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网路到网路接口

(2020-03-03 08:34:55) 百科综合
网路到网路接口

网路到网路接口

网路到网路接口(Network-to-Network Interface,简称:NNI)是一个具体指明两个网路之间的信令(signaling)和管理功能的接口。一个 NNI 电路可以被用于信令(例如SS7)、IP(例如:MPLS),或ATM网路。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网路到网路接口
  • 外文名:Network-to-Network Interface

简介

智慧型光网路将强健的控制平面加入传统的光网路中,用来实现动态频宽分配,支持流量工程,採用GMPSL(通用多协定标籤交换)技术实现下一代网路的智慧型化。要实现SAON的互联互通,则网路一网路接口技术(NNI)是非常关键的。ITU-T(国际电信联盟)G15小组主要进行ASON结构体系的规範,NNI接口信令协定可以使用G.7713.2(RSvP-TE)和G.7713.3(CR一DLP);IETF(网际网路工程任务组)主要进行以PLS协定栈的具体开发,并扩展用来支持SAON;OIF(光网际网路论坛)则重点规範NUI(用户与网路接口)与NI协定实施。本文首先分析NI标準化情况,接着提出NI接口分层模式,并探讨NI接口的套用方案。

NNI协定标準化分析

ITU-T(国际电信联盟)

ITU-T首先在G.807中定义l-NNI(内部网路与网路接口):
  • 支持拓扑与路由信息、连线服务信息、控制资源的信息;
  • E-NNI(域间网路与网路接口):支持可达性与聚合网路地址的信息、认证与连线接纳控制、连线服务信息。
其次在G.8080中定义了l-NNI应该支持的信息流功能为:
  • 资源的发现、连线控制、连线选择、连线路由;
  • E-NNI应该支持的信息流功能:呼叫控制、资源的发现、连线控制、连线选择、连线路由。
最后在G.8080增补中定义了NNI接口与NNI参考点的区别:
  • 规定NNI接口(I-NNI接口或E-NNI接口)总是在协定控制(PC)之间,它的特点是在协定控制器之下可以使用或不使用SNNP LINKS(子网点池链路),但不能单独可见SNNP LINKS;
  • 规定NNI参考点用来传送相同组件之间的原始参数流,特点是参考点代表一次连线的服务,可以通过一个或多个网元组件接口来提供,组件与参考点分离可以便于组件接口提供多个参考点的连线服务。
凡在一般图示中显示NNI接口关係时并没有说明网路内部组件实际的结构层次,一般是假设信息流传输通过接口的多,而掩饰了NNI参考点的细节。

lETF(网际网路工程任务组)

IETF GMPLS是一系列协定栈。IETF在支持SAON功能要求上作出了许多贡献文档,信令方面IETE使用RSVP-TE、CR-LDP信令协定来实现NI信令。在RFC3374中定义了ENI_IPv4S ESSION object新对象,用来支持域间光网路会话。路由方面IETE使用OSPF-TE来实现NNI路由技术。从总体上来看,IETF没有具体的NNI模型,只是对NNI集成功能的支持,因此使用GMPLS协定栈来实现SAON的方案很灵活,广泛得到光网路公司的支持,但同时也加大了不同光网路设备间互联互通的难点,加大了NNI的开发难度。

OIF(光域网际网路论坛)

OIF重点实施UNI(用户与网路接口)与NNI技术。NUI信令比较成熟,目前到了NUI1.0 R2的阶段。NNI信令处于开发阶段,NNI的研究目前关注E-Nll.0信令的测试,此外NNI路由和自动发现技术与保护恢复还处在初级阶段。0IF2004年6月份进行了NUI1.0 R2和E-NNI信令1.0的互联互通测试,众多光网电信运营商、光网路公司参加了这次测试,规模空前,中国电信也参与了此次测试。测试乙太网overSDH服务,包括GFP(通用成帧规範)、LCAS(链路容限调整)技术测试。此次测试有力地推动了NI互操作性技术,有关研究表明NPF公司、北电网路、TELLABS的NNI技术进一步成熟。

NNI接口分层模式

功能描述

从图可以看出,协定控制器接口在控制平面各功能模组的最外层,它是不同网路节点通信的桥樑,通过NNI参考点协调控制平面的三大功能模组:信令模组、路由模组、链路模组。在G.8080的基础上做了一些改进,把NNI参考点与协定控制器接口融合再分为三个部分:
网路到网路接口
  • 信令PC(协定控制器)-NNI参考点
  • 路由PC-NNI参考点
  • 链路管理PC-NNI参考点。
此处融合的优点是:
  • NNI参考点能区分业务功能
  • 独立对不同NNI机制进行处理
  • 便于扩展各自的NNI机制
  • 支持不同网路设备信令协定的转换
  • 路由拓扑流的互通;
缺点是:
  • 增加了内部複杂的功能处理
  • 增加了组件连线埠编号与参数流。
但是如果把NNI协定模组仅作为PC的嵌入式功能部件,则不能很好体现E一NNI接口的互联互通功能,不便对不同NNI机制的控制与扩展,例如NNI信令机制、NNI路由机制、NNI链路机制;此外也使得协定封装技术(不仅限于I)P的多样化得到支持,例如SDH封装、ATM封装技术。有利于控制平面信令协定、路由协定、链路管理协定的分层。

套用探讨

在G.8080中定义了信令和链路合为一个信令协定控制器,而把路由封装单独用一个路由cP来封装,但这样不利于链路技术与信令的分离。如果选取信令与路由用同一个CP来封装,则有利于採用乙太网GB技术实现,同时可以使用一种硬体加速技术来进行对RvsP一TE加速处理,如图所示。这样一来就需要对oxc(光交叉连线器)设备进行改进,加装控制平面单独通道,採用纤外信令方式,加设GB光接口;如此同时採用SDH技术来传递LMP讯息,支持SDH光接口,便于对光网路控制平面的管理、维护。上述方案有利于分离信令标籤分配技术与链路管理技术。可以更好地完成控制平面光网路资源动态频宽的层次化分配与管理。
网路到网路接口

NNI协定模组实现方案之一

在G.8080中定义了路由协定控制器、信令协定控制器(包括信令模组和链路模组)。NNI接口就是通过分散式节点协定控制器相互通信,但它同节点内部的其他功能模组相互有紧密关联,关係框架如图所示。NNI协定方案之一如下步骤(採用分散式网路):
  • 进入NNI协定以后要判断是否为SAON节点,是否採取SAON处理,再到交换类型的选取;
  • 根据与节点各模组的关係确定NNI的服务要求是否符告网域批准授权;
  • 判断输入控制讯息的信令是否与本节点相同,以便选取不同处理方法;
  • 进一步定位讯息来源的模组,以便运用不同调度程式算法去处理不同缓冲伫列排队等候进程处理机分配处理;
  • NNI核心处理机制,首先接受信令请求讯息,并映射成内部信令讯息参数给本节点,其次封装本地信令讯息并传送新的请求讯息。
本方案採取信令讯息处理模组与路由讯息模组分离,对所有协定控制器採用IP协定封装,同时考虑到信令讯息的封装处理有差异,具体区分处理如下:
a)在同一网域内RSVP-TE信令协定讯息将採用原始IP套接口封装:在不同网路间採用UDP或TCP的方式封装,为了域间信令讯息可靠传输採用cTP三次握手较好,为了减少域间控制信息流量来说用DUP较好。
b)CR-LDP(通过扩展LDP,加装CR=LDP功能模组实现)信令协定讯息採用TcP来封装,因为能保证可靠的传输,适合大容量的数据交换需要,但HEL切讯息用tIDP来传送。
网路到网路接口
把NNI接口协定看成是为信令讯息服务的套用进程栈,作为信令的扩展模组,辅助连线的建立控制,支持信令讯息转换处理。为了快速处理信令讯息,改用多进程多执行绪的并行处理方式。此方案在Windows2000作业系统下进行。信令(採用C-RDL)讯息流过SAON核心光网路,如图所示。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