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假日》(Roman Holiday)是1953年由美国派拉蒙公司拍摄的浪漫爱情片,故事讲述了一位欧洲某公国的公主与一个美国记者之间在义大利罗马一天之内发生的浪漫故事。
影片由格利高里·派克和奥黛丽·赫本联袂主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成为好莱坞黑白电影的经典之作。奥黛丽·赫本也因该片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
基本介绍
- 导演:威廉·惠勒
- 编剧:达尔顿·特朗勃
- 主演:奥黛丽·赫本,格里高利·派克
- 对白语言:英语,义大利语
- imdb编码:0046250
- 中文名:罗马假日
- 外文名:Roman Holiday
- 其它译名:金枝玉叶,罗马假期
- 製片地区:美国
- 拍摄地点:美国&义大利
- 类型:爱情
- 片长:118 min,117 min (剪下版)
- 上映时间:1953年8月27日
- 分级:USA:Approved
- 色彩:黑白
- 主要奖项:第26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编剧
第26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
剧情简介
安妮公主作为王位继承人将出访欧洲的各大城市。讯息一经传出便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安妮公主欧洲之行的最后一站是罗马,安妮公主很想尽情地饱览一下罗马的优美风光,可侍从们以公主身份高贵、不宜在黎民百姓面前抛头露面为由拒绝了,并给她注射了镇静剂。公主在药效发作前假装睡着了,待侍从们出去后,她偷偷越窗溜了出来。然而没逛多久,镇静剂的药效就产生了作用,使公主在广场附近喷水池边的一条长椅上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罗马假日

与此同时,美国新闻社的穷记者乔·布莱德里恰好经过这里,乔刚刚从朋友那里打牌归来,以为这是一个在狂欢中被灌醉的少女,就租了一辆计程车想把她送回家。可是公主睡得特别沉,怎幺也叫不醒,无奈之下,乔只好把她带回了自己的住所,并对她睡自己的床感到不满,于是将安妮公主放到了沙发上。

第二天,报纸上的特别公告使乔意识到他带回的少女就是安妮公主,于是他欣喜若狂,打算写一篇关于公主内幕的独家报导。公主醒后发现了陌生的乔,乔连忙解释,公主才安心了。她向乔借了一些钱,然后告别了他,又到罗马大街上闲逛了。
乔赶忙给他的摄影师朋友欧文打电话,让他準备好。同时自己跟蹤公主,在西班牙广场上佯装和她偶遇,便自告奋勇地要为公主做导游,骑着机车带着她游览罗马城,同时,欧文也驾驶着小汽车跟在他们后面,拍下了许多珍贵的镜头。然而这一切,公主浑然不觉。公主的失蹤引起了官员和侍从们的惊慌,国王秘密派出了许多便衣四处寻找公主的下落。便衣在乔领着公主来到水上舞厅参加舞会时发现他们了,他们请公主和他们回去,而公主坚决不肯,便衣们要强行绑架她回去,乔和欧文同他们厮打起来,而任性调皮的公主也大打出手,十分开心。趁着混乱,乔带着公主逃之夭夭,而那些便衣们却被当地警察抓走了。
一天过去了,公主终于要回宫了,可此时她和乔发现彼此间擦出了爱的火花,坠入了情网。怎奈公主毕竟是公主,平民终究是平民,两人只能依依惜别。乔的朋友欧文在和公主握手后决心抛弃功成名就之良机,将照片送予公主留念。最后,在深情的四目对望中,公主轻轻地对乔说了声再见……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角色 | 演员 | 配音 |
---|---|---|
Princess Ann | 奥黛丽赫本 | 金毅 |
Joe Bradley | 格利高里·派克 | 陆建艺 |
Irving Radovich | 埃迪·艾伯特 | 胡连华 |
Mr. Hennessy | Hartley Power | ---- |
Ambassador | Harcourt Williams | ---- |
Countess Vereberg | Margaret Rawlings | ---- |
General Provno | Tullio Carminati | ---- |
Mario Delani | Paolo Carlini | ---- |
Giovanni | Claudio Ermelli | ---- |
Charwoman | Paola Borboni | ---- |
Taxicab Driver | Alfredo Rizzo | 郑万玉 |
Hennessy's Secretary | Laura Solari | ---- |
Shoe Seller | Gorella Gori | ---- |
Man on Phone(uncredited) | Armando Ambrogi | ---- |
Admiral Dancing with Princess(uncredited) | Armando Annuale | ---- |
Young Boy with Car(uncredited) | Maurizio Arena | ---- |
Undetermined Role(uncredited) | Silvio Bagolini | ---- |
Embassy Aide(uncredited) | Ugo Ballerini | ---- |
Embassy Aide(uncredited) | Bruno Baschiera | ---- |
Flower Seller(uncredited) | Gildo Bocci | ---- |
Correspondent at Poker Game(uncredited) | Alfred Browne | ---- |
Lady in Waiting(uncredited) | Princess Alma Cattaneo | ---- |
ulian Cortes Cavanillas of'ABC Madrid' | J. Cortes Cavanillas | ---- |
Undetermined Role(uncredited) | Franco Corsaro | ---- |
Correspondent at Poker Game(uncredited) | John Cortay | ---- |
Undetermined Role(uncredited) | Vittoria Crispo | ---- |
Ferdinando De Aldisio of'Agence Press' | Ferdinando De Aldisio | ---- |
Embassy Aide(uncredited) | Ugo De Pascale | ---- |
Speaking Correspondent(uncredited) | Jan Dijksgraaf | ---- |
Embassy Aide(uncredited) | Andrea Esterhazy | ---- |
Senhora Joaquin de Capoes(uncredited) | Gherda Fehrer | ---- |
Lacques Ferrier of'Ici Paris' (uncredited) | Jacques Ferrier | ---- |
Countess Von Marstrand(uncredited) | Helen Fondra | ---- |
Correspondent at Poker Game(uncredited) | Giovanni Fostini | ---- |
Sytske Galema of'De Limie' (uncredited) | Sytske Galema | ---- |
Undetermined Role(uncredited) | Paul Gary | ---- |
职员表
製作人 | 导演 | 副导演(助理) | 编剧 | 摄影 | 配乐 | 剪辑 | 美术设计 | 服装设计 |
---|---|---|---|---|---|---|---|---|
威廉·惠勒William Wyler Robert Wyler | 威廉·惠勒William Wyler | Herbert Coleman Bernard Vorhaus | 达尔顿·特朗勃Dalton Trumbo Ian McLellan Hunter John Dighton | Henri Alekan;Franz Planer | Georges Auric | Robert Swink | Hal Pereira;Walter H. Tyler | 伊迪丝·海德Edith Head |
(以上参考资料来自)
角色演员介绍
- Princess Ann演员:奥黛丽·赫本美妙年华的公主,短暂逃出皇室的藩篱,在街头喧闹的阳光下放肆真性情,贪婪地享受作为平民的自由。巧遇了一位美国记者乔伊,上演了一段罗马假日,在这短短的一天週游里,两个人逐渐坠入爱河,快乐的时光过去,两人还是回到了各自的生活轨迹。他知道双方的关係是不可能持续的,她有自己的义务,为此她放弃了爱情。
- Joe Bradley演员:格里高利·派克美联社驻罗马的记者,工作并不顺利,经济上也困难。但刻板的上司只关心惹眼新闻和报纸销量。本来遭遇落入民间的公主是他的绝好机会,但他最终没有跌入追逐名利的怪圈,将之前偷拍的照片巧妙赠予公主留念。在深情的四目对望中,公主轻轻地对乔说了再见。短短24小时的邂逅,成就了一段永恆的爱情。
音乐原声
1. Roam | 7. It Comes In Time - Flight Of Mavis |
2. Everywhere She Goes - Daylights | 8. Life Is Good |
3. There You Are - Carolyn Arends | 9. If Tonight |
4. No Reason | 10. Sinner Or Saint - Crashpalace |
5. Laugh | 11. Never Look Back - Noogie |
6. What A Drag |
幕后花絮
製作花絮
1、在电影刚开始,和安娜公主跳舞的年老的绅士,用印度语对她说的是:“我很想死在这船上。”

2、乔(格里高利·派克)假装他的手被石头雕像的嘴咬掉了,有一部戏是派克的即兴表演。当他把自己的手从石头里拿出来时,他把手藏在袖子里,这是从雷德·斯科通那儿学来的插科打诨。这个小插曲让赫本感到很意外,于是这段场景只拍了一次就通过。
3、电影杀青后,派克告诉製片人,赫本肯定要获得奥斯卡奖(虽然这是她第一次领衔主演),他们最好是把她的名字放在演员字幕表的前面。他们照办了,赫本也真的获奖了。
·4、赫本能够赢得安娜这个角色,还要感谢一次具有传奇色彩的试镜。她表演了电影中的一段场景,导演说了“停”之后,摄影师还是让摄影机一直工作下去。在这段几分钟的预演之后,赫本立即俘获了这部电影。
5、在得到电影剧本的时候,格里高利·派克当时正急切渴望出演一部喜剧(他从未演过任何电影戏剧片)并且积极参与这次难得的机会。后来他说,在那个时候,他觉得他读到的每一个爱情喜剧剧本,仿佛都有“加里·格兰特的烙印”在上面。
6、乔付给计程车司机一千里拉(另外还有一千里拉的小费,为了说服他带上安娜和自己)。这大约是17美元(2005年)。
7、派克和赫本在电影里骑的那辆机车名为VESPA,译作伟士牌(也叫黄蜂牌)。电影上映后,这款机车遭到疯狂抢购,从日产几十辆飙升到日产五百辆。
8、《罗马假日》的热卖和当时的热点新闻有着密切的关係。英国公主玛格丽特恋上了离过婚的平民彼得·汤森,并决心嫁给他。但在皇室成员的强硬逼迫下,她最终和汤森断绝了关係。
9、影片拍完后,上映之前派克发现海报上打着他的名字,而赫本的名字却很小,而且藏在一个角落里。他特地通知製片方把原来演员表上的“格里高利·派克主演的《罗马假日》”改成了奥黛丽·赫本的名字。1954年3月25日,24岁的赫本因在《罗马假日》中的精彩表演,获得26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那天晚上,万万没有想到自己会得到金像奖的赫本,站在领奖台上激动得语不成句,但她却没有忘记告诉世界:“这是派克送给我的礼物!”
10、当格里高利·派克前往义大利拍摄这部电影的时候,他正经历着近来的分居以及即将和他的现任(也是第一任)妻子离婚的私事。就在拍摄期间,他与一位名叫维罗尼科·帕萨尼的法国女子相爱。离婚之后,他就和帕萨尼结婚了,他们白头偕老直到派克离开人世。
11、本片编剧因当时上了黑名单,因此由他人顶替领奖,1993年获奥斯卡追授。1987年重拍成电视片。
12、电影上映后,片名成为很多商号争抢的名字,也有用罗马假日作为品牌的机车。
穿帮镜头
1、在和布拉德雷告别之后回到宫殿,第一个场景中不同镜头之间,安娜的髮型都不一样。特别是在中景镜头和特写之间,她的刘海变化着。

2、当乔·布拉德雷跟蹤着安娜穿过街道的时候,人们正看着电影的拍摄,而不是像平常一样自如。
3、当乔和安娜在广场相见的时候,大钟显示的时间是11点钟,几分钟之后又可以看到显示的时间是10点过后不久。并且这些都违背了前面睡觉直到将近12点这个事实。
4、乔往欧文身上扔了一瓶酒之后,在欧文的衬衫上面很明显有一大块湿湿的印记。然而几分钟后当他们从酒吧出来的时候,这块湿印记没有了。
5、安娜第一次离开乔的公寓,当乔对安娜说再见的时候,他的手放在门的手把上。在接下来的镜头中,他的手放在身边,然后他把手又一次放在了门把上面。
6、当安娜、乔和欧文在小镇上,她正穿着V字领上衣,带有一小圈围巾。她离开在返回大使馆的时候,穿着的是一件高领的上衣,带有一个固定的白色领结。
获奖记录
奖项 | 获奖情况 | 获奖者 |
---|---|---|
最佳女主角 | 获奖 | 奥黛丽·赫本 |
最佳编剧 (故事) | 获奖 | 达尔顿·特朗勃 |
最佳服装设计(黑白) | 获奖 | 伊迪丝·海德 |
最佳影片 | 提名 | 威廉·惠勒 |
最佳男配角 | 提名 | 埃迪·艾伯特 |
最佳导演 | 提名 | 威廉·惠勒 |
最佳剧本 | 提名 | 伊恩·麦克勒兰·亨特 约翰·达尔东 |
最佳摄影(黑白片) | 提名 | 弗兰兹·普兰勒 亨利·阿莱坎 |
最佳艺术指导(黑白) | 提名 | 哈尔·佩雷拉 瓦尔特·H·泰勒 |
最佳电影剪辑 | 提名 | 罗伯特·斯文克 |
奖项 | 获奖情况 | 获奖者 |
---|---|---|
最佳英国女演员 | 获奖 | 奥黛丽·赫本 |
最佳外国演员 | 提名 | 埃迪·艾伯特 |
最佳外国演员 | 提名 | 格里高利·派克 |
最佳影片 | 提名 | 《罗马假日》 |
年份 | 名称 | 奖项 | 获奖情况 | 获奖者 |
---|---|---|---|---|
1999 | 美国国家电影保护局 | 国家影片登记 | 获奖 | 《罗马假日》 |
1954 | 金球奖 | 最佳女演员(剧情类) | 获奖 | 奥黛丽·赫本 |
1953 | 纽约影评人协会奖 | 最佳女演员 | 获奖 | 奥黛丽·赫本 |
(以上参考资料来源)
幕后製作
这部电影的企划最早由弗兰克·卡普拉在1949年提出,他希望由加里·格兰特和伊莉莎白·泰勒主演。影片的编剧达尔顿·特朗勃当时被列入美国众议院非美活动委员会的黑名单,製作受到重重阻挠。
威廉·惠勒刚拍完严肃的《女继承人》和《侦探故事》,想要尝试浪漫喜剧,于是接过本片。派拉蒙公司最初决定在好莱坞摄影棚中拍摄,但威廉·惠勒执意要到罗马实地取景,製片方妥协了。
由于影片成本被控制在100万美元以下,意味女主角只能用薪酬低的新人,当时初出茅庐的赫本接到试镜电话,开始只是抱着敷衍的心情前来,没想到这无心插柳成就了影史上最传奇的一次试镜。
剧组遭遇罗马多年未遇的酷暑,演员脸上的油彩都会热到融化,还要在镜头前装作凉爽舒适的样子。和乔告别时,年轻的赫本怎幺也掉不下眼泪,最终导演生气抱怨浪费胶片,她才立马哭了出来。
1953年8月20日,《罗马假日》在伦敦首映,紧接着参加威尼斯电影节,最终在全世界都获得巨大成功。
製作发行
製作发行
製作公司 | 地区 | 时间 |
---|---|---|
派拉蒙影业公司(Paramount) | 美国 | 1953年 |
发行公司 | 地区 | 备注 |
---|---|---|
派拉蒙影业公司 (Paramount) | USA | 1953/1960 |
West Germany | 1953 | |
France | 1954/2006 | |
派拉蒙家庭视频公司 (Paramount Home Entertainment) | USA | 1983 (VHS)/ (video) (laserdisc) 2002 (DVD)/2006 (DVD) 2008 (DVD) (2 disc set) |
Netherlands | 2003(DVD)/(VHS) | |
Germany | 2004 (DVD) | |
France | 2006 (DVD) | |
NBC电视台 | USA | 1966 (TV) (original airing) |
Filmmuseum | Netherlands | 2004(theatrical) (re-release) |
Seven Films | Greece | 2008 (Greece) (theatrical) |
CIC Victor Video | Japan | 1988/ 1994(VHS) |
.First Trading | Japan | 2006(DVD) |
PSG | Japan | 2007 |
Paramount Filmes do Brasil | Brazil | |
Paramount Home Entertainment (Japan) Limited | Japan | 2003(DVD)/2004 (DVD) 2006 (DVD)/2008 (DVD) |
AFEX | Austria | 1954 |
Paramount Home Video | Canada | 2008(DVD) (2 disc set) |
(以上参考资料来源)
发行信息
上映地区 | 上映时间 | 上映地区 | 上映时间 |
---|---|---|---|
美国USA | 1953年8月27日 | 义大利Italy | 1954年2月25日 |
葡萄牙Portugal | 1953年11月25日 | 香港Hong Kong | 1954年3月18日 |
西德West Germany | 1953年12月10日 | 奥地利Austlia | 1954年3月26日 |
芬兰Finland | 1954年1月15日 | 日本Japan | 1954年4月19日 |
瑞典Sweden | 1954年1月25日 | 西班牙Spai | 1954年10月18日 |
丹麦Denmark | 1954年2月16日 | 法国France | 2005年2月9日 |
(以上参考资料来源)
影片评价
如果说电影史上,一位女演员通过一部影片获得了近乎于女神的地位,无可置疑的,只有奥黛丽·赫本和她的《罗马假日》。而当年她所掀起的髮型与衣着风潮,更是成为了这段传奇的美丽延伸。(新浪网评)
《罗马假日》的情节简单,却凭藉男女主角的成功出演以及罗马的街头风景成为了世界经典,尤其是奥黛利·赫本,其魅力倾倒了无数影迷,可爱的赫本髮型也随之流芳百世。影片将罗马的名胜风光生动地溶入剧情之中,将一部浪漫爱情喜剧拍得十分温馨悦目。两个人一个厌烦宫廷礼节的枯燥烦琐,一个是囊中羞涩的小记者,罗马的一日,虽然短暂,可是轻鬆惬意的时光让他们体会爱情甜美。虽然最终他们因为各自的身份和职责没有走到一起,但罗马成为他们永久爱情的象徵。小巧玲珑而又典雅万方的奥黛利·赫本演出这种纯真的公主角色最为适合不过。影片也在一种类似童话的故事里描写了一段浪漫、纯真的爱情。虽然两人的爱情没有结果,但并不让人伤感,相反他们的爱情显得温馨别致。纯真又带些调皮的公主和善良又有些心计的小记者,两个人的爱情注定是纯真年代的美好想像。(搜狐娱乐评)
作为电影史上爱情文艺片的典範,《罗马假日》情节简单,片中也毫无大製作场面,却是最历久不衰的好莱坞爱情轻喜剧之一。片中奥黛丽·赫本和格利高里·派克的对手戏火花四射,是对谦谦君子和窈窕淑女之间童话爱情的最完美诠释,令人动容。而古城罗马的别样风情,不露痕迹的轻鬆笑料,威廉·惠勒对爱情场景富于张力的掌控都成为影片持久不衰魅力的来源。
作为20世纪50年代的电影,《罗马假日》的社会背景比如今保守许多。《罗马假日》里这个“假日”实质上是指记者和公主共同渴望的“自由生活”,片名改成《罗马自由一日》也许更能说明影片主旨。在对待自由的追求上,公主开始是顽皮和不顾一切的享受自由;记者则是渐渐的被身边的公主所感染,其实在他那里,与公主“游玩”罗马最开始是作为职业计画的一部分,这充满名利薰心的计画是“反自由”的。如果没有之后对公主产生感情,他永远都是一个疲于奔命的记者,记者的使命便是发现新闻,这种使命作为个人慾望体现在其生活的方方面面:他不可能有享受自由的机会,因为记者这个职业就是扼杀别人自由和自己自由的刽子手。
在影片结尾,公主回到了官邸,翌日便举办了记者见面会。这时候,他最后一次看到美丽的公主,和第一次在街头碰见的女孩一样,只是此刻华贵的白裙将她牢牢包裹。紧接着影片最揪心的情节开始了,高高在上的安妮痛苦的装作不认识他,但眸子里射出依恋的光随时都通过空气反射到他心上。
赫本的演技在片中见面会结束时得到了最大发挥,细緻的观众会发现在这个长长的笑靥里,包涵的是从见到情人的喜悦到发现离别哀伤的痛苦过渡。用“神奇”去形容这笑靥是因为赫本把矜持也融进了笑容里。那种公主的矜持既不允许流露欣喜,也不容许一点哀伤。在情感的巨大波澜中,就算最吹毛求疵的人也只能察觉到在美丽的黛色眸子下闪过的一丝忧郁。但在台下的男人眼里,这矜持的微笑是对自己不能使心上人自由的责备。但他自己又何尝能自由呢,只不过俩人不能自由的理由相异:公主是因为人民和国家,记者则是为能继续生活。
格利高里·派克曾说:《罗马假日》是赫本的电影,我只是配角。派克的这句话不仅是对赫本演技的讚叹,也是片中记者的感叹。片尾,男人伤心的凝望着公主离去后的前台,虽然经历过比这更大的发布会,但那天真的女孩留给这位记者的震撼太大了。在短暂的一天里,他体验到比疲于奔命寻找新闻更珍贵的追求,那便是自由和爱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