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太空嘉年华

(2019-11-21 17:45:23) 百科综合
太空嘉年华

太空嘉年华

“太空嘉年华”是迄今为止国内规模最大、高科技含量最为集中的太空展,占地总面积2000~4000平米。与传统的航天展不同,这里没有固定的火箭模型,也没有笨重的返回舱,迎接观众的是一种全新的互动观展方式。在这里游客可以看到138.2亿年前宇宙大爆炸的景象,横卧着的巨型火箭让游客随意拆解;巨型全息剧场,无时无刻不在刺激游客的感官。更重要的是,孩子们在这里不会觉得无聊,他们可以画出自己心中的飞船,通过高科技互动手段,让火箭和孩子们一起做游戏;神秘而美丽的宇宙星辰就围绕在身边,而耳边则始终萦绕着震撼的宇宙之音,让游客完全沉浸在宇宙的奇妙世界里。

“太空嘉年华”拥有十大观展区:宇宙日曆、宇宙起源、太阳家族、地球24小时、生命起源、宇宙探索、未来100亿年、天文名人、裸眼3D火箭秀、八大行星;以及五大互动区:神笔马良(3D列印)、360°全景太空(VR)、太空数字绘画墙、巨型全息幻影剧场、彩绘太空人。

“太空嘉年华”全国巡展的第一站在大连星海广场世界博览中心举办,展期2016年7月10日至2016年10月30日;第二站以“太空嘉年华环球之旅”为主题在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举办,展期2016年12月16日至2017年2月28日;第三站以“太空嘉年华欢乐之旅”为主题在成都欢乐谷举办,展期2017年6月23日至2018年8月;第四站“太空嘉年华-3D数字太空体验馆”在南宁万象城举办,展期2018年3月31日至2018年6月15日;第五站在天津国展中心举办,展期2018年7月12日至2018年10月10日。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太空嘉年华
  • 外文名:Space Carnival
  • 场馆展期:2018年7月12日至2018年10月10日 
  • 地理位置:天津国展中心2号馆2层D厅 
  • 营业时间:10:00-18:00 
  • 占地面积:500~4000平方米 
  • 主办方:上海安鲁展览展示有限公司 
  • 建议游玩时长:1.5~2小时
  • 展馆类型:全国巡展
  • 门票价格:59元~129元

主办方介绍

上海安鲁展览展示有限公司
创立于2002年,是一家从事主题馆、规划馆、世博馆、企业馆等大型展馆的专业服务商,也是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提供多个场馆策展设计及数字多媒体技术融合的优质提供商,致力于大型展馆布展策划设计施工、互动多媒体设计创意、大型新媒体活动策划、舞美艺术策划实施、大型展馆4D影院系统设计实施领域。

场馆介绍

与传统展馆相比,“太空嘉年华”的娱乐性更强,各种互动展项的使用可以让游客体验到置身游乐场中的乐趣,如3D列印、虚拟现实、全息影院等;而与传统游乐场、主题公园相比,“太空嘉年华”的知识性尤为突出,观展区通过大量多媒体展项将太空的奥秘生动地呈现在观众眼前。观展区不仅有专业的讲解员为游客讲解,在每个展区还配有语音导览二维码,游客可以把在场馆内看到听到的内容收藏或分享给朋友。
观展区配有语音导览观展区配有语音导览
“太空嘉年华”是迄今为止国内规模最大、高科技含量最为集中的以太空为主题的全国巡展,占地总面积2000~4000平米。
“太空嘉年华”全国巡展第一站在大连星海广场世界博览广场2层E馆举办,第二站在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举办,第三站在成都欢乐谷举办。

观展区

宇宙日曆

展项类型:多媒体、图文展板
宇宙日曆宇宙日曆
宇宙诞生于138.2亿年前,“宇宙日曆”以影片的形式将这138.2亿年压缩成1年,每天代表4000万年,每个月代表约10亿年,并将这张日曆投影在一面8米×4米的成像墙上,通过这张日曆观众可以了解到宇宙中的第一批恆星是什幺时候诞生的,星系是什幺时候形成的,太阳和八大行星是什幺时候出现的,以及生命是什幺时候演化的。
“宇宙日曆”展区在表现形式上借鉴了美国国家地理频道纪律片《宇宙时空之旅》,该片由着名天文学家奈尔·德葛拉司·泰森主持,于2014年3月面向全球播出,拥有极高的科教参考价值。
在“宇宙日曆”的两侧分别是对影片内容的简述和影片中涉及的专业名词的通俗解释,通过两侧的文字介绍游客可以深入了解从宇宙大爆炸至今的关键性时间节点。
了解过“宇宙日曆”,游客可以在对面看到一张宇宙缩放图——“宇宙有多大”,它以太阳係为起点,採用逐级缩放的表现形式,依次展示了太阳系、太阳系邻近区、银河系、本星系群、本超星系团的主要天体和空间跨度,再配以现场讲解员的介绍,将宇宙的尺度客观形象地呈现在游客面前。
宇宙有多大宇宙有多大
宇宙的组成宇宙的组成
在“宇宙日曆”展区的最后,游客还可以在讲解员的引领下继续了解宇宙中都有什幺——“宇宙的组成”。在这里讲解员将为游客介绍现今最前沿的宇宙学理论——暗物质和暗能量,以及它们将如何影响宇宙的未来。

宇宙起源

展项类型:互动多媒体、图文展板
“宇宙起源”展区将为游客介绍宇宙是如何起源的,宇宙的未来又将何去何从。展区右侧是宇宙的过去——“起源与演化”,展区左侧是宇宙的未来——“宇宙归宿”,展区中央是一张可以触摸启动的宇宙大爆炸模拟桌。
起源与演化起源与演化
“起源与演化”部分游客可以了解到宇宙从大爆炸开始直至今日所经历的4个主要阶段。
展区中央是一张互动感应触摸桌,游客只需凑齐4个人,把手轻放在桌面上,即可亲手触发一次宇宙大爆炸,触发后观众可以在前方大萤幕观看宇宙大爆炸模拟影片,影片分为1块主屏和3块辅屏。主屏画面将从138.2亿年前的奇点展开,为观众介绍宇宙是如何诞生并演化至今的,辅屏与主屏遥相呼应,分阶段展示宇宙的演化历程中出现的不同天体和事件。
宇宙大爆炸互动桌宇宙大爆炸互动桌
观看过影片游客可以在“宇宙起源”展区的结尾继续了解宇宙的未来——“宇宙归宿”。关于宇宙的未来天文学家曾提出过多种假说,在这里列举了其中两种:大挤压和大撕裂。游客可以通过现场讲解员形象生动的比喻了解到宇宙的最终归宿会是怎样的。
宇宙归宿宇宙归宿

太阳家族

展项类型:多媒体、图文展板
在“太阳家族”展区游客首先会看到一部生动有趣的视频短片,视频中把太阳比喻成了太阳系的“爸比”,其他7颗行星比喻成了地球的“兄弟姐妹”。通过这部影片观众可以非常直观地理解太阳系八大行星和太阳的个头儿、体重关係。该片因其生动、直观、卡通等特点被游客誉为全展馆最受欢迎的影片之一。
太阳家族:行星比大小太阳家族:行星比大小
太阳家族太阳家族
观看过影片,游客可以进一步在现场讲解员的引领下了解除行星之外的太阳系小天体,例如:小行星、彗星等。在这里游客还可以了解到为什幺天文学家要把冥王星从一颗行星降级为一颗矮行星。
太阳系小天体太阳系小天体
在“太阳家族”展区的最后,游客可以看到我们的太阳将如果走过它的一生——“恆星轮迴”。通过讲解员的介绍,游客可以了解太阳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这个区域要向观众传达的一个理念是宇宙中没有什幺是永恆的,即便是我们头顶熊熊燃烧的太阳,也有它熄灭的那一天,但是在逝去的恆星遗留下的物质中还会诞生新一代的恆星,新的恆星还有可能孕育出新的生命。宇宙如此,人亦如此。
恆星轮迴墙恆星轮迴墙

地球24小时

展项类型:互动多媒体、图文展板
“地球24小时”展区与“宇宙日曆”展区异曲同工,它将地球诞生至今46亿年的历史压缩到了24小时,游客在这里可以迅速游览46亿年间地球所经历过的沧海桑田。
地球24小时地球24小时
展区中央是一幅地面投影,投影中心是一颗旋转的地球,地球四周环绕着24个可用脚踩踏的感应点,分别代表24个时间点。当游客踩到这些时间点上时会弹出相应的图片和说明,同时会从悬挂在上方的音响中传出美妙的音符声。
地面投影的四周是弧形展面——“地球年轮”。这里按照真实的时间年代描绘了一幅从地球和月球形成直到今天人类社会的生动图景。游客在这里可以了解到月球是如何形成的,恐龙是什幺时候出现的,人类是如何演化的等等。
地球年轮地球年轮

生命起源

展项类型:多媒体
生命是怎样从宇宙中诞生的?构成我们身体的物质最早来自哪里?为什幺说我们都是由星辰物质组成的?对于这些问题,游客都可以在“生命起源”展区找到答案。宇宙从无生命到有生命是一个极其複杂的过程,而在这个展区,游客可以通过一部精炼的视频短片在短时间内了解生命如何在宇宙中起源的。
生命起源生命起源
“生命起源”展区的外观酷似一个双层的盒子,喻意为我们身在宇宙之中,但同时宇宙也在我们之中。

宇宙探索

展项类型:互动多媒体、图文展板
“宇宙探索”展区向游客介绍了人类是如何探索宇宙的。展区正中是6块纱幕投影,第1块介绍了引力波,例如引力波是什幺,发现引力波有什幺用等;第2块介绍黑洞,例如黑洞是怎幺形成的,人落入黑洞中会怎样等;第3块介绍火星探索,例如人类对火星的探测史,探索火星的主要方式等;第4块介绍人类的第一次,例如第一架望远镜是什幺时候谁发明的,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是谁等;第5块介绍太空趣事,例如都有哪些奇奇怪怪的东西进入过过太空;第6块介绍月球探索,例如为什幺“阿波罗任务”原计画送14人登上月球而最终只有12人。每块纱幕投影前的地面上都有一双脚印标记,游客站到脚印上左右挥手,纱幕上的投影就会前后翻页。
宇宙探索宇宙探索
这一展区除了介绍我们如何探索宇宙,还涉及了大家都非常感兴趣的UFO和外星人——“揭秘UFO”“探索地外文明的初次尝试”“费米悖论”“卡尔达肖夫指数”
地外文明地外文明
迄今为止UFO目击报告已有几十万份,这里面有90%都是对天文、气象、生物及人造现象的误解,而其余10%仍尚无定论。“揭秘UFO”详细列举了这10%的各自特徵和可能的解释,不排除是所谓“外星飞船”的可能性。
“太空嘉年华”对外星人的介绍并不局限于对其诡异的体态特徵和绑架地球人这类低级猎奇新闻的报导,这里要向游客展示的是对地外文明的巨观认识,以及对“费米悖论”的不同解读会对人类社会的未来产生哪些深远影响。

未来100亿年

展项类型:互动多媒体
这里是一条时间线,起点代表现在,终点代表未来。在这条时间线上标记有22个时间节点,游客可以沿着这条时间线漫步向前,当踩到这些时间点时会在旁边弹出一个视窗,视窗中显示有距离现在的时间和对应的事件,所涉及的事件分为人类、地球、宇宙三种类型。在这里游客可以看到我们的子孙何时能够目睹彗星回归、星系融合等宇宙奇观,也会看到我们的后代将在何时面对”玛雅末日“、超新星爆发等”灭顶之灾“。这里所列举的事件均以BBC、NASA、Scientific American等权威机构和媒体的报导和研究成果作为科学依据。
未来100亿年未来100亿年
童年时的海尔波普下次何时回归?玛雅末日何时重现?一万两千年后谁将成为新北极星?参宿四将在何时爆炸?一千万年后的超新星纪元人类将如何面对?六亿年后为何再也见不到日全食?银河系何时与M31融合?太阳何时吞没地球?答案就在脚下。

天文名人

展项类型:多媒体、图文展板
天文名人天文名人
从第一个原始人仰望星空开始,我们对宇宙的探索就从未停止,最早的盖天说和浑天说虽能符合主观感受,但它们无法準确预言天体的运动;地心说经过不断的修补虽能符合实际观测,但本轮均轮中的天体运动过于繁杂;日心说虽把宇宙中心移至太阳,但行星的正圆轨道在当时也只能奉为信仰……这一展区讲述了一段历经千年的人类往事,但它想要告诉人们的却只有一个事实:我们对宇宙的认识是何等的艰难曲折,而又恢弘伟大!
在“天文名人”展区,主办方通过3D Mapping人像投影技术,将历史上的多位着名科学家“复活”,这里有提出“日心说”的哥白尼,将望远镜指向夜空的伽利略,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牛顿,创立“相对论”的爱因斯坦,发现宇宙膨胀的哈勃,他们不但有肢体动作,还可以开口说话,观众在这里可以听他们亲口讲述各自对宇宙的认识。
与天文名人面对面与天文名人面对面
从“地心说”到“日心说”经历了一千多年的历史,而我们对宇宙的认识从只有10万光年宽的银河繫到900亿光年的可观测宇宙只用了不到100年的时间。从最早的“地心说”和“日心说”,到现在的“宇宙膨胀”和“大爆炸”,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在不断地推翻重建和修修补补中趋近完善,越来越接近宇宙本来的样子。观看这部影片之后,观众将对我们认识宇宙的历程有一个整体的脉络了解。

裸眼3D火箭秀

展项类型:互动多媒体、图文展板
古代,人们使用望远镜站在地面窥探宇宙;现代,我们可以乘坐火箭入侵太空。在这里,游客将亲手拆解曾把人类送上月球的“土星5号”,看看它是怎样在38万公里的远方确保太空人平安的;游客还可以在这里了解到太空梭在设计上的先天逻辑“缺陷”;以及开创了“倒卖二手火箭票”时代的“猎鹰9”是如何将上天成本降低10倍的。
裸眼3D火箭秀裸眼3D火箭秀
互动火箭拆解互动火箭拆解
走进这一展区,最醒目的就是互动墙上的一枚巨型火箭——“土星5号”。真实的“土星5号”高度110米,最大直径10米,展区内的这枚“土星5号”按照10:1的比例缩放,是真实火箭的缩小版,每处零件与细节都与真实的“土星5号”十分接近。游客在这里将看到互动墙上的若干个黄色标记点,每个标记点均可点击触摸,点击后火箭箭体的对应部位就会被打开,打开后可以看到“土星5号”的内部结构。火箭的引擎、登月舱、阿波罗飞船部分还可以进行二次拆解,拆解后可以看到更为详尽的局部介绍。在火箭尾部靠下位置还有一个环形启动按钮,游客长按这个按钮即可将整枚火箭合併发射。
长按启动,让火箭飞长按启动,让火箭飞
在互动墙对面,是近现代世界主流火箭陈列——“火箭家族”。在这里游客可以通过讲解员的介绍了解阿波罗计画中载人登月过程的关键性技术细节和整个登月流程。还可以了解到太空梭、猎鹰9、联盟号、N1等“世界名箭”的各自特点和主要用途。在“火箭家族”的最右侧,游客还能够看到从人类的第一枚火箭V2到现代主流火箭的等比例对比,以及它们的服役年限、自身高度、自身重量、有效载荷等基本信息。
火箭家族火箭家族
2016年10月,“裸眼3D火箭秀”展区上线“长征2F”运载火箭、“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等中国航天新动态,也向游客展示了中国未来空间站的构想形态。通过多媒体互动,游客可以亲手拆解这些火箭、飞船和空间站,让游客对中国的火箭、飞船、空间站认识更加深入,同时在青少年游客的心中埋下一颗航天的种子。
中国未来空间站中国未来空间站

八大行星宇宙常识

展项类型:全息成像、幻影成像、互动多媒体、互动图文展板
“八大行星”展区是“太空嘉年华”的最后一个观展区,在展区中央最突显的位置是一台大型全息成像仪,全息成像仪前方有一块液晶触控萤幕,触控萤幕上显示了太阳系八大行星,点击触控萤幕上的不同行星,全息成像仪和扬声器就会播放不同的内容,影音结合。在这里游客可以了解八大行星的详细信息,如体积、质量、表面特徵、内部分层和组成成分等。
八大行星、宇宙常识八大行星、宇宙常识
八大行星全息成像八大行星全息成像
环绕着全息成像仪,还有一百多个宇宙常识,这些宇宙常识的表现方式除了简单的图文展板,还有“翻牌子”、“揭盖子”、“幻影成像”和“验钞机”等多种互动表现手法。游客在这可以了解到11月30日到12月17日出生的人实际上是蛇夫座的;原打算送14人登月的“阿波罗计画”最终只有12个人登上了月球;地球与最近的黑洞只有1600光年;银河系平均每18天就会产生一颗恆星;一勺中子星和全人类的体重相当;你在火星上的体重只有现在的三分之一……这里所列举的宇宙常识都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生动有趣。
宇宙常识宇宙常识
宇宙常识宇宙常识
小型幻影成像小型幻影成像
“翻牌子”宇宙常识“翻牌子”宇宙常识
在八大行星的最外围,游客还可以看到近两年来的天文、航天领域大事件和最新进展——“科技前沿”。在这里游客可以了解到2015年5月1日完成水星探测最终撞向水星留下15米撞击坑的“信使号”;在太阳系中飞行9年半穿行50亿公里最终于2015年7月14日抵达冥王星的“新视野号”;还有2015年7月24日在1400光年外发现的“地球大表哥”克卜勒452b(曾在当时国内网际网路上掀起一阵借势行销狂潮);2015年9月28日“火星轨道勘测器”发现火星液态水;2015年12月22日“猎鹰9”首次实现软回收;2016年2月11日首次探测到引力波;2016年4月24日中国首个“航天日”;2016年7月5日“长征7号”首飞成功等等。游客可以在这一区域看到大量关于天文和航天方面的最新发现。
太空前沿太空前沿

互动区

神笔马良(3D列印)
“神笔马良”是“太空嘉年华”的第一个互动区,来到这一区域的游客均可领到一只3D列印笔,这是一支可以在空气中书写的笔,它可以帮助绘画者把想像力从纸张上解放出来。普通的画笔只能在平面上创作,但二维画面不够生动,使用3D列印笔就可以把二维的画面变成三维的物体。
3D列印3D列印
3D列印3D列印
3D列印笔基于3D列印技术,它能够从笔尖部位挤出热融的塑胶,然后在空气中迅速冷却,最后固化成稳定的状态。赋予了使用者无尽的创造力。只要稍加练习,便能够描画出惊人的绚烂作品。“太空嘉年华”主办方为游客免费提供3D画笔和多种色彩的列印颜料,游客只需再领取一张3D画纸即可亲手创作出一座属于自己的3D艺术品。
360°全景太空(VR体验)
近年来逐渐兴起的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简称VR)技术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仿真系统,这种仿真系统能够让用户完全沉浸到虚拟世界中。
为了将更为逼真生动的宇宙呈现在游客眼前,“太空嘉年华”主办方专门在互动区内设立了VR体验区,在这里共有6个房间,每个房间内可运行1~2款VR游戏或体验项目。这里有着名的沙盒模拟游戏Universe Sandbox 2(宇宙沙盒2),通过这款VR游戏游客将会体验到亲手创造、毁灭、重生、再造、平衡宇宙的快感,仿佛自己成了宇宙的创造者,一切尽在掌控中!除了太空主题的VR游戏,还有射箭塔防、深海探险、高空行走、虚拟画师、极速飞鹰等多个不同种类的体验项目。
VR体验区VR体验区
太空数字绘画墙
“太空数字绘画墙”是场馆内的第三个互动区,在这里游客可以拿着画笔亲手给互动墙专用画纸上的不同图案填涂颜色,涂好后放在扫瞄器下扫描,刚刚画好的图案就会飞上旁边的互动墙。“上墙”后还可以进行互动游戏,墙上的每一个元素(如飞船、火箭、外星人等)在被拍打后都会表演各自的动作,有的原地跳跃,有的发射起飞,有的越拍越大,千奇百怪丰富多彩。
2016年9月,“太空数字绘画墙”升级为“海底数字绘画墙”,画面元素由原来的飞船、火箭、外星人摇身一变成为章鱼大BOSS、鲨鱼、剑鱼、小丑鱼、百宝箱等深海主题元素。升级后画面更加丰富,动画更为逼真,画面元素与游客的互动感显着增强。
深海数字绘画墙深海数字绘画墙
巨型全息幻影剧场
“巨型全息幻影剧场”是整个“太空嘉年华”中最大的一个互动观展区,这里不仅可以通过观看影片来了解宇宙,还可以身临其境地走入太空场景中拍照留念。剧场使用了一套目前国内最大的全息成像系统,每逢半点和整点就会播放一段12分钟的全息影片,观众将跟着小宇航Tim的脚步,从地球出发,去探寻宇宙深处的奥秘。在影片中观众会看到太阳系中各个星球上独一无二的自然风貌,以及我们人类派遣到那里的使者——形形色色各不相同的探测器,跟随主人公Tim一路飞越到太阳系的边缘,最终与“旅行者1号”相见,带着对未知世界的问候,穿梭在无尽的浩瀚海洋中。
巨型全息幻影剧场巨型全息幻影剧场
待到影片播放结束,就进入了拍摄太空合影的体验环节。影院内採用前后双屏将各种美轮美奂的太空场景呈现在观众眼前,观众不仅可以在远处欣赏,还可以走进其中,在目前国内最大的全息成像中找到身在太空的既视感。影院为观众準备了“疯狂外星人”、“星球飞碟”、“太空蒲公英”、“阿波罗飞船”、“拥抱月球”、“光环漫步”、“对接空间站”、“敬礼太空人”、“俯瞰银河系”等多个太空场景。观众可根据现场规则走上舞台,进入太空场景进行拍照合影,也可以请现场摄影师拍照快印出来,留作纪念。
太空场景照太空场景照
彩绘太空人
“彩绘太空人”是互动区中的最后一个展区,在这里意犹未尽的游客可以在液晶萤幕上为一大一小两名太空人填涂颜色,佩戴徽章,画好后点击保存即可实时显示到两名太空人的身体上,太空人的头盔部分为中空设计,游客可以站在太空人身后与自己创作的太空衣合影留念,就如同自己身穿一件太空衣在太空中一样。

场馆交通

场馆地址:民族大道136号南宁万象城
公共运输:1号线万象城站C号口
自驾:民族大道136号B1层B001

历届巡展

太空嘉年华·大连站
时间:2016年7月10日至2016年10月23日
地点:大连星海广场世界博览广场2层E馆
展览面积:4000平方米
总游客量:10万人次
太空嘉年华·环球之旅
时间:2016年12月16日至2017年2月28日
地点:上海环球金融中心4层环球艺术空间
展览面积:2000平方米
太空嘉年华·欢乐之旅
时间:2017年6月23日至2018年8月1日
地点:四川省成都市西华大道16号成都欢乐谷
展览面积:2000平方米
太空嘉年华·南宁站
时间:2018年3月31日至2018年6月15日
地点:南宁万象城L1层
展览面积:500平方米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