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路电视又称IPTV(Interactive Personality TV),它将电视机、个人电脑及手持设备作为显示终端,通过机顶盒或计算机接入宽频网路,实现数位电视、时移电视、互动电视等服务,网路电视的出现给人们带来了一种全新的电视观看方法,它改变了以往被动的电视观看模式,实现了电视按需观看、随看随停。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网路电视机
- 外文名:Interactive Personality TV
- 原理:将信号按标準进行编码传伺服器
- 显示终端:电视机、个人电脑及手持设备
- 特点:电视按需观看、随看随停
- 方式:顶盒或计算机接入宽频网路
核心流程
前端採集编码系统将模拟信号或数位讯号按照标準进行编码后传递到伺服器,伺服器再将数据传递到客户端的计算机或者机顶盒,客户端对数据进行解码后回显到显示器或电视机。
混淆概念
通过USB接口播放网路内容
将从网上下载电影、图片或者歌曲,複製到随身碟上,然后插在电视的USB接口上,就可以随意播放网路内容了。其实,通过随身碟播放网路上下载的内容,大部分厂家电视的USB接口都可以。可是这样的电视只是“播放视频”的工具,而且这项功能只是平板电视吸引消费者的基本功能,与“网路电视”没有关係。
连线电脑播放网路内容
用VGA线或者HDMI线连线电脑,这样就可以将电脑上的网路内容在高清晰的电视萤幕上显示出来。其实这只是电脑上网然后在电视上进行播放,这不能算是真正的“网路电视”,在此过程中,电视只是充当了电脑主机显示器的角色。 作为网路电视机,电视上必须有网线接口,插上网线不需要任何媒介,就可登录网站,看网路上的内容,这才能称得上是“网路电视”。
终端形式
从总体上讲,网路电视可根据终端分为三种形式,即PC平台、TV(机顶盒)平台和手机平台(行动网路)。
通过PC机收看网路电视是当前网路电视收视的主要方式,因为网际网路和计算机之间的关係最为紧密。已经商业化运营的系统基本上属于此类。基于PC平台的系统解决方案和产品已经比较成熟,并逐步形成了部分产业标準,各厂商的产品和解决方案有较好的互通性和替代性。
基于TV(机顶盒)平台的网路电视以IP机顶盒为上网设备,利用电视作为显示终端。虽然电视用户大大多于PC用户,但由于电视机的解析度低、体积大(不适宜近距离收看)等缘故,这种网路电视还处于推广阶段。
严格地说,手机电视是PC网路的子集和延伸,它通过行动网路传输视频内容。由于它可以随时随地收看,且用户基础巨大,所以可以自成一体。
基本形态
视频数位化、传输IP化、播放流媒体化。
承载网路
(1)IP网(窄带、宽频、城域网、区域网路)
(2)同轴电缆网
(3)移动网(第二、三代移动、无线区域网路)
发展现状
日本
随着宽频网路时代到来,日本各大家电商都相继推出可上网收看电视的“网路电视机”,厂商希望通过增加新功能,来抑制平板电视价格下跌的趋势;此外,节目供货商也开始提供“VOD”即视频点播服务。
中国
2009年3月底开始,TCL、创维、海尔、长虹、海信等平板巨头集中推出了多款网际网路电视机,虽然有着作权官司的纠缠,却扛下了平板电视近1/3的销量。
阿里巴巴与湖南卫视合作,预计将于2010年3月推出“电视淘宝”。
三星于2009年在中国市场率先推出具备“Internet@TV”功能的网路电视,实现网路信息在高清大萤幕电视上的直接显示,使传统的平板电视进入了网路时代。
2010年6月份,三星电视机的用户将有望直接使用遥控器通过电视机“百度一下”。届时,用户通过电视机可以方便地使用百度地图、百科、知道等百度主流的搜寻产品来获取想要的信息。这也意味着百度搜寻正式登录PC、手机以外的终端。
2009年3月底,TCL在中国市场正式推出了全新的“MiTV网际网路电视”,它可以通过创新的互动下载技术,在网路上下载影音视频,并且支持边看电视边下载、支持待机下载等,然后通过电视进行观看。
合作开发
网际网路电视不单涉及简单的整机製造,还涉及后台系统的开发,这需要网际网路内容提供商、技术提供商的合作。
英特尔此前10年一直在全世界推广其数字家庭概念,2009年,依靠其推出的CE3100晶片,英特尔终于以中国市场为突破口,取得了在消费电子晶片领域的产业化破局。据介绍,英特尔2009年在消费类电子的战略就是互联化,TCL、长虹等中国彩电品牌都成为了英特尔的合作伙伴,除了晶片领域,网际网路电视的发展需要更多差异化的内容合作。
索尼、三星等电视巨头在欧美市场选择了与谷歌、HULU等网际网路内容巨头合作推出网际网路电视,而新浪、腾讯、搜狐等门户网以及土豆等视频网也在寻求延伸其内容覆盖率的模式。
内部结构
网路电视机顶盒是一种能提供模拟音频和视频接口,使模拟电视机能正常接收节目;同时,还能提供数位电视、数字广播接口,提供互动式功能的接口装置。它一头接有线电视网的同轴电缆,一头接用户家里的电视机。专门为不打算买电脑和用电脑的广大用户设计。S-A(Scientific-Atlanta) 在1994年为Time Warner Cable 在奥兰多的Full Service Network(FSN)设计了第一个数字机顶盒(Digital Set-Top Box) ,採用SGI的MIPS晶片和软体技术的数字机顶盒将计算机技术带入家电领域。
机顶盒除了能提供数位电视、数字广播接口,提供互动式功能,包括电话接口、计算机数据接口,甚至提供摄像机与游戏机接口等。能接收和存储用户发出的某些指令,并拥有一个中央处理单元,控制机上变换器各部分的工作,能够进行繁重的数值计算,并对数字视频/音频信号进行解压缩输出和压缩输入。机顶盒实际上就是多功能的计算机。这里对数字机顶盒的硬体结构进行介绍,可以让大家对数字机顶盒硬体结构有总体的了解和认识。
由于採用模拟通道,为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低误码率,前向纠错编码是必不可少的,DVB 採用Reed Solomon编码,RS码是一类纠错能力很强的多进制BCH数字机顶盒的核心是数字视频技术,MPEGII的解码模组可以称为CPU以外的核心模组,MPEG II数字传输中採用交织编码,首先需要对码流进行去交织,视频、音频和数据码流的分离工作,以及视频码的解码工作。经以上各步骤MPEGII码流成为视频(CCIR656 格式)和音频数位讯号。MPEG多路复用器将各路节目流、数据流複合在一起,以188位元组为一帧的MPEG2数据格式传送到射频调製器并提供电子节目单(EPG)。
数字机顶盒的“外设”是电视机和音响系统,数字的音视频信号必须转换为模拟音视频信号,以Motorola公司的MC44724为例,MC44724可以将ITU601、656标準4:2:2 并行视频数据转换为PAL或NTSC格式的视频、S-Video、Y/Cb/Cr 或R/G/B,扩展的VBI(Vertical Blanking Interval)信息输入口用于显示图文信息。音频DAC非常普遍这里不再介绍。现代音响系统都支持Dolby Pro Logic和Lucasfilm Home THX家庭影院系统,需在音频DAC之前用数字音频信号处理晶片对数字音频信号进行处理,目前有专用处理晶片和採用数位讯号处理晶片DSP进行处理两种方式。
数字机顶盒工作在有线电视网路状态下,有线电视网採用模拟传输,因此必须对数位讯号进行调製和解调才能在模拟信道传输,数据机是系统关键的组成部分,在技术上类似电话数据机的原理,但採用了更高的调製方法,下行多採用64QAM或256QAM,在DVB-C(Digital Video Broadcast by Cable) 和DAVIC中採用64QAM做为标準调製方法,以Motorola 的MC92305QAM 解调晶片为例,在7M模拟频宽上採用64QAM调製的数位讯号速率可达42Mbit/S,上行通常採用两种方式,一种是採用电话线做为上行信道,另一种是採用双向HFC网的上行通道,採用HFC网时採用QPSK做为调製方案。QAM或QPSK调製器将MPEG格式的数据流调製在一个标準的PAL信道内,与其他视频调製信号一起合路传送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