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中文版AutoCAD 2016完全实战技术手册

(2019-09-10 02:34:15) 百科综合
中文版AutoCAD 2016完全实战技术手册

中文版AutoCAD 2016完全实战技术手册

《中文版AutoCAD 2016完全实战技术手册》是2015年11月1日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郑伟、林晓娟、李锦。

基本介绍

  • 书名:中文版AutoCAD 2016完全实战技术手册
  • 作者:郑伟、林晓娟、李锦
  • ISBN:9787302409212
  • 定价:89元
  •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5年11月1日

内容简介

本书以目前最新版本 AutoCAD 2016为平台,从实际操作和套用的角度出发,全面讲述了AutoCAD2016的功能,其内容涉及机械设计、建筑製图、室内装饰设计、服装设计、模具设计等方面的套用技巧。
全书分4篇26章,从AutoCAD2016的基础操作到实际套用、从二维绘图到三维实体建模都进行了详细、全面的讲解,使读者通过学习本书,可以彻底掌握AutoCAD2016的操作技能与实际工程设计与套用。
第1篇 基础入门篇(第1~5章):主要介绍的是AutoCAD2016的入门基础知识,内容包括AutoCAD2016的软体介绍、基本界面认识、绘图环境设定、AutoCAD图形与档案的基本操作、基本工具的套用等。
第2篇 绘图指令篇(第6~11章):主要介绍AutoCAD2016绘製基本图形及工程製图所涉及的相关指令。
第3篇 注释与特性篇(第12~19章):主要介绍利用AutoCAD2016在机械设计和建筑设计中进行GB标準製图。
第4篇 三维建模篇(第20~26章):主要介绍AutoCAD2016的三维建模设计功能,以及二维图形与三维模型之间的互动设计。

目录

第1篇 基础入门篇
第1章 安装与启动AutoCAD2016
1.1 CAD绘图
1.1.1 认识CAD
1.1.2 CAD系统的组成
1.2 AutoCAD 2016软体下载方法
1.3 安装AutoCAD 2016
1.3.1 安装AutoCAD 2016的系统配置要求
1.3.2 安装AutoCAD 2016程式
1.4 AutoCAD 2016的卸载
第2章 踏出AutoCAD 2016的关键第一步
2.1 AutoCAD 2016的起始界面
2.1.1 【了解】页面
2.1.2 【创建】页面
2.2 AutoCAD 2016工作界面
2.2.1 快速访问工具列
2.2.2 信息搜寻中心
2.2.3 选单浏览与快速访问工具列
2.2.4 选单栏
2.2.5 功能区
2.2.6 绘图区
2.2.7 命令行
2.2.8 状态栏
2.3 使用帮助系统
2.3.1 帮助系统概述
2.3.2 通过关键字搜寻主题
2.4 绘图环境的设定
2.4.1 选项设定
2.4.2 草图设定
2.4.3 特性设定
2.4.4 图形单位设定
2.4.5 绘图图限设定
2.5 CAD系统变数与命令
2.5.1 系统变数定义与类型
2.5.2 系统变数的查看和设定
2.5.3 命令
2.6 综合训练—— 通过输入命令绘製交通标誌图形
2.7 课后习题
第3章 踏入AutoCAD 2016的关键第二步
3.1 创建AutoCAD图形档案的3种方法
3.1.1 方法一:从草图开始
3.1.2 方法二:使用样板
3.1.3 方法三:使用嚮导
3.2 打开AutoCAD档案
3.3 保存图形档案
3.3.1 保存与另外储存档案
3.3.2 自动保存档案
3.4 介绍AutoCAD执行命令方式
3.4.1 通过选单栏执行
3.4.2 使用命令行输入
3.4.3 在功能区单击命令按钮
3.5 修复或恢复图形
3.5.1 修复损坏的图形档案
3.5.2 创建和恢复备份档案
3.5.3 图形修复管理器
3.6 综合训练
3.6.1 训练一:绘製定位板
3.6.2 训练二:绘製垫片
3.7 课后习题
第4章 踏出AutoCAD 2016的关键第三步
4.1 AutoCAD 2016坐标系
4.1.1 认识AutoCAD坐标系
4.1.2 笛卡儿坐标系
4.1.3 极坐标系
4.2 控制图形视图
4.2.1 视图缩放
4.2.2 平移视图
4.2.3 重画与重生成
4.2.4 显示多个视口
4.2.5 命名视图
4.2.6 ViewCube和导航栏
4.3 测量工具
4.4 快速计算器
4.4.1 了解快速计算器
4.4.2 使用快速计算器
4.5 综合训练
4.5.1 训练一:绘製多边形组合图形
4.5.2 训练二:绘製密封垫
4.6 课后习题
第5章 辅助作图公共指令
5.1 精确绘製图形
5.1.1 设定捕捉模式
5.1.2 栅格显示
5.1.3 对象捕捉
5.1.4 对象追蹤
5.1.5 正交模式
5.1.6 锁定角度
5.1.7 动态输入
5.2 图形的操作
5.2.1 更正错误
5.2.2 删除对象
5.2.3 Windows通用工具
5.3 对象的选择技巧
5.3.1 常规选择
5.3.2 快速选择
5.3.3 过滤选择
5.4 综合训练
5.4.1 训练一:绘製简单零件的二视图
5.4.2 训练二:利用栅格绘製茶几
5.4.3 训练三:利用对象捕捉绘製大理石拼花
5.4.4 训练四:利用交点和平行捕捉绘製防护栏
5.4.5 训练五:利用from捕捉绘製 三桩承台
5.5 课后习题
第2篇 绘图指令篇
第6章 绘图指令一
6.1 绘製点对象
6.1.1 设定点样式
6.1.2 绘製单点和多点
6.1.3 绘製定数等分点
6.1.4 绘製定距等分点
6.2 直线、射线和构造线
6.2.1 绘製直线
6.2.2 绘製射线
6.2.3 绘製构造线
6.3 矩形和正多边形
6.3.1 绘製矩形
6.3.2 绘製正多边形
6.4 圆、圆弧、椭圆和椭圆弧、圆环
6.4.1 绘製圆
6.4.2 绘製圆弧
6.4.3 绘製椭圆和椭圆弧
6.4.4 绘製圆环
6.5 综合训练
6.5.1 训练一:绘製减速器透视孔盖
6.5.2 训练二:绘製曲柄
6.5.3 训练三:绘製洗手池
6.6 课后习题
第7章 绘图指令二
7.1 多线绘製与编辑
7.1.1 绘製多线
7.1.2 编辑多线
7.1.3 创建与修改多线样式
7.2 多段线
7.2.1 绘製多段线
7.2.2 编辑多段线
7.3 样条曲线
7.4 绘製曲线与参照几何图形命令
7.4.1 螺旋线(HELIX)
7.4.2 修订云线(REVCLOUD,REVC)
7.5 综合训练
7.5.1 训练一:绘製房屋横切面
7.5.2 训练二:绘製健身器材
7.6 课后习题
第8章 绘图指令三
8.1 将图形转换为面域
8.1.1 创建面域
8.1.2 对面域进行逻辑运算
8.1.3 使用MASSPROP提取面域质量特性
8.2 填充概述
8.2.1 定义填充图案的边界
8.2.2 添加填充图案和实体填充
8.2.3 选择填充图案
8.2.4 关联填充图案
8.3 图案填充
8.3.1 使用图案填充
8.3.2 创建无边界的图案填充
8.4 渐变色填充
8.4.1 设定渐变色
8.4.2 创建渐变色填充
8.5 区域覆盖
8.6 综合训练
8.6.1 训练一:利用面域绘製图形
8.6.2 训练二:给图形进行图案填充
8.7 课后习题
第9章 图形编辑指令一
9.1 使用夹点编辑图形
9.1.1 夹点定义和设定
9.1.2 利用【夹点】拉伸对象
9.1.3 利用【夹点】移动对象
9.1.4 利用【夹点】旋转对象
9.1.5 利用【夹点】比例缩放
9.1.6 利用【夹点】镜像对象
9.2 删除指令
9.3 移动指令
9.3.1 移动对象
9.3.2 旋转对象
9.4 複製、镜像、阵列、偏移
9.4.1 複製对象
9.4.2 镜像对象
9.4.3 阵列对象
9.4.4 偏移对象
9.5 综合训练
9.5.1 训练一:绘製法兰盘
9.5.2 训练二:绘製机制夹具
9.5.3 训练三:绘製房屋横切面
9.6 课后习题
第10章 图形编辑指令二
10.1 修改指令
10.1.1 缩放对象
10.1.2 拉伸对象
10.1.3 修剪对象
10.1.4 延伸对象
10.1.5 拉长对象
10.1.6 倒角
10.1.7 倒圆角
10.2 分解与合併指令
10.2.1 打断对象
10.2.2 合併对象
10.2.3 分解对象
10.3 编辑对象特性
10.3.1 【特性】选项板
10.3.2 特性匹配
10.4 综合训练
10.4.1 训练一:将辅助线转化为图形轮廓线
10.4.2 训练二:绘製凸轮
10.4.3 训练三:绘製定位板
10.4.4 训练四:绘製垫片
10.5 课后习题
第11章 插入指令
11.1 块与外部参照概述
11.1.1 块定义
11.1.2 块的特点
11.2 创建块
11.2.1 块的创建
11.2.2 插入块
11.2.3 删除块
11.2.4 存储并参照块
11.2.5 嵌套块
11.2.6 间隔插入块
11.2.7 多重插入块
11.2.8 创建块库
11.3 块编辑器
11.3.1 【块编辑器】选项卡
11.3.2 块编写选项板
11.4 动态块
11.4.1 动态块概述
11.4.2 向块中添加元素
11.4.3 创建动态块
11.5 块属性
11.5.1 块属性特点
11.5.2 定义块属性
11.5.3 编辑块属性
11.6 外部参照
11.6.1 使用外部参照
11.6.2 外部参照管理器
11.6.3 附着外部参照
11.6.4 拆离外部参照
11.6.5 外部参照套用实例
11.7 裁剪外部参照与光栅图像
11.7.1 裁剪外部参照
11.7.2 光栅图像
11.7.3 附着图像
11.7.4 调整图像
11.7.5 图像框线
11.8 综合训练—— 标注零件图表面粗糙度
11.9 课后习题
第3篇 注释与特性篇
第12章 AutoCAD 2016设计 中心
12.1 设计中心简介
12.1.1 设计中心主界面
12.1.2 设计中心的构成
12.2 利用设计中心製图
12.2.1 以块形式插入图形档案
12.2.2 附着为外部参照
12.3 使用设计中心访问、添加内容
12.3.1 通过设计中心访问内容
12.3.2 通过设计中心添加内容
12.3.3 搜寻指定内容
12.4 CAD标準样板
12.5 课后习题
第13章 尺寸标注指令
13.1 图纸尺寸标注常识
13.1.1 尺寸的组成
13.1.2 尺寸标注类型
13.1.3 标注样式管理器
13.2 标注样式创建与修改
13.3 AutoCAD 2016基本尺寸标注
13.3.1 线性尺寸标注
13.3.2 角度尺寸标注
13.3.3 半径或直径标注
13.3.4 弧长标注
13.3.5 坐标标注
13.3.6 对齐标注
13.3.7 折弯标注
13.3.8 折断标注
13.3.9 倾斜标注
13.4 快速标注工具
13.4.1 快速标注
13.4.2 基线标注
13.4.3 连续标注
13.4.4 等距标注
13.5 AutoCAD其他标注
13.5.1 形位公差标注
13.5.2 多重引线标注
13.6 编辑标注
13.7 综合训练
13.7.1 训练一:标注曲柄零件尺寸
13.7.2 训练二:标注泵轴尺寸
13.8 课后习题
第14章 文字与表格指令
14.1 文字概述
14.2 使用文字样式
14.2.1 创建文字样式
14.2.2 修改文字样式
14.3 单行文字
14.3.1 创建单行文字
14.3.2 编辑单行文字
14.4 多行文字
14.4.1 创建多行文字
14.4.2 编辑多行文字
14.5 符号与特殊字元
14.6 表格
14.6.1 新建表格样式
14.6.2 创建表格
14.6.3 修改表格
14.6.4 功能区【表格单元】选项卡
14.7 综合训练—— 创建图纸表格
14.7.1 训练一:添加多行文字
14.7.2 训练二:创建空表格
14.7.3 训练三:输入字型
14.8 课后练习
第15章 参数化绘图指令
15.1 图形参数化绘图概述
15.1.1 几何约束
15.1.2 标注约束
15.2 几何约束功能
15.2.1 手动几何约束
15.2.2 自动几何约束
15.2.3 约束设定
15.2.4 【几何约束】的显示与 隐藏
15.3 尺寸驱动约束功能
15.3.1 【标注约束】类型
15.3.2 约束模式
15.3.3 【标注约束】的显示与 隐藏
15.4 约束管理
15.4.1 【删除约束】
15.4.2 【参数管理器】
15.5 综合训练—— 参数化绘图
15.6 课后习题
第16章 图层与特性指令
16.1 图层指令
16.1.1 图层特性管理器
16.1.2 图层工具
16.2 控制图层
16.2.1 打开/关闭图层
16.2.2 冻结/解冻图层
16.2.3 锁定/解锁图层
16.3 图形特性
16.3.1 修改对象特性
16.3.2 匹配对象特性
16.4 课后习题
第17章 管理图形数据
17.1 利用剪贴簿贴上数据
17.1.1 贴上为块
17.1.2 贴上为超连结
17.1.3 贴上到原坐标
17.1.4 选择性贴上
17.2 连结和嵌入数据
17.2.1 输入OLE对象(选择性 贴上)
17.2.2 嵌入OLE对象(贴上)
17.2.3 输出OLE对象(複製连结)
17.2.4 编辑OLE对象
17.3 从图形或电子表格中提取数据
17.3.1 数据提取嚮导
17.3.2 输出提取数据
17.3.3 修改数据提取表
17.4 在Internet上共享图形档案
17.4.1 启动Internet访问
17.4.2 在图形中添加超连结
17.4.3 输出DWF档案
17.4.4 发布Web页
17.5 课后习题
第18章 AutoCAD机械製图 套用
18.1 AutoCAD在机械设计中的套用
18.2 机械製图的国家标準规定
18.2.1 图纸幅面及格式
18.2.2 标题栏
18.2.3 图纸比例
18.2.4 字型
18.2.5 图线
18.2.6 尺寸标注
18.2.7 在AutoCAD中绘製 轴测图
18.2.8 设定绘图环境
18.2.9 轴测图的绘製方法
18.2.10 轴测图的尺寸标注
18.3 在AutoCAD中绘製机械零件图
18.3.1 零件图的作业及内容
18.3.2 零件图的技术要求
18.4 在AutoCAD中绘製机械装配图
18.4.1 装配图的作用及内容
18.4.2 装配图的尺寸标注
18.5 综合训练
18.5.1 训练一:绘製固定座零件轴测图
18.5.2 训练二:绘製高速轴零件图
18.5.3 训练三:绘製球阀装配图
18.6 课后习题
第19章 AutoCAD建筑製图标準
19.1 建筑工程製图基本常识
19.1.1 建筑製图概念
19.1.2 建筑製图的要求及规範
19.1.3 建筑製图的内容及编排 顺序
19.2 AutoCAD建筑製图的尺寸标注
19.3 在AutoCAD中绘製建筑平面图
19.3.1 建筑平面图的形成与内容
19.3.2 建筑平面图绘製规範
19.4 在AutoCAD中绘製建筑立面图
19.4.1 立面图的形成、用途与命名 方式
19.4.2 建筑立面图的内容及要求
19.5 在AutoCAD中绘製建筑剖面图
19.5.1 建筑剖面图的形成与作用
19.5.2 剖切位置及投射方向的选择
19.6 综合训练
19.6.1 训练一:绘製居室平面图
19.6.2 训练二:绘製办公楼立面图
19.7 课后习题
第4篇 三维建模篇
第20章 三维建模基础
20.1 三维建模工作空间
20.2 设定三维视图投影方式
20.2.1 设定平行投影视图
20.2.2 三维导航工具ViewCube
20.2.3 通过 ViewCube 更改 UCS
20.2.4 可用的导航工具
20.3 视图管理器
20.3.1 视点设定
20.3.2 视点预设
20.3.3 视点
20.3.4 设定平面视图
20.4 三维模型的观察
20.4.1 受约束的动态观察
20.4.2 自由动态观察
20.4.3 连续动态观察
20.5 视觉样式设定
20.5.1 视觉样式
20.5.2 视觉样式管理器
20.6 三维模型的表现形式
20.6.1 线框模型
20.6.2 表面模型
20.6.3 实体模型
20.6.4 三维UCS
20.6.5 定义UCS
20.6.6 显示UCS图示
20.7 简单三维图形
20.7.1 三维点
20.7.2 绘製三维多段线
20.7.3 线框模型
20.8 综合训练—— 创建基本线框模型
20.9 课后习题
第21章 机械零件建模
21.1 实体建模概述
21.2 由曲线创建实体或曲面
21.2.1 创建拉伸特徵
21.2.2 创建扫掠特徵
21.2.3 创建旋转特徵
21.2.4 创建放样特徵
21.2.5 创建【按住并拖动】实体
21.3 创建三维实体图元
21.3.1 圆柱体
21.3.2 圆锥体
21.3.3 长方体
21.3.4 球体
21.3.5 稜锥体
21.3.6 圆环体
21.3.7 楔体
21.4 其他实体创建类型
21.4.1 多段体
21.4.2 平面曲面
21.5 综合训练
21.5.1 训练一:法兰盘建模
21.5.2 训练二:轴承支架建模
21.6 课后习题
第22章 机械零件建模
22.1 曲面概述
22.2 格线曲面
22.2.1 二维实体填充
22.2.2 三维面
22.2.3 三维格线
22.2.4 旋转格线
22.2.5 平移曲面
22.2.6 直纹曲面
22.2.7 边界曲面
22.3 创建预定义的三维格线
22.3.1 长方体表面
22.3.2 圆锥面
22.3.3 下半球面
22.3.4 上半球面
22.3.5 格线
22.3.6 稜锥体面
22.3.7 球面
22.3.8 圆环面
22.3.9 楔体面
22.4 综合训练—— 绘製凉亭模型
22.4.1 训练一:绘製凉亭外体
22.4.2 训练二:绘製凉亭桌椅
22.5 课后练习
23.1 基本操作功能
23.1.1 三维小控制项工具
第23章 模型的修改与操作
23.1.2 三维移动
23.1.3 三维旋转
23.1.4 三维缩放
23.1.5 三维对齐
23.1.6 三维镜像
23.1.7 三维阵列
23.2 三维布尔运算
23.2.1 并集
23.2.2 差集
23.2.3 交集
23.3 曲面编辑功能
23.4 实体编辑功能
23.5 综合训练
23.5.1 训练一:箱体零件建模
23.5.2 训练二:摇柄手轮建模
23.5.3 训练三:手动阀门建模
23.5.4 训练四:建筑单扇门的三维模型
23.5.5 训练五:建筑双扇门的三维模型
23.6 课后习题
第24章 三维模型渲染
24.1 查看三维图形效果
24.1.1 消隐
24.1.2 改变三维图形的曲面轮廓素线
24.1.3 以线框形式显示实体轮廓
24.1.4 改变实体表面的平滑度
24.1.5 视觉样式
24.2 渲染概述
24.2.1 如何决定模型中需要渲染的面
24.2.2 在定义模型时指定渲染
24.2.3 基本渲染操作
24.2.4 渲染预设管理器
24.3 渲染光源
24.3.1 光源类型
24.3.2 调整全局光源
24.3.3 阳光与天光
24.3.4 光源衰减
24.4 材质与纹理
24.4.1 材质概述
24.4.2 贴图
24.5 使用相机定义三维视图
24.5.1 认识相机
24.5.2 创建相机
24.5.3 修改相机特性
24.5.4 运动路径动画
24.6 保存渲染图像
24.7 综合训练
24.7.1 训练一:支架零件渲染
24.7.2 训练二:渲染水杯
24.8 课后习题
第25章 3D与2D互动式 设计
25.1 三维模型与二维工程图的套用
25.2 工程图图形绘製工具
25.2.1 基本视图
25.2.2 图形
25.2.3 轮廓
25.3 从三维模型创建工程视图
25.3.1 创建关联图形的工作流
25.3.2 从其他CAD模型来创建 工程视图
25.4 综合训练
25.4.1 训练一:由三维实体转二维 平面工程图实例
25.4.2 训练二:从外部CAD模型转平面工程图实例
25.4.3 训练三:由二维工程图创建三维模型
25.5 课后习题
第26章 图形的列印与输出
26.1  添加和配置列印设备
26.2 布局的使用
26.2.1 模型空间与图纸空间
26.2.2 创建布局
26.3 图形的输出设定
26.3.1 页面设定
26.3.2 列印设定
26.4 输出图形
26.4.1 从模型空间输出图形
26.4.2 从图纸空间输出图形
26.5 本章小结
附录一:AutoCAD 2016功能组合键
附录二:AutoCAD2016系统变数大全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