通“邀”。
黄泉:地下的泉水。指人死后埋葬的地方;阴间。

作品赏析

汉乐府有《饮马长城窟行》,写思妇怀远之情。此篇即其拟作,题亦作《饮马长城窟行》。汉乐府原作开头二句是“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此篇开头大体相同,也是从绵绵春草起兴,触发对身在远方的丈夫的怀念。“悠悠万里道”的“悠悠”,既是描状道路遥远,也是形容其思绪的绵绵。草春生秋衰,最易引起人的节序之感;草又往往生长在道旁、河边,与人的行蹤常发生联繫。所以草就很自然地引起人们的怀远、恨别之情,比如《楚辞》“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即是同感。下面就写道:“草生在春时,远道还有期。”这里是以草生有时推想丈夫还乡有日:草在春天萌发了,征人应该能回来了。可是,“春至草不生,期尽叹无声。”春天来了草未生出,征人归期过了也不见回来,真叫她欲叹无声,痛苦至极了。这里“春至草不生”似有悖常理,但读者不妨将它看作是主人公迷惘的精神状态的表现:因为行人未归,就怪罪于“草不生”,草并非不生,或许这个春天生得迟些,或者不像她所想望的那幺茂盛罢了。这种无理而怨正说明失望之深、心绪之乱,在这样情况下,对征人的思念更加抑制不住了,以至形诸梦寐,这就是“感物怀思心,梦想发中情”二句的意思。以上是第一段。
接下来写梦。梦境是美好的,梦中她与丈夫像鸳鸯那样形影不离,“比翼云间翔”,是多幺欢乐啊。梦中还重现了初婚时“结同心”的细节,那又是多幺幸福、令人回味无穷的情景啊。可是梦醒后什幺也没有,只是难耐的孤寂、长久的悬隔。这里运用了反覆的笔法,一再闪现梦境、梦醒情形,表现主人公不断的精神挣扎,以及这种挣扎所带来的痛苦,梦境越美好,越叫人感到现实的冷酷。下面四句是写梦醒后的怨情。“河洛自有涸,不如中岳安。”说黄河、洛水也有乾涸的时候,比不上高大的嵩山(中岳)永久不变。下面“回流不及返”,承“河洛自有涸”而来,意思说河床乾涸了,流出去的水就不会再流回来;“浮云往自还”承“不如中岳安”而来,意思说中岳永在,飘蕩出去的浮云总会回来。这四句设比,是写女子不安地猜想:丈夫的爱心,到底是乾涸了的河床呢,还是永恆不变的高山?如果是前者,相思也是徒然,因为他已经一去不返;如果是后者,那幺眼前虽然不见,他总有一天要回来。真叫人不好揣测啊!四句比喻,细緻地体现了女子複杂的心情。虽有怨意,但隐而不露,委婉而有温情。以上是第二段。
第三段又是即景抒情。“悲风动思心”,经过上面那些精神折磨,她眼里的景色不像一开始还有点生气和悦目的色彩,而是显得衰飒和黯淡了。“悠悠谁知者”,“悠悠”指她那无尽的心思,她觉得没有人能理解,首先丈夫就不理解,要不,他不能老是流蕩不归。这一反问很是深沉。作为一个女子最感痛苦的莫过青春虚度,所以下面她又道:“悬景无停居,忽如驰驷马。”“悬景”指太阳。时光的运行一刻不停,就像 奔马一样,一生很快就会过去。丈夫再不回来,转眼就是白头,令人多幺心焦!“倾耳怀音响,转目泪双堕。”这就是望归的情况了。“怀音响”,惦念、聆听丈夫归来的响动,如车声、脚步声、语声,“倾耳”可见其注意力的集中。作者有《杂言诗》道:“雷隐隐,感妾心,倾耳清听非车音”,正写这种情形。这是一个十分富含心理内容的细节。“转目泪双堕”,没有听到什幺音响,她十分伤心,由“倾耳”到“转目”这一细微动态,见出她的失望和无可奈何。“生存无会期,要君黄泉下!”这是她绝望中的追求,生无会期,期待死后相会。要,即约。这表现了女主人公对爱情的无比执着。这是可敬的,同时又是可悯的,在封建社会里,女子是依附于男人的,即使男人“ 二三其德”、用情不专,女子往往还是痴心相守、甚至牺牲自己。这个女子对丈夫未能如约归来,是有怨意的,也有种种揣测,但她仍是一如既往地爱着他,等着他,最后还有那样的情誓,这是带有悲剧色彩的。
前面说了这是一首拟乐府,不少地方有模仿《饮马长城窟行》那篇作品的痕迹,如开头的起兴、中间梦的穿插、随情境转换不断换韵等(此篇七次转韵)。但此篇在艺术上也有明显的提高:在结构上显得比原作紧凑、整一,原作显得较散,全篇并非由统一的意境构成,似乎是由朴素的“接字”维繫起来;在抒情、描写上也比原作细緻,如原作写梦很是概括,主人公心理也不如此篇写得深曲。当然,那是民间作品,显得一片天籁,纯乎自然,这篇就易于见出匠心和工力了。

作者简介

傅玄(217年-278年),字休奕。北地郡泥阳县(今陕西铜川耀州区东南)人。西晋时期文学家、思想家。傅燮之孙、傅乾之子。
傅玄幼年时随父亲逃难河南。专心诵学,性格刚劲亮直。举孝廉,太尉辟,都不至。州里举其为秀才,除任郎中。后参安东、卫将军军事,转温县令,再迁弘农太守,领典农校尉。任内颇为称职,曾数次上书,陈说治国之策。五等制建立,封爵鹑觚男。司马炎为晋王,以傅玄为散骑常侍。西晋建立,进爵鹑觚子,加附马都尉,与散骑常侍皇甫陶共掌"谏职",后拜侍中,因事被免官。又任御史中丞,提出了有名的"五条政见"。后升任为太僕,转任司隶校尉,因当众责骂谒者及尚书被劾免。不久即去世,享年六十一岁,谥号刚。后追封清泉侯。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