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溪县位于安徽省南部,徽州六县之一,徽州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被称为“徽厨之乡”,“无徽无成镇,无绩不成街”,现隶属于宣城市管辖。绩溪位于皖南山区,地处黄山山脉和西天目山山脉结合带,长江水系与钱塘江水系分水岭,东与临安市交界,北与宁国市、旌德县毗连,西与旌德县、黄山市黄山区及歙县接壤,南与歙县相邻;介于北纬29°57′~30°20′,东经118°20′~118°55′之间;县境总面积1126平方公里;辖8个镇、3个乡;总人口17.68万人(2014年)。2015年,绩溪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7亿元。
绩溪县有龙川景区、徽杭古道景区、千年仁里景区、鄣山大峡谷、绩溪博物馆等景点。
绩溪县森林覆盖率达76.5%,是联合国绿色产业示範区、国家级生态示範县;是徽文化的主要发祥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徽菜之乡”、“中国厨师之乡”和2008年北京奥运火炬传递接力城市。2019年3月,被列为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绩溪县
- 外文名称:Jixi County
- 别名:徽菜之乡、徽厨之乡
- 行政区类别:县级
- 所属地区:安徽省宣城市
- 下辖地区:8个镇、3个乡
- 政府驻地:华阳镇
- 电话区号:0563
- 邮政区码:245300
- 地理位置:安徽省南部、新安江流域
- 面积:1126平方公里
- 人口:16.1万(2017年常住人口)
- 方言:徽语绩歙片或吴语徽严片绩歙小片
-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 着名景点:龙川景区、徽杭古道、千年仁里景区、鄣山大峡谷、绩溪博物馆等。
- 机场:黄山屯溪机场
- 火车站:绩溪县站(二级)、绩溪北站
- 车牌代码:皖P
- 行政代码:341824(属徽州时为342721)
- 民系:江浙民系(吴越民系)
- 名人:胡锦涛、胡适、胡宗宪、胡雪岩
- 友好区县:浙江温州龙湾区、山东青岛崂山区
- 地区生产总值:67.80亿元(2017年)
- 人均生产总值:42375元(2017年)
- 县委书记:黄德泉
- 县长:何刚
历史沿革
夏、商朝,县境属扬州。周朝春秋前期属吴;后期(公元前473年以后)属越。
战国间(前306年~前223年)属楚。秦二十六年(前221年)属会稽郡。
汉高祖元年(前206年)属鄣郡(一说秦末置鄣郡)县境为歙县地,汉元狩二年(前121年)属丹阳郡,治在宛陵(今宣城)。
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年)属新都郡,治在始新(今淳安县)。
晋太康元年(280年)改称新安郡,治仍旧。
梁大同元年(535年),析歙县华阳镇置良安县(良安,民间有人写作“梁安”),属新安郡。县治在扬之河东岸大屏山麓后岸村(今后外村)。承圣二年(553年),分新安郡黟、歙、海宁、黎阳4县置新宁郡,良安县的归属未见记载。一说,良安置县不久即废。清乾隆《绩溪县誌》载,唐武德七年(624年)废良安县,仍归歙县。
唐永泰二年(766年),平息旌德县王万敌农民起义。刺史长孙全绪奏置绩溪县。《寰宇记》:绩溪“永泰二年(766年)置”。《旧唐书》:“永泰二年十一月甲子日改为大曆元年,故《元和志》云,大曆二年置。疆里至大曆二年乃定”。)析歙县华阳镇置绩溪县,属江南西道歙州。景福元年(892年)隶歙州,五代十国时,先属吴国(杨行密),后为南唐地。
北宋开宝八年(975年),县境属江南西路歙州,至道三年(997年),属江南路歙州。天禧二年(1018年),属江南东路歙州。宣和三年(1121),改歙州为徽州,以绩溪徽岭、徽溪而名。
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县境属江淮行省徽州路。二十一年,属江浙行省徽州路。至正十七年(1357年)即宋(韩林儿)龙凤三年,县境属朱元璋江南行省徽州路,旋改徽州路为兴安府。吴(朱元璋)元年(1367年),改兴安府为徽州府。绩溪县均属之。
明洪武元年(1368年),绩溪县属中书省徽州府。十三年正月,属六部直隶徽州府。永乐元年(1403年),属南京直隶徽州府。
清顺治二年(1645年)九月,绩溪县属江南省徽州府。康熙六年(1667年),属安徽省徽州府。鹹丰四年(1854年),随徽州府由浙江巡抚兼管。同治四年(1865年),复归安徽省。
民国元年(1912年),裁府,直属安徽省。
民国二年(1913年)设道,属安徽省芜湖道。
民国六年(1917年),废道,直属安徽省。
民国九年(1920年)初,设首席县长制,绩溪县归宣城县长节制。同年10月,属安徽省第十行政督察区(治所休宁)。
民国十六年(1927年)4月,属皖南行署第十行政督察区。
民国十八年(1929年),直属皖南行署,同年8月,改属安徽省第七行政督察区。
1949年4月30日,绩溪县解放,成立徽州专区,属皖南区。
1952年4月13日,属安徽省徽州专区。
1956年1月12日撤徽州专区,隶属芜湖专区。
1961年4月13日,复设徽州专区,绩溪县属之。
1971年3月,徽州专区改称徽州地区,仍属之。
1987年11月27日,绩溪县划属宣城地区。
2000年6月25日,宣城地区改为地级宣城市,绩溪县属之至今。
行政区划
截至2014年,绩溪县辖8个镇、3个乡:华阳镇、长安镇、伏岭镇、上庄镇、扬溪镇、临溪镇、瀛洲镇、金沙镇、板桥头乡、家朋乡、荆州乡;县政府驻地华阳镇。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绩溪县位于安徽省南部,地处黄山山脉和西天目山山脉结合带,长江水系与钱塘江水系分水岭,东与临安市交界,北与宁国市、旌德县毗连,西与旌德县、黄山区及歙县接壤,南与歙县相邻;介于北纬29°57′~30°20′,东经118°20′~118°55′之间;县境总面积1126平方公里。
绩溪县
地形地貌
绩溪县位于黄山与天目山接合部,县界及境内有海拔千米以上山峰40余座,重峦叠嶂,溪流纵横,地势高于邻县,史称“宣歙之脊”。山脉、盆谷相间,呈“多”字形延伸。中部是贯通南北的断裂带,县城位于断裂带中南段的华阳断陷盆地。清凉峰踞县境东端,界皖、浙两省三县,顶峰及其北坡坐落境内。中部东西向凸起,溪水南北分流,分别入钱塘江和长江。

气候
绩溪县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受地形影响,与同纬度平原地区相比,气温较低,降水较多,日照较少,风力较弱,且表现出垂直分异。春季气温回升快,雨日多;秋季气温下降快,雨日少。春、秋两季短,实为冬、夏之过渡性季节。
自然资源
水能资源
据2016年5月官网信息显示,绩溪县水能资源可开发量为2.3万千瓦。地表径流总量10.3亿m,人均年占有量6042m,地表径流96.6%流出境外。
矿产资源
据2016年5月官网信息显示,绩溪县境内矿藏有39种,主要有金、银、铜、钨、钼、铅、锌、砩石、石煤等。其中钨矿储量达40780吨;石煤储量13.96亿吨。
植物资源
据2016年5月官网信息显示,绩溪县野生植物资源,已查明共有150多科,1320余种。其中,属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植物27种,省、地方保护的20余种,主要树种有杉木、马尾松、黄山松、青岗栎;还有桑、茶、油桐、油茶、山核桃等经济林;竹类分布较广,主要有毛竹、元竹等。药用植物,有贝母、黄莲、白朮、丹参、山茱萸、茯苓、七叶一枝花等600多种。
动物资源
截至2010年,绩溪县野生动物中兽类有50余种、鸟类100余种、爬行类20余种、两栖类10余种、鱼类30余种。
人口民族
人口
2017年, 绩溪县户籍人口17.5万人,全县人口出生率10.5‰,人口死亡率11.8‰,人口自然增长率-1.3‰。
民族
截至2017年,绩溪县有汉族、回族、哈尼族、白族、布依族、侗族、苗族、畲族等20余个民族。
经济发展
综述
2017年,绩溪县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7.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8.0%。从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8.9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1.6亿元,增长8.3%;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7.4亿元,增长9.3%。三次产业占比由上年同期的15.1:45.8:39.1调整为13.1:46.5:40.4。
第一产业
2017年,绩溪县完成农业产值22亿元,同比增长4.7%。一是农作物种植结构进一步最佳化。农作物播种面积为17696公顷,增长0.27%,其中:粮食播种面积8810公顷,与上年持平,蔬菜播种面积2240公顷,增长0.49 %。二是农作物产量平稳增长。粮食产量61347吨,增长2.04%,蔬菜产量45584吨,增长0.54%。三是畜牧业出栏量总体稳步增长。家禽出栏40万只,生猪出栏141580头,增长0.06%,羊出栏1210只,增长5.2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2013元,增长8.7%。
第二产业
2017年,绩溪县规模工业共完成总产值同比增长17.7 % ,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8.9%,比上年同期提高1.5个百分点。
2017年, 以安徽富凯特材有限公司为核心的机械金属製品业,2017年完成工业增加值2.07亿元,拉动全县规上工业增长7.9个百分点,对全县规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46.4%;以安徽立兴化工有限公司为主力的化学原料和化学製品製造业,2017年完成工业增加值1.74亿元,拉动全县规上工业增长2.96个百分点,对全县规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17.4%;以黄山恆久链条为龙头的机械链条业,2017年完成工业增加值1.54亿元,拉动全县规上工业增长3.33个百分点,对全县规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19.6% 。
2017年,绩溪县富凯特材、黄山恆久链、立兴化工、小小科技、向阳纸业等骨干企业支撑规上工业总产值、工业税收的平稳增长,5户企业税收累计入库 9741.8万元,同比增长53.5%,占全县规上工业入库税收的46.8 %;累计实现产值19.2亿元,同比增长53.6%,占到规上工业总产值的32.1%。
2017年,绩溪县新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0.3亿元,同比增长39.2 %,高于全市平均增幅4.2个百分点,占我县规上工业总产值的33.9%,处于全市第1位。
2017年,绩溪县规上工业完成税收20792.4万元,同比增长20.4%。其中税收超过1000万元以上的有3户企业,收入超过500万元的有11户企业,税收超过100万元的更是达到39户。2017年全社会工业用电量为26759万千瓦时,同比增长12.55%。
2017年,全县建筑业完成增加值51956万元,同比增长7.2%。
第三产业
2017年,绩溪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8亿元,增长11.7%。其中限额以上商贸企业实现零售总额13.5亿元,增长16.1%。
12月末,全县实现进出口总额8258 万美元,同比增长0.6%;其中出口7614万美元。
引进内资方面: 2017年,全县实际利用亿元以上省外到位资金54.8亿元,同比增长21.8%。
外资引进方面:全县实际到位国外资金累计2012万美元,比上年净增149万美元,同比增长8.0%。
随着旅游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和宣传力度的加大,全县旅游业持续升温。据旅游部门统计,全县全年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2.2亿元,增长20%,全县接待游客871.2万人次,增长20%。
2017年,全县全部财政收入(不含基金)106387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2%。其中:完成地方财政收入75887万元,增长3.0%。全县完成财政支出(不含基金)168171万元,增长4.4%。
截止12月底,全县金融系统存款余额(不含外币)1007212万元,增长6.8%。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645126万元,增长8.0%;金融机构贷款余额759387万元,增长21.9%。
全年在建项目254个,其中本年新入库项目196个,比上年增加20个;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6.94亿元,同比增长0.8%;工业技改投资完成25.88亿元,同比增长30.1%;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6.24亿元,同比增长48.2%。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69亿元,第二产业完成投资46.01亿元,第三产业完成投资69.24亿元,其中第三产业完成投资占比为59.2%,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17年,绩溪县继续实施素质教育工程,进一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扎实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年末全县共有各类学校20所(不含幼稚园、教学点),在校学生15431人,国小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国中毕业生升学率达100%,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3.9%。
科技事业
截至2017年,绩溪县全县在职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262人,其中在职工程师技术等级职称以上人员达1173人。在职技师中高级技师111人,高级工661人,中级工926人,初级工2586人。
2017年,认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6家,进入省培育企业4家,目前全县高新技术企业达16家。组织实施省科技重大专项1项、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省动植物新品种2项,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1支,并成功申报省科创团队政策扶持。引导我县科技企业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省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关係,逐步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让创新成果更具市场竞争力。2017年,全县申请专利192项,其中发明专利71项;授权发明专利22项。
文化事业
截至2017年,绩溪县拥有文化站(馆)12个,公共图书馆藏书25.7万册;拥有广播电视台1座,调频发射台1座,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1座,全县年末拥有有线电视用户52440户,其中:数字用户20678户,直播电视用户1500户;广播综合覆盖人口率97.1%,电视综合覆盖人口率99.2%。
医疗卫生
截至2014年,绩溪县共有卫生机构18个(不含村卫生室、诊所、医务室等),其中医院、卫生院13个,医院、卫生院共有床位536张,全县医院、卫生院共有专业卫生技术人员665人,执业医师、助理医师273人,注册护士286人。城镇职工公费医疗保险、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医疗三险)改革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完善。
社会保障
2017年末,绩溪县共有34009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有89252人参加农村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有23521人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有9000人参加城镇职工失业保险;有136453人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
社会福利
2017年末,全县共有城乡社会养老服务机构14个,拥有床位1726张。抚恤、补助优抚对象1093人;城市最低生活保障488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2637人;其他社会定期救济对象236人,全年对城乡困难群体实行临时救助189人次。
人民生活
2017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820元,比上年增长8.4%;全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013元,比上年增长8.7%。
邮电
2017年末,绩溪县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1606万元,增长5.6%。年末固定电话用户2.6万户,年末行动电话用户17.7万户,网际网路用户3.1万户。
交通运输
绩溪县境内芜屯公路(215省道)与南雄公路(217省道)自北、自西相交县南;皖赣铁路纵贯县境南北,绩溪火车站为二级站。与徽杭高速公路所在县境只距离2公里,与黄山机场仅距56公里,与芜湖港相距186公里。
2017年5月宣绩铁路被纳入安徽省铁路“十三五”规划。2015年6月28日合福高铁正式通车,在绩溪设绩溪北站1个高铁站。
2017年末,运输能力有所增强。G223(原S215省道)绩溪至歙县段改建工程竣工通车;部分县乡村公路进行升级改造,全县交通运输环境得到有效改善。2017年全县完成道路运输客运量326万人次,客运周转量23023万人公里,分别增长36.1%、36%;累计完成货运量138万吨,货运周转量26851万吨公里,分别增长36.2%、36.1%。
历史文化
截至2015年,绩溪境内有文化遗存三百余处,其中祠堂一百三十余幢,有徽派古民居、古道、亭庙、古水口、古桥,共有国保、省保、县保文物53处。有“木雕艺术殿堂”美誉的龙川胡氏宗祠,早在1998年就被国务院批准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宗祠内的隔扇门裙板木雕荷花图,寓意“和谐”、“和美”、“和顺”、“和鸣”,体现出以“和”为贵的传统儒家思想。始建于宋代的绩溪文庙是皖南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孔庙,占地面积1439平方米。
明伦堂考棚始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周氏宗祠始建于明代,占地面积1156平方米,整体建筑保存完好,宗祠内陈列有大量的徽派石雕、木雕、砖雕文物精品,已整修为绩溪县三雕博物馆,免费对外开放。徽文化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出自绩溪,胡开文墨庄所制“地球墨”,曾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质奖章;由绩溪民间乡土菜餚演变形成的徽菜,跻身于中华八大菜系。
风景名胜
千年仁里景区
千年仁里景区距绩溪县城3公里,位于登源河西畔。据考古发现,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活动,村南留有龟山遗址。文革前村中还有石牌坊10余座,以贞节牌坊居多,仅存2座,皇门公牌坊是现存遗蹟之一。据说,这一牌坊是为官至皇门侍郎的村人所立。村中还留有程姓一世祖的墓道坊,横额上刻有“唐金乡尹药公墓道”。村中近1500年历史的“百步钦街”,是当时皇帝御赐耿姓尚书“免徵地”一块,在村东井地段用砖砌垒“百步钦街”一条。廊亭已毁,但百步钦街道路保存完好。

鄣山大峡谷

鄣山大峡谷,又称伟人谷,占地面积约15平方公里。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清凉峰的南大门。景区内拥有43种国家级珍贵物种和13种国家级保护动物;有五十余个景点,其中“伟人石像、百丈岩、葫芦潭、冠顶生花”是其主要特色景点。“世界第一巨石”百丈岩,高460米,宽180米。
绩溪博物馆
绩溪博物馆是一座地方历史文化综合博物馆。馆址坐落于老城区中心地段,原为老县政府旧址,同时还是老县衙遗址。建筑面积达10003平方米,占地面积9520平方米,其中展厅面积约3500平方米。绩溪博物馆的展馆分为:序厅、绩水徽山、人文绩溪、商道绩溪、风土绩溪、徽韵绩溪和徽味绩溪七个部分。内容有巍巍徽岭、潺潺徽溪、崇文重教、新学先声、徽商故里在绩溪、徽州骆驼绩溪牛、花朝古会、鞦韆抬阁、绩溪三雕、绩溪名厨、徽菜名馆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