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维护副作用

(2020-03-07 08:36:44) 百科综合
维护副作用

维护副作用

所谓副作用是指因修改软体而造成的错误或其它不希望发生的情况,有三种副作用:修改代码的副作用,修改数据的副作用和文档的副作用。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维护副作用
  • 定义:因修改软体造成的错误或其它问题

分类

修改代码的副作用

在使用程式设计语言修改原始码时,都可能引入错误。例如,删除或修改一个子程式、删除或修改一个标号、 删除或修改一个标识符、改变程式代码的时序关係、改变占用存储的大小、改变逻辑运算符、修改档案的打开或关闭、改进程式的执行效率,以及把设计上的改变翻译成代码的改变、为边界条件的逻辑测试做出改变时,都容易引入错误。

修改数据的副作用


在修改数据结构时,有可能造成软体设计与数据结构不匹配,因而导致软体出错。数据副作用就是修改软体信息结构导致的结果。例如,在重新定义局部或全局常量、 重新定义记录或档案格式、增大或减小一个数组或高层数据结构的大小、修改全局或公共数据、重新初始化控制标誌或指针、重新排列输入/输出或子程式的参数时,容易导致设计与数据不相容的错误。数据副作用可以通过详细的设计文档加以控制。在此文档中描述了一种交叉引用,把数据元素、记录、档案和其它结构联繫起来。

文档的副作用

对数据流、软体结构、 模组逻辑或任何其它有关特性进行修改时,必须对相关技术文档进行相应修改。否则会导致文档与程式功能不匹配,预设条件改变,新错误信息不正确等错误。使得软体文档不能反映软体的当前状态。对于用户来说,软体事实上就是文档。如果对可执行软体的修改不反映在文档里,就会产生文档的副作用。例如,对互动输入的顺序或格式进行修改,如果没有正确地记录在文档中,就可能引起重大的问题。过时的文档内容、索引和文本可能造成冲突,引起用户的失败和不满。因此,必须在软体交付之前对整个软体配置进行评审,以减少文档的副作用。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