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丹的情人》是由布鲁诺·努坦执导,伊莎贝尔·阿佳妮、杰拉尔·德帕迪约、阿兰·盖音等主演的剧情片。该片于1988年12月7日在法国上映。
该片讲述了一个对雕塑具有天然兴趣和不凡天资的少女卡蜜儿,由于命运的捉弄,深陷不可能之爱而被爱情榨取得一无所有的悲剧故事。
基本介绍
- 导演:布鲁诺·努坦
- 编剧:布鲁诺·努坦
- 主演:伊莎贝尔·阿佳妮,杰拉尔·德帕迪约,阿兰·盖音
- 对白语言:法语
- imdb编码:tt0094828
- 中文名:罗丹的情人
- 外文名:Camille Claudel
- 其它译名:罗丹与卡蜜儿、卡蜜儿·克劳岱尔
- 出品时间:1988年
- 製片地区:法国
- 类型:剧情
- 片长:175分钟
- 上映时间:1988年12月7日
- 色彩:彩色
剧情简介
少女卡蜜儿(伊莎贝尔·阿佳妮饰)从小对雕塑感兴趣,父亲也一直以宽厚的包容心来理解和支持她。卡蜜儿渴望成功,她以已负盛名的罗丹作为自己的偶像。但是有一日机遇从天而降,幻想变成现实,罗丹(杰拉尔·德帕迪约饰)出现了,并且对卡蜜儿的作品感到震惊。他意识到自己面前的这位少女具有极高的才情,将成为他的灵感之源。而卡蜜儿,也为出现在自己面前的罗丹弄得神魂颠倒,并迅速堕入爱河。但是罗丹只是希望更多地利用卡蜜儿的灵感以资己用,他对卡蜜儿并没有爱,也没有怜悯。
在做罗丹的情人长达15年之后,卡蜜儿怀上了罗丹的孩子。卡蜜儿希望有一个稳定的家庭,但面对卡蜜儿的当面质问,罗丹狡黠地闪烁其词,卡蜜儿看透了罗丹的虚伪:他只是希望得到自己的爱情,但是并不想结婚。离开罗丹的卡蜜儿又重新投入属于自己的雕塑创作之中。当她创作了一座一男两女的雕像之时,罗丹却怀疑这是在影射自己,于是通过在市政府的特殊关係攫取了这一作品。离开了罗丹的卡蜜儿,同样被剥夺了创作的权利。面对罗丹的自私,卡蜜儿彻底走向疯狂,她开始放弃了自己长期坚守的矜持,开始放弃了爱情对自己的深深束缚,她在罗丹楼底下破口大骂,她已经彻底被毁灭。在她疯癫之后,她的作品开始被人们发现,但这些作品已经沦为人们嗤笑她的话柄了。韶华已逝,她最辉煌的几年也只是陷落于大师的阴影当中,她只能独自走向疯狂,1943年秋天,她死于巴黎远郊的蒙特维尔戈疯人院中。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角色 | 演员 | 配音 |
---|---|---|
卡蜜儿·克劳岱尔 | 伊莎贝尔·阿佳妮 | ---- |
奥古斯特·罗丹 | 杰拉尔·德帕迪约 | ---- |
普洛斯珀·克劳岱尔 | 阿兰·盖音 | ---- |
保罗·克劳岱尔 | Laurent Grévill | ---- |
Louise-Athanaise Claudel | 玛德琳尼·罗宾森 | ---- |
Jessie Lipscomb | Katrine Boorman | ---- |
Rose Beuret | Danièle Lebrun | ---- |
Louise Claudel | Aurelle Doazan | ---- |
Victoire | Madeleine Marie | ---- |
Claude Debussy | Maxime Leroux | ---- |
Eugène Blot | Philippe Clévenot | ---- |
Morhardt | Roger Planchon | ---- |
Schwob | Flaminio Corcos | ---- |
P'tit Louis | Roch Leibovici | ---- |
Marcel | Gérard Darier | ---- |
Limet | Jean-Pierre Sentier | ---- |
Giganti | Philippe Paimblanc | ---- |
Adèle | Hester Wilcox | ---- |
La femme accroupie | Ariane Kah | ---- |
Le photographe | Patrick Palmero | ---- |
La cantatrice | Anne-Marie Pisani | ---- |
Robert | Martin Berléand | ---- |
La concierge | Claudine Delvaux | ---- |
Madame Morhardt | Dany Simon | ---- |
Le pianiste | Michel Beroff | ---- |
Ferdinand de Massary | Eric Lorvoire | ---- |
职员表
製作人 | 导演 | 副导演(助理) | 编剧 | 摄影 | 配乐 | 剪辑 | 选角导演 | 艺术指导 | 服装设计 |
---|---|---|---|---|---|---|---|---|---|
伊莎贝尔·阿佳妮 Bernard Artigues Christian Fechner | 布鲁诺·努坦 | Frédéric Blum | 布鲁诺·努坦 Reine-Marie Paris Marilyn Goldin | Pierre Lhomme | 盖布瑞·雅德 | Jeanne Kef | Shula Siegfried | Bernard Vézat | Dominique Borg |
角色演员介绍
- 卡蜜儿·克劳岱尔演员:伊莎贝尔·阿佳妮从小对雕塑感兴趣的少女。她的父亲也一直以宽厚的包容来信赖、理解和支持她。卡蜜儿渴望成功,她以罗丹作为自己的偶像。后来她结识了罗丹,并迅速与他坠入爱河。在当了罗丹15年的情人之后,因为罗丹不想和她结婚,卡蜜儿便离开了罗丹。
- 奥古斯特·罗丹演员:杰拉尔·德帕迪约久负盛名的雕塑家。他刚结识卡蜜儿的时候,对她的作品感到震惊。他意识到卡蜜儿具有极高的才华,能成为他的灵感之源。但是罗丹只是希望更多地利用卡蜜儿的灵感以为己用,他对卡蜜儿并没有爱,也没有怜悯。
- 保罗·克劳岱尔演员:Laurent Grévill卡蜜儿的弟弟,诗人。他一度很支持卡蜜儿的事业,但因为离开罗丹后的卡蜜儿变得越发疯狂,他也不能理解自己的姐姐。最后他和母亲一起把卡蜜儿送进疯人院。
音乐原声
曲目 | 专辑信息 |
---|---|
Camille | ![]() |
Rodin | |
Dana?E | |
Folie Neubourg | |
Portrait | |
Lettre | |
Camille Et Rodin | |
Banquet | |
Camille Et Paul | |
Rupture | |
Seule | 艺人: Gabriel Yared |
Enterrement | 唱片公司: Virgin |
Internement | 发行时间: 1988年1月1日 |
获奖记录
年份 | 奖项名称 | 单项奖名称 | 获奖结果 | 获奖方 |
---|---|---|---|---|
1989 | 第39届柏林电影节 | 最佳女演员 | 获奖 | 伊莎贝尔·阿佳妮 |
金熊奖 | 提名 | 布鲁诺·努坦 | ||
第14届法国凯撒奖 | 最佳影片 | 获奖 | 《罗丹的情人》 | |
最佳女演员 | 获奖 | 伊莎贝尔·阿佳妮 | ||
最佳摄影 | 获奖 | Pierre Lhomme | ||
最佳服装设计 | 获奖 | Dominique Borg | ||
最佳配乐 | 获奖 | 盖布瑞·雅德 | ||
最佳製作设计 | 获奖 | Bernard Vézat | ||
最佳男演员 | 提名 | 杰拉尔·德帕迪约 | ||
最佳新人男演员 | 提名 | Laurent Grévill | ||
最佳男配角 | 提名 | 阿兰·盖音 | ||
最佳声效 | 提名 | Guillaume Sciama、Dominique Hennequin、François Groult | ||
最佳剪辑 | 提名 | Joëlle Hache、 Jeanne Kef | ||
最佳处女作 | 提名 | 《罗丹的情人》 | ||
1990 | 第62届奥斯卡金像奖 | 最佳女主角 | 提名 | 伊莎贝尔·阿佳妮 |
最佳外语片 | 提名 | 《罗丹的情人》 | ||
第47届美国金球奖 | 最佳外语片 | 提名 | 《罗丹的情人》 |
製作发行
製作公司
Films Christian Fechner (法国) | Films A2 (法国) |
Lilith Films I.A. | Images Investissements (法国) |
Gaumont International (法国) | Ministère de la Culture de la Republique Française (法国) |
Antenne-2 (法国) | Sofica Créations (法国) |
DD Productions (法国) | Sofica Investimage (法国) |
Centre National de la Cinématographie (法国) |
上映日期
国家 | 日期 | 国家 | 日期 |
---|---|---|---|
法国 | 1988年12月7日 | 日本 | 1989年10月7日 |
瑞典 | 1988年12月25日 | 芬兰 | 1989年11月3日 |
西德 | 1989年5月18日 | 美国 | 1989年12月21日 |
阿根廷 | 1989年9月28日 | 澳大利亚 | 1990年3月15日 |
影片评价
在该片中道德感被悬置起来,大师的伟大成就与贪婪,即是男人的应当有所成就与贪婪。在任何版本的情爱故事中,女人都是为爱情而生的,都必须做好为了男人的自私而随时牺牲自己幸福的準备。爱情的天平两侧,需要男女双方不同的付出和作为。不要以为这样的悲剧故事是要引人指责男人的自私自利和虚伪,因为越是以如此不平衡的剧情展开的故事,观众越是喜闻乐道,越是残忍得令人唏嘘不已的故事,越是令人刻骨铭心。付出和自私,并非一进一出的关係,而仅仅同人们关于男人、女人在这个世界中扮演的角色分量的认识相关联。(《性与平等 一部简明的西方性伦理髮展史》评)
该片中的卡蜜儿被伊萨贝拉·阿佳妮以戏剧化的方式塑造,观众目睹了卡蜜儿与罗丹从相识、坠入情感、热恋相依、初生间隙、仇恨割裂直到前者彻底崩溃这30年间的因缘际会。与之伴随的是,卡蜜儿的形象从青春冲动、活力四射到成熟饱满、风韵有致,以至最终令人跌破眼镜的自我毁灭。影片通过改造角色的视觉形象,游刃有余地建构了一段“从美女到疯子”的身体修辞。人们只会将美女与花瓶联繫起来,却乐于相信疯子与艺术创作之间自有神秘可言。所以该片中卡蜜儿“从美女到疯子”的形象改变过程,某种程度上就是创作者为她赋予艺术家光环的过程。(《浙江传媒学院学报》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