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丹东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辽宁省政府信息公开规定》和省政府信息公开办的要求,加强制度建设,规範公开内容,拓展公开渠道,扎实推进全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积极为公众依法获取政府信息提供便利。
一、总体工作情况
(一)加强领导,抓落实。丹东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多次专题进行研究部署。市政府信息公开领导小组加强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领导,审议决定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重要事项,及时听取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开展情况汇报,指导、推进、协调、监督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并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开展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于国平先后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多次做出批示,提出明确要求。市政府信息公开办全年下发档案38份,指导推进了全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二)创新举措,抓落实。认真贯彻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首次要求全市各地区各部门编制发布2010年政府信息公开报告。实行政策谘询专人负责制,及时上线接收处理省民心网转办政策谘询件,印发推广典型办件经验,缩短办理时限,提高办理质量,230件政策谘询件全部办结,五优五星件评星数量明显提高。建立18家政务公开信息省级直报点,全年共在省民心网公开信息6000余条。组织了县(市)区上报公开政府工作报告亮点44项,主动接受社会公众评议。东港市集中供热工程被省民心网选为优秀案例,走进直播间,社会反响很好。首次实行《民心网内参》专人负责分劈督办制,共办理《内参》11件,件件有领导批示,批示率100%,位全省前列。做好供暖单位诉求电话、社区联繫方式、公积金政策等项工作上报公开工作。
(三)结合实际,抓落实。首次开展《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和《政府信息公开指南》上网公开工作,组织县(市)区政府下属部门和乡镇、市政府部门及下属单位、中省直部门及下属单位在丹东市政府门户网信息公开系统录入了2007年至2011年产生的1万余个政府档案,增加了政府工作透明度,满足了民众知情权,深受社会好评。积极听取市政务公开监督员的意见和建议,按照市领导的批示,认真分解任务,抓好落实,畅通民众诉求渠道,给民众代表一个满意的答覆。编髮《政务公开工作简报》12期,宣传推动全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开展我市办事公开标準化建设调研,指导推进了工作。确定东港、凤城为国家和省两级政府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试点单位。组织县(市)区和部门上报民生项目在民心网公开徵求意见和吸纳工作。
(四)与民互动,抓落实。成功策划并组织了“5.15”政务公开日活动,全市各级政府和部门开展了政策谘询和现场办公活动410多项,发放宣传单、便民手册共30余万张(册),为2万多名民众解答政策谘询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1.2万余件,徵求到民众对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1000余个。通过电话、当面沟通等方式,及时解答和解决部门提出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谘询问题1500多个。认真答覆民主党派、代表和委员提出的有关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提案和建议3个,均获得满意评价。实行依申请公开专人负责制,每天登入省政务公开办软体和省政府入口网站对外公开依申请公开专用信箱查看有无依申请公开件,确保15个工作日内给予提出依申请公开的民众及时答覆。
(五)规範工作,抓落实。及时转发《全国政务公开工作要点》、《省政府信息公开办关于进一步规範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工作的通知》、《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辽宁省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办法的通知》(辽政办发〔2010〕67号),规範全市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对省政务公开工作绩效考评内容进行了细化分解,落实责任,加强检查指导,督促责任部门抓好落实,全面完成省考核指标。在梳理汇总国家、省、市关于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档案的基础上,编制印发了《丹东市政府信息公开实用手册》,对全市从事政府信息公开的同志进行了2次大规模、标準化培训。全市各县(市)区也开展了政府信息公开标準化培训,提高了全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水平。制定和完善了《丹东市依申请公开办法》、《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办法》,进一步规範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加强督查,对《民心网内参》反映的问题及时下发督办单,督促责任部门限期解决,解决了诉求民众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对向基层地区和部门部署的工作,及时协调指导,认真督促落实。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调研,及时发现和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
(六)丰富载体,抓落实。组织全市各级政府部门增设和更新政府信息公开栏、便民服务卡、政府信息公开查阅场所,要求有条件的部门设立电子显示屏、触控萤幕和政务公开网站,要求全市各级政府和部门要及时召开新闻发布会对重大事项进行公开发布。全年各级政府和部门主动公开政府信息20余万条,答覆依申请公开件318个。全市设立政府信息公开查阅场所992个。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16次。市政府入口网站进行了改版升级,全年网站公开政府信息1.9万条,点击量 150万人次。全年加强政风行风热线工作,全年举办节目200多期,市长、副市长带头走进直播间,40多个部门每月走进电台直播间,解答民众政策谘询问题6000多个,办理民众投诉件2500多个,办结率97%。市公共行政服务中心4月25日搬迁到新区市民服务中心,改善了办公环境,推行了延时服务,提高了服务水平;原先中午关闭大厅、保证工作人员午休的常规做法被打破,整箇中心一二楼大厅午休时间全部敞开大门,为没办完事的民众和企业提供延时服务;加强了入驻单位办事公开的部署、检查、考核,并将结果定期公布;要求入驻部门将审批事项印製成纸制的告知单、标準示範文本、收费牌等公开摆放在视窗工作檯上,让民众方便了解;把各审批部门的审批事项统一製作成服务指南,通过中心网站、审批办件系统等形式对外公开;对投资类的重要审批事项製作成上墙的工作流程图进行公开。
(一)加强领导,抓落实。丹东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多次专题进行研究部署。市政府信息公开领导小组加强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领导,审议决定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重要事项,及时听取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开展情况汇报,指导、推进、协调、监督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并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开展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于国平先后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多次做出批示,提出明确要求。市政府信息公开办全年下发档案38份,指导推进了全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二)创新举措,抓落实。认真贯彻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首次要求全市各地区各部门编制发布2010年政府信息公开报告。实行政策谘询专人负责制,及时上线接收处理省民心网转办政策谘询件,印发推广典型办件经验,缩短办理时限,提高办理质量,230件政策谘询件全部办结,五优五星件评星数量明显提高。建立18家政务公开信息省级直报点,全年共在省民心网公开信息6000余条。组织了县(市)区上报公开政府工作报告亮点44项,主动接受社会公众评议。东港市集中供热工程被省民心网选为优秀案例,走进直播间,社会反响很好。首次实行《民心网内参》专人负责分劈督办制,共办理《内参》11件,件件有领导批示,批示率100%,位全省前列。做好供暖单位诉求电话、社区联繫方式、公积金政策等项工作上报公开工作。
(三)结合实际,抓落实。首次开展《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和《政府信息公开指南》上网公开工作,组织县(市)区政府下属部门和乡镇、市政府部门及下属单位、中省直部门及下属单位在丹东市政府门户网信息公开系统录入了2007年至2011年产生的1万余个政府档案,增加了政府工作透明度,满足了民众知情权,深受社会好评。积极听取市政务公开监督员的意见和建议,按照市领导的批示,认真分解任务,抓好落实,畅通民众诉求渠道,给民众代表一个满意的答覆。编髮《政务公开工作简报》12期,宣传推动全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开展我市办事公开标準化建设调研,指导推进了工作。确定东港、凤城为国家和省两级政府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试点单位。组织县(市)区和部门上报民生项目在民心网公开徵求意见和吸纳工作。
(四)与民互动,抓落实。成功策划并组织了“5.15”政务公开日活动,全市各级政府和部门开展了政策谘询和现场办公活动410多项,发放宣传单、便民手册共30余万张(册),为2万多名民众解答政策谘询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1.2万余件,徵求到民众对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1000余个。通过电话、当面沟通等方式,及时解答和解决部门提出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谘询问题1500多个。认真答覆民主党派、代表和委员提出的有关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提案和建议3个,均获得满意评价。实行依申请公开专人负责制,每天登入省政务公开办软体和省政府入口网站对外公开依申请公开专用信箱查看有无依申请公开件,确保15个工作日内给予提出依申请公开的民众及时答覆。
(五)规範工作,抓落实。及时转发《全国政务公开工作要点》、《省政府信息公开办关于进一步规範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工作的通知》、《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辽宁省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办法的通知》(辽政办发〔2010〕67号),规範全市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对省政务公开工作绩效考评内容进行了细化分解,落实责任,加强检查指导,督促责任部门抓好落实,全面完成省考核指标。在梳理汇总国家、省、市关于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档案的基础上,编制印发了《丹东市政府信息公开实用手册》,对全市从事政府信息公开的同志进行了2次大规模、标準化培训。全市各县(市)区也开展了政府信息公开标準化培训,提高了全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水平。制定和完善了《丹东市依申请公开办法》、《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办法》,进一步规範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加强督查,对《民心网内参》反映的问题及时下发督办单,督促责任部门限期解决,解决了诉求民众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对向基层地区和部门部署的工作,及时协调指导,认真督促落实。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调研,及时发现和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
(六)丰富载体,抓落实。组织全市各级政府部门增设和更新政府信息公开栏、便民服务卡、政府信息公开查阅场所,要求有条件的部门设立电子显示屏、触控萤幕和政务公开网站,要求全市各级政府和部门要及时召开新闻发布会对重大事项进行公开发布。全年各级政府和部门主动公开政府信息20余万条,答覆依申请公开件318个。全市设立政府信息公开查阅场所992个。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16次。市政府入口网站进行了改版升级,全年网站公开政府信息1.9万条,点击量 150万人次。全年加强政风行风热线工作,全年举办节目200多期,市长、副市长带头走进直播间,40多个部门每月走进电台直播间,解答民众政策谘询问题6000多个,办理民众投诉件2500多个,办结率97%。市公共行政服务中心4月25日搬迁到新区市民服务中心,改善了办公环境,推行了延时服务,提高了服务水平;原先中午关闭大厅、保证工作人员午休的常规做法被打破,整箇中心一二楼大厅午休时间全部敞开大门,为没办完事的民众和企业提供延时服务;加强了入驻单位办事公开的部署、检查、考核,并将结果定期公布;要求入驻部门将审批事项印製成纸制的告知单、标準示範文本、收费牌等公开摆放在视窗工作檯上,让民众方便了解;把各审批部门的审批事项统一製作成服务指南,通过中心网站、审批办件系统等形式对外公开;对投资类的重要审批事项製作成上墙的工作流程图进行公开。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截至2011年12月31日,丹东市各类公开主体共发布信息20多万条。其中,市政府及各部门发布信息15万多条,约占全市发布总量的70%;县(市)区政府及部门发布信息5万多条,约占全市发布总量的30%。
截至2011年12月31日,丹东市各类公开主体共发布信息20多万条。其中,市政府及各部门发布信息15万多条,约占全市发布总量的70%;县(市)区政府及部门发布信息5万多条,约占全市发布总量的30%。
三、依申请公开工作情况
丹东市各级政府及部门受理依申请公开件318件;所有依申请公开件答覆工作没有向民众收取任何费用。申请公开的信息主要涉及劳动和社会保障政策待遇、供暖政策、征地补偿、低保政策等方面问题。
丹东市各级政府及部门受理依申请公开件318件;所有依申请公开件答覆工作没有向民众收取任何费用。申请公开的信息主要涉及劳动和社会保障政策待遇、供暖政策、征地补偿、低保政策等方面问题。
四、政府信息公开的收费及减免、行政複议及行政诉讼情况
到目前为止我市全地区没有因为政府信息不公开而产生行政複议和行政诉讼,也没有因政府信息公开违规收费行为。
五、存在的问题
2011年我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民众的需求、上级机关和领导的要求以及与其他兄弟城市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和不足。通过自检自查和调研,我们发现,在地区和部门间,这项工作开展还不够均衡;一些政府信息公开内容重点不突出,需要进一步规範;有的单位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目的不够明确,单就公开抓公开,缺少和民众的互动。
到目前为止我市全地区没有因为政府信息不公开而产生行政複议和行政诉讼,也没有因政府信息公开违规收费行为。
五、存在的问题
2011年我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民众的需求、上级机关和领导的要求以及与其他兄弟城市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和不足。通过自检自查和调研,我们发现,在地区和部门间,这项工作开展还不够均衡;一些政府信息公开内容重点不突出,需要进一步规範;有的单位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目的不够明确,单就公开抓公开,缺少和民众的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