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制是指组织机构的设定及其人员数量的定额和职务的分配,由财政拨款的编制数额由各级机构编制部门制定,财政部门据此拨款。通常分为行政编制、事业编制、银行编制以及工勤编制。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编制
- 外文名:authorized strength
- 拼音:biān zhì
- 释义:把细长的东西交叉组织起来
详细释义
编制指公司或部门为了完成未来或过去的任务而确定的公司或部门的人员数量的配置,其对人员的实际配置工作产生指导和约束作用。
编制: 编制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编制是指各种机构的设定及其人员数量定额、结构和职务配置;狭义的编制即人员编制,是指为完成组织的功能,经过被授权的机关或部门批准的机关或单位内部人员的定额、人员结构比例及对职位(岗位)的分配。
一般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⑴编制员额的规定;
⑵各职位(岗位)的名称、设定以及领导职数的规定;
⑶各类人员的比例结构的规定;
⑷人员配备的质量要求。
释义:
①把细长的东西交叉组织起来,製成器物:用柳条~的筐子。
②根据资料做出(规程、方案、计画等):~教学方案。
③组织机构的设定及其人员数量的定额和职务的分配:扩大~。
(1) [organization]∶指组织机构的设定和人员定额、职务分配等
(2) [strength;establishment]∶某一作战部队的核准的人数
这个团的编制缺额
(1) [work out;draw up]∶编排、组织使成器物或形成方案、计画等
编制生产计画
编制教学大纲
(2) [weave;plait;braid]∶把细长的东西交叉组织成器物、工艺品
编制草蓆
编制辨析
编制是指组织机构的设定及其人员数量的定额和职务的分配,由财政拨款的编制数额由各级机构编制管理部门确定,各级组织人事部门根据编制调配人员,财政部门据此拨款。编制通常分为行政编制、事业编制、银行编制以及工勤编制,根据《公务员法》的规定,公务员使用行政编制。
一般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大体分为在编和非在编人员(在编人员指取得机构编制管理部门的人员编制手续人员,非在编人员就是无机构编制管理部门的人员编制手续的人员,如:本单位自行外聘的人员,就象企业聘用一样,由单位自行规定其待遇,付给其工资,与地方财政没有关係,这些工作人员通常称为临时工。)
行政编制和事业编制区别:行政编制也就是国家公务员是有级别的,如你第一年是科员,可能是最低一级的,你几年以后当了科长,就是科级。再几年以后当了局长,就是局级。也就是说,你如果是行政编制,那你就是按公务员法只“走”行政级别的。事业编制,情况複杂,其中包括一些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这类参公事业单位的工资待遇比照行政机关(公务员)待遇执行,也就是按照职级核定工资。其它的事业编制是按岗定薪,分管理岗、专业技术岗和工勤岗.其中管理岗叫职员,是一到十级,依次对应着正部级至办事员这样的行政级别。专业技术岗是根据行业的要求进行职称评定,比如医生和教师。工勤岗就是工人。事业编制的人员一般走上副科(八级职员)领导岗位后也可以交流到行政机关当公务员,也可以参加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当领导。
银行编制主要包括两种:一是银行正式员工(也称银行编内员工),二是劳务派遣协定工。
银行的正式工,就是与银行签订正式劳动契约的员工。享受着契约规定的正常工资、各种福利补贴以及绩效奖金,还有很多的晋升机会。银行的派遣工,即派遣契约只和派遣公司签契约,相当于临时工。派遣公司派遣你到银行工作,银行把工资奖金划给公司再给你。通俗点讲,就是你在银行里上班,但不是银行的职工,只是派遣公司派遣到银行做辅助性的工作,且还没有任何进入到管理层的机会。其工资、福利比银行正式工低,奖金一般都一样。
所以,这两种编制都属于体制内。是可以互相交流的。
编制具有计画性,是行政管理资源,编制管理也是一种资源配置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