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中药海藻

(2019-09-20 23:06:42) 百科综合
中药海藻

中药海藻

海藻药材是马尾藻科植物羊栖菜及海蒿子的藻体,採制于夏、秋两季,将海藻去除杂质,用清水洗净后,晒乾可得。其性寒,味苦、鹹。中药海藻有软坚、消痰、利水、退肿的功效,可治疗睪丸疼痛,痰饮水肿、瘰疬,瘿瘤,积聚,脚气等症状。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中药海藻
  • 拼音名:Hái Zǎo
  • 别名:落首、海萝、乌菜、海带花
  • 出处:《神农本草经》

读音

【拼音名】Hái Zǎo

别名

落首、海萝、乌菜、海带花、海藻菜

出处

出自《神农本草经》
1.陶弘景:海藻生海岛上。黑色如乱髮而大少许,叶大都似藻叶。
2.《本草拾遗》:海藻,有马尾者,大而有叶者,《神农本草经》及注,海藻功状不分。马尾藻生浅水,如短马尾,细,黑色,用之当浸去鹹。大叶藻生深海中及新罗,叶如水藻而大,《神农本草经》云主结气瘿瘤是也。
3.《本草图经》:海藻,生东海池泽,今出登莱诸州海中。凡水中皆有藻,周南《诗》云:于以采藻,于沼于是也。陆玑

来源

本品为马尾藻科植物海蒿子Sargassum pallidum (Turn.) C. Ag. 或羊栖菜Sargassum fusiforme (Harv.) Setch. 的乾燥藻体。前者习称大叶海藻,后者习称小叶海藻。夏、秋二季采捞,除去杂质,洗净,晒乾。

性状

大叶海藻:皱缩捲曲,黑褐色,有的被白霜,长30~60cm。主干呈圆柱状,具圆锥形突起,主枝自主干两侧生出,侧枝自主枝叶腋生出,具短小的刺状突起。初生叶披针形或倒卵形,长5~7cm,宽约1cm,全缘或具粗锯齿;次生叶条形或披针形,叶腋间有着生条状叶的小枝。气囊黑褐色,球形或卵圆形,有的有柄,顶端钝圆,有的具细短尖。质脆,潮润时柔软;水浸后膨胀,肉质,黏滑。气腥,味微鹹。
小叶海藻:较小,长15~40cm。分枝互生,无刺状突起。叶条形或细匙形,先端稍膨大,中空。气囊腋生,纺锤形或球形,囊柄较长。质较硬。

鉴别

取本品1g,剪碎,加水20ml,冷浸数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3~5ml,加三氯化铁试液3 滴,生成棕色沉澱。

炮製

除去杂质,洗净,稍凉,切段,晒乾。

性味

苦、鹹,寒。

归经

归肝、胃、肾经。

功能主治

软坚散结,消痰,利水。用于瘿瘤,瘰疬、睪丸肿痛,痰饮水肿。

用法用量

6~12g。
【贮藏】置乾燥处。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