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致政(1964年11月17日-),台湾省苗栗县通霄镇人,1986年毕业于政治大学外交系,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政治学硕士(1988年-1991年)、博士(1991年-1995年),私立东吴大学政治学系副教授,曾任该系系主任职务。学术专长为国际关係、外交政策、博弈理论。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罗致政
- 出生地:台湾苗栗县
- 出生日期:1964年11月
- 毕业院校:政治大学
- 学位:博士
人物经历
1986年台湾政治大学外交学系学士,1991年美国加利福利亚大学洛杉机分校政治学硕士、1995年政治学博士
现任“国策研究院”执行长,台湾东吴大学政治学系副教授,民进党新北市党部主委。1998年始任民进党“中国政策顾问团”国际情势组顾问。2002年8月始任民进党“国际事务部”谘询委员。民进党“台日友好协会”成员。为民进党中国大陆政策、“外交”政策之重要幕僚。与前“外交部长”田弘茂关係密切,为田的核心幕僚。
主要经历
学术、政治任职
1994—1995年任美国加州大学洛杉机分校国际关係中心研究员;
1995年回台湾任东吴大学政治学系副教授;
1998年始任“国策研究院”研究委员,同年始任台北市政府公务人员训练中心讲座;
1998—2000年曾任《国策》专刊总编辑;
1999—2000年任“国策研究院”综合企划部主任;
1999年任哥斯大黎加大学政治学系访问教授;
2000年始任“外交部外交人员讲习所”讲座,《中国事务》期刊编辑委员,《国防政策评论》期刊编辑委员。2000年5月—2002年2月任“外交部研究设计委员会”主任委员,“外交事务协会”秘书长;
2001年始任American Asian Review助理编辑,10月始《国际事务季刊》编辑委员,12月始任“国防大学”军事学院荣誉讲座;
2002年2月始又任《国策》专刊总编辑,同年任“国策研究院”执行长;
2003年始任“外交部谘询委员”;
2003年2月—2004年5月任台湾公共电视台“全球现场”节目主播/评论;
2004年1月为陈水扁“公投宣达团”成员;
2004年1月始任台北国际社区广播电台(ICRT)客座新闻评论,7月始任“教育部”媒体素养教育委员会委员,10月始任“行政院大陆委员会谘询委员”。
2010年2月——2012年5月,新台湾国策智库(台湾国策)执行长;
2012年1月,台湾第8届“立委”选举中,罗致政代表民进党参加新北市板桥市区区域“立委”,以1.49%差距败阵代表国民党的江惠贞而落选。
2012年2月—至今,民进党发言人。
2012年3月14日,民进党发言人罗致政出发前往云南腾冲,参加海峡两岸关係研究中心15日-16日举办的第十届两岸关係研讨会。这是民进党2008年失去执政权后,首次由具党职身份者赴大陆参加研讨会,被视为“破冰之旅”。
2012年5月27日,民进党主席四合一选举中,蔡英文爱将罗致政击败苏贞昌子弟兵张宏陆当选新北市党部主委,成为大黑马。
社团任职
1997—1998年任台湾政治学会秘书长;
1999—2000年任执行委员;
2003—2004年任常务监事;
2000—2001年任“中华民国南科产业经营协会法政委员会”副召集人;
2000年8月—2002年2月任“外交事务协会”秘书长;
2002年7月始任“台俄协会”秘书长,国际合作发展基金会董事,“中华民国台北APEC研究中心”指导委员;
2003年始任愿景青年行动纲协会理事,“中华欧亚教育基金会”顾问;
2004年5月始任台湾国际政治学会理事,7月始任欧洲联盟研究协会理事。
政治主张
认为“只有自身战力的提升才是‘国家安全’的真正保证。在对外军购与自行研发并重下提升‘国防’科技,加速‘国军’二代兵力整建,强化制空、制海、反登入与反封锁之能力,如此才是确保台海和平稳定的关键所在。”而“所谓台海‘现状’其实根本不存在,因为中国快速崛起已是事实,许多维繫台海稳定的因素不断改变,因此国际社会片面对台划出许多‘红线’,要求台湾不能做这、不能做那,对台湾既不公平,也不符合维繫现状的精神。”在国际社会上要处处“凸显台湾的主体性”。赞同“台湾正名”。竭力鼓吹、坚决反对欧盟解除对中国人的武器禁运。认为大陆《反分裂国家法》是“战争背书法”,台湾可用“公投”作武器予以反制。
主要成果
课题
曾承担台湾当局“两岸互动的零和与双赢”、“中共战略运用对国内风险态度与对大陆政策的影响”、“国会外交研究”、“九一一事件后美国与两岸安全策略之研究”等重要课题。
着作
《九一一事件后美国与两岸安全策略之研究》,2003年12月,行政院研究发展考核委员会,ISBN 9570158077。
《The New Chinese Leadership: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after the 16th Party Congres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 (co-eds with Yun-han Chu and Ramon H. Myers) 。
《解构“一个中国”:国际脉络下的政策解析》(与宋允文主编),2007年9月,台湾智库,ISBN 9868336708。
《解开台湾主权密码》(与林佳龙、李明峻主编),2008年11月,台湾智库,ISBN 9868336767。
《Unlocking the Secret of Taiwan's Sovereignty》(Taipei: Taiwan Thinktank, 2008) (co-eds with Chia-lung Lin and Ming-juinn Li)。
《漂移的岛屿:大国夹缝中的台湾》,2009年1月,前卫出版社,ISBN 9578016069。
《联合国相关国际组织宪章选辑》,(与李明峻合编着),2009年1月12月,东吴大学政治系联合国研究中心。
《ECFA大冲击:台湾的危机与挑战》(主编),2010年6月,新台湾国策智库 ISBN 9789868627703。
《地方政府治理的新局与挑战》(主编),2010年11月,新台湾国策智库 ISBN 9789868627727。
《Deconstructing ECFA: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for Taiwan》,(与曹添旺合编),2010年12月,新台湾国策智库 ISBN 9789868627758。
《罗声若响》,2011年4月,新台湾国策智库,ISBN:9789868627765 。
《台湾民主巩固:政权轮替的国家安全挑战》,(与吴钊燮、刘世忠合着),2011年4月,新台湾国策智库,ISBN: 9789868627772。
《台湾外交的省思与前瞻》,(与吴钊燮合编),2012年2月,新台湾国策智库,ISBN: 9789866040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