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一直高度重视实验教学,是国内较早开展经济与管理类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的高校之一。为适应国家“加强学生素质教育和着重培养学生套用与创新能力”的要求,学校通过对国际与国内一些高校的广泛调研,基于对实验教学体系建设的前瞻性思考,在已有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山大学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以下简称中心)。2010年中心被评选为广东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範中心。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中山大学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
- 荣誉:广东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範中心
- 拓展阶段:2002年-2007年
- 初创阶段:2002年以前
中心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2002年以前)
实验室初创阶段
学校坚持一贯重视实验教学的办学传统,把实验教学环节纳入各专业的核心建设内容中,也一直非常重视本科生创新、实践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学校已开始对经管类专业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进行探索,开展实验教学改革,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筹建了计算机实验室,并开设了计算机基础、计算机会计/审计、会计电算化等课程。1989年,实验室从美国DEC公司引进了Micro VAX 3500小型机,用于实验教学。1995年10月,实验室被评为“广东省合格实验室”。2000年,学校加大了对实验室的投入,分别成立了经济学和管理学实验室。该阶段的实验课程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
第二阶段(2002年-2007年)
实验室拓展阶段
2002年以来,是中山大学经济管理专业实验室快速建设阶段。这个时期,学校投入大量资金建立了一系列实验室:2003年与全球最大的资料库和企业管理系统软体公司Oracle、国际着名伺服器製造商SUN Microsystem合作,建成了中国内地高校首个“数位化管理实验室”,该实验室于2004年被《光明日报》报导为当时“全国技术最先进的数位化管理高校实验室”; 2005年9月,与金蝶公司合作,成立“金蝶K3/ERP实验室”,金蝶公司捐赠金蝶K3/ERP软体一套以及金蝶ERP模拟沙盘一套;2006年,与香港大学、香港快易通公司合作建成RFID实验室;2006年5月,与SAP公司合作,成立“SAP BO/ERP实验室”,SAP公司捐赠了专为中小企业开发的ERP软体Business One一套;2007年,作为博奥杰(Business Objects)公司在中国大陆首个合作单位,与博奥杰合作建成了“商务智慧型实验室”; 并相继与多家企业合作成立了“供应链仿真与最佳化实验室”与“企业经营模拟实验室”。这一阶段,通过专业实验室的建立,实验教学内容得到了极大丰富,实验教学方法有了明显改善。这一阶段,开设的主要课程包括《数据、模型与决策》、《ERP系统理论与套用》、《管理信息系统》、《供应链管理》等20多门实验课程。该阶段的实验教学课程除了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之外,利用高水平的技术平台,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第三阶段(2007年至今)
整合实验教学平台阶段
2007年至今,学校按照本科教学评估指标体系的要求和优秀标準,认真总结了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情况,进一步明确了学校实验教学的思路。2008年1月,在前期专业实验室的基础上,学校逐步整合各专业实验室,成立了中山大学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同时,中心建设从硬体建设转向软体建设,加强实验课程体系建设,规範实验课程教学大纲和实验指导书等基本档案,建设了一批综合性、自主性和创新性实验项目。中心与多家知名企业合作,购进了一批国际一流的行业软体,如仿真软体Arena 11.0、最佳化软体ILOG CPLEX 11.0、 商战模拟软体“商道”等;中心先后增开了多门实验课程,这些课程主要为综合类和创新类课程。
中心综合实力简述
结合国际创业教学理论与教学模式的新趋势和新变化,围绕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教育理念,中心开展了基于全球商业竞争的创业教育模式改革与创新实践,探索出一套创新型的“基于全球商业竞争的创业教育模式(SELM)”,在高校创业教育改革实践中取得了丰硕成果。这使得中心的实验教学水平显着提高。
中心作为经济管理专业的实验教学基地,承担着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大任务,已成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