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教育教材·物理(上册)》分为相对独立的力学、热学两大模组。在每一个模组中,又根据其内在的联繫和不同专业的需求,设计出相对独立的若干个小模组(以章、节为单位),以方便学校教师按专业选取,力学部分分为6章,热学部分分为2章。《中等职业教育教材·物理(上册)》适用于中等职业学校资源与环境、能源、交通运输、机械製造、土木工程、电子技术、信息技术、农林水利、医药卫生等各类专业师生。
基本介绍
- 书名:中等职业教育教材•物理
-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 页数:156页
- 开本:16
- 品牌:电子工业出版社
- 作者:张艳华 郝英敏
- 出版日期:2007年9月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ISBN:9787121047190
内容简介
《中等职业教育教材·物理(上册)》结合物理知识的内在体系,编排必修的学习内容,主要介绍了静力学、运动学、牛顿运动定律、动量守恆定律、机械能、圆周运动、人造地球卫星、机械振动、机械波、分子动理论、热和功以及物态八章内容。《中等职业教育教材·物理(上册)》既让学生掌握未来就业中所必需的基本物理概念和规律,认识基本的物理科学方法,又方便学校教学。
图书目录
第1章 静力学
1.1 力的基本知识
1.2 力的合成与分解
1.3 共点力的平衡
1.4 力矩、力偶
第2章 运动学
2.1 运动的描述
2.2 直线运动
2.3 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
2.4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第3章 牛顿运动定律、动量守恆定律
3.1 牛顿运动定律
3.2 牛顿运动定律的套用
3.3 动量、动量定理
3.4 动量守恆定理
第4章 机械能
4.1 机械能
4.2 功和能
4.3 机械能守恆定律
第5章 圆周运动、人造地球卫星
5.1 曲线运动、匀速圆周运动
5.2 向心力、向心加速度
5.3 万有引力定律
5.4 人造地球卫星
第6章 机械振动、机械波
6.1 简谐运动
6.2 受迫振动、共振
6.3 机械波
第7章 分子动理论、热和功
7.1 分子动理论
7.2 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7.3 热机效率
第8章 物态
8.1 物态性质及物态结构
8.2 热膨胀规律
8.3 饱和气与饱和气压
附录A 国际单位制
附录B 基本物理常量(1986年的推荐值)
1.1 力的基本知识
1.2 力的合成与分解
1.3 共点力的平衡
1.4 力矩、力偶
第2章 运动学
2.1 运动的描述
2.2 直线运动
2.3 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
2.4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第3章 牛顿运动定律、动量守恆定律
3.1 牛顿运动定律
3.2 牛顿运动定律的套用
3.3 动量、动量定理
3.4 动量守恆定理
第4章 机械能
4.1 机械能
4.2 功和能
4.3 机械能守恆定律
第5章 圆周运动、人造地球卫星
5.1 曲线运动、匀速圆周运动
5.2 向心力、向心加速度
5.3 万有引力定律
5.4 人造地球卫星
第6章 机械振动、机械波
6.1 简谐运动
6.2 受迫振动、共振
6.3 机械波
第7章 分子动理论、热和功
7.1 分子动理论
7.2 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7.3 热机效率
第8章 物态
8.1 物态性质及物态结构
8.2 热膨胀规律
8.3 饱和气与饱和气压
附录A 国际单位制
附录B 基本物理常量(1986年的推荐值)
序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也在日趋深化。一方面,我国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出现了政策性增长,各地区学校生源正发生着结构性变化;另一方面,过去学校物理教材偏重于知识体系的内在逻辑联繫、偏重于理论推导的倾向,已经不适应目前我国物理教学的实际需要。
因此,顺应当前职业教育改革的趋势,遵循职业教育“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根据“宽基础、活模组、少学时”的要求,针对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教学需求,我们编写了《物理(上册)》、《物理(下册)》和《物理(适合少学时专业)》三本教材。我们在教材编写中,力图突出职业教育的特点,既让学生掌握未来就业中所必需的基本物理概念和规律,认识基本的物理科学方法,又要方便学校教学,有利于推进当前的物理教学改革。本套教材编写中突出了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宽基础:本套教材编写遵循教育部《中等职业教育物理教学大纲(试行)》的基本要求,在知识内容上,强调对物理知识的广泛了解:在能力培养上,重视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实际及技术设计中的活学活用,重视物理科学方法的传授。淡化物理知识间的逻辑关係,降低用物理公式进行解题的难度要求,降低理论思维的定量要求。
活模组:针对目前职业学校物理教学课时少、内容多的状况,教材内容做了适当的整合。根据物理教学需要,结合职业教育不同专业的需求,《物理(上册)》设定力学、热学两大模组,《物理(下册)》设定电学、光学、原子物理三大模组,《物理(适合少学时专业)》则涵盖了以上所有模组,但内容进行了压缩。每一模组又设计出相对独立的若干小模组(以章、节为单位)。不同学校,可根据学校教学计画的安排和不同专业教学的需要,灵活地选修其中的部分模组。如开设机械製造、土木工程、桥樑建设的专业,可以主选力学、热学模组;开设电子技术、信息工程、电气安装的专业,可以主选其中的电学模组;而开设医疗卫生的专业则可以主选其中的热学、电学的若干内容和力学的部分内容等,方便了教师的专业教学选取。
少学时:《物理(上册)》和《物理(下册)》的容量,均控制在30学时以内。确保选择不同教学模组的老师,都能完成教学计画。《物理(适合少学时专业)》的容量控制在33学时之内。
版面活泼:在版面设计上,採用主、辅栏分栏结构,眉目清晰。
主栏按大纲的要求,根据教材模组设计,结合物理知识的内在体系,编排必修的学习内容:主栏中插编了一些活动性栏目,如想想议议、阅读材料、观察与思考、想想练练、讨论与交流等,既突出了教材的重点,降低了教学难度的阶梯,同时又增强了教材叙述的节奏感。
辅栏主要编排相关图例、教学要求提示语、物理科学方法以及拓展思考性问题,使教材图文并茂、生动活泼。
因此,顺应当前职业教育改革的趋势,遵循职业教育“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根据“宽基础、活模组、少学时”的要求,针对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教学需求,我们编写了《物理(上册)》、《物理(下册)》和《物理(适合少学时专业)》三本教材。我们在教材编写中,力图突出职业教育的特点,既让学生掌握未来就业中所必需的基本物理概念和规律,认识基本的物理科学方法,又要方便学校教学,有利于推进当前的物理教学改革。本套教材编写中突出了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宽基础:本套教材编写遵循教育部《中等职业教育物理教学大纲(试行)》的基本要求,在知识内容上,强调对物理知识的广泛了解:在能力培养上,重视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实际及技术设计中的活学活用,重视物理科学方法的传授。淡化物理知识间的逻辑关係,降低用物理公式进行解题的难度要求,降低理论思维的定量要求。
活模组:针对目前职业学校物理教学课时少、内容多的状况,教材内容做了适当的整合。根据物理教学需要,结合职业教育不同专业的需求,《物理(上册)》设定力学、热学两大模组,《物理(下册)》设定电学、光学、原子物理三大模组,《物理(适合少学时专业)》则涵盖了以上所有模组,但内容进行了压缩。每一模组又设计出相对独立的若干小模组(以章、节为单位)。不同学校,可根据学校教学计画的安排和不同专业教学的需要,灵活地选修其中的部分模组。如开设机械製造、土木工程、桥樑建设的专业,可以主选力学、热学模组;开设电子技术、信息工程、电气安装的专业,可以主选其中的电学模组;而开设医疗卫生的专业则可以主选其中的热学、电学的若干内容和力学的部分内容等,方便了教师的专业教学选取。
少学时:《物理(上册)》和《物理(下册)》的容量,均控制在30学时以内。确保选择不同教学模组的老师,都能完成教学计画。《物理(适合少学时专业)》的容量控制在33学时之内。
版面活泼:在版面设计上,採用主、辅栏分栏结构,眉目清晰。
主栏按大纲的要求,根据教材模组设计,结合物理知识的内在体系,编排必修的学习内容:主栏中插编了一些活动性栏目,如想想议议、阅读材料、观察与思考、想想练练、讨论与交流等,既突出了教材的重点,降低了教学难度的阶梯,同时又增强了教材叙述的节奏感。
辅栏主要编排相关图例、教学要求提示语、物理科学方法以及拓展思考性问题,使教材图文并茂、生动活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