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中山大学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

(2020-01-01 22:53:35) 百科综合

中山大学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

库尔勒庞大一众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是一汽-大众授权的驻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特许经销商,是中国500强,国内A股上市公司庞大集团(2011年中国企业联合会评 中国500强第152位)旗下企业。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中山大学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
  • 类别:教学中心
  • 时间:1924-2000年
  • 成立于:1991年

基本信息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其前身是中山大学生物系,创立于1924年,早期实验室的建设主要根据理论课程的要求进行,有动物学、植物学等八大基础实验室,实验室的管理基本上归属于教研室,这种模式一直延续到2000年前后。1991年8月, 中山大学被批准为“国家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生物学基地”。学院利用“基地”建设费和“211工程”经费支持,投入100多万元在全国高校中较早创建了直接为生物学教学和科研服务的“生命科学学院中心实验室”,使用面积500多平方米,购置冰冻离心机、原子吸收光谱仪、基因枪、蛋白质纯化系统、多腔等点聚焦系统、凝胶成像系统、真空冷冻乾燥器、PCR仪等大型仪器设备,同时在实验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上坚持改革与创新,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将理论课和实验课相对独立制定实验教学大纲,实验室也相对独立于教研室进行管理,并取得了显着的成绩。如我院1994年就提出和实施的“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荣获 1997年广东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初期建设

2001年,随着我院珠海校区生物学基础实验室的建成,学院以1、2年级本科学生进驻珠海校区为契机,成立了“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中心”隶属学校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处和生命科学学院领导。中心成立后,打破学科之间的局限,撤消原各教研室的基础课实验室及专业实验室,将原有实验室进行整合和改造,并对实验室管理机构进行了改革,彻底把实验室从各个教研室独立出来归中心直接管理,初步凸显了“中心”在实验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在此期间,学校和学院利用“211工程”经费加大投入, 购置了一批较先进的常规实验教学用仪器设备,并加快各野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初步建立了一个功能齐全、资源共享、管理科学的实验教学大平台。在实验教学体系建设方面,进一步完善开放式、研究性实验教学理念的探索与创新,对各实验课程的内容、教学方法及实验教学的管理机制等进行研究与探索,逐步形成了开放式、研究性教学的实验教学模式,并获得2001年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至此“中心”初步确立了“开放式、研究性、立体化、多层次”的实验教学与创新实践体系。
2003至2005年期间,中心利用学校专业实验室“985工程”建设项目经费和“国家生物学人才培养基地”专项资金的支持,再次投入130多万元对实验室环境与设施改造,仪器投入800多万元,新购置仪器设备652台件。“中心”拥有实验教学用房面积3340M2,设备总台件数2186台件,设备总值达1691万元,“中心”在硬体和软体建设上得到了全面改善,实验教学与科研实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2003年以来,“中心”先后制定和实施了《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贵重仪器管理条例》、《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仪器设备管理委员会章程》等10余项管理条例,并建立了实验中心网站,使“中心”实行了信息化、科学化、制度化和网路化管理。
“中心”在实验教学方面也进一步加大了改革力度,对各种教学资源进行了高度的调整、充实和完善,强化研究性教学理念,2003年中心根据实验教学改革的需要,开始建立适合全校本科生物专业、生物相关专业及非生物专业的实验教学平台,将理论课与实验课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实验课程单独设课,独立计算学分,修订或制定各实验课程教学大纲;学院设立了实验教材建设基金、实验课件建设基金和本科生创新实验基金,大力推进开放式、研究性实验教学模式,使“开放式、研究性、立体化、多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得到进一步的完善,由于“中心”实力的日益增强、管理水平的提高及理念不断创新,2005年被评为广东省生物学实验教学示範中心。
中心通过多年的发展,已基本建成为一个教育理念先进,教学体系科学,教学研究活跃,教学改革效果显着,实验教材系统,实验设施完善,实验装备齐全,图书资料丰富,技术人员队伍结构合理,管理科学,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开放式多功能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研究成果及先进的教学理念在国内高校中具有良好的示範和辐射作用。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