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网路工程设计与系统集成(第2版)

(2020-03-02 08:37:10) 百科综合
网路工程设计与系统集成(第2版)

网路工程设计与系统集成(第2版)

《网路工程设计与系统集成(第2版)》是2010年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杨威。这本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介绍了网路工程设计与系统集成的原理、方法和技术。

基本介绍

  • 书名:网路工程设计与系统集成(第2版)
  • 作者:杨威
  • ISBN:9787115221278
  • 页数:283 页
  • 定价:29.80 元
  •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0年3月
  • 装帧:平装
  • 开本:16

内容简介

首先概要介绍了网路设计与系统集成的概念、技术发展和理论基础,然后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网路设计与项目管理,综合布线技术与工程设计,高速区域网路与系统集成,路由技术与系统集成,伺服器技术与系统集成,IPv6技术与系统集成,网路安全技术与套用,网路测试与运行维护等内容。笔者结合多年从事系统集成工程实践,为读者提供一个完整的电子政务工程设计案例和一些典型技术案例。这些典型案例包括校园网布线工程设计,校园网系统集成,路由冗余、负载均衡及策略路由套用,伺服器集群与备份,双栈校园网集成,扩展ACL与NAT套用,以及网路运行维护管理等。
本书内容通俗易懂,结构清晰,实用性强,具有教材和技术文档的双重特徵。本书适合高等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路工程、软体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教育技术学等专业的学生使用,也适合作为系统集成培训的自学教材,亦是网路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技术参考文档和必备的工具书。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 1
1.1 网路工程概述 1
1.1.1 网路工程设计的概念 1
1.1.2 网路系统集成的定义 2
1.1.3 网路系统集成的发展 2
1.1.4 网路系统集成的层面 3
1.2 网路体系结构与协定 4
1.2.1 网路协定与结构 4
1.2.2 OSI模型 5
1.2.3 TCP/IP体系结构 6
1.2.4 网路拓扑结构 9
1.2.5 IP相关知识 10
1.3 网路系统集成概述 13
1.3.1 系统集成体系框架 14
1.3.2 网路系统集成步骤 15
习题与思考 16
第2章 网路设计与项目管理基础 17
2.1 网路工程需求分析 17
2.1.1 需求分析思想 17
2.1.2 项目经理职责 18
2.1.3 需求调查文档记录 18
2.1.4 用户调查内容 19
2.1.5 市场调研内容 19
2.1.6 网路需求规格说明 20
2.1.7 网路工程方案内容 20
2.2 网路工程设计基础 21
2.2.1 网路物理结构 21
2.2.2 网路层次结构 22
2.2.3 有线与无线融合 23
2.2.4 伺服器部署位置 24
2.2.5 网路安全管理思想 24
2.3 网路项目管理基础 25
2.3.1 网路项目管理要素 25
2.3.2 网路项目管理特点 26
2.3.3 网路项目管理内容 27
2.4 项目质量管理基础 28
2.4.1 ISO 9001质量管理 28
2.4.2 网路项目质量控制环节 28
2.4.3 网路项目质量因素定义 29
2.4.4 网路项目质量控制方法 29
2.5 项目成本及效益测算 30
2.5.1 网路项目成本测算 30
2.5.2 网路项目时间估算 33
2.5.3 成本效益与风险分析 35
习题与思考 36
课程设计 37
第3章 综合布线技术与工程设计 38
3.1 综合布线系统标準 38
3.1.1 EIA/TIA-568A标準 38
3.1.2 ISO/IEC IS 11801标準 42
3.1.3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範 45
3.2 综合布线设计与安装 45
3.2.1 设计原则 45
3.2.2 设计範围与步骤 46
3.2.3 工作区子系统 47
3.2.4 水平子系统 47
3.2.5 垂直子系统 48
3.2.6 设备间子系统 48
3.2.7 管理子系统 49
3.2.8 建筑群子系统 49
3.2.9 机房布线 50
3.2.10 综合布线设施安装 51
3.3 综合布线系统的保护 52
3.3.1 过压与过流的保护 52
3.3.2 干扰和辐射的禁止 52
3.3.3 综合布线系统的接地 53
3.4 综合布线系统的测试 54
3.4.1 双绞线测试内容与标準 54
3.4.2 光缆系统的测试与标準 57
3.4.3 UTP 5类线测试不合格的原因 58
3.4.4 工程文档报告 58
3.5 大功率长延时UPS的使用 59
3.5.1 UPS的工作原理 59
3.5.2 配置UPS 60
3.5.3 UPS的安装及使用 61
3.6 综合布线系统案例 62
3.6.1 综合布线系统需求分析 62
3.6.2 综合布线的产品选型与标準 63
3.6.3 综合布线的系统设计与安装 64
习题与思考 66
网路实训 66
第4章 高速区域网路与系统集成 68
4.1 乙太网技术概述 68
4.1.1 乙太网技术标準及发展 68
4.1.2 乙太网介质访问控制技术 69
4.1.3 快速乙太网技术 71
4.1.4 吉比特乙太网技术 73
4.1.5 10吉比特乙太网技术 76
4.1.6 以太无源光网路技术 78
4.2 低层设备的性能及使用 79
4.2.1 集线器的性能及使用 79
4.2.2 收发器的性能及使用 80
4.2.3 乙太网卡的功能及使用 80
4.3 交换机基本技术与配置 81
4.3.1 交换机组成技术 81
4.3.2 交换机基本配置与级连 82
4.3.3 交换机的网桥技术 83
4.3.4 交换机的交换技术 85
4.4 VLAN技术与路由配置 86
4.4.1 虚拟区域网路技术 86
4.4.2 基于VLAN的多层交换 88
4.4.3 VLAN间路由配置 90
4.4.4 交换机性能与连线技术 92
4.4.5 区域网路交换机选型 94
4.5 大学校园网系统集成 95
4.5.1 校园网需求分析 95
4.5.2 校园主干网设计 96
4.5.3 校园网系统集成 97
习题与思考 100
网路实训 100
第5章 网路路由技术与系统集成 102
5.1 网路路由技术概述 102
5.1.1 路由设备组成与功能 102
5.1.2 路由协定与被路由协定 104
5.1.3 区域网路路由设备选型 106
5.2 路由基本套用与配置 107
5.2.1 路由器安装与配置準备 107
5.2.2 配置路由器的网路接口 109
5.2.3 配置WAN链路与路由协定 110
5.2.4 PPP认证原理与配置 111
5.3 OSPF路由套用与配置 112
5.3.1 OSPF协定相关知识 112
5.3.2 OSPF网路的配置 113
5.3.3 OSPF网路的默认路由 115
5.4 路由冗余与负载均衡 116
5.4.1 多生成树协定与多生成树域 116
5.4.2 虚拟路由冗余协定及套用 117
5.4.3 园区网VRRP+MSTP的配置 118
5.5 策略路由配置与套用 121
5.5.1 策略路由与策略路由映射图 121
5.5.2 基于源IP位址的策略路由 121
5.5.3 在VLAN接口套用策略路由 123
习题与思考 124
网路实训 125
第6章 伺服器技术与系统集成 126
6.1 伺服器基本知识 126
6.1.1 伺服器的功能与分类 126
6.1.2 伺服器的CPU结构 127
6.1.3 对称多路处理技术 129
6.1.4 记忆体技术 129
6.1.5 磁碟存储接口技术 131
6.1.6 网路与虚拟存储技术 133
6.1.7 控制与管理技术 134
6.2 伺服器配置与选型 135
6.2.1 伺服器的性能与配置 135
6.2.2 伺服器产品选型 139
6.2.3 网路作业系统选型 140
6.2.4 网路资料库选型 141
6.3 作业系统安装与配置 142
6.3.1 Windows Server 2003安装 142
6.3.2 Windows Server 2003配置 143
6.3.3 设定活动目录域控制器 143
6.3.4 DNS伺服器设定与管理 146
6.3.5 Web伺服器设定与管理 151
6.4 伺服器集群与数据保护 152
6.4.1 伺服器集群基本知识 153
6.4.2 集群工作模式与原理 154
6.4.3 Windows Server 2003集群设定 155
6.4.4 Windows Server 2003数据保护 159
6.5 伺服器集群与备份案例 161
6.5.1 伺服器选型与配置 161
6.5.2 伺服器整体架构 162
习题与思考 163
网路实训 163
第7章 IPv6技术与系统集成 166
7.1 IPv6技术概述 166
7.1.1 IPv6地址表示 166
7.1.2 IPv6地址配置 168
7.1.3 IPv6服务质量 168
7.1.4 IPv6域名解析 169
7.1.5 IPv6安全特性 171
7.1.6 IPv4向IPv6的过渡 172
7.2 基于Windows的IPv6网路 174
7.2.1 Windows的IPv6配置命令 174
7.2.2 Windows的IPv6实验网架构 175
7.3 IPv6区域网路路由配置 178
7.3.1 IPv6的静态路由 178
7.3.2 IPv6的动态路由RIPng 179
7.3.3 IPv6的动态路由OSPF v3 180
7.4 IPv4/IPv6校园网系统集成 182
7.4.1 IPv4/IPv6校园网设计 182
7.4.2 纯IPv6实验网集成 183
7.4.3 双栈校园网系统集成 186
习题与思考 188
网路实训 188
第8章 网路安全技术与套用 189
8.1 网路安全概述 189
8.1.1 网路安全威胁 189
8.1.2 网路安全技术措施 190
8.1.3 建立安全事件回响小组 191
8.2 网路安全接入与认证 192
8.2.1 802.1x协定及工作机制 192
8.2.2 基于RADIUS的认证 193
8.2.3 基于802.1x的认证 194
8.2.4 几种认证技术特点 195
8.2.5 IP位址设定与防盗用 197
8.3 作业系统安全设定 199
8.3.1 系统服务包和安全补丁 199
8.3.2 限制作业系统用户许可权 199
8.3.3 加固档案系统的安全 201
8.3.4 删除或禁用不必要的组件和服务 203
8.3.5 日誌和审核 205
8.3.6 档案系统加密 206
8.4 Web系统安全设定 207
8.4.1 IIS的安全机制 207
8.4.2 设定IP位址限制 208
8.4.3 设定用户身份验证 208
8.4.4 设定Web伺服器许可权 210
8.4.5 控制IIS应用程式 211
8.4.6 设定目录或档案的NTFS许可权 212
8.4.7 审核IIS日誌记录 213
8.5 保护网路边界安全 214
8.5.1 防火墙和路由器 214
8.5.2 使用网路DMZ 215
8.5.3 ACL的作用与分类 216
8.5.4 ACL的配置方法 217
8.5.5 ACL执行及设定的位置 217
8.5.6 扩展ACL套用案例 218
8.5.7 NAT协定套用案例 220
习题与思考 222
网路实训 223
第9章 电子政务网路设计案例 225
9.1 电子政务概述 225
9.1.1 电子政务网路总体架构 225
9.1.2 市级电子政务功能需求 227
9.2 市级电子政务城域网设计 228
9.2.1 电子政务城域骨干网 228
9.2.2 电子政务信息系统 230
9.2.3 城域网的汇聚与接入 232
9.2.4 基于EPON的接入 234
9.3 市级电子政务专网设计 234
9.3.1 超五类禁止双绞线安装技术 234
9.3.2 电子政务办公专网拓扑结构 235
9.3.3 电子政务专网的安全体系结构 236
9.4 网路存储技术方案 237
9.4.1 多伺服器集中存储 237
9.4.2 远程灾难备份与恢复 238
9.5 电子政务安全技术 238
9.5.1 电子政务PKI部署 239
9.5.2 电子政务业务隔离 240
9.5.3 电子政务业务互访 243
9.5.4 电子政务安全通信 245
9.5.5 点对点的通信安全 246
9.5.6 网路行为监管与审计 248
9.6 建立可信的政务网站 249
9.6.1 基于SSL的可信连线条件 249
9.6.2 申请和安装伺服器证书 250
9.6.3 Web伺服器安全通信设定 253
9.6.4 安装客户端CA证书 254
9.6.5 基于SSL客户机的验证 256
9.6.6 使用CTL提高Web站点信任度 256
习题与思考 257
网路实训 258
课程设计 259
第10章 网路测试与运行维护 260
10.1 网路性能测试 260
10.1.1 网路性能及指标 260
10.1.2 性能测试类型与方法 262
10.1.3 网路可靠性测试 264
10.1.4 网路吞吐率测试 264
10.2 网路性能改善 265
10.2.1 网路性能改善技术措施 266
10.2.2 调整和最佳化伺服器记忆体 268
10.2.3 伺服器资源最佳化 269
10.2.4 建立与完善网路配置文档 270
10.3 网路故障检测与排除 271
10.3.1 网路故障管理方法 271
10.3.2 建立故障管理系统 272
10.3.3 连通性故障检测与排除 272
10.3.4 接口故障检测与排除 273
10.3.5 网路整体状态统计 274
10.3.6 本机路由表检查及更改 274
10.3.7 路由故障检测与排除 275
10.3.8 使用Sniffer Pro诊断网路 276
10.3.9 设备除尘与防止静电 277
10.4 网路性能与安全评估 278
10.4.1 网路性能评估 278
10.4.2 网路安全性评估 279
习题与思考 281
网路实训 281
参考文献 283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