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中华穿山甲

(2019-11-07 02:58:23) 百科综合
中华穿山甲

中华穿山甲

中华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chinese pangolin)是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鳞甲目、鲮鲤科、穿山甲属的一种。

中华穿山甲能消灭大量白蚁。

基本介绍

  • 中文学名:中华穿山甲
  • 拉丁学名:Manis pentadactyla
  • 别称:chinese pangolin
  • :脊索动物门
  • 亚门:脊椎动物亚门
  • :哺乳纲
  • 亚纲:真兽亚纲
  • :鳞甲目
  • :穿山甲科(鲮鲤科)
  • :穿山甲属
  • :中华穿山甲

外形特徵

身体狭长,头呈圆锥形,吻尖,耳小,无齿,舌细长可伸缩;尾扁平,背稍微隆起;头、颈、背、体侧、尾和四肢外侧均被以覆瓦状排列的角质鳞片,颜色随不同产地而呈黑褐色或浅棕色或两种颜色共存;鳞片间杂有硬毛;下颌、胸、腹、尾基部和四肢内侧无鳞而有稀毛;两颊、眼和耳部均被毛;尾基宽,向后渐狭小,腹面平,背面略突;四肢强健;足具五爪,趾端有坚而锐的爪,前足第3趾的爪特长;雄体肛门后有凹陷,外生殖器明显。
体长34~92厘米,尾长20~35厘米,体重2~3 千克;鳞片与体轴平行,共15~18列。尾上另有纵向鳞片9~10 片。鳞片黑褐色,老年兽的鳞片边缘橙褐或灰褐色,幼兽尚未角化的鳞片呈黄色。吻细长。脑颅大,呈圆锥形。
民国老穿山甲鳞片民国老穿山甲鳞片

生活习性

栖息于丘陵、山麓、平原的树林潮湿地带。喜炎热,能爬树。能在泥土中挖深2~4米、径20~30 厘米的洞。末端的巢径约2米。以长舌舐食白蚁、蚁、蜜蜂或其他昆虫。猛兽、猛禽为天敌,偶尔遭家犬袭击。可用生肉和鸡蛋饲养。
白蚁剋星——中华穿山甲白蚁剋星——中华穿山甲

分布範围

中华穿山甲在我国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各省,在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湖南、海南和台湾分布数量较多。

生长繁殖

中华穿山甲4~5月交尾,12月或翌年1月产仔。 幼仔伏于母兽背部,随之外出活动。

保护级别

主保护级别:在中国被列为2级保护动物。
2014年中华穿山甲被IUCN列为极度濒危物种(CR)。

主要亚种

此种下分3个亚种:指名亚种(M.p.pentadactyla)、华南亚种(M.p.aurita)和海南亚种(M.p.pusilla)。

保护情况

穿山甲在非洲及亚洲均被广泛猎杀,以作为食物及传统药物使用。多个物种在其原生栖地均大幅减少,包括大穿山甲、中华穿山甲及马来穿山甲等。中华穿山甲自1990年起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二中,表示任何从野外捕猎的商业用途均被禁止。在多个不同国家及地区均禁止出口及贸易,包括孟加拉、中国、印度、寮国、缅甸、尼泊尔、台湾、泰国及越南等。在中国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禁止捕杀和食用,非法捕杀、走私或贩卖,可被判监5年以上有期徒刑,案情严重最高可判处无期徒刑。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