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孽子(1986年虞戡平执导电影)

(2018-03-12 02:29:27) 百科综合
孽子(1986年虞戡平执导电影)

孽子(1986年虞戡平执导电影)

《孽子》是由虞戡平执导,邵昕、管管、苏明明主演的剧情片,于1987年9月15日在加拿大上映。

该剧以二十世纪七零年代为背景,讲述了李青等人在生存、欲望和悔恨中挣扎摆荡,最终获得救赎的人生旅途的故事。

基本介绍

  • 导演:虞戡平
  • 编剧:孙正国,白先勇
  • 主演:邵昕,管管,苏明明
  • 製片人:董今舒
  • 出品公司:群龙影业有限公司
  • 中文名:孽子
  • 外文名:Outcasts、The Outsiders
  • 发行公司:群龙影业有限公司
  • 製片地区:中国台湾
  • 类型:剧情
  • 片长:102分钟
  • 上映时间:1987年9月15日
  • 对白语言:国语
  • 色彩:彩色
  • imdb编码:tt0091628

剧情简介

李青(邵昕饰)在贫困的违建区长大,李父(管管饰)在一间旧式机构内当闲差,因心里不平衡,而对其妻表达爱意之方式异于常人,加上彼此年龄悬殊,只要见到其妻与其他年轻男性稍示亲切,即妒火中烧而加以鞭挞。李母苏明明生李青时难产,总认为李青是胎里带来的魔障,而对他至为厌恶,但对弟娃极为疼爱,视为瑰宝。李青八岁时,李母受不了李父的怪异行径,与小东宝歌舞团的喇叭手私奔,临行前,将弟娃託付李青,李青以兄代母职之心情对弟娃极为呵护。不料弟娃却得肺炎而亡,李青至感内疚,庞大的阴影长期压抑,造成李青心理极度不平衡,高中时,与学校管理员发生了苟且行为被开除,同时被李父逐出家门。李青流落新公园内,受杨教头搭救,而有栖身之处,房东李曼华则属嘴利心软的女中豪杰,虽口中怒骂杨玻璃多管闲事,实则对李青极度同情。李青在杨教头处识得吴敏,小玉,老鼠等人,几人年岁相若,又有不同身世与遭遇,惺惺相惜而结为好友。一日,新公园莲花池畔,有双神秘摄人的眼,追随着李青,一根莫名感情的线,彼此牵引,李青情不自禁地与此神秘男子步入一场生死纠缠地情爱畸恋中。
孽子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角色演员配音
李青邵昕----
李父管管----
李母苏明明----
杨教头孙越----
李曼华(房东曼姨)李黛玲----
王夔龙姜厚任----
老鼠马邵君----
吴敏蔡鹏涛----
小玉田威威----

职员表

出品人製作人监製原着导演副导演(助理)编剧摄影配乐剪辑艺术指导造型设计灯光录音
胡执中 吴功董今舒林兰 江玉秀白先勇虞戡平傅天民 王同孙正国贺用正飞羚唱片廖庆松王侠军郑健国彭志勇富国录音室
参考资料来源

角色演员介绍

  • 孽子(1986年虞戡平执导电影)
    李青
    演员:邵昕
    个性刚直善良,心思细腻敏感而早熟。在贫困的违建区长大,对严厉的父亲、早夭的弟弟、出走的母亲有着挥之不去的依恋之情。在高中,与学校管理员发生了苟且行为被开除,并被父亲逐出家门。流落新公园时被杨教头收留,之后认识小玉,从此加入杨教头麾下,与小玉、吴敏、老鼠展开流浪与追寻的旅程。
  • 孽子(1986年虞戡平执导电影)
    李父
    演员:管管
    李父在一间旧式机构内当闲差,心里很不平衡。也因此李父对其妻表达爱意之方式异于常人,加上彼此之间的年龄相差悬殊,只要见到其妻与其他年轻男性稍示亲切,即非常嫉妒。
  • 孽子(1986年虞戡平执导电影)
    李母
    演员:苏明明
    李青的母亲,她因为生李青时难产,总认为李青是胎里带来的魔障,所以对他非常厌恶。但对弟娃却极为疼爱,视为瑰宝。李青八岁时,李母因受不了李父的脾气,她与小东宝歌舞团的喇叭手私奔。临行前,将弟娃託付李青。
角色演员介绍参考资料来源

幕后花絮

  • 电影送交电检处时,审查人的铃声按个不停。直到第三次送审,电影公司为求上片逼不得已同意由电检单位修剪二十一处,并将修下的拷贝含底片缴交后,才以“限制级”上片。
  • 导演虞拨平与杨师傅的扮演者孙越一同为电影演唱插曲。
  • 电影中小玉这个角色是由女演员来扮演的,而原着小玉是男性。

获奖记录

时间奖项具体奖项获得者提名/获奖
1986年
第23届台湾电影金马奖
·金马奖-最佳女配角奖
李黛玲
提名

幕后製作

1986年,台湾还在戒严时期,民风保守,同志议题还是只能在社会的底层滚动。电检尺度甚严,不只政治审查,连对社会道德带来冲击的电影亦不会被许可,所以《孽子》拍摄重点控制极严。电检只能儘量减少身体亲昵的接触画面,内容修改得令人尴尬。在改编原着的情况下,导演在影片还加入“曼姨”这一角色,作为杨师傅的异性掩护。

製作发行

上映信息
国家地区
中国台湾
1986年
加拿大
1987年9月15日(多伦多电影节)
美国
1987年9月(芝加哥同性恋电影节)
美国
1988年5月5日(波士顿同性恋电影节)

影片评价

该片虽然有强大的阵容,还有几位俊美的演员加盟,但影片并没有取得太大的反响。联繫当时还相对保守的台湾社会,以及影片最终差强人意的艺术呈现,不禁让人感觉惋惜。
在100多分钟的篇幅里呈现不得不有所取捨。值得肯定的是影片的改编抓住了原着小说中对于父亲的複杂情感。片中的父亲们,无论是李爸爸的暴戾、吴爸爸的懦弱、小玉爸爸的抛弃还是龙子爸爸的专制,无不令人唏嘘。小玉在片中一再强调说如果找到父亲,第一件事是要把“他那玩意咬下来”。这也是该片对父亲态度最具象的体现,其中隐含着对父亲的依恋甚至性的欲求,也更有愤恨。
该片中出现的台北夜景,以及希尔顿酒店的盛大聚会,都把都市的生活背景做得很足,因此人物的漂泊无根也更加有了说服力。反覆出现白鹭在天空中飞翔的镜头,以此来比喻“青春鸟”,升格镜头给人即将逝去的感觉有些伤怀。只不过白鹭这种鸟看起来不够灵动可爱,具体形象还差一些。
该片的灯光存在很严重的技术问题,特别是新公园里刺眼的白炽灯完全让神秘、幽深的气氛损伤殆尽。(《青春电影手册:影史100佳青春电影》评)
该片对小说内容进行了改编,与小说原文的对同性恋情描写的灰暗的色调相比,在那些“青春鸟”追逐感情时多了温情的一面。不过由于电影时长的限制,小说的情节被大量删减,降低了原着的叙事深度,使作品的悲剧性得到减弱。(西部广播电视评)
孽子(1986年虞戡平执导电影)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