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键是tabulator(製表键)的缩写,由此可以看出,它的最原始用处是用于绘製表格,準确地讲,是用来绘製没有线条的表格——因为早期的电脑不像现在的图形界面可以用滑鼠来绘製,通常都是用键盘控制字元的对齐,为了使各个列都可以很方便的对齐,在制表时,就需要频繁地使用到这个键,这也是它的名称的由来。
基本介绍
- 中文名:Tab键
- 名称:製表键
- 位置:大小写锁定键的上部
- 举例说明:在主题窗格中移动
简介
位置:Tab键在标準键盘上位于大小写锁定键(Caps Lock)的上部,Q键左边。
以前的人们是如何利用製表键来“绘製”表格的?很简单,如果说我们按一下键盘上的向右键,游标会向右移动1个字元;当我们按下製表键时,游标也会向右移动,但它不是移动1个字元或者是固定的几个字元,它会移动到下一个8n+1位置(n为自然数)。
举例说明
当游标在第1个字元,按下製表键,它会跳到第9个字元处;——8*1+1
当游标在第4个字元,按下製表键,它会跳到第9个字元处;——8*1+1
当游标在第7个字元,按下製表键,它会跳到第9个字元处;——8*1+1
当游标在第9个字元,按下製表键,它会跳到第17个字元处;——8*2+1
当游标在第12个字元,按下製表键,它会跳到第17个字元处;——8*2+1
当游标在第16个字元,按下製表键,它会跳到第17个字元处;——8*2+1
当游标在第18个字元,按下製表键,它会跳到第25个字元处;——8*3+1
……
我们会看到,在Tab製表键的控制下,游标的停留位置是很有规律的。不管有多少行,都可以很完美地分成以8个字元为间隔的很多列,这也是为什幺可以用它来制表的原因。
虽然现在我们已经不大使用製表键来制表了,但是仍然可以在文本编辑软体中这样做。
在Windows中,Tab製表键被赋予了全新的功能,通常用于在不同的对象间跳转和移动。比如:
1. 使焦点在对话框的不同按钮间移动。
2. 在主题窗格中移动。
3. 在定位窗格中移动。
4. 在文档和程式视窗中移动。
5. 在网页中,转到第一个或下一超级连结。
相关组合键
1. Tab 键或 Shift+Tab 组合键(在激活工具列以后)选择工具列中的下一个或前一个按钮或选单。
2. Shift+Tab 组合键 转到最后或前一超级连结。
3. Shift+Tab 组合键 移至上一选项或选项组。
4. Ctrl+Tab 组合键或 Ctrl+Shift+Tab 组合键 选择下一个或者前一个工具列。
5. Ctrl+Tab 组合键或 Ctrl+Page Down 组合键 切换至对话框中的下一张选项卡。
6. Alt+Tab 组合键 切换至下一个程式或 Microsoft Word 文档视窗。
7. Alt+Shift+Tab 组合键 切换至上一个程式或 Microsoft Word 文档视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