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中立(汉语词语)

(2019-10-24 17:59:01) 百科综合
中立(汉语词语)

中立(汉语词语)

中立是一个汉语辞彙,拼音是zhōng lì,比喻不站在任一方立场的一种立场,拥有自己的主见。道德中立:表示不偏不向,不带有任何感情色彩,既可以认为是明哲保身,也可以认为是坚持道德原则,或者是认理不认人。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中立
  • 释义:中正独立
  • 记载:《礼记·中庸》
  • 英文释义:neutrality

词语

(1)中正独立。《礼记·中庸》:“中立而不倚,强哉矫。” 孔颖达 疏:“中正独立,而不偏倚,志意强哉,形貌矫然。” 唐 白居易 《养竹记》:“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 明 徐霖 《绣襦记·汧国流馨》:“尔 李氏 狎邪而白坚贞之志,波靡而励中立之行,是则尤人所难者也。”
(2)在对立的各方之间,不倾向于任何一方。《国语·晋语二》:“吾秉君以杀太子,吾不忍。通复故交,吾不敢。中立其免乎?” 韦昭 注:“中立,不阿君,亦不助太子也。”《后汉书·荀彧传》:“ 贡 与 邈 等分非素结,今来速者,计必未定,及其犹豫,宜时说之,纵不为用,可使中立。” 李贤 注:“不令其有去就也。” 鲁迅 《书信集·致萧三》:“《现代》虽自称中立,各派兼收,其实是有利于他们的刊物。”
(3)指使中立,不倾向于一方。 刘少奇 《坚决粉碎顽固派的进攻》:“展开广泛的统战工作,以便争取与中立他们。”
(4))居中而立。《大戴礼记·保傅》:“故 成王 中立而听朝,则四圣维之。”《宋史·乐志十三》:“圣子中立,臣工四环。”

释义

中文释义
1)(形)处于两个对立的政治力量之间;不倾向于任何一方的。—态度。(作定语)
2)(动)处于两个对立的政治力量之间;不倾向于任何一方。—于两派之间。(作谓语)
英文释义
neutrality; neutral; standing in the middle; neither on one side nor the other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