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中文版AutoCAD 2014高手之道

(2019-11-23 00:55:05) 百科综合
中文版AutoCAD 2014高手之道

中文版AutoCAD 2014高手之道

《中文版AutoCAD 2014高手之道》是2015年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张友龙。该书详细讲解了AutoCAD的基本功能,并结合154个建筑製图、机械製图、家具製图和室内设计製图等典型案例进行扩展学习,适合想要全面学习AutoCAD软体及其套用的读者阅读。

基本介绍

  • 书名:中文版AutoCAD 2014高手之道
  • 作者:张友龙
  • ISBN:9787115371447
  • 页数:1016页
  •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5年5月1日
  • 装帧:平装
  • 开本:16开
  • 版次:1

内容简介

《中文版AutoCAD 2014高手之道》以AutoCAD 2014为蓝本进行讲解,同时兼容AutoCAD 2010到AutoCAD 2013等低版本软体。书中详细讲解了AutoCAD的基本功能,并结合154个建筑製图、机械製图、家具製图和室内设计製图等典型案例进行扩展学习。
全书分5个部分,共22章,在内容结构上分为基本功能和典型实例两大部分,主要内容包括AutoCAD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图形绘製与编辑、文字对象、图块、尺寸标注、设计中心、渲染输出、数据处理和AutoLISP程式设计等。
随书附赠配套光碟中书中案例用到的素材,还提供了129个“基础理论”和“重点案例”的教学视频,便于读者直观理解所学知识。
《中文版AutoCAD 2014高手之道》适合想要全面学习AutoCAD软体及其套用的读者阅读。

图书目录

第1部分 AutoCAD基础
第1章 AutoCAD快速入门 17
1.1 初步了解AutoCAD 2014 19
1.1.1 什幺是AutoCAD 19
1.1.2 AutoCAD和AutoCAD LT的区别 19
1.1.3 平台和系统要求 20
1.1.4 AutoCAD 2014安装过程 20
1.2 AutoCAD的启动与退出 22
1.2.1 启动AutoCAD 2014 22
1.2.2 退出AutoCAD 2014 23
1.3 熟悉AutoCAD 2014的界面 23
1.3.1 认识AutoCAD 2014的工作空间 23
1.3.2 全面了解AutoCAD 2014界面的构成要素 25
1.4 控制命令视窗 30
1.4.1 调整命令视窗的大小 30
1.4.2 隐藏和显示命令视窗 30
1.5 档案的基本操作 31
1.5.1 使用样板创建新档案 31
1.5.2 不使用样板创建图形档案 32
1.5.3 创建自己的样板 32
1.5.4 打开现有的档案 33
1.5.5 打开大图形的一部分(局部打开) 34
1.5.6 以新名称保存图形档案 34
1.5.7 自动保存档案 35
1.5.8 保存为与低版本兼容的档案 37
1.5.9 保存为图片格式 37
1.6 图形实用工具 38
1.6.1 核查 38
1.6.2 修复 39
1.6.3 图形修复管理器 39
1.6.4 清理图形 40
1.7 实战演练 40
1.8 课后练习 43
第2章 绘图前的準备工作 44
2.1 如何向AutoCAD下达绘图命令 47
2.1.1 使用游标操作执行命令 47
2.1.2 通过命令提示行执行绘图命令 47
2.1.3 通过选单执行绘图命令 48
2.1.4 使用快捷选单 49
2.1.5 通过工具列执行绘图命令 49
2.1.6 使用对话框和选项板 49
2.2 AutoCAD的命令执行技巧 50
2.2.1 重複命令 51
2.2.2 使用近期输入内容 51
2.2.3 取消命令 51
2.2.4 撤销绘图命令 51
2.2.5 重複绘图命令 52
2.2.6 使用透明命令 52
2.3 理解AutoCAD的坐标系统 53
2.3.1 使用动态输入工具列提示输入坐标值 54
2.3.2 指定动态输入设定 55
2.3.3 绝对笛卡尔坐标 57
2.3.4 相对笛卡尔坐标 59
2.3.5 极坐标系 60
2.3.6 坐标值的显示 61
2.3.7 WCS和UCS 61
2.4 设定AutoCAD的绘图环境 62
2.4.1 确定绘图单位 62
2.4.2 设定绘图界限 63
2.4.3 建立图层并设定其属性 64
2.5 利用AutoCAD辅助绘图功能精确绘图 67
2.5.1 自动捕捉设定 68
2.5.2 捕捉和栅格设定 69
2.5.3 极轴追蹤设定 71
2.5.4 对象捕捉设定 73
2.5.5 调用“对象捕捉”工具列 75
2.5.6 替代坐标设定 76
2.6 点定位 77
2.6.1 使用对象捕捉追蹤 77
2.6.2 使用“自”功能 79
2.6.3 捕捉两点之间的中点 80
2.7 实战演练 81
2.8 课后练习 89
第2部分 绘製二维图形
第3章 AutoCAD二维图形的绘製 90
3.1 绘製点 93
3.1.1 绘製单个点(Point) 94
3.1.2 定数等分(Divide) 95
3.1.3 定距等分(Measure) 97
3.2 绘製线 97
3.2.1 绘製直线(Line) 98
3.2.2 绘製射线(Ray) 99
3.2.3 绘製构造线(Xline) 99
3.3 绘製矩形和正多边形 102
3.3.1 绘製矩形(Rectang) 102
3.3.2 绘製正多边形(Polygon) 110
3.4 绘製曲线图形 112
3.4.1 绘製圆形(Circle) 113
3.4.2 绘製圆弧(Arc) 120
3.4.3 绘製椭圆(Ellipse) 131
3.4.4 绘製椭圆弧(Ellipse) 135
3.4.5 绘製圆环(Donut) 139
3.5 绘製徒手线和云线 139
3.5.1 绘製徒手线(Sketch) 140
3.5.2 绘製云线(Revcloud) 141
3.6 实战演练 142
3.7 课后练习 154
第4章 二维图形的基本编辑方法 156
4.1 图形选择高级技法 159
4.1.1 选择图形的各种方式 159
4.1.2 设定选择模式 164
4.1.3 根据选定对象重启绘製命令 166
4.2 图形操作 166
4.2.1 刷新萤幕 167
4.2.2 最佳化图形显示 167
4.2.3 调整图形的显示层次 168
4.2.4 带基点複製(Copybase) 169
4.2.5 贴上为块(Pasteblock) 169
4.2.6 贴上到原坐标(Pasteorig) 170
4.2.7 选择性贴上(Pastespec) 170
4.3 调整对象位置 170
4.3.1 移动对象(Move) 171
4.3.2 旋转对象(Rotate) 171
4.4 複製对象的几种方式 176
4.4.1 複製对象(Copy) 176
4.4.2 镜像对象(Mirror) 178
4.4.3 偏移对象(Offset) 181
4.5 阵列对象(Array) 186
4.5.1 矩形阵列对象(Arrayrect) 186
4.5.2 环形阵列对象(Arraypolar) 189
4.5.3 沿路径阵列对象(Arraypath) 192
4.6 编辑对象操作 197
4.6.1 修剪对象(Trim) 197
4.6.2 延伸对象(Extend) 200
4.6.3 打断对象(Break) 204
4.6.4 合併对象(Join) 206
4.6.5 分解对象(Explode) 207
4.6.6 倒角对象(Chamfer) 207
4.6.7 圆角对象(Fillet) 210
4.7 调整对象尺寸 212
4.7.1 拉长对象(Lengthen) 212
4.7.2 拉伸对象(Stretch) 216
4.7.3 缩放对象(Scale) 219
4.8 实战演练 223
4.9 课后练习 229
第5章 二维图形高级编辑功能详解 232
5.1 夹点编辑 234
5.1.1 关于夹点 234
5.1.2 利用夹点拉伸对象 236
5.1.3 利用夹点移动对象 237
5.1.4 利用夹点旋转对象 238
5.1.5 利用夹点缩放对象 239
5.1.6 利用夹点镜像複製对象 240
5.1.7 使用夹点创建多个副本 240
5.1.8 使用夹点新功能 241
5.2 绘製和编辑多段线 244
5.2.1 绘製多段线(Pline) 244
5.2.2 编辑多段线(Pedit) 247
5.3 绘製和编辑多线 253
5.3.1 绘製多线(Mline) 253
5.3.2 使用Mledit命令编辑多线 254
5.3.3 设定多线样式 255
5.4 绘製和编辑样条曲线 261
5.4.1 绘製样条曲线(Spline) 261
5.4.2 使用Splinedit命令编辑样条曲线 263
5.4.3 使用Blend命令光滑曲线 269
5.5 对象编组 276
5.5.1 创建编组 276
5.5.2 选择编组中的对象 277
5.6 根据对象属性快速选择对象 277
5.6.1 使用快速选择功能选择对象 278
5.6.2 Filter命令的套用 279
5.7 使用“特性”选项板修改对象属性 283
5.8 特性匹配 285
5.9 实战演练 286
5.10 课后练习 307
第3部分 数据管理
第6章 对象特性管理 309
6.1 快速修改对象属性 311
6.1.1 设定对象颜色 311
6.1.2 设定线型 312
6.1.3 设定线宽 313
6.2 修改线型比例因子 313
6.2.1 修改全局线型比例因子 314
6.2.2 修改当前对象线型比例因子 315
6.3 图层管理的高级功能 316
6.3.1 图层设定的原则 316
6.3.2 排序图层 317
6.3.3 按名称搜寻图层 317
6.3.4 使用图层特性过滤器 318
6.3.5 保存图层设定 319
6.3.6 图层Ⅱ工具列功能介绍 320
6.4 查询图形信息 321
6.4.1 查询距离(DIST) 321
6.4.2 查询面积和周长(Area) 322
6.4.3 查询面域/质量特性(Massprop) 325
6.4.4 列表显示命令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