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羌族博物馆

(2020-01-26 08:27:07) 百科综合
羌族博物馆

羌族博物馆

羌族博物馆为北京中华民族园内56个民族博物馆之一,按四川省汶川县羌族传统民居建筑1∶1复原,由羌族工匠按本民族习俗和传统建筑工艺在北京落成。羌族博物馆建筑面积1171平方米,占地2750平方米。于1993年建成,1994年6月正式开馆。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羌族博物馆
  • 类别:历史类
  • 地点:北京中华民族园内
  • 竣工时间:1993年
  • 馆藏精品:石堡式山寨
  • 特点:羌族传统民居建筑1∶1复原

建筑布局

羌族博物馆按四川省汶川县羌族传统民居建筑1∶1复原,由羌族工匠按本民族习俗和传统建筑工艺在北京落成。博物馆由四组碉式民居相连,建成与山体浑然一体的石头城堡建筑,石木结构。由碉楼民居、邓笼、祭山塔、观音庙、晾谷架、转山路、索桥组成,规划成连体的石堡式山寨。按山寨环境复原,并按当地气候配置植被和种植特色农作物。

馆藏文物

羌族博物馆室内外陈列,均按羌族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原状复原陈列。所有展品徵集四川省汶川地区,年代为清代至近代,约三百年历史。

羌族

羌族主要分布在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茂县、汶川县等地,人口约31万。有本民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没有本民族文字。
羌族主要从事农业,兼牧业,养羊业发达。“羌”,意为“西戎牧羊人”,故羌族的生产、生活与羊有着极为密切的关係,至今仍保留着供奉“神羊”的习俗。培育出优良品种“铜羊”。
羌族人喜欢红色,以红色标誌为吉祥物,挂红是羌族的最高传统礼仪,称为尚红习俗。羌族有着独特的医药历史和经验。精湛独特的碉楼建筑艺术着称于世。
传统节庆:祭山会、羌年节、端午节等。
传统歌舞:酒歌、山歌、劳动歌、羊皮鼓舞、羌笛、盘铃等。
传统饮食:咂酒、金裹银、洋芋糍粑、猪膘等。
传统竞技:推桿、抱蛋、筛糠等。
羌族崇拜祖先,信奉天神,以白石为最高崇拜象徵。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