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美国精神病人

(2020-01-20 17:33:59) 百科综合
美国精神病人

美国精神病人

《美国精神病人》是Columbia TriStar Films de España S.A.发行的恐怖片,由玛丽·哈伦执导,克里斯蒂安·贝尔、贾斯汀·塞洛克斯、瑞茜·威瑟斯彭等人主演,于2000年4月14日在美国上映。

影片改编自布莱特·伊斯顿·艾利斯的同名小说,描述了一个拥有双重性格的华尔街骄子疯狂杀人的故事。

基本介绍

  • 导演:玛丽·哈伦
  • 编剧:布莱特·伊斯顿·埃利斯
  • 主演:克里斯蒂安·贝尔,贾斯汀·塞洛克斯,瑞茜·威瑟斯彭,威廉·达福,科洛·塞维尼,杰瑞德·莱托
  • 製片人:厄尼·巴巴拉什、亚历桑德罗·卡蒙
  • 发行公司:Columbia TriStar Films de España S.A.
  • 中文名:美国精神病人
  • 外文名:American Psycho
  • 其它译名:美色杀人狂、美国杀人狂、美国狂人、美国狂魔、美国精神病
  • 出品时间:2000年
  • 製片地区:美国、加拿大
  • 製片成本:$8,000,000
  • 拍摄日期:1999年2月28日 - 1999年4月23日
  • 类型:剧情、恐怖
  • 片长:102分钟
  • 上映时间:2000年4月14日
  • 分级:USA:R
  • 对白语言:英语,西班牙语,粤语
  • 色彩:彩色
  • imdb编码:tt0144084
  • 线上播放平台:乐视

剧情简介

派屈克·贝特曼克里斯蒂安·贝尔饰)是华尔街的骄子,炙手可热的股票经纪人,年轻有为的他每天给自己的客户们赚进无数的美元。这幺说吧,他绝对是个帮你管钱敛钱的好朋友。
这个年轻的小伙子受过良好的教育,英俊迷人,谈吐风趣幽默。不过,这一切仅在白天有效。当夜幕降临时,黑暗的无边恐怖唤醒了贝特曼双重性格中“devil”的一面。他是一个魔鬼。一个穿着雨衣在大街上踟蹰的魔鬼。贝特曼内心孤寂无靠,他需要一点点东西来刺激一下自己冷漠的感情。
寂寂黑夜。贝特曼将一个个猎物绑架到他的豪华公寓,一点一点折磨,看着鲜血慢慢涌出,猎物痛苦地死去,一种莫名的快感袭击着贝特曼。尤其是坐在那儿,悠闲地抽着雪茄,看着在房间里悬挂摇摆的躯体,贝特曼从未体会过如此的心悸与平静。
贝特曼的双重性格让他终日忙碌。然而罪恶终是无法掩盖,一个冷血的连环杀人案兇手的结局会是怎样,贝特曼找到了心中的天堂。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角色演员配音
派屈克·贝特曼克里斯蒂安·贝尔----
提摩西·布莱斯贾斯汀·塞洛克斯----
伊夫林·威廉斯瑞茜·威瑟斯彭----
唐纳德·金博尔威廉·达福----
科洛·塞维尼----
保罗·艾伦杰瑞德·莱托----
大卫·范·帕登比尔·沙加----
Luis Carruthers马特·罗斯----
ChristieCara Seymour----
ElizabethGuinevere Turner----
Harold CarnesStephen Bogaert----
Himself隆纳·雷根----
Craig McDermott乔什·卢卡斯----
Courtney Rawlinson萨曼莎·玛西丝----

职员表

製作人导演副导演(助理)编剧摄影配乐剪辑选角导演艺术指导美术设计服装设计布景师
厄尼·巴巴拉什 亚历桑德罗·卡蒙 爱德华·R·普列斯曼玛丽·哈伦/Mary Harron​Steve Apicella Cassandra Cronenberg  Jennifer Deathe玛丽·哈伦 布莱特·伊斯顿·埃利斯 Mary Harron Bret Easton Ellis Guinevere Turner Andrzej SekulaJohn CaleAndrew Marcus比利·霍普金斯Gideon PonteAndrew M. StearnIsis MussendenJeanne Develle
参考资料来源

角色演员介绍

  • 美国精神病人
    派屈克·贝特曼
    演员:克里斯蒂安·贝尔
    华尔街的骄子,炙手可热的股票经纪人,英俊迷人,谈吐风趣幽默,年轻有为。拥有双重性格,每当夜晚的时候,他将一个个猎物绑架到他的豪华公寓,一点一点折磨致死。
  • 美国精神病人
    伊夫林·威廉斯
    演员:瑞茜·威瑟斯彭
    派屈克·贝特曼的情妇,十分迷恋派屈克·贝特曼才华,在相处过程中逐渐了解到他拥有双重性格,想疏远并离开派屈克·贝特曼,但最终被发现,绑架到豪华公寓,折磨致死。
  • 美国精神病人
    唐纳德·金博尔
    演员:威廉·达福
    一位美国警探,某天警探接到报案发现一个被折磨致死的尸体,开始查找疯狂杀人案,之后在案件的深入发现了更多了死者,而且多为女性。警探逐渐关注了派屈克·贝特曼,发现了他的杀人事实。
  • 美国精神病人
    Christie
    演员:Cara Seymour
    一位妓女,被派屈克·贝特曼诱骗回家,并大玩性游戏,之后发现了派屈克·贝特曼的杀人事实,却无法逃走,被绑架到豪华公寓虐待并杀害,尸体被肢解。
参考资料来源

幕后花絮

拍摄花絮

  • 製片方最初计画的阵容是由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扮演派屈克,由詹姆斯·伍兹扮演唐纳德,由卡梅隆·迪亚茨扮演伊夫林,导演则是奥利弗·斯通。
  • 製片方曾希望由爱德华·诺顿扮演派屈克,但被他拒绝。
  • 片中派屈克的电视中播放的影片是1974年的《德州电锯杀人狂》。
  • 在片中扮演派屈克的朋友伊莉莎白的圭尼维娅·特纳还是该片编剧。
  • 在拍摄派屈克的第一次淋浴镜头时,全片场的女性都聚到一起围观这位大帅哥的春光。
  • 克里斯汀·贝尔在拍摄期间曾有两次即兴发挥,一次是学女生的样子跳绳,一次是在準备杀保罗时开始跳舞。
  • 为了从三个方向拍摄出派屈克同两名妓女的寻欢场景,导演玛丽·哈伦和克里斯汀·贝尔曾一起观看X级录影带学习拍摄手法。

穿帮镜头

  • 在派屈克的住所中,电视机的显示屏上映出了剧组人员。
  • 在派屈克用斧子砍到保罗之前,血液提前喷射而出。
  • 在派屈克用自动取款机取钱时,橱窗映出了剧组人员。

获奖记录

时间奖项获奖名称获奖情况获奖人
2001
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奖
最佳男演员
提名
克里斯蒂安·贝尔
参考资料来源

製作发行

主创公司

製作公司
1、Quadra Entertainment
2、P.P.S. Films
3、环球影业(美国)
4、Edward R. Pressman Film Corporation(美国)
5、Am Psycho Productions
6、狮门电影公司(美国)
7、Muse Production
发行公司
1、Metropolitan Filmexport(法国)
2、狮门影业家庭娱乐公司(加拿大)
3、Eurocine(阿根廷)
4、Universal Studio Home Video(美国)
参考资料来源

上映日期

国家、地区上映、发行日期
美国
2000年1月21日(圣丹斯电影节)
德国
2000年2月18日(柏林国际电影节)
美国
2000年4月14日
英国
2000年4月21日
中国香港
2000年5月18日
挪威、瑞典
2000年5月26日
芬兰
2000年5月31日(赫尔辛基)(首映)
丹麦、芬兰
2000年6月2日
法国
2000年6月7日
捷克共和国
2000年7月13日(卡罗维发利电影节)
以色列
2000年7月20日
冰岛
2000年7月21日
澳大利亚
2000年8月20日
阿根廷
2000年8月24日
希腊
2000年9月1日
捷克共和国、德国、纽西兰
2000年9月7日
比利时
2000年9月20日
荷兰
2000年9月28日
西班牙
2000年9月29日
巴西
2000年10月(里约节)
委内瑞拉
2000年10月11日
波兰
2000年10月13日
秘鲁
2000年10月19日
韩国
2000年11月25日
巴西
2000年12月15日(限定)
巴西
2000年12月22日
匈牙利
2001年1月25日(视频首映)
土耳其
2001年3月9日
瑞士
2001年4月12日(德语区)
日本
2001年5月3日(东京)
义大利
2001年5月25日
参考资料来源

影片评价

正面评价

《美国精神病人》出自一个女导演之手,已经不那幺富有冲击力了,对暴力场面的迴避而偏向于对人物心理的刻画,使得电影从头到尾都有一丝希区柯克式的悬疑。对于生活中过于拘谨的观众来说,观看该片更像欣赏一个连环图画,而不是什幺惊悚片。冷淡又富有幽默感的女导演玛丽·哈伦,把影片拍的更像一部黑色喜剧,似乎人与人之间只有冷淡才更吸引人,直到无情和分离、悲哀与扭歪变的有趣(新浪娱乐评)
影片充满许多疯狂元素,比如最后高潮戏男主角持枪乱射,追捕的警察、路过的老妇、看门的老头,都丧命他的枪下,也许会忽然想起片名类似的《天生杀人狂》,该片的杀戮远没有《天生杀人狂》中世界末日般的规模。然而相比风花雪月的浪漫故事,《美国精神病人》这样的故事对喜欢在看电影的时候被刺疼一下然后引发思考的朋友来说是值得一看的(新浪娱乐评)
《美国精神病人》中派屈克·贝特曼杀人场面的魅力不在于导演的安排,恰恰在于这个场面本身就是对观众的震撼,一个人在杀人之前他甚至不忘向对方解释自己的音乐体会,这部电影让人觉得拍摄它的人,都是病态的,叙述暴力场面让位给人物心理的刻画,这部电影成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时代写照,成为对美国80年代的心理探询(金羊网评)

反面评价

女导演玛丽·哈伦没有让最终结局走向极端,而是留给观众慢慢思考、任人想像,真假黑白是非虚实,直到结尾才切入故事的真正主题,这样的结局虽说达到了中和目的,但是缺乏商业娱乐的效果,有些过于自我了,也令大多普通影迷感到遗憾,甚至难以容忍(新浪娱乐评)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