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卫香山压砂西瓜,因产品中富含健康元素“硒”又称“中卫硒砂瓜”。中卫硒砂瓜主要产地为香山乡,此地西瓜被誉为“戈壁西瓜”,“石头缝里的西瓜”,系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特产。因原产于中卫城区香山地区,并採用压砂栽培技术而得名。加上当地特殊的降水、光照、温差、土壤条件,所产西瓜不但个大、甘甜,而且皮厚、质硬,耐贮运,自然保鲜期50天以上。胡锦涛总书记、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盛华仁、司马义·艾买提等国家领导人,先后视察了中卫硒砂瓜产业,并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勉励。中卫硒砂瓜以独特的生产方式和卓越品质成功打入日本、新加坡、香港、台湾等市场,并获得首届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50强,成为宁夏产品走向全国一张靓丽的“绿色”名片。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中卫香山硒砂瓜
- 别称:硒砂瓜
- 是否含防腐剂:否
- 主要食用功效:西甜瓜中天然葡萄糖、维生素、胺基酸和多种微量元素特别是食物中稀缺的硒元素
- 适宜人群:除婴儿外
香山压砂西瓜基地约占中卫市1/3面积的环香山地区,地处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年降水量不足180毫米,蒸发量却为2400毫米,属于中国最乾旱的地方之一。但降水、光照、温差、土壤条件却是西瓜生长的绝佳环境,也是中国最适宜种植高品质压砂瓜的唯一区域。
技术简介
压砂栽培技术,是中卫市香山地区人民独创的西 图3 中卫压砂栽培技术瓜栽培技术,所谓压砂栽培技术,就是在山地斜坡上铺垫10—15厘米厚的颗粒或片状砂砾,然后进行西瓜栽培。这样既蓄水、保墒、保温,又可以避免水蚀、风蚀,防止水土流失,浓缩了乾旱地区传统农业种植技术精华,被称为从石头缝里“蹦”出的硒砂瓜,创造了世界奇蹟。为乾旱和半乾旱地区的节水农业发展摸索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新路。同时由于当地砂砾中硒等稀有元素含量较高,在生产过程中,可以有效提高西瓜的硒含量。
历史渊源
早在20世纪初,环香山地区农民就利用大山的石头沙砾,开始了这种特色种瓜模式――在沙砾淤积丰富的香山冲击扇区域将大量碎沙石覆盖在山地表层,利用砂砾铺压对地表所具有的节水、增温、保墒效果生产西瓜和甜瓜。这样做的最直接效果是减少了土地荒漠化面积,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海拔1600-1800米高的得天独厚光热资源又为西甜瓜中天然葡萄糖、维生素、胺基酸和多种微量元素特别是食物中稀缺的硒元素的积聚提供了独特的自然条件。
压砂瓜大面积种植于砂砾淤积丰富的中卫香山沖积扇区域,每年 图4 中卫市摘收香山压砂西瓜[5]4—5月份种植,7—9月份上市。该地区生长季节日照时数1080小时,日照百分率60%以上,无霜期153天,有效积温2529.3摄适度,5—8月份昼夜温差很大,“早穿皮袄晚披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是该地区气候特点的真实写照。
过去苦于缺乏资金、交通不便、没有政策、受生活所迫,民众自发地零星种植,只是把压砂西甜瓜做为一种副业。种植压砂瓜,首先要在荒地铺上砂砾,由于过去交通运输不,造成种植压砂瓜投资时间长,产生效益时间更长,加上种很多年后要倒茬,所以在20世纪70年代当地人们对压砂瓜有一句顺口溜“苦死老子、富死儿子、愁死孙子”。但随着种植水平的不断提高,种植面积的逐步扩大,和水源的进一步解决,机械化装备水平的提高,劳动程度明显降低,20世纪90年代压砂瓜进入快速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