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尼亚(罗马尼亚语:România),位于东南欧巴尔干半岛东北部。北和东北分别与乌克兰和摩尔多瓦为邻,南接保加利亚,西南和西北分别与塞尔维亚和匈牙利接壤,东南临黑海。国土面积238391平方公里,1952万(2018年)。首都布加勒斯特。
罗马尼亚的历史悠久,祖先为达契亚人,后与罗马人共居融合,形成罗马尼亚人,在拉丁语里,罗马尼亚是“罗马人的国家”的意思。14世纪先后组成三个公国,1859年,瓦拉几亚公国和摩尔多瓦公国合併成为罗马尼亚,1881年改称罗马尼亚王国,1918年12月24日,特兰西瓦尼亚公国与罗马尼亚王国合併,罗马尼亚正式统一。 1947年成立罗马尼亚人民共和国。1965年,改名为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1989年12月25日,推翻尼古拉·齐奥塞斯库统治下的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政权,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2010年经济一度出现负增长。2011年经济启稳回升。
罗马尼亚于2004年3月29日加入北约,2007年1月1日加入欧盟。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罗马尼亚
- 英文名称:Romania
- 所属洲:欧洲
- 首都:布加勒斯特
- 主要城市:雅西,蒂米什瓦拉,克卢日纳波卡,康斯坦察,加拉茨,布拉索夫等
- 国庆日:1918年12月1日
- 国歌:《醒来吧,罗马尼亚人》
- 国家代码:ROU
- 官方语言:罗马尼亚语
- 货币:罗马尼亚列伊
- 时区:UTC+2(夏时制:UTC+3)
- 政治体制:民主共和制
- 国家领袖:总统:克劳斯·约翰尼斯,总理:维奥丽卡·登奇勒
- 人口数量:1952万(2018年)
- 人口密度:85.6人/平方公里(2016年)
- 主要民族:罗马尼亚人
- 主要宗教:东正教
- 国土面积:238,391平方公里
- 水域率:3.0%
- GDP总计:1875.92亿美元(2016年,国际汇率)
- 人均GDP:9480美元(2016年,国际汇率)
- 国际电话区号:+40
- 国际域名缩写:.ro
- 道路通行:靠右驾驶
- 中央银行:罗马尼亚国家银行
- 最大城市:布加勒斯特
- 国花:白蔷薇
- 国石:琥珀
- 主要学府:布加勒斯特大学、雅西大学等
历史沿革
主词条:罗马尼亚史
罗马尼亚人的祖先是达契亚人,自古以来就居住在罗马尼亚的土地上。
公元前70年,布雷比斯塔建立了第一个中央集权和独立的达契亚国,公元106年被罗马帝国征服,成为罗马帝国的一个省。以后达契亚人与罗马人混居并逐渐融合,形成了罗马尼亚民族。14世纪先后组成瓦拉几亚、摩尔多瓦和特兰西瓦尼亚3个公国。
西罗马帝国灭亡后,罗马尼亚分别被匈人、西哥特人、日耳曼人、阿瓦尔人、斯拉夫人占领
14世纪时建立了瓦拉几亚和摩尔多瓦两个封建公国。
罗马尼亚独立100周年纪念邮票(中国)

15世纪中叶后,瓦拉几亚和摩尔多瓦成为奥斯曼帝国辖下的自治公国。特兰西瓦尼亚则长期处于匈牙利和奥地利统治之下。
16世纪后成为奥斯曼帝国的附属国。
1848年,瓦拉几亚和摩尔多瓦两国爆发了民族民主革命。
1856年,沙俄在克里木战争中败北,(《《巴黎和约》(1856)》)取消了沙俄对罗马尼亚的“保护”,代之以欧洲七强(法、英、奥、俄、土、普、撒丁)的共同“保护”,消除了俄国对两公国的长期控制,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土耳其的宗主国权力。允许两公国各自选举本国议会,由议会主持产生选民大会以选举未来的君主。
1859年春,A.I.库扎上校当选为摩尔多瓦大公和瓦拉几亚大公。从而,瓦拉几亚公国和摩尔多瓦公国合併,称罗马尼亚,附属于奥斯曼帝国。1859年4月13日及9月6日,参加巴黎和会的法、俄、英、普、撒丁和奥、土等国的代表分别正式承认库扎的当选。
1862年1月,实现了两公国宪法和行政管理的统一,国家定名为罗马尼亚,在承认土耳其宗主权的前提下,实行自治,首都布加勒斯特。
1877年5月9日,罗马尼亚宣布脱离奥斯曼帝国独立。南比萨拉比亚地区隶属俄罗斯。
1881年,改称罗马尼亚王国。特兰西瓦尼亚、巴纳特等地的民族党联合为罗马尼亚民族党,领导特兰西瓦尼亚的民族解放斗争。
1892年,特兰西瓦尼亚向奥匈帝国内阁递交“备忘录”,揭露残酷的民族压迫并提出民族民主要求。
第一次世界大战参加协约国,战后获得来自俄罗斯,奥匈帝国等大片领土。1918年1月摩尔多瓦(比萨拉比亚)宣布独立,同年3月与罗马尼亚合併。
1918年12月1日,特兰西瓦尼亚各地区的罗马尼亚人代表和民众10万多人在阿尔巴尤利亚举行民族大会,一致通过特兰西瓦尼亚与罗马尼亚联合的决议。12月24日,罗马尼亚国王颁布了关于特兰西瓦尼亚与罗马尼亚合併的敕令,罗马尼亚的统一最后完成。特兰西瓦尼亚公国与罗马尼亚王国合併,罗马尼亚形成统一的民族国家。
罗马尼亚独立100周年纪念邮票(中国)

二战期间,安东尼斯库政权参加德、意、日法西斯同盟。受纳粹德国的压力,被迫将罗马尼亚一部分领土割让给保加利亚,匈牙利 (但是后来被割让给匈牙利的领土又被归还给罗马尼亚)。
1944年苏联红军进入罗马尼亚,同年8月23日,罗马尼亚共产党领导发动反法西斯武装起义,推翻了安东内斯库政权,罗马尼亚转而加入了反德国法西斯战争。
1945年3月6日,罗成立联合政府。
1947年12月30日,成立罗马尼亚人民共和国。1955年加入华约组织。
1965年,通过了新宪法改国名为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1989年12月25日,齐奥塞斯库政权被推翻,罗马尼亚救国阵线委员会接管国家一切权力,28日易国名为罗马尼亚,定国庆日为12月1日。
2004年3月29日,罗马尼亚加入北约。
2007年1月1日加入欧盟。
2009年12月,罗马尼亚举行总统大选,伯塞斯库总统获胜连任,任期5年。总理为蓬塔。
2014年11月16号约翰尼斯当选新总统。任期5年。
自然环境
区域位置
罗马尼亚位于东南欧巴尔干半岛东北部,国土面积238391平方公里。 北部和东北部分别与乌克兰和摩尔多瓦交界;西北部和西南部分别同匈牙利和塞尔维亚接壤;南部同保加利亚以多瑙河为界;东临黑海。海岸线长245公里。轮廓如图所示。
罗马尼亚
罗马尼亚在世界的位置


地形地貌
罗马尼亚地形奇特多样,境内平原、山地、丘陵各占国土面积的三分 之一。罗山河秀丽,蓝色的多瑙河、雄奇的喀尔巴阡山和绚丽多姿的黑海是罗马尼亚的三大国宝。 有“罗马尼亚脊樑”之称的喀尔巴阡山绵亘在罗40%的国土上。
罗马尼亚地形图

气候特徵
罗马尼亚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温度在10°C左右。春季短暂,却气候宜人;6-8月是夏季,平均温度22-24°C,南部和东部低地是最 热的地区,最高温度可达38°C;秋天凉爽乾燥;12月至次年3月是冬季,平均温度零下3°C。年降雨量约为660毫米,春末和夏初为多雨季节。
水文分布
多瑙河流经罗境内1075公里,其国土上蜿蜒流淌的大小数百条河川,多与多瑙河汇流,形成“百川汇多瑙”水系。多瑙河不仅灌溉着两岸肥田沃野,也为罗电力工业和渔业等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河流属多瑙河水系,多瑙河下游1075公里沿南部国界线转而流经东南部,为重要的通航河道,峡谷区水力丰富,河口区有芦苇丛生的广阔三角洲。
行政区域
政区
罗马尼亚分 1个直辖市和41个省,下设市和乡。
各县名称如下:阿尔巴、阿拉德、阿尔杰什、巴克乌、比霍尔、比斯特里察-讷瑟乌德、博托沙尼、布拉索夫、布勒伊拉、布泽乌、卡拉什-塞维林、克勒拉希、克卢日、康斯坦察、科瓦斯纳、登博维察、多尔日、加拉茨、久尔久、戈尔日、哈尔吉塔、胡内多阿拉、雅洛米察、雅西、伊尔福夫、马拉穆列什、梅赫丁茨、穆列什、尼亚姆茨、奥尔特、普拉霍瓦、萨图马雷、瑟拉日、锡比乌、苏恰瓦、泰莱奥尔曼、蒂米什、图尔恰、瓦斯卢伊、沃尔恰、弗朗恰。
罗马尼亚行政区划

重要城市
首都布加勒斯特是全国的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位于罗马尼亚东南部瓦拉几亚平原中部,多瑙河支流流经市区。面积228平方公里,人口210万(2018年)。布加勒斯特是全国最大工业中心。工业以机械製造、化学、电子和纺织工业为主,食品工业种类繁多,电力、冶金、服装、製鞋、玻璃、造纸和印刷等工业有较大发展。
罗马尼亚

康斯坦察是罗马尼亚最大的海滨和港口城市、康斯坦察县首府、重要的文化与教育中心,人口约26万,位于黑海西岸,气候温和。是罗通往各大洲的重要门户和全国造船业中心之一,素有“黑海明珠”之称。罗超过一半的进出口货物通过此港口。
国家象徵
国旗
罗马尼亚国旗呈长方形,长宽之比为3:2。由三个平行相等的竖长方形组成,从左至右依次为蓝、黄、红三色。蓝色象徵蓝天,黄色象徵丰富的自然资源,红色象徵人民的勇敢和牺牲精神。在民族色彩上,蓝色象徵特兰西瓦尼亚、黄色象徵瓦拉几亚,红色象徵摩尔多瓦。1994年7月16日启用。 罗马尼亚国旗与查德国旗完全相同。也是世界上唯一的一对完全相同的国旗。

国徽
罗马尼亚国徽为盾徽。蓝色大盾面上有一只红嘴红爪的金鹰,鹰嘴啄着一个东正教十字架,两爪分别握着一把银剑和银色权杖。鹰胸前有一面小盾,盾面分五部分:左上角为蓝地上一只金鹰,鹰头两侧为金色的太阳和月亮,这个图案是罗马尼亚公国国徽;右上角为红地上灰色的公牛头,牛角之间是一颗金色五角星,牛头两侧为银色玫瑰花和月牙,这是摩尔多瓦公国的国徽图案;左下角为红地上金色双孔桥和前爪紧握银色大刀的金狮,此为巴纳特及奥尔泰尼亚的国徽;右下角的图案被一红条分为上下两部分,上半部为蓝地上一只金嘴灰鹰和金色太阳及银色月亮,下半部为金地上七个红色雉堞,这是特兰西瓦尼亚、马拉穆列什及克里沙纳的国徽;下方的楔形部分为蓝地上两条尾部朝上的金色海豚,象徵黑海地区。整个国徽图案是主权独立、统一、不可分割的罗马尼亚民族国家的象徵。
罗马尼亚国徽

国花
罗马尼亚国花--白蔷薇 ,蔷薇,芳香浓郁,花朵有着妖媚的红色和苍凉的白色,枝上有刺,秋果红艳。蔷薇和月季、玫瑰并称为蔷薇三姐妹,花姿秀丽典雅,花香沁人心脾,迷醉了无数的爱花之人。白蔷薇象徵着幸福、纯洁、真诚,被喜爱花卉的罗马尼亚人所钟情,他们将白蔷薇作为自己民族热情、纯洁、真挚、高贵、朴素和丰收的象徵,每年收穫的季节,罗马尼亚的人民都会举国欢庆,那时的罗马尼亚会出现歌舞昇平的盛况,年轻美丽的罗马尼亚姑娘们都会纷纷戴上白蔷薇的花环,载歌载舞,庆祝丰收。
首 都
布加勒斯特(Bucharest),面积228平方公里,人口210万(2018年)。平均气温1月为-2.9℃,7月为22.8℃。
人口民族
人口
罗马尼亚全国人口1952万(2018年)。城市人口所占比例为53.8%,农村人口所占比例为46.2%。
2014年,罗马尼亚有合法居留的中国侨民约为7000人,主要集中在首都布加勒斯特。
城市名称 | 人口数量(万人) | 城市名称 | 人口数量9(万人) |
布加勒斯特 | 167.8 | 蒂米什瓦拉 | 30.4 |
克鲁日-纳波卡 | 30.9 | 雅西 | 26.3 |
康斯坦察 | 25.5 | 克拉约瓦 | 24.4 |
加拉茨 | 23.1 | 布拉索夫 | 22.8 |
民族
罗马尼亚族占88.6%,匈牙利族占6.5%,罗姆族占3.2%,日耳曼族和乌克兰族各占0.2%,其余民族为俄罗斯、土耳其、鞑靼等。

政治
政体
实行民主共和制。总统是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
特拉扬·伯塞斯库

1989年12月底,齐奥塞斯库政权被推翻,罗共停止活动。
1989年12月22日成立救国阵线委员会和临时政府。救阵首任主席扬·伊利埃斯库代表救阵宣布10点纲领,纲领主张建立多党制、自由选举、制订新宪法,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权分立;取消中央集权经济制。
1990年2月1日,救阵同全国30个政党决定成立全国联盟临时委员会,扬·伊利埃斯库任主席,6日,救国阵线获批准成为政党。
同年5月罗举行大选,救阵候选人扬·伊利埃斯库当选总统。
1989年12月22日以后实行多党制。
2014年11月,罗举行总统选举,锡比乌市长约翰尼斯当选。2016年12月,罗举行议会选举,社会民主党、自由民主联盟联合赢得选举。2017年1月,新政府成立,蒂米什省长索林·格林代亚努(Sorin GRINDEANU)任总理。6月,罗政府改组,米哈伊·图多塞(Mihai TUDOSE)任总理。2018年1月,罗政府再次改组,社民党妇女组织主席维奥丽卡·登奇勒(Viorica DĂNCILĂ,女)任总理。11月,罗政府进一步改组,撤换三分之一阁员。
宪法
1991年11月21日,罗议会批准新宪法,12月8日全民公决予以通过。罗宪法规定:罗马尼亚是一个主权、独立、统一和不可分割的民族国家;政体为共和制。2003年10月,罗修改宪法,进一步确立政治多元化、三权分立的制衡原则;明确规定保障和保护私有财产;允许少数民族在地方行政及司法程式中使用本民族语言;保障男女平等;取消义务兵役制;增补罗加入欧盟、北约的相关条款,规定罗公民同欧盟公民依法享有同等权力和义务等。
议会
议会是罗人民最高代表机构和唯一的立法机关,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任期4年。本届议会于2016年12月普选产生,目前共有465名议员,其中参议员136人,众议员329人。参议长为自由民主联盟主席克林·波佩斯库·特里恰努(Călin POPESCU-TĂRICEANU),众议长为社会民主党主席尼古拉·利维乌·德拉格内亚(Nicolae-Liviu DRAGNEA)。
目前,议会中各党派所占议席数如下:
参议院 | 众议院 | |
社会民主党 | 69 | 147 |
国家自由党 | 25 | 68 |
拯救罗马尼亚联盟 | 13 | 27 |
自由民主联盟 | 12 | 19 |
匈牙利族民主联盟 | 9 | 21 |
人民运动党 | 0 | 12 |
少数民族议员 | 0 | 17 |
无党派议员 | 8 | 18 |
政党
1989年12月22日以后实行多党制。主要政党有:
(1)社会民主党(Partidul Social Democrat):前身为成立于1989年12月的救国阵线,主要由原罗共干部和知识分子组成。1992年3月救阵分裂,其中左翼力量于同年4月成立民主救国阵线,1993年7月改称罗马尼亚社会民主主义党。2001年6月,该党与非议会政党社会民主党合併,改用现名。该党为中左翼政党,其基本价值準则是自由、社会公正和正义、团结、责任和管理精神。2003年7月,社民党同社劳党合併。10月,社会民主党被社会党国际接纳为正式成员。约有党员50万人。党主席为维克多·蓬塔(Victor PONTA)。
(2)国家自由党(Partidul National Liberal):始建于1864年,1990年1月重建,后几经分化组合。2001年1月,该党主流派与非议会政党联盟党合併,保留了国家自由党的名称。2003年4月,该党与右翼力量联盟合併。约有党员30万人。党主席为克林·安东内斯库(Crin ANTONESCU)。
(3)保守党( Partidul Conservator):原名为人道主义党。成立于1991年12月。2005年5月改用现名。该党为右翼政党,主张维护私有财产,促进私有经济发展,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重视传统、家庭、军队和宗教的价值,强调政治道德。约有党员10万人。党主席为达尼埃尔·康斯坦丁(Daniel CONSTANTIN)。
(4)民主自由党(Partidul Democrat Liberal):前身亦为建立于1989年12月的救国阵线,1990年2月6日登记注册为政党。1990年5月大选后曾执政。1992年3月救阵分裂,其中以罗曼为首的派别于1993年与原民主党合併成立新的民主党。2005年6月,该党决定由左翼社会民主性质转为右翼,退出社会党国际。2007年1月,成为欧洲人民党成员。同年12月,该党吸纳自由民主党,更名为民主自由党。约有党员45万人。党主席为瓦西里·布拉加(Vasile BLAGA)。
(5)罗马尼亚匈牙利族民主联盟(Uniunea Democrata Maghiara din Romania):成立于1989年12月25日。匈民联自称是一个代表和捍卫罗马尼亚境内匈牙利少数民族的联盟。匈民联以基督教教义为其活动的基础。约有党员25万人。党主席为凯莱曼·胡诺尔(KELEMEN Hunor)。
政府
政府阁员共28名,名单如下:
总理维奥丽卡·登奇勒(Viorica DĂNCILĂ,女),副总理兼公共财政部长和地区发展部代部长欧金·奥尔兰多·特奥多罗维奇(Eugen Orlando TEODOROVICI),副总理兼环境部长格拉切拉·莱奥卡迪娅·加夫里列斯库(Grațiela Leocadia GAVRILESCU,女),副总理维奥雷尔·斯特凡(Viorel ȘTEFAN),副总理安娜·伯查尔(Ana BIRCHALL,女),内务部长卡尔门·达妮埃拉·达恩(Carmen Daniela DAN,女),外交部长特奥多尔-维奥雷尔·梅莱什卡努(Teodor-Viorel MELEȘCANU),国防部长加布里埃尔·本亚明·莱什(Gabriel-Beniamin LEŞ),法务部长图多雷尔·托阿德尔(Tudorel TOADER),农业和乡村发展部长彼得·达亚(Petre DAEA),国民教育部长埃卡特琳娜·安德罗内斯库(Ecaterina ANDRONESCU,女),劳动和社会公正部长马留斯·康斯坦丁·布达伊(Marius-Constantin BUDAI),经济部长尼古拉·伯德勒乌(Niculae BĂDĂLĂU),能源部长安东·安东(Anton ANTON),欧盟基金部长兼交通部代部长罗瓦娜·普伦布(Rovana PLUMB,女),营商环境、商务和创业部长斯特凡·拉杜·奥普雷亚(Ștefan-Radu OPREA),卫生部长索丽娜·平泰亚(Sorina PINTEA,女),文化和民族特性部长瓦莱尔·达尼埃尔·布雷亚兹(Valer-Daniel BREAZ),水利和森林部长伊万·德奈什(Ioan DENEȘ),研究和创新部长尼古拉·胡尔杜克(Nicolae HURDUC),通讯和信息社会部长亚历山德鲁·彼得雷斯库(Alexandru PETRESCU),青年和体育部长康斯坦丁·波格丹·马太(Constantin-Bogdan MATEI),旅游部长波格丹·特里夫(Bogdan TRIF),海外侨民部长纳塔利娅·埃列娜·因托泰罗(Natalia-Elena INTOTERO,女),与议会关係部长维奥雷尔·伊利耶(Viorel ILIE),欧洲事务特派部长乔治·钱巴(George CIAMBA)。
司法机构
中央设有宪法法院、审计法院、最高法院和最高检察院,省、市、乡设各级法院和检察院。宪法法院院长瓦莱尔·多尔内亚努(Valer DORNEANU),审计法院院长米哈伊·布苏约克(Mihai BUSUIOC),最高法院院长尤利娅·塔尔恰(Iulia TARCEA,女),最高检察院检察长奥古斯丁·拉泽尔(Augustin LAZĂR)。
政要
克劳斯·约翰尼斯(Klaus IOHANNIS):总统。1959年6月13日出生,德意志族。1983年毕业于克卢日大学物理系。1983年至1997年,在锡比乌中国小任教。1997年至2000年,任锡比乌省教育局副总学监、总学监。2000年至2014年,任锡比乌市市长。2010年当选罗德意志族民主论坛主席。2013年,加入国家自由党并任该党副主席。2014年6月,当选国家自由党主席。11月,当选罗总统,之后辞去国家自由党主席职务。
克林·波佩斯库·特里恰努(Călin POPESCU-TĂRICEANU):议会参议院议长。1952年1月14日出生。毕业于布加勒斯特建筑学院水利工程系。1990年成立罗首家私人广播电台并任台长。曾任参议员、众议员、国务部长兼工贸部长。国家自由党创始人之一,历任执行书记、副主席、主席。2014年3月退党并于当月当选参议长,8月成立自由改革党并任主席。2015年11月自由改革党与保守党合併为自由民主联盟,任共同主席之一。2016年12月再次当选参议长。
尼古拉·利维乌·德拉格内亚(Nicolae-Liviu DRAGNEA):议会众议院议长。1962年10月28日出生。毕业于布加勒斯特理工大学交通运输系。曾任罗中央政府驻泰莱奥尔曼省特派员、省长、社会民主党总书记、社会民主党执行主席等职。2012年至2015年任副总理兼地区发展部长。2015年当选社民党主席。2016年12月当选众议长。
维奥丽卡·登奇勒(Viorica DĂNCILĂ):总理。女,1963年12月16日出生。毕业于普洛耶什蒂油气大学石油开採系,后获罗国家行政学院欧洲研究专业硕士学位。曾任中学教师、罗国家石油公司工程师。2000年至2003年任社民党泰莱奥尔曼省维代莱市妇女组织主席。2005年至2014年任该党泰莱奥尔曼省地方组织副主席兼妇女组织主席。2009年起任欧洲议会议员。2010年至2014年任罗社民党妇女组织副主席。2014年当选欧洲议会农业委员会副主席。2015年当选罗社民党妇女组织主席。2018年1月出任总理。
经济
概况
1989年剧变后罗马尼亚开始由计画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2000年至2008年经济连年增长。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2010年经济一度出现负增长。2011年经济启稳回升并连年增长。2015年、2016年、2017年经济成长率分别为3.7%、4.8%、7%。2017年罗主要经济数据如下:
罗马尼亚货币—列伊(2005版)

国内生产总值:1841亿欧元。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9375欧元。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7%。
货币名称:列伊(Leu/RON)。
汇率:1欧元≈4.66列伊;1美元≈4.07列伊。
通货膨胀率:1.3%。
失业率:4.6%。
资 源
矿藏有石油、天然气、煤、铝土矿、金、银、铁、锰、锑、盐、铀、铅等,森林面积为656万公顷,约占全国面积的28%,水力资源蕴藏量为565万千瓦。内河和沿海产多种鱼类。
工 业
主要工业部门有冶金、汽车製造、石油化工和仪器加工等。2017年工业产值同比增长8.2%,其中採掘、加工、能源产业分别增长5.9%、8.9%和1%。
农 业
农业在罗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土地肥沃,雨水充足,农业生产条件良好。全国农业面积1470万公顷,其中耕地面积1000万公顷。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向日葵、土豆、苹果、葡萄等。
财政金融
截至2017年底,外汇储备335亿欧元,另有黄金储备103.7吨。外债940亿欧元。
对外贸易
罗目前同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经贸往来。2017年贸易进出口总额1382亿欧元,同比增长10.5%。
主要出口产品有:鞋类、服装、纺织品。
“红龙”中国商场

主要进口产品有:机电、家电、矿产品、石油产品。
主要贸易国:德国、义大利、法国。
外国资本
1991年罗通过《外国投资法》,1994年重新修订。2017年吸引外资46亿欧元,同比增长1.5%。主要投资国为荷兰、奥地利、德国、赛普勒斯、法国。
旅游业
旅游资源比较丰富,主要旅游点有布加勒斯特、黑海海滨、多瑙河三角洲、摩尔多瓦地区、喀尔巴阡山山区等。2017年接待外国旅游者527万人次,同比增长9.5%。
罗马尼亚旅游资源比较丰富,主要旅游点有布加勒斯特,黑海海滨,多瑙河三角洲,摩尔多瓦地区北部,中、西喀尔巴阡山区等。到2010年底有旅行社3180个。2010年接待外国旅游者110万人次,同比下降7%。
文化
节假日
主要节日
国庆日:12月1日(1918年国家统一日);建军节:10月25日(1944年全境解放日)。
新年(1月1日),复活节(4月),圣诞节(12月25日)。
语言
官方语言为罗马尼亚语,主要民族语言为匈牙利语。主要流行的外国语为英语和法语。
宗教
主要宗教有东正教(信仰人数占总人口数的86.5%)、罗马天主教 (4.6%)、新教(3.2% )、希腊天主教(0.8% )。
风俗
罗马尼亚人为罗马人和达契亚人的后代,热情、豪爽、待人随和,喜欢交朋友,交谈时喜欢直截了当。尊重女士,男士进门、上车要让女士先行,下楼梯时男子则在前护卫。亲友间见面拥抱、贴面很普遍。应邀作客时需向女士送鲜花,赠花总数应为单数,但不是13朵。
罗马尼亚人视盐和麵包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物。客人到来,最隆重的礼节是由主人家的姑娘托着盘子向客人送上麵包和盐,客人需拿一块麵包蘸盐尝一下。早餐较简单,晚餐很丰盛,讲究质好量多,请客吃饭时间较长,宴会通常约持续2-3小时。出席正式晚宴时,男士一般着深色西服,女士着裙装。
罗马尼亚人能歌善舞,朋友间聚会、晚餐、出席婚礼时经常翩翩起舞,一些饭店在客人就餐时安排民间歌舞表演。在餐馆用餐、住宿、理髮及坐计程车时,一般要加付10%左右的小费。
罗民族服装具有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服装款式多样,色彩鲜艳镶有刺绣花边。多数地区的男士喜欢穿白色裤子,裤长至小腿,裤脚塞进黑色长筒靴里。

饮食
罗马尼亚人饮食以肉、奶製品为主,蔬菜和豆类食品摄取量不大。视狗为人类的好朋友,不吃狗肉。
罗马尼亚人以麵食为主食,兼吃米饭。他们煮饭时爱加少量的盐、醋、植物油,用文火煮1小时左右,吃饭时将米饭放在盘子里,上面放上几片西红柿。马铃薯也是他们的主食之一,土豆烧牛肉是他们餐桌上的主角。他们的早餐和晚餐一般比较简单,午餐是一天中的正餐,要求质好量多。
罗马尼亚饮食

罗马尼亚人口味比较重,喜焦香、浓郁。其烹饪方法兼有法国、俄国、土耳其等国的烹调形式。罗马尼亚人最讲究实惠,喜欢吃酸牛奶、酸菜、牛、羊、猪肉和鸡、鸭、香肠、元葱、生大蒜、辣椒、西红柿等。各种香肠是罗马尼亚的特产,鹹鲱鱼做的色拉也很受欢迎。黄油吃的较多,喜欢喝清汤。喜欢吃用奶油做的菜,所以熏制的蔬菜常用奶油烧成。他们很少吃鱼、虾等海味。
罗马尼亚人喜欢用煎、炒、焖、烤的方法製作饭菜,如他们经常吃的猪脑炒饭、火腿煎蛋、烤白鸭、煎鸡饼、烤鸭配酸菜苹果、煎牛排、煎猪排、猪肉菜卷、清汤鸡蛋、番茄牛肉汤、鸡杂汤等。他们在就餐时,餐桌上一定要有盐、胡椒粉等调味品。还要用番茄色拉、黄瓜色拉等,最好还要有一盘生元葱。
罗马尼亚人平时喝咖啡、葡萄酒、橘子汁、一年四季爱喝清凉饮料。
罗马尼亚食物是典型的东欧食物,加上一点儿巴尔干与法国风味。罗马尼亚人甚少上馆子,所以颇缺像样的餐厅,大多数的餐厅为法式餐馆。罗马尼亚饮食习惯跟大多数的欧洲国家类似,重视午餐,早、晚餐比较简单。仅布加勒斯特有较多的食物选择。午餐通常是以汤开始,然后是主菜(通常是烤猪肉、牛肉或鸡肉)与点心。
禁忌
罗马尼亚人坐车和室内忌讳穿堂风,从不打开两边的窗子让空气对流,认为这样会使人生病。男子除服丧期间外,不佩带黑色领带。
军事
1994年10月25日建军。最高国防委员会是罗最高军事决策机构,约翰尼斯总统兼任委员会主席。国防部是罗军领导机构。1994年3月起国防部长改由文职人员担任。现任国防部长为莱什。
2003年10月取消义务兵役制。2007年基本实现军队职业化,计画逐步实行军旅制。现有军人7.3万人。2017年起国防预算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2%。
1994年10月25日建军。最高国防委员会是罗最高军事决策机构,伯塞斯库总统兼任委员会主席。国防部是罗军领导机构。1994年3月起国防部长改由文职人员担任。现任国防部长为米尔恰·杜沙。
交通运输
罗以公路、铁路运输为主。主要情况如下:
铁路:总长度为10774公里,其中电气化铁路占37.4%。2017年铁路货运量5608万吨,客运量6906万人次。
公路:总长度86099公里,其中高速公路763公里,国家级公路17606公里。2017年公路货运量为2.26亿吨,客运量3.3亿人次。
水运:河道长1779公里,拥有港口35个、海港3个。2017年内河货运量为2904万吨,客运量15.3万人次;海运货运量为4618万吨,客运量8629万人次。康斯坦察港现有156个泊位,是黑海第一大港。
空运:已开闢连线首都和国内17个城市、欧洲大多数国家的航线。主要航空公司为罗马尼亚航空公司(TAROM)。有6个国际机场,最重要的是布加勒斯特的广达国际机场,还有康斯坦察、蒂米什瓦拉、阿拉德、锡比乌、苏恰瓦等机场。2017年空运货运量为4.5万吨,客运量2022万人次。
社会
人民生活
2017年人均月收入565欧元。全国有综合性医院576家,病床13.2万张,医生5.86万人,平均寿命为男性71.6岁、女性78.7岁。
文化教育
现行教育体制分学龄前、国小、国中、高中、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大学后教育。
全国已普及10年制义务教育。全国共有国小5630所,在校学生168万人,教师11.7万人。中学1534所,在校学生63.7万人,教师5.4万人。大学97所,在校学生53.8万人,教师2.6万人。全国着名高等学府有:布加勒斯特大学、布加勒斯特理工大学、布加勒斯特经济学院、克卢日巴贝什·博尧伊大学、雅西大学等。2018年教育预算为67亿欧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3%。
罗马尼亚传奇球星——哈吉

新闻出版
目前主要报刊有:《真理报》、《自由罗马尼亚报》、《每日事件报》、《金融日报》、《九点钟报》等。
罗马尼亚通讯社:国家通讯社。前身系1889年成立的罗电报通讯社,系罗最早的政府新闻机构。1949年更名为罗马尼亚通讯社。
罗马尼亚广播公司:国家广播电台。1994年在罗广播电台基础上组建,对外用罗马尼亚语和11种外语(包括中文)广播。
罗马尼亚电视公司:国家电视台。创办于1958年,1994年组建为电视公司。1983年8月开始黑白、彩色混播,现已全部播放彩色节目。1990年后陆续建立的PROTV电视台、“天线一号”电视台、B1电视台、PRIMA电视台、ACASA电视台、民族电视台等私人电视台迅速发展,已具有较大规模和收视率。
外交
截至2013年,罗马尼亚同世界182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係,重点发展同美国、欧盟和北约的关係,同时注重搞好与周边及亚太地区国家的关係,积极发展对华关係。罗于2004年3月29日加入北约,2007年1月1日加入欧盟。
同中国的关係
中国与罗马尼亚自1949年10月5日建交以来,一直保持着友好合作关係。罗历届政府均奉行对华友好政策,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立场,不与台湾进行官方接触。1971年10月,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罗作为联合提案国,投票赞成关于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的决议。两国高层交往频繁,相互了解与信任不断增强,在联合国及其它国际组织中合作良好,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富有成果。2014年10月,中罗两国领导人及外长就中罗建交65周年暨建立全面友好合作伙伴关係10周年互致贺电。
中罗双边贸易额1979年达记账贸易时期最高峰,为10.94亿美元。20世纪90年代以来,两国经济体制均处于改革调整之中,贸易方式由过去的政府记账改为现汇支付,双边贸易额一度下降。2000年起双边贸易额止跌回升。2014年,双边贸易额为47.5亿美元,同比增长17.8%。其中中方出口32.3亿美元,同比增长14.3%,进口15.2亿美元,同比增长26%。截至2014年12月,中国在罗投资总额8亿美元。
2013年11月25日,中广核和罗马尼亚国家核电公司签订了《关于合作开发罗核项目的意向书》。
2015年11月9日,中广核罗马尼亚核电公司与罗马尼亚国家核电公司在罗马尼亚签署了《切尔纳沃德核电3、4号机组项目开发、建设、运营及退役谅解备忘录》MOU。备忘录包含了罗马尼亚切尔纳沃德核电项目3、4号机组的投资、融资、建设、运营及退役的寿命期框架协定。项目价值约价值约72亿欧元。
同欧洲他国关係
罗在欧洲议会中占有33个席位。2014年,捷克总统泽曼、荷兰外交大臣蒂莫曼斯等访罗。罗总统伯塞斯库访问土耳其;罗总理访问乔治亚、希腊、阿尔巴尼亚;罗外长科尔勒采恩访问德国、英国、义大利、斯洛伐克、克罗地亚、西班牙等。罗与欧盟贸易关係密切,对欧盟进出口占罗进出口总额的70%。
同美国的关係
美国于1880年6月14日在罗马尼亚设立办事处,同年8月11日,该办事处升为公使馆。1941年12月罗美断交。1946年2月罗美恢复公使及外交关係。1964年6月1日罗美建立大使级外交关係。2007年8月,美在罗设立军事基地。2011年9月,罗美签署《罗美面向21世纪的战略伙伴关係联合声明》及美在罗部署反导系统协定,美将于2015年在罗南部德维塞卢空军基地部署“标準—3”短程飞弹拦截装置并驻军200人。2014年,罗外长科尔勒采恩访问美国。美国副总统拜登、国防部长哈格尔访罗。
同国际组织及地区组织的关係
2014年4月,罗外长科尔勒采恩出席北约外长会议。5月,北约秘书长拉斯穆森访罗。9月,罗总统伯塞斯库出席北约峰会。欧洲议会社会党党团主席斯沃博达访罗。罗总统伯塞斯库访问欧盟总部,出席欧盟首脑会议;外长科尔勒采恩出席欧盟外长会议、关于乌克兰问题外长特别会议等。3月,罗总统伯塞斯库赴海牙出席第三届核安全峰会。6月,伯塞斯库总统赴华沙出席中东欧国家领导人峰会;东南欧合作进程峰会在罗召开。罗总理蓬塔、外长科尔勒采恩出席第69届联合国大会。
同俄罗斯和独立国协国家的关係
罗马尼亚与俄罗斯于1878年9月建立公使级外交关係。1918年两国断交,1934年6月9日,两国恢复外交关係。1941年6月22日,两国再次断交。1945年8月6日,双方建立公使级外交关係,同年8月24日,两国外交关係升格为大使级。当前罗致力于拓展同俄罗斯互利务实合作。2014年2月,罗总理蓬塔出席索契冬奥会开幕式。此外,罗总理蓬塔访问摩尔多瓦。罗外长科尔勒采恩访问乌克兰。
同其他国家的关係
罗马尼亚重视发展与亚太地区各国的关係。2014年,罗总理蓬塔访问以色列、阿富汗等国。巴勒斯坦外长马立基访罗。
特产
葡萄酒是罗马尼亚特产,罗马尼亚是世界十大葡萄酒酿造国之一,欧洲第五大葡萄酒出产国,世界第八大葡萄酒出产国。罗马尼亚也是一个葡萄酒消费大国,只有很少部分葡萄酒出口,因此在国际市场上罗马尼亚葡萄酒并不常见。罗马尼亚人称自己的国家是“葡萄酒的土地”,罗葡萄酒因质量上乘、工艺独特,屡次在世界性的葡萄酒展览及比赛上摘金夺银,罗葡萄酒在国际上的知名度日渐提高,尤其是Feteasca Regala和Recas黑姑娘等罗马尼亚特有的葡萄酒品种越来越受各国消费者的喜爱。
罗马尼亚的葡萄酒

旅游
议会宫
议会宫位于布加勒斯特市西南部的山坡上,原称人民宫、共和宫,前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国务委员会主席尼古拉·齐奥塞斯库统治期间兴建,今为罗马尼亚议会参,众两院,宪法法院和一些重要机关办公所在地。1984年动工,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地面主体建筑高84米,地上有11层,地下室7层,据称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五角大楼的第二大行政建筑。议会宫耗资巨大,1989年时已耗资20亿美元。是齐奥塞斯库晚年乾的最不得人心的一项工程。1989年12月齐政权刚刚被推翻之时,曾有人提议将整栋大楼一炸了之,以便使齐利用这一宏伟建筑为自己“树碑立传”的美梦彻底破灭,但如今议会宫却被视作罗马尼亚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被认为是这个国家二十世纪中最伟大的建筑。
议会宫

罗马尼亚议会宫的建筑设计和施工均由罗马尼亚人自行完成,所用建材和家具多为罗本国生产。白色大理石,巨大的木门,晶莹剔透的水晶吊灯,鲜艳的手织地毯,构成了一幅富丽堂皇的精美画面。
佩列什王宫
位于布加勒斯特以北约130公里的南喀尔巴阡山中段的小城锡纳亚,建筑风格为哥德式,始建于1873年,1883年完成首期工程,1914年全部竣工。它的外观体现了德国文艺复兴时期的风格,三个尖塔直插云霄。宫殿前面是一个大理石平台,平台上有水池和千姿百态的石雕。宫殿内部富丽堂皇,陈设幽雅,大小厅如兵器厅、议事厅、办公室、音乐厅、宴会厅、小剧场、卧室、起居室等共160间,展现了德、意、英、土等不同国家的风格。兵器厅藏有15-16世纪德国各种兵器以及印度、波斯、土耳其製造的军械盔甲。
1866年,当时的罗马尼亚联合王国的国务会议作出决定,请德国亲王卡罗尔任罗马尼亚的国王。1872年,卡罗尔国王请来德国建筑师设计建造佩雷什王宫,建成后成为不朽的杰作。
距佩列什王宫不远处还有一座小佩列什宫,建于1899-1902年,曾是卡罗尔一世的继子费迪南德的夏宫。另外还有一座称作费伊绍尔的狩猎宫,原是卡罗尔一世的孙子卡罗尔二世的行宫。1975-1985年,经过改建装修,曾一度成为齐奥塞斯库的夏宫,但齐本人从未在此居住过。
黑教堂
“黑教堂”是闻名全国的古建筑,为特兰西瓦尼亚地区的最大天主教堂,建于14-15世纪,具有晚期哥德式建筑风格。1689年被焚毁,石墙被烟燻黑。重建后,外墙仍呈黑色,“黑教堂”由此得名。教堂内藏有一批古代东方壁毯和建于19世纪下半叶的大型管风琴,这架管风琴至今仍可使用。
多瑙河三角洲
多瑙河奔流直下,汇入黑海,形成了欧洲面积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三角洲。多瑙河三角洲位于罗马尼亚东部,是罗着名旅游胜地,由多瑙河日日夜夜从上游带来的泥沙淤积而成。这里风光绚丽、资源丰富,被誉为是欧洲最大的地质、生物实验室。三角洲河道纵横,泽地成片,几千条运河和水道构成了神秘的泽国,把座落在它们中间的村庄、渔场、农田联结起来,尤如大自然中的一座水陆迷宫。两岸丛林密布,高大的橡树、白杨、柳树和各种灌木林到处可见。湖面碧波蕩漾,湖水清澈见底,红白相间的水百合花和水蜈蚣随波起舞。
“浮岛”是三角洲腹地的奇景之一。它表面象陆地,上面长着茂盛的植物,但下面却是一片湖泊。三角洲还是鸟和动物的“天堂”,不计其数的湖泊和沼泽哺育着300多种鸟类和45种多瑙河及其支流中特有的鱼类。
世界遗产
至2008年止,罗马尼亚共有7处世界遗产,如下:
马拉穆列什木结构教堂、摩尔达维亚教堂、锡吉什瓦拉历史中心、达契亚人城堡、特兰西尼亚村庄、设防教堂、霍雷祖修道院、多瑙河三角洲。
名人
埃米内斯库(1850年-1889年)公认的最负盛名的罗马尼亚诗人,现代罗马尼亚语之父。《金星》是罗马尼亚19世纪着名诗人米哈伊·埃米内斯库的代表作。
格奥尔基·哈吉(Gheorghe Hagi,1965年2月5日),罗马尼亚足球运动员,现已退役。哈吉是罗马尼亚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球员。自1983年首次登台,哈吉已成为罗马尼亚为国效力次数最多的球员,他也是罗马尼亚的射手王。2001年曾短暂执教罗马尼亚国家队。
桑德拉·拉露卡·伊兹芭萨,罗马尼亚现役女子体操运动员,出生和生长于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1994年4岁时开始体操训练,获得2007年世界锦标赛团体季军,2008年欧洲锦标赛团体冠军,最终获得北京奥运会团体季军,在2008年的世界盃总决赛上,她又获得自由体操铜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