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27日,《罕见病诊疗指南(2019年版)》在北京协和医院学术会堂发布。
《罕见病诊疗指南(2019年版)》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主办,中国罕见病联盟、北京协和医院承办,是中国首部罕见病诊疗指南。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罕见病诊疗指南(2019年版)
- 主办单位: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
- 承办单位:中国罕见病联盟
- 承办单位:北京协和医院
- 发布时间:2019年2月27日
- 发布地点:北京协和医院学术会堂
- 涵盖病种:121种罕见病
指南详情
发布背景
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局长张宗久,国家卫生健康委高度重视罕见病管理,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并取得初步成效:联合相关部门印发了第一批罕见病目录,为各部门开展相关工作提供了有益参考;建立全国罕见病诊疗协作网,实现患者筛查、诊断、治疗、康复等就医全过程的连续诊疗服务;构建全国新生儿疾病筛查网路;降低包括罕见病在内的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等。
指南介绍
《中国罕见病诊疗指南(2019版)》,是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委託罕见病诊疗与保障专家委员会办公室(北京协和医院)牵头编写的,是我国第一部关于罕见病的诊疗指南。
该指南由全国近百位专家编写、八十余位权威专家审稿,由中国罕见病联盟理事长、北京协和医院院长赵玉沛院士任名誉主编。涵盖121种罕见病,体现了我国罕见病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的科学性、权威性、规範性、代表性、实用性和指导性。
指南总计70万字,以《目录》及《释义》为基础,对121种罕见病详细阐述了定义、病因和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并在每一种罕见病的最后提出了诊疗流程,以清晰的流程图形式向读者展现诊断流程和治疗原则,对于开展医务人员培训,指导医务人员识别诊断罕见病,提升我国罕见病规範化诊疗能力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