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中左所

(2019-10-15 23:06:41) 百科综合
中左所

中左所

中左所是厦门市的别称,也称鹭岛、厦港,明朝称嘉禾屿,厦门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15个副省级城市之一,五个计画单列市之一。厦门是中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五个开发开放类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一(即“新特区”),为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东南国际航运中心、大陆对台贸易中心、两岸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合作示範区。同时,厦门片区纳入中国最早的四个自由贸易试验区之一“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且面积最大。

厦门位于中国东南部,属闽南地区,东北部与泉州市,西南部与漳州市接壤,泉、漳、厦合称闽南金三角。厦门岛和金门岛隔海对望,在两岸敌对期间曾经炮火连绵。2013年,厦门市城区人口373万,市区建成区281.6平方千米,两项数据均居福建省首位。地方上通行闽南语。

厦门岛是厦门的主要岛屿,也是厦门第一大岛屿、厦门经济特区的发祥地,岛上有厦门的商业和政治中心。各国殖民者最初居住的地方鼓浪屿就在厦门岛西南部。与海沧半岛之间的海港自古名曰鹭江(实为深海),是以前进出厦门的贸易船只停泊的港口。厦门岛上最高的山峰是云顶岩,海拔339.6米。而广义上的厦门地区,今已包括海沧、杏林、集美、同安、翔安、大嶝岛等岛屿。港区外岛屿星罗棋布,港区内群山四周环抱,港阔水深,终年不冻,是一个条件优越的海峡性天然良港。

厦门也是现代化国际性港口风景旅游城市,拥有5A级景区——鼓浪屿。美国前总统尼克森曾讚美过厦门为“东方夏威夷”。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中左所
  • 外文名称:Amoy
  • 别名:鹭岛、嘉禾屿(古称)、厦港
  • 行政区类别:副省级城市
  • 所属地区:华东地区
  • 下辖地区:思明区、湖里区、集美区、海沧区、同安区、翔安区
  • 政府驻地:厦门市思明区湖滨北路61号
  • 电话区号:+86 (0)592
  • 邮政区码:361000
  • 地理位置:中国东南沿海、福建省南部、闽南金三角中部
  • 面积:1865平方千米
  • 人口:381万人(2014年常住人口)
  • 方言:闽南语(厦门话)-闽台片
  • 气候条件: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 着名景点:鼓浪屿/环岛路/万石植物园/胡里山炮台/南普陀寺/同安影视城等
  • 机场:厦门高崎国际机场/厦门翔安国际机场/
  • 火车站:厦门站/厦门北站/厦门高崎站/翔安站
  • 车牌代码:闽D

建制沿革

厦门自古属福建省泉州府同安县所辖。晋太康三年(282年)置同安县,属晋安郡,后併入南安县。
中左所中左所
唐贞元十九年(803年)析南安县西南部置大同场。五代后唐长兴四年(933年)升为同安县,辖域包括今的厦门市全部、金门县及龙海市东北部(今厦门岛称为嘉禾屿,行政上为同安县嘉禾里),属泉州。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在嘉禾里西南端筑“厦门城”——意寓国家大厦之门,“厦门”之名自此列入史册。
清顺治七年(1650年)郑成功驻兵厦门,十二年(1655年)置思明州,不久废,属泉州府。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废;二十三年(1684年)设台厦兵备道,道尹驻台湾府治(雍正六年即1728年台湾府改为台湾道);二十五年(1686年)以泉州府同知分防设厅,雍正五年(1727年)兴泉道(后为兴泉永道)自泉州移驻厦门。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设立闽海关厦门口,1685年5月正式对外办公。1689年英国东印度公司货船在厦门首次直接进口中国茶叶开回英国。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实行广州一口通商,关闭包括厦门口的其他海关。
鸦片战争后,厦门港成为中国最早开放的五个口岸城市之一。1852年,在厦门设英租界。1902年鼓浪屿成为公共租界。1914年(民国三年),析同安县嘉禾里(今厦门岛)置思明县。厦门与金门一同从同安县独立为“思明县”,属泉州府。
1938年5月,日本侵占厦门,成立厦门特别市政府,由日本兴亚院厦门联络部控制,下辖鼓浪屿、金门、浯屿3个特别公署。1943年03月06日改由亲日的汪精卫政权所接管至1945年8月日本投降。
1949年10月厦门市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攻克并接管,为省辖市。此后厦门市陆续瓜分并接管同安县所有辖地,以至于最后同安县也变成了厦门市的同安区。
直至今日,地理上厦门市就是原同安县大部份(即原同安县扣除今龙海东北部)。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厦门位于东经118°04'04",北纬24°26'46"附近,在中国东南沿海,福建省南部,与漳州、泉州相连,地处闽南金三角中部。
厦门市由厦门岛、鼓浪屿及其众多小岛屿和同安、集美、海沧、翔安等组成,陆地面积有1699.39平方千米,海域面积有300多平方千米。其中厦门岛面积约为132.5平方千米,是福建省的第四大岛屿,全岛海岸线约为234千米。
当地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在摄氏21度左右。
为保护当地的文昌鱼、白鹭和中华白海豚等珍稀物种,厦门市设有面积33088公顷的厦门珍稀海洋物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厦门湾地处中国东南沿海——福建省东南部、九龙江入海处,背靠漳州、泉州平原,濒临台湾海峡,整个海岸线蜿蜒曲折,全长234公里,港阔水深,终年不冻,是条件优越海峡性的天然良港,有史以来就是中国东南沿海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厦门港拥有多个港区和生产性泊位,已跻身国内大型一类港、世界货柜大港18强之列。
1986年10月23日厦门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审议了厦门市人民政府关于提请确定市树、市花、市鸟的议案,决定凤凰木为市树、三角梅为市花、白鹭为市鸟。厦门市的公营单位多以白鹭形象为徽标。

地形地貌

厦门地形以滨海平原、台地和丘陵为主。厦门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地势地貌构成类型多样,有中山、低山、高丘、低丘、台地、平原、滩涂等。西北部多中低山,其中位于同安与安溪交界处的云顶山海拔1175.2米,为全市最高的山峰。从西北往东南,依次分布着高丘、低丘、阶地、海积平原和滩涂,南面是厦门岛和鼓浪屿。云顶山为厦门市最高峰,云顶岩为厦门岛最高峰,日光岩为鼓浪屿最高峰。
中左所中左所
厦门海域包括厦门港、外港区、马銮湾、同安湾、九龙江河口区和东侧水道。厦门港外有大金门、小金门、大担、二担等岛屿横列,内有厦门岛、鼓浪屿等岛屿屏障,是天然的避风良港,其海岸线蜿蜒曲折,全长234公里,其中12米以上深水岸线约43公里,适宜建港的深水岸线约27公里。港区外岛屿星罗棋布,港区内群山四周环抱,港阔水深,终年不冻,是条件优越的海峡性天然良港,历史上就是中国东南沿海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

气候条件

厦门属温带亚热带气候,温和多雨,年平均气温在21℃左右,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降雨量在1200毫米左右,每年5-8月份雨量最多,风力一般3-4级,常向主导风力为东北风。由于太平洋温差气流的关係,每年平均受4-5次颱风的影响,且多集中在7-9月份。[6]当地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在摄氏21度左右。

市鸟文化

白鹭属鸟纲鹭科,为世界珍稀鸟类。厦门分布有小白鹭、中白鹭、大白鹭、中国鹭和岩鹭,这也是至今我国记录的仅有的五种。由于它们体羽除岩鹭为暗灰色外,均为雪白色,因此,人们通常统称这五种鹭为白鹭。其中以小白鹭和中白鹭的数量最多,且较为常见。
1986年10月23日,厦门 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确定白鹭为厦门市市鸟。
厦门相传古时有白鹭栖息,故又有“鹭岛”之称。(宋曰嘉禾屿、明曰中左所)厦门市是福建省的一个副省级城市,是全国5个计画单列市之一,同时是全国首批实行对外开放的五个经济特区之一,享有省级经济管理许可权并拥有地方立法权。位于福 建东南部,西部与漳州毗邻,北接泉州,东南与金门岛隔海相望。鼓浪屿、集美学村、万石植物园、厦门大学、海沧大桥、同安影视城、园博园、中山街等是厦门的着名景点。厦门和金门对望,曾是国共双方距离最短的前线阵地,在两岸敌对期间曾经炮火连绵。
鹭岛文化
厦 门市鸟——白鹭,白鹭是一种和平、祥和的象徵,是一种精神的超脱。厦门是个文化长远的地方,其中可包括历史文化、经济文化、网路文化、人文文化、地理文化。厦门从古至今都是一个历史名城,其历史渊源深远广大,在中华历史也有着重要地位;而在改革开放初期,厦门也成为了首批特区城市,从经济上也积累了雄厚的文化基础。网路文化,是鹭岛近几年来的成就,其中以b2c、bbs的发展为标誌。人文文化上,厦门生活着二十几个民族,而且早在唐朝时期,厦门就有了人类居住。地理文化,厦门是福建省重要对外交流港湾港口城市,其地理环境优越,气候宜人,而且一年四季差异明显,具有清晰的季风性气候特点。

文化艺术

2011年末,全市拥有文化表演团体6个,全年国内演出904场次,观众43万人次;文化馆7个,其中,国家级一级文化馆6个,博物馆4个,文物保护管理机构5个,公共图书馆9个,公共图书馆藏书总藏量达460.62万册(件),借阅量471.67万册次,读者流通量550.17万人次。出版发行各类报纸9种,期刊杂誌25种。共有广播节目6 套,电视节目8套,人口综合覆盖率分别达到99.19%和100%。全年发行电视卡通片12部、349集、4850分钟。5部卡通片被广电总局评选为2011年度优秀国产卡通片。农村电影放映6408场,客群人数76.6万人次;城市社区“温馨家园”放映广场电影1200场,客群人数13.9万人次。完成厦门市博物馆馆藏文物数据採集,合计3983件(套)文物藏品、46208张文物影像片,其中,一级文物29套(40件)。
中左所中左所

通行语言

地方上通行闽南语之厦门话、泉州话、漳州话,与来自广东省粤东闽南语区之海陆丰、惠州等地的“福佬话”(属闽南语“闽台片”)互通。多年来由于政府大力推行国语以及外来非闽南民系人口的大量涌入,国语在厦门地方语言中已占重要地位。厦门的闽南语状况并不容乐观,现今的有些厦门年轻人的闽南语能力甚至不如某些东南亚的早期闽南移民后裔。

民俗文化

中秋博饼,闽南地区特有的饼文化外延的一种民俗活动。是在中秋节时用于娱乐的一种游戏,用六粒骰子投掷结果组合来决定参与者的奖品。传统的奖品为大小不同的月饼,专有名为会饼,相传这种游戏可以预测人未来一年内的运气。
中左所中左所
正月初三忌拜年,厦门传统习俗正月初三不能登门拜年,要在家里祭祀亡灵。有谚语曰“初一早,初二早,初三困甲饱”,意思是初三日无客登门,晚起无妨。那幺这个习俗是怎幺来的呢?相传,明朝嘉靖年间,倭寇占领厦门外岛浯屿。一年除夕夜晚,官兵忙于过年而疏于守备,大股倭寇乘机攻城,军民奋起抵抗敌人,激战二日三夜,倭寇才败退,但城内军民伤亡极重。初三日,百姓各自收埋亲友,弔丧亡灵,哭声震天,无暇到别家登门拜年。第二年初三日,厦门居民把此日作为忌日,久而久之,成为惯例。

饮食文化

以厦门菜为代表之一的闽菜位列中国八大菜系,兼带台湾、潮汕风味。厦门菜餚创出清、鲜、淡、脆、略带微辣的独特风味,尤以生猛海鲜、仿古药膳、普陀素菜、风味小吃着称。
厦门全年盛产海鲜,种类繁多,有龙虾、鲍鱼、螃蟹,还是虾、螺、贝类等。
特色小吃有面线糊、沙茶麵、土笋冻、海蛎煎、炸五香、花生汤、烧肉粽等。

宗教信仰

厦门的宗教有佛教、基督教、天主教和伊斯兰教,以佛教为主。闽南古剎南普陀寺、闽南佛学院在海内外负盛名;基督教新街礼拜堂被称为“中华第一圣堂”;天主教厦门教区设于鼓浪屿,是闽南天主教对外交往的中心。

文化遗产

厦门市入选国务院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的有南音、高甲戏、歌仔戏、答嘴鼓、漆线雕、童谣(闽南童谣)、讲古、民间信俗(保生大帝信俗)、中秋博饼、民间信俗(闽台送王船)、抬阁(海沧蜈蚣阁)。
高甲戏,发源于福建泉州,又名“戈甲戏”、“九角戏”、“大班”、“土班”,是闽南诸剧种中流播区域最广、观众面最多的一个地方戏曲剧种,源于明末清初闽南农村流行的一种装扮梁山英雄、表演武打技术的化装游行。
歌仔戏,(发音:歌子戏,或歌崽戏,后者在台湾较流行),是20世纪初叶发源于漳州的传统戏曲,故亦称之为芗剧,后传到台湾并得到进一步发扬。“歌仔”有小曲、民歌的意思(歌仔用国语表达就是“小歌”),歌仔戏以掺杂文言的闽南语为主,让社会大众也能接触文雅辞彙或忠孝节义故事,成为早期闽南地区和台湾社会重要娱乐活动之一。
漆线雕,中国漆艺文化宝库中的艺术瑰宝之一,是闽南地区的传统工艺。它形成于明末清初,至晚清时逐渐成熟。漆线雕被套用于佛像装饰,俗称“装佛”,长期以来一直作为一种特殊行业广泛流传。漆线雕做工精细雅致,形象逼真生动,风格古朴庄重,画面栩栩如生,堪称艺苑奇葩,中国一绝。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