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江县文联在县委和县委宣传部的领导下,在省、市文联的指导下,坚持服务于县委、县政府的发展思路和中心工作,用“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指导文艺创作,致力推进文艺工作的均衡发展,工作重点面向社会、面向社区,面向学校,创新了工作思路。文艺工作成绩突出,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中江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 成立时间:2011年
- 领导单位:县委和县委宣传部
- 职责:推进文艺工作的均衡发展
百科名片
中江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文联简介
一、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大”和“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完成了全县多个重点建设项目中文化内容的谘询创作设计任务。 “十七大”报告中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精神是促进文艺创作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文联及各协会丝毫没有放鬆对“十七大”精神的学习贯彻,文联组织各协会负责人学习2次,组织文艺骨干学习2次,各协会组织学习10余次。特别是十七届六中全会召开以后,其学习贯彻力度更加增强,11月11日在“十七届六中全会、省委九届九次全会和市委常委(扩大)会的座谈会”上,县委书记刘应刚到会与文艺界代表一同学习、听取代表的建议意见并作重要讲话。他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文联及各协会通过不断学习,对“十七大报告”和“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深刻领会和认识,对繁荣全县文艺创作提出目标任务及保障措施,鼓励大家以高度的热情创作出更多老百姓喜爱的文艺精品,为建设文化强县目标共同努力。正是有“十七大”和“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鼓舞,文艺家们的政治热情高涨,社会责任意识加深,完成了全县各重点项目中涉及文化方面内容的工作任务。文联参与组织的《中江赋》徵集活动,徵得优秀稿件3篇,其中1篇已镌刻于新建的公园广场内,其涵盖的人文历史、建设成就等等内容,让游人在愉悦的颂读中了解中江。为新建的魁山阁撰写的关于“魁”文化的短文、言简意赅,已刻于魁山阁内。为继光故里的打造、博物馆的新建积极建言献策,很多好的建议被採纳。对维修完成的南北塔公园,仓山禹王宫、帝主庙增添文化内容的规划正在积极进行中。文联积极协助县委起草《中共中江县委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定》草案。
二、坚持“二为”方向和“三贴近”原则,深入基层,採风交流,丰富文艺创作源泉。
对外交流,深入生活,深入基层採风,创作源泉才会丰富,创作的作品才能感人。文联组织文艺骨干集体对外交流活动2次,20余人参加。林长龙三下江南,分别到杭州、无锡、常熟进行交流活动,考察学习外地先进经验,交流自身的艺术感受,所到之处倍爱欢迎。作协多名会员深入到仓山、广福等乡镇採风,与基层民众交流获取素材,在县委宣传部、县文联组织的《中江赋》徵稿中,共向组委会供稿10余篇,其中李昌文撰写的《中江赋》在《德阳春秋》上发表。影协组织会员先后赴绵竹年画村,仓山古镇及其他多个乡镇,县城三江两岸採风创作,为“5.12”三周年纪念及灾后重建成果展创作作品。戏协充分利用“三下乡”活动及“赏花节”活动的时间、演出节目,了解民风、民情,创作农村喜闻乐见的节目,音舞协会员把採风重点放在红色文化上,创作的多个政治立场鲜明的歌舞作品在全国具有较强影响力。美术书法家协会钟情凯江,组织会员两次沿凯江两岸採风写生,地域特色鲜明的书画作品受到外地客人欢迎。
三、致力推进文艺工作均衡发展,文艺辅导走进校园、村社,为提高校园、农村文艺创作水平奠定了基础。
年初宣传部、文联组织文艺家大规模送文化下乡活动2次,美术书法家协会组织书画家义务送春联2次,文联组织剧协送戏下乡20余场。与南山镇中心学校举办的“书法之旅、艺术留守”活动是文艺辅导走进校园的有益赏识。活动自2010年3月份开始,至今年6月底结束,取得了圆满成功。活动过程中,县书画院、县美术书法家协会确定了5名书法艺术水平较高的会员担任义务辅导教师,将80余名该校的留守学生根据自愿分为楷隶两个班,每月集中辅导一次。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已经初步掌握了楷书、隶书的基本笔法,结构规律,并具备了少字数的作品创作。在1月24日,组织了17名学生在南山镇为当地农民义写春联,引起了社会的高度讚誉和惊奇,一幅幅大红的春联从上学生的笔底流出,字型工整,笔法沉稳,使农民爱不释手,拿着春联的农民逢人就夸:“这是9岁学生给我写的,娃娃们太有出息了”。6月3日,在校内还举办了“书法之旅,艺术留守”学期作品展,参加学习的所有学生均创作了作品参展,面对充满天真、稚气的书法作品,辅导老师及学校师生均面带悦色,分享这种活动取得的成功。“书法之旅、艺术留守”这一活动为艺术辅导进校园找到了一种全新的方式,对弥补留守学生教育的不足,使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的薰陶、锻鍊学生的意志力,形成学生的特长爱好,营造校园艺术氛围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该项活动情况先后在《四川教育报》等媒体作过宣传报导。南山中心学校也将把这种活动长期坚持下去,使其形成校园的文化特色。回龙镇石庙村农村文艺宣传队自发成立已近30年,他们长期自编自演文艺节目活跃当地文艺生活,深受当地老百姓欢迎。但其设施设备和艺术水平还有待完善提高。文联多方努力筹划到资金1万元,为该宣传队购置一批器乐及舞台用品。在6月2日,由县委常委、宣传部长严键带领文联、戏协负责人将购置的器乐及舞台用品赠送到该村,戏协还组织了8名会员对他们进行辅导并一起联欢,为村社文艺的创作发展树起了一个典型。
四、完成年初工作安排,文艺创作成果再创辉煌,文艺展演活动丰富多彩。
根据年初工作安排,各协会积极组织会员创作精品力作,参加全国各类展演。美书协林长龙的书画作品应邀在杭州市人民书店博物馆展出;10余件美术书法作品在全国庆祝建党90周年展赛中入展获奖;6件美术作品入展市“感恩、铭记”美术作品展;其中吴大亮、彭开友的作品获优秀奖;林长龙、吴大亮的画作参加在无锡举办的“感恩、奋进”美术摄影作品展;邓长春的书法入展全国第十届书法展;林长龙、吴大亮、曾昌盛、邓九龙获市首届“三星堆”文艺奖。2011年迎春书法临作展展出作品110件、展期20天,开幕当天,时任县委书记杨震、县长刘应刚、宣传部长严键到场致辞,参观展览。送春联下乡到南山、柏树义写春联1200余幅,11月份还为仓山新农村书写对联150幅。作协与县誌办编辑的《中江县文化遗产志》社会反响良好,李昌文的散文《苏舜钦、李鸿裔与中国隐逸文化》入编《2010中国散文经典》。影协与文明办、住建局、文广局和泰和建筑公司举办的“泰和绿洲杯、辉煌90年”摄影大赛,徵集作品500余幅,选出90幅获奖作品在公园广场举办为期10天的展出,展示中江美丽风采,讴歌中江城市建设的发展成就,省新人作品展中有11件作品入展;100幅作品参加“2011年德阳市摄影精品展”。音舞协会龙清江、邹居阵合作的歌曲《几度春风艳桃李》、《党员是旗》获市第五届“五个一工程”奖,龙清江和陈道斌合作的歌曲《哥哥摇起乌蓬船》由武警文工团王相同演唱;龙清江作词的歌曲《相当将军士兵》、《我们和阳光约定》在《军营天地》和《草原歌声》发表;林云健编排的舞蹈《绣红旗》在市交通系统庆祝建党90周年文艺演出中获好评。戏协谢扬功、姚凤创作的戏曲小品《接待》在省第十三届戏剧小品赛中获编剧、导演、表演奖;谢扬功创作表演的谐剧《上岗第一天》获省文化厅群星奖三等奖;赵义华演出的《黄继光扑堡》在市委宣传部、文化局、文联主办的建党90周年文庙广场演出中深受欢迎;协会的川剧小分队先后在乡镇巡迴演出达300余场。
五、临时性工作任务圆满出色完成。
配合县图书馆完成了为期一年的图书馆、书画院加固装修,使书画院的办公活动场地使用更加合理。与文明办、总工会、团县委、妇联为富兴、南华、辑庆、东北镇学校设立的青少年活动中心进行了音乐舞蹈、美术书法义务辅导,通过了市文明办的检查验收。多次为灾后重建的文化设施及场馆建设建言献策,增加文化含量,为复刊的《中江宣传》组织副刊稿件等等工作均圆满完成。
六、2012年文联工作要点
(一)以贯彻执行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省委九届九次全会精神、市委常委(扩大)会议以及县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为工作重点,组织各协会会员精研细读会议报告决议,把精神实质领会深透,用以指导会员的文艺作品创作。
(二)用好用活三年一次的文艺奖励基金20万元,把改革开放以来至今的我县优秀文艺作品进行认真统计筛选,对在省、市、全国各类文艺大展赛中获奖展演的优秀文艺作品和骨干会员进行公正、公正的评定,在5月份召开隆重的表彰大会予以表彰,推进文艺创作的繁荣。
(三)配合县委县政府拟将2012年确定为“文化年”的决定,各协会分别组织1—2次不同形式的大型文艺展演活动,极大地丰富“文化年”的内容,使“文化年”具有广泛深远的影响意义。
(四)各协会每季度召开一次文艺创作研讨会,创新文艺创作思想,提升创作技巧,丰富创作内容,力争有10件以上作品在全国各类专业大展赛中入展获奖,推精品、出人才。
(五)继续做好文艺创作辅导进校园、进机关、进村社活动,促进文艺创作均衡发展,使全县文艺创作逐步广泛深入地进行。
(六)筹集社会捐助资金,在阳平大佛岩建造约100平方米的摩崖书法刻石,内容为历代咏吟中江的诗词歌赋,刻石作品30件,增加阳平的旅游文化内涵。
(七)创新节日例行的文艺展演活动,把迎春书画展、送春联下乡、下场演出办得更加新颖、多彩。
(八)拟适时主办第二届涪江流域四市六县美术书画作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