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审计基础知识

(2019-11-21 22:40:26) 百科综合
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审计基础知识

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审计基础知识

《审计基础知识(会计专业)》是根据教育部颁发的《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教学指导方案》中主干课程《审计基础知识教学基本要求》,并参照有关行业的职业技能鉴定规範及中级技术工人等级标準编写的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全书主要内容包括:总论,审计种类、审计程式和审计方法,审计準则和审计依据,审计证据和审计工作底稿,内部控制制度及其评审,企业会计报表审计,资产审计,负债事计,所有者权益审计,收入和成本费用审计,利润及其分配审计,经济效益和经济责任审计,审计报告和管理建议书等。每章后附有案例分析题。《审计基础知识(会计专业)》根据中等职业学校新的培养目标要求,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可作为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及相关专业教学用书,也可作为相关行业岗位培训教材或自学用书。

基本介绍

  • 书名: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审计基础知识
  •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 页数:233页
  • 开本:16
  • 品牌:高等教育出版社
  • 作者:朴根虎 朱承祖
  • 出版日期:2002年1月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ISBN:7040109832

内容简介

《审计基础知识(会计专业)》为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之一。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一、我国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二、西方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三、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客观依据
第二节 审计的概念、对象和任务
一、审计的概念
二、审计的对象
三、审计的任务
第三节 审计的性质和职能
一、审计的性质
二、审计的职能
第四节 审计关係和组织形式
一、审计关係
二、审计组织形式
教学分析案例
複习思考题
课后分析案例

第二章 审计种类、审计程式和审计方法
第一节 审计种类
一、审计的基本分类
二、审计的其他分类
第二节 审计程式
一、审计程式的涵义和作用
二、不同审计主体审计程式的特点
第三节 审计方法
一、审计方法的选用
二、审查书面资料的方法
三、审查实物资产的方法
四、审计调查、分析的方法
五、审计抽样法在实际中的运用
教学分析案例
複习思考题
课后分析案例
第三章 审计準则和审计依据
第一节 审计準则
一、审计準则的涵义和特徵
二、审计準则的内容结构
三、我国的审计準则体系
第二节 审计依据
一、审计依据的特徵
二、审计依据的内容结构
教学分析案例
複习思考题
课后分析案例

第四章 审计证据和审计工作底稿
第一节 审计证据
一、审计证据的涵义和特徵
二、审计证据的内容结构
三、审计证据的收集、鉴定、综合和运用
第二节 审计工作底稿
一、审计工作底稿的涵义和作用
二、审计工作底稿的分类
三、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
四、审计工作底稿的归档管理
教学分析案例
複习思考题
课后分析案例

第五章 内部控制制度及其评审
第一节 内部控制制度
一、内部控制制度的涵义
二、内部控制制度的种类
三、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
第二节 内部控制制度的描述
一、调查表法
二、记述法
三、流程图法
第三节 内部控制制度的评审
一、评审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
二、评审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
三、评审内部控制制度的风险水平
教学分析案例
複习思考题
课后分析案例

第六章 企业会计报表审计
第一节 企业会计报表审计的内容、程式和方法
一、企业会计报表审计的内容
二、企业会计报表审计的程式
三、企业会计报表审计的方法
第二节 企业主要会计报表审计
一、资产负债表审计
二、利润表审计
三、现金流量表审计
教学分析案例
複习思考题
课后分析案例

第七章 资产审计
第一节 流动资产审计
一、货币资金审计
二、短期投资审计
三、应收及预付款项审计
四、存货审计
五、待摊费用审计
第二节 长期投资审计
一、长期投资内部控制制度的评审
二、长期股权投资审计
三、长期债权投资审计
第三节 固定资产审计
一、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制度的审查
二、固定资产增减变动审计
三、固定资产折旧和修理审计
第四节 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审计
一、无形资产审计
二、其他资产审计
教学分析案例
複习思考题
课后分析案例

第八章 负债审计
第一节 流动负债审计
一、短期借款审计
二、应付票据审计
三、应付账款的审计
四、其他流动负债审计
五、或有负债审计
第二节 长期负债审计
一、长期借款审计
二、应付债券审计
三、长期应付款审计
教学分析案例
複习思考题
课后分析案例

第九章 所有者权益审计
第一节 投入资本和资本公积审计
一、投入资本审计
二、资本公积审计
第二节 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审计
一、盈余公积审计
二、未分配利润审计
教学分析案例
複习思考题
课后分析案例

第十章 收入和成本费用审计
第一节 收入审计
一、主营业务收入审计
二、其他业务收入审计
第二节 成本与费用审计
一、生产成本审计
二、主营业务成本审计
三、期间费用审计
四、其他业务支出审计
五、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审计
教学分析案例
複习思考题
课后分析案例

第十一章 利润及其分配审计
第十二章 经济效益和经济责任审计
第十三章 审计报告和管理建议书
附录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
附录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
主要参考书目

序言

本教材是根据教育部2001年颁发的《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教学指导方案》中主干课程《审计基础知识教学基本要求》,并参照有关行业的职业技能鉴定规範及中级技术工人等级标準编写的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本教材在其体系结构上突出体现如下几个特点:
1.紧扣培养目标。着眼于新世纪对人才的要求,顺应市场经济形势发展的趋势和会计改革深入发展情况,以培养高素质中初级套用型专业人才为目标,依照“以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注重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原则,强化审计理论知识的套用性、针对性和技能的可操作性来体现我国新时期中等职业教育的特点。
2.摒弃旧模式,突出实践性。根据21世纪的教材编写需要新的教材体系结构的要求,本教材的编写将改变过去“政策+说明”、“新内容、旧形式”的教材构架,摒弃以阐述基本概念及分类、基本原理範畴为主线,以“从知识要点到知识要点”的泛泛介绍为章节的旧的结构体例,而以充分体现中等职业学校套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为根本,各章节知识要点的陈述以够用为度,力求语言精炼,增加实务操作内容,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实践性教学环节在体例上除按章节内容适当列示简单範例外,还分别列有教学分析案例和课后分析案例;在案例选择上力求体现真实、典型、实用,注重审计技能方法讲解,强调审计理论与实践的融合。让学生掌握已知的同时,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探索未知,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和岗位操作能力的目的。与此同时,兼顾现行审计规範的新型、合理结构和审计事业的发展。
3.突出基础性。审计实务包括财务审计、法纪审计和经济效益审计,内容庞杂。其中财务审计是整个审计工作的基础,其审计内容已基本确定,且审计程式和审计方法较为规範。因此,在本教材的编写中将选择财务审计为审计实务的主要内容,以每种会计报表的总括审计、表列基本要素审计以及整个报表体系的综合审计来构成财务审计的基本框架,充分体现审计工作基础的重要性。
4.注重我国实际,借鉴他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的日趋完善以及各项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审计将逐渐得到强化并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适应这种发展需求,本教材在介绍审计理论知识和审计实务时,侧重于社会审计,适当加大其内容比重。同时,着眼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实际情势,本教材在立足于本国审计理论知识和工作经验介绍的基础上,适当借鉴西方国家的经验和。做法,以利于与国际接轨。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