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关于西方美学理论的专着,是中国人写的第一部西方美学史,在学术领域占有重要地位。自1963年出版以来,一直作为高等院校文科教材。1978年作者曾作过修订。
基本介绍
- 书名:中华现代学术名着丛书:西方美学史
- 类型:人文社科
- 出版日期:2011年12月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ISBN:7100086299, 9787100086295
- 作者:朱光潜
-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 页数:850页
- 开本:32
- 品牌:商务印书馆
基本介绍
内容简介
朱光潜是当代着名美学家,中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西方美学史》是朱光潜最重要的一部着作,也是中国学者撰写的第一部美学史着作,具有开创性的学术价值,代表了中国研究西方美学思想的水平。
全书由序论和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古希腊罗马时期到文艺复兴;第二部分,17、18世纪和启蒙运动;第三部分,18世纪末到20世纪初,最后对全书四个关键性美学问题专题研究。对该书的主要流派中主要代表的选择是根据代表性较大,影响较深远,公认为经典性权威,可说明历史发展线索,有积极意义因而足资借鉴的。而在具体评述每一位美学家时,先介绍总的时代背景和思想渊源,再分析和评价其具体美学观点,总结其得失。
全书由序论和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古希腊罗马时期到文艺复兴;第二部分,17、18世纪和启蒙运动;第三部分,18世纪末到20世纪初,最后对全书四个关键性美学问题专题研究。对该书的主要流派中主要代表的选择是根据代表性较大,影响较深远,公认为经典性权威,可说明历史发展线索,有积极意义因而足资借鉴的。而在具体评述每一位美学家时,先介绍总的时代背景和思想渊源,再分析和评价其具体美学观点,总结其得失。
作者简介
朱光潜,我国现代着名学者,美学家。
图书目录
序论
一 美学研究的对象;美学由文艺批评,哲学和自然科学的附庸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
二 研究美学史应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南;它的艰巨性和光明前途
第一部分 古希腊罗马时期到文艺复兴
第一章 希腊文化概况和美学思想的萌芽
一 希腊文化的概况
二 毕达哥拉斯学派
三 赫拉克利特
四 德谟克利特
五 苏格拉底
六 结束语
第二章 柏拉图
一 文艺对现实世界的关係
二 文艺的社会功用
三 文艺才能的来源——灵感说
四 结束语
第三章 亚理斯多德
一 亚理斯多德——欧洲美学思想的奠基人
二 摹仿的艺术对现实的关係
三 文艺的心理基础和社会功用
四 亚理斯多德的美学观点的阶级性
五 结束语
第四章 亚力山大理亚和罗马时代:贺拉斯,朗吉弩斯和普洛丁
一 贺拉斯
二 朗吉弩斯
三 普洛丁
第五章 中世纪:奥古斯丁,托玛斯亚昆那和但丁
一 奴隶社会的解体与封建制度的奠定
二 基督教的传播和基督教会对欧洲的封建统治
三 中世纪文化的落后,教会对文艺的仇视
四 圣奥古斯丁和圣托玛斯的美学思想
1.圣奥古斯丁
2.圣托玛斯亚昆那
五 中世纪民间文艺对封建制度与教会统治的反抗
六 但丁的文艺思想
1.诗为寓言说
2.论俗语
第六章 文艺复兴时代:薄迦丘,达文西和卡斯特尔维屈罗等
一 文化历史背景
二 文艺复兴时代义大利的领导地位
三 义大利的文艺理论和美学思想
1.古典的批判与继承
2.文艺对现实的关係
3.对艺术技巧的追求
4.文艺的社会功用:文艺的对象是人民大众
5.美的相对性与绝对性
6.结束语
第二部分 十七八世纪和启蒙运动
第七章 法国新古典主义:笛卡儿和布瓦罗
一 经济政治文化背景
二 笛卡儿的理性主义的哲学和美学
三 布瓦罗的《论诗艺》,新古典主义的法典
四“古今之争”:新的力量的兴起
第八章 英国经验主义:培根,霍布士,洛克,夏夫兹博里,哈奇生,休谟和博克
一 培根
二 霍布士(附:洛克)
三 夏夫兹博里
四 哈奇生
五 休谟
1.美的本质
2.审美趣味的标準
3.文艺发展的历史规律
六 博克
1.崇高感和美感的生理心理基础
2.崇高和美的客观性质
3.诗与画的分别
4.审美趣味的性质和标準
5.对博克的估价
七 结束语
第九章 法国启蒙运动:伏尔太,卢骚和狄德罗
一 启蒙运动的背景和意义
二 启蒙运动者对文艺的基本态度
三 狄德罗的文艺理论和美学思想
1.戏剧理论
2.关于自然,艺术和美的看法
3.结束语
第十章 德国启蒙运动:高特雪特,鲍姆嘉通,文克尔曼和莱辛
一 德国启蒙运动的历史背景
二 几个先驱人物
1.高特雪特
2.鲍姆嘉通
3.文克尔曼
4.莱辛
第十一章 义大利历史哲学派:维柯
一 十八世纪义大利历史背景和文化概况
二 维柯的生平和思想体系
三 维柯的基本美学观点
1.形象思维的原始性与普遍性
2.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对立
3.形象思维如何进行:以己度物的隐喻
4.形象思维怎样形成类概念或典型人物
四 对维柯的评价
……
第三部分 十八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
朱光潜先生学术年表
中国研究西方美学史的奠基之作
一 美学研究的对象;美学由文艺批评,哲学和自然科学的附庸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
二 研究美学史应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南;它的艰巨性和光明前途
第一部分 古希腊罗马时期到文艺复兴
第一章 希腊文化概况和美学思想的萌芽
一 希腊文化的概况
二 毕达哥拉斯学派
三 赫拉克利特
四 德谟克利特
五 苏格拉底
六 结束语
第二章 柏拉图
一 文艺对现实世界的关係
二 文艺的社会功用
三 文艺才能的来源——灵感说
四 结束语
第三章 亚理斯多德
一 亚理斯多德——欧洲美学思想的奠基人
二 摹仿的艺术对现实的关係
三 文艺的心理基础和社会功用
四 亚理斯多德的美学观点的阶级性
五 结束语
第四章 亚力山大理亚和罗马时代:贺拉斯,朗吉弩斯和普洛丁
一 贺拉斯
二 朗吉弩斯
三 普洛丁
第五章 中世纪:奥古斯丁,托玛斯亚昆那和但丁
一 奴隶社会的解体与封建制度的奠定
二 基督教的传播和基督教会对欧洲的封建统治
三 中世纪文化的落后,教会对文艺的仇视
四 圣奥古斯丁和圣托玛斯的美学思想
1.圣奥古斯丁
2.圣托玛斯亚昆那
五 中世纪民间文艺对封建制度与教会统治的反抗
六 但丁的文艺思想
1.诗为寓言说
2.论俗语
第六章 文艺复兴时代:薄迦丘,达文西和卡斯特尔维屈罗等
一 文化历史背景
二 文艺复兴时代义大利的领导地位
三 义大利的文艺理论和美学思想
1.古典的批判与继承
2.文艺对现实的关係
3.对艺术技巧的追求
4.文艺的社会功用:文艺的对象是人民大众
5.美的相对性与绝对性
6.结束语
第二部分 十七八世纪和启蒙运动
第七章 法国新古典主义:笛卡儿和布瓦罗
一 经济政治文化背景
二 笛卡儿的理性主义的哲学和美学
三 布瓦罗的《论诗艺》,新古典主义的法典
四“古今之争”:新的力量的兴起
第八章 英国经验主义:培根,霍布士,洛克,夏夫兹博里,哈奇生,休谟和博克
一 培根
二 霍布士(附:洛克)
三 夏夫兹博里
四 哈奇生
五 休谟
1.美的本质
2.审美趣味的标準
3.文艺发展的历史规律
六 博克
1.崇高感和美感的生理心理基础
2.崇高和美的客观性质
3.诗与画的分别
4.审美趣味的性质和标準
5.对博克的估价
七 结束语
第九章 法国启蒙运动:伏尔太,卢骚和狄德罗
一 启蒙运动的背景和意义
二 启蒙运动者对文艺的基本态度
三 狄德罗的文艺理论和美学思想
1.戏剧理论
2.关于自然,艺术和美的看法
3.结束语
第十章 德国启蒙运动:高特雪特,鲍姆嘉通,文克尔曼和莱辛
一 德国启蒙运动的历史背景
二 几个先驱人物
1.高特雪特
2.鲍姆嘉通
3.文克尔曼
4.莱辛
第十一章 义大利历史哲学派:维柯
一 十八世纪义大利历史背景和文化概况
二 维柯的生平和思想体系
三 维柯的基本美学观点
1.形象思维的原始性与普遍性
2.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对立
3.形象思维如何进行:以己度物的隐喻
4.形象思维怎样形成类概念或典型人物
四 对维柯的评价
……
第三部分 十八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
朱光潜先生学术年表
中国研究西方美学史的奠基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