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网路行销伦理

(2020-02-29 08:33:05) 百科综合

网路行销伦理

网路行销伦理是从伦理引申出来的概念,它是一个整体概念,反映了网路企业与所有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关係及各项行为规範。一方面,网路行销伦理把公平正义、公正偏私、诚信虚伪等作为评价网路行销者的行销行为準则和行销行为规範;另一方面,在虚拟的网路空间,人的社会角色和所要承担的道德责任都与在现实空间中有很大不同,人们可以毫无顾忌的在网上交流和真实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且不需要对自己的行为和语言承担责任,网上行为的道德性突破了传统道德规範的约束。企业在进行网路行销的过程中产生了诸如虚假交易、侵犯消费者隐私权、网路欺诈、网路垃圾邮件、网路色情、信息无效等现象,这些现象严重阻碍着网路经济的进步和电子商务的发展,企业行销伦理规範面临网路时代新的挑战。网路行销活动间的虚拟交往,使传统伦理的规範作用已不再完全适用,这就决定了网路行销比一般行销在伦理上有更高的要求。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网路行销伦理
  • 概念:从伦理引申出来
  • 功用:巨观层次
  • 问题:虚假信息泛滥

网路行销伦理学的功用

通过对虚拟市场各参与方道德水平和期望的调查与管理,网路行销伦理学可以被用来实现以下目的:
巨观层次:建立虚拟市场上的道德软环境,降低市场基础设施成本,扩大市场规模
中观层次:创建行业虚拟市场上健康的竞争秩序
微观层次:通过恰当的行销(道德)战略,为企业夺取市场竞争优势(道德卓越的企业可以赢得顾客忠诚、道德水平低下的企业一样可以飞黄腾达)、可以採用更多样的行销方式(如联属网路行销)、可以使用多样的付款方式

网路行销伦理存在的问题

1.网路行销中的欺诈问题
1.1虚假信息泛滥。网路环境的虚拟性以及网路行为的自由性,使得网路行销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虚假信息。在网路交易中,商流和物流的时间分离,使得消费者最终取得的商品和在网路上看到的信息资料可能并不一致,存在着库存已久,外观残缺,尘埃封面、品质无保障等问题。一些网路公司为牟取暴利不惜以破坏消费者的信任为代价,在网上发布各式各样的广告信息,对所销售的商品标价不实或者用欺骗手段诱导消费者购买,并以此扩大商业影响其程度已经远远地超出了道德的界限,消费者对网路交易丧失了起码的信任。
1.2商品品质无保证。产品品质缺失问题是网路行销中最常见、最主要的问题。对于网路产品问题,主要指假借或盗用其他企业产品品牌、交货延迟、网上样品与实际销售产品不一致、赠品缺失、对产品信息夸大其词、虚假宣传、售后服务得不到保证等。在网路行销发展过程中,相关的法律法规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网路交易秩序和伦理规範不完善,一些企业受利益驱使不讲信誉、以假换真、以次充好,这些问题均严重阻碍了网路行销的发展。
2.智慧财产权的问题
由于网际网路的隐蔽性、发展的超常规性,有关网路行销中智慧财产权的法律保护制度一直相当滞后。网路行销因其交易时空的无限性、表达方式的多样性、市场的成长性以及销售过程的便捷性,给现代行销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方便与快捷,也吸引了越来越多商家的介入。但其在展现巨大优势的同时,也出现了大量的伦理问题,就智慧财产权伦理问题方面而言存在诸如着作权侵权、商标权侵权、专利权侵权等问题。随着网际网路的全球化以及数位化技术的突飞猛进,人们下载和複製各种带有智慧财产权的信息变得越来越简单,一些企业为获取暴利,在网路行销过程中出现许多侵权行为,例如有一些企业在进行网路行销时根本不尊重着作权所有者的权利,以欺骗手段取得消费者的信任,不仅严重地破坏了网路行销环境的和谐,也违背了商业伦理道德。
3.隐私权问题
步人21世纪,隐私权问题在网路行销伦理问题中越来越受到关注。在网路行销中,消费者个人信息的收集对企业而言是十分重要的,随着网路技术的进步和网路软体的不断升级,在未经消费者许可的情况下,消费者的个人信息,甚至包括个人银行账号、一些绝密信息在网路上都可以很容易的获取。在进行网路交易过程中,企业网站往往要求消费者提供个人信息,并且承诺对消费者信息和隐私进行保密。但部分企业受利益驱使,违背承诺,私自公开或出卖消费者个人信息并以此赚钱,极大地侵犯了消费者的隐私权。
网路邮件是一种新兴的、成本低廉的行销手段,其行销效果毋庸置疑。然而源源不断不请自来的网路广告邮件极大地侵犯了消费者的私人空间,极大的浪费了消费者的时间和精力,让消费者苦不堪言。同时,这里面可能引发一种更深层次的伦理问题,那就是企业在向消费者传送广告邮件时可能将消费者的个人信息、隐私等通过电子邮件用于非法目的或用于获得暴利。据报导,美国电子隐私中心曾对100家知名电子商务网站作了调查,结果没有一家网站达到了《公平信息指南》(美国政府颁布的旨在保护消费者隐私档案)规定的标準。
4.网路行销多元道德冲突问题
随着网路全球化,网路行销道德与传统行销道德相比呈现出多元化、多层次化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网路以其独特的交流方式、管理方式和生活方式,将具有不同信仰、习俗、文化和个性的人们聚集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多元道德并存的社会。在网路行销中,虽然道德因生产关係的多层次性而有不同的存在形式,但每一个特定社会都只有一种道德居于主导地位,其他道德只能处于从属的、被支配的地位。随着网路行销的国际化,不同国家之间不同的信仰和习俗使网路交易出现越来越多的冲突和矛盾,如何有效的协调这些矛盾关係到企业和社会发展的进程。伦理属于人的範畴,网路行销者和消费者必须加强伦理教育和规範自身伦理行为,增进不同国家网路行销成员之间的理解,在冲突中寻找结合点,最终实现网路交易的和谐,把网路行销伦理提高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网路行销伦理建设的途径

1.加强网路行销伦理观的建设。
网路行销伦理观的建设,是整个网路行销伦理建设的灵魂和核心,关係到网路行销在未来社会中能否健康发展。加强网路伦理建设,首先必须牢固树立科学利益观、诚信观、价值观和竞争观,其次应倡导企业和个人都参与网路行销伦理规範建设。在全社会範围内广泛进行网路行销伦理的宣传和教育,使公平、自愿、诚实、守信的行销道德规範深入人心,让企业和公众深刻认识到网路行销伦理建设是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是企业网路交易发展的必经之路。
结合中外优秀伦理观和伦理经验对广大公民进行网路伦理教育,不断提高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和伦理意识。公民是社会的主人,是参与网路交易的主体,每个公民都有责任和义务促进社会和谐。企业要积极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嗣,倡导员工自觉抵制和制止不道德的行为,把遵守行销伦理规範光荣,违反行销伦理规範可耻列入企业文化建设,从正面引导网路伦理与文化新风尚的形成。另外,有关部门或社会有关团体应广泛组织新闻媒体加强公民防範意识,使公众意识到抵制非网路道德行销行为是自己的基本权力和义务,在全社会树立网路行销伦理新风尚。
2.加强网路行销伦理行为的建设。
从总的来说,网路行销伦理作为一种价值取向归根结底要寻求企业自律。企业需加强网路伦理行为的建设,集全社会之力,诉诸管理的、法律的、技术安全的和伦理教育等手段进行综合治理。
2.1建立监督和奖惩制度。从企业的角度看,应当把企业网路交易的伦理规範纳入到日常的规章制度中,建立监督和奖惩制度并严格执行,使得“先做人,后做事”的理念深入人心,引导广大的员工从思想上树立正确的伦理意识,自觉抵制不道德行为,使网路行销人员在进行网路交易中有章可循。另外,随着网路交易的範围越来越广泛,为了减少因虚假交易带来巨大的损失,企业可採取建立交易损失保障金制度、评级方法等来保障交易双方的利益。
2.2完善网路交易法制建设,建立完善的法制体系。由于网路环境的特殊性,政府在健全法律体系时必须制定网路经营的进入準则、经营準则、竞争準则,使网路经营有法可依,必须提高法律的可操作性,严厉打击触犯网路行销伦理的行为,使人们养成遵守法律和伦理的习惯。
2.3加强企业经营管理者自身的素质。对网路行销人才的培养仅仅出于技术层面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帮助网路行销人员树立正确的行销观念和提高企业管理经营者的素质,并且管理者在加强自身伦理、道德文化修养的基础上应加强对员工伦理素质的培养。正如行销学家科特勒和阿姆斯特朗所指:网路行销通过网路计算机系统进行的行销,以电子方式将顾客与经销商连线起来,它面临着接触的消费者有限、购买量有限、质量无保障、混沌和杂乱的信息等安全问题和道德问题。这些问题要得到根本的解决仅仅依靠立法还不够,必须从思想观念上树立诚信意识以及加强诚信管理。
3.加强社会各界的舆论监督作用。
加强社会各界的舆论监督对于企业经营行为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在顾客至上的时代,舆论监督对于减少行销中的不道德行为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旦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产生违反行销伦理的行为,新闻媒体可以及时予以曝光,对不正当风气和行为加以揭露和批评,使违背行销伦理的行为得以有效的遏制,并且对企业的经营决策者的决策起到约束作用。企业形象反映了一个企业的信誉,一个正面的、向上的企业形象需要有良好的社会舆论进行监督和引导。由于网路环境的开放性和自由性,消费者可以在网路上自由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且可以进行交流和传播,进行网路舆论监督可以从网路媒体监督、顾客监督等方面进行。网路新闻随着网路的发展也逐步成为新闻发展的一个新兴领域,网路新闻舆论在当今信息沟通极为发达的情况下,对于企业伦理行为的监督十分重要。另外,网路不仅给顾客提供了高效、快捷的购物环境,而且使得消费者之间的交流变得越来越方便,消费者可以根据所购物品在网上发表意见,可以对企业商品和服务提出批评和建议。但值得注意的是,消费者也要积极提高自身素质,不能乱加评述,应该公平、公正的对网路企业提供的良好服务和优质产品给予肯定。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