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量经济学案例集》是2013年3月29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武拉平。
基本介绍
- 外文名:Selected Cases of Macroeconomics
- 书名:总量经济学案例集
- 作者:武拉平
- 出版日期:2013年3月29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ISBN:9787300170305
-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页数:301页
- 开本:16
- 品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武拉平编着的《总量经济学案例集》是一本配套于“总量经济学”课程的案例集,本案例集通过国际、国内的经典以及新颖的案例,力求通过对案例的分析来引导和启发读者学习总量经济学知识和研究巨观经济中的实践问题。当然,本书主要是针对本科生和硕士生的学习而配套设计的,对于要求实战经验较多的MBA学生,本书更是一本难得的参考书。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一本配套于“总量经济学”课程的案例集,本案例集通过国际、国内的经典以及新颖的案例,力求通过对案例的分析来引导和启发读者学习总量经济学知识和研究巨观经济中的实践问题。当然,本书主要是针对本科生和硕士生的学习而配套设计的,对于要求实战经验较多的MBA学生,本书更是一本难得的参考书。
作者简介
武拉平,山西文水人,管理学博士,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12)。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农业合作与发展研究中心特聘教授,日本富山大学远东地域研究中心(CFES)客座研究员,中国经济信息网特聘教授。1995年以来一直从事总量经济学和国际贸易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为本科生、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分别讲授初级、中级和高级总量经济学。
武拉平教授曾任国家开发银行谘询专家,世界银行TCC5项目专家,联合国粮农组织TCP项目国家顾问,国家《粮食法》起草工作专家组专家、农业部市场预警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以及多个省市自然基金项目评审专家;科技部、美国农业部、福特基金会等项目评审谘询专家。曾赴10多个国家从事学术交流,对国内外巨观经济有深入的思考。
武拉平教授曾任国家开发银行谘询专家,世界银行TCC5项目专家,联合国粮农组织TCP项目国家顾问,国家《粮食法》起草工作专家组专家、农业部市场预警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以及多个省市自然基金项目评审专家;科技部、美国农业部、福特基金会等项目评审谘询专家。曾赴10多个国家从事学术交流,对国内外巨观经济有深入的思考。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有趣的巨观经济现象
案例01 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疯狂的选择?
案例02 蜜蜂的寓言:一定要消费拉动经济成长吗?
案例03 有趣的总量经济学:意见相反的两位经济学家都可获得诺贝尔奖
案例04 披着羊皮的羊:经济学模型的尴尬
案例05 中国市场化改革的逻辑:摸着石头过河
第二部分 国民收入核算
案例06 理性看待GDP数据
案例07 中国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案例08 地区GDP汇总不等于全国GDP
案例09 肯德基与中国经济
案例10 国民经济的活动流程:政府如何进行巨观调控
第三部分 总供给与总需求
案例11 经济过热与“软着陆”
案例12 技术进步对经济成长的影响
案例13 中国居民的消费特点和消费函式的形成
案例14 中国特色的储蓄:中国进入负利率时代了吗?
案例15 中国投资函式形成的特徵
第四部分 失业与就业
案例16 中国近年来的“民工荒”:刘易斯拐点到了吗?
案例17 农村剩余劳动力何去何从?
案例18 大学生就业难:中国高素质人才过剩了吗?
案例19 中国失业问题的特徵、原因及对策:如何解决中国失业问题?
案例20 金融危机影响下,美国的失业及政策分析
第五部分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案例21 20世纪中国的通货膨胀与紧缩
案例22 通货膨胀的原因:出现通货膨胀是必然的吗?
案例23 银本位与新中国成立前的通货膨胀
案例24 农产品价格异常波动的原因:更加複杂?
案例25 通货膨胀和农产品价格上涨:谁因谁果?
第六部分 经济周期和经济成长
案例26 全球经济危机:萧条经济学的回归?
案例27 世界经济走势预测:未来的经济成长会一帆风顺吗?
案例28 中国经济成长及行业转移规律:经济成长的不同机遇
案例29 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与阻力:坚持科学发展观!
案例30 中国特色的经济成长:物价低迷与经济高增长并存
第七部分 开放经济
案例31 本国货币升值是福还是祸:“广场协定”对日本经济的影响
案例32 人民币国际化:是时候了吗?
案例33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更富有弹性
案例34 藏汇于民:如何用好中国的外汇储备?
案例35 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中美两国可以拯救全世界?
第八部分 巨观经济政策
案例36 易被误解的巨观经济政策目标
案例37 中国现阶段(2010年以来)的财政政策
案例38 中国的结构性减税政策
案例39 2008—2009年我国连续上调出口退税率
案例40 中国2010年下半年以来的紧缩性货币政策
案例41 中国商业银行信贷结构的调整与最佳化
案例42 跨境资本流动与中国政府的监管:热钱的流入与流出
案例43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尴尬:需求管理的政策失效了吗?
案例44 1998年以来中国的两轮经济刺激方案:有什幺不同?
案例45 诸葛亮与经济学中的理性预期
第九部分 外部冲击与巨观经济调控
案例46 外部冲击对巨观经济的影响:政府应如何应对?
案例47 2011年日本地震波及全球产业链
案例48 从次贷危机到全面经济危机:如何应对?
案例49 欧洲债务危机触及中国经济:如何应对?
案例50 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巨观经济理论基础
后记
案例01 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疯狂的选择?
案例02 蜜蜂的寓言:一定要消费拉动经济成长吗?
案例03 有趣的总量经济学:意见相反的两位经济学家都可获得诺贝尔奖
案例04 披着羊皮的羊:经济学模型的尴尬
案例05 中国市场化改革的逻辑:摸着石头过河
第二部分 国民收入核算
案例06 理性看待GDP数据
案例07 中国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案例08 地区GDP汇总不等于全国GDP
案例09 肯德基与中国经济
案例10 国民经济的活动流程:政府如何进行巨观调控
第三部分 总供给与总需求
案例11 经济过热与“软着陆”
案例12 技术进步对经济成长的影响
案例13 中国居民的消费特点和消费函式的形成
案例14 中国特色的储蓄:中国进入负利率时代了吗?
案例15 中国投资函式形成的特徵
第四部分 失业与就业
案例16 中国近年来的“民工荒”:刘易斯拐点到了吗?
案例17 农村剩余劳动力何去何从?
案例18 大学生就业难:中国高素质人才过剩了吗?
案例19 中国失业问题的特徵、原因及对策:如何解决中国失业问题?
案例20 金融危机影响下,美国的失业及政策分析
第五部分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案例21 20世纪中国的通货膨胀与紧缩
案例22 通货膨胀的原因:出现通货膨胀是必然的吗?
案例23 银本位与新中国成立前的通货膨胀
案例24 农产品价格异常波动的原因:更加複杂?
案例25 通货膨胀和农产品价格上涨:谁因谁果?
第六部分 经济周期和经济成长
案例26 全球经济危机:萧条经济学的回归?
案例27 世界经济走势预测:未来的经济成长会一帆风顺吗?
案例28 中国经济成长及行业转移规律:经济成长的不同机遇
案例29 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与阻力:坚持科学发展观!
案例30 中国特色的经济成长:物价低迷与经济高增长并存
第七部分 开放经济
案例31 本国货币升值是福还是祸:“广场协定”对日本经济的影响
案例32 人民币国际化:是时候了吗?
案例33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更富有弹性
案例34 藏汇于民:如何用好中国的外汇储备?
案例35 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中美两国可以拯救全世界?
第八部分 巨观经济政策
案例36 易被误解的巨观经济政策目标
案例37 中国现阶段(2010年以来)的财政政策
案例38 中国的结构性减税政策
案例39 2008—2009年我国连续上调出口退税率
案例40 中国2010年下半年以来的紧缩性货币政策
案例41 中国商业银行信贷结构的调整与最佳化
案例42 跨境资本流动与中国政府的监管:热钱的流入与流出
案例43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尴尬:需求管理的政策失效了吗?
案例44 1998年以来中国的两轮经济刺激方案:有什幺不同?
案例45 诸葛亮与经济学中的理性预期
第九部分 外部冲击与巨观经济调控
案例46 外部冲击对巨观经济的影响:政府应如何应对?
案例47 2011年日本地震波及全球产业链
案例48 从次贷危机到全面经济危机:如何应对?
案例49 欧洲债务危机触及中国经济:如何应对?
案例50 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巨观经济理论基础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