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规定,现公布中山市交通运输局(以下简称市交通运输局)2011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本报告由概述,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及谘询受理情况,政府信息公开相关费用情况,申请行政複议、提起行政诉讼情况,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六部分组成,内容涵盖市交通运输局2011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情况。
一、概述
2011年,市交通运输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取得新的成绩。在局党委的领导下,在分管领导的直接指导下,局办公室根据国家、省、市关于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相关要求,採取措施,加大力度,完善制度,中山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及成就得到大力宣传,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获取政府信息得到保障,市交通运输局的政府工作透明度得到明显提高。
(一)建章立制,明确要求。局办公室牵头草拟,徵求相关科室意见,经局领导审定,印发了《中山市交通运输局政府信息公开管理办法》(中交[2011]279号)、《中山市交通运输局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工作规程》(中交[2011]440号)、《中山市交通运输局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制度》(中交[2011]485号)、《中山市交通运输局政府信息发布协调製度》(中交[2011]486号)4个规範性档案,对我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各项工作予以详细说明,规範了信息发布工作,促进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水平。
(二)加大力度,确保落实。为保证我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全面落实,我局办公室积极协调各科室,通过讲座、培训、动员等形式,要求各科室积极挖掘、整理有关交通行业的政府信息,并通过各种方式向社会公开。一年来我局重新梳理了交通运输管理的行政审批、办理指南,并通过网站及时向社会公开。对于交通行政管理产生的相关信息,我局也及时通过网站或向媒体通报。通过努力,我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逐步走向规範化、常态化。
(三)政府信息公开载体的建设水平提高。载体建设是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途径。一年来我局加大了载体建设工作力度。一是内部刊物正常出版。局办公室编印了《中山交通》12期,局公交科出版了《公交专刊》,综合行政执法局出版了《执法专刊》、市春运办出版了《春运专刊》,市交通运输行业协会出版《中山交通运输》,市维修与驾培行业协会出版《中山维修与驾培》,这些内部刊物广泛派发到行业相关单位及新闻媒体,及时公开了我局相关工作动态信息。二是做好市交通运输局公众网站的信息更新工作。2011年我局不断完善交通运输局公众网站的栏目设定,并将发布任务落实到相关科室,全年共发布各类信息927件。
(四)加强信息队伍建设。交通运输局召开了信息公开总结会议,总结2010年工作,提出2011年意见,要求各科室、分局增强责任意识,共同做好信息公开工作。同时邀请市委办信息科尹春恆科长主讲信息写作。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市交通运输局主要通过局公众网站、《中山交通》、《公交专刊》、《执法专刊》、行业会议以及报刊、广播、电视等方式主动公开中山交通行业的政府信息。
(一)市交通运输局公众网站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发布政府信息927条,同比增长455%。公众可通过交通运输局公众网站浏览市交通运输局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
(二)内部刊物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共出版内部刊物43期,同比增长30%。
(三)新闻发布会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市交通运输局邀请记者参与报导相关交通运输行业会议,《中山日报》、《中山商报》、《南方日报·中山观察》、《南方都市报·中山读本》、《新快报》、《广州日报》、中山网、中山电台、中山电视台等各主要媒体均有记者报导交通行业相关新闻,对及时向社会公开中山交通政府新闻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及谘询受理情况
2011年我局收到公民关于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的申请1宗,收到市府办转办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1宗。我局按信息公开要求及时回复了申请人。我局信访工作人员通过市政府网路问政平台、市行政服务线上、12345热线、局公众网站接受市民谘询,每宗市民谘询均实现“一日受理,三日沟通,五日办结”,较好地满足了市民的知情权。
四、政府信息公开相关费用情况
市交通运输局的内部刊物出版印刷发生的费用主要集中在纸张使用上,纸张的购买全部在行政经费中列支。未向申请人收取政府信息公开费用
五、申请行政複议、提起行政诉讼情况
没有发生与市交通运输局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複议、提起行政诉讼的案件。
2011年,市交通运输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得到,工作水平明显提高,但同时也存在公开的方式还比较简单、网路利用不足、便民性有待进一步提高等问题。为此,市交通运输局将进一步加大力度,增强责任意识,认真研究新时期新形势对政府信息公开的新要求,不断拓宽政府信息公开渠道,不断完善政府信息公开的形式与内容,不断提高市交通运输局政府信息公开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