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口腔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前身是中山医学院口腔医学教学实验室。1974年建立中山医学院口腔医学系,随之也正式建立了口腔医学实验教学实验室。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口腔医学实验教学中心
- 建立时间:1974
- 前身:中山医学院口腔医学教学实验室
- 词性:名词
背景介绍
中山大学口腔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前身是中山医学院口腔医学教学实验室。1974年建立中山医学院口腔医学系,随之也正式建立了口腔医学实验教学实验室。1997年12月成立中山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2001年10月与中山大学合併成立新中山大学,原中山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更名为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实验室在对原有口腔医学实验室进行重组与最佳化的基础上,扩建为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实验教学中心。2010年,“211”工程、“985”建设经费和学院投入2千多万元,将旧解剖楼改建为现代化的实验教学中心 ,创建了一个教学环境优越、仪器设备现代化、国内一流、世界先进的现代化口腔医学实验教学中心。中心位于北校区教学区中心地带, 总建筑面积约3000平方米,是一栋具有鲜明特色的欧式四层楼建筑,成为以口腔实验教学为目的,集教、医、研、学为一体的多功能口腔实验教学中心。
相关理念
中心实行校、院两级管理,由实验中心负责统一制定发展规划,实验室负责人组织实施,形成一体化多层次管理体系。为满足不同学制、不同专业培养的要求,加强基本技能训练,满足个性发展,提倡创新探索,提出“一个中心、二种能力、三个理念、四个模组”的改革思路,系统改革口腔医学实验教学各个环节,构建相对独立的实验教学体系,建设现代化实验教学平台、整合优秀教学师资,实现我校对高质量口腔医学人才培养的要求。将口腔医学实验课程分模组设定,构建口腔基础医学实验模组、口腔临床医学实验模组、创新性实验模组和準职业培训实验模组。各模组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协调,以强化创新和职业能力的形成、以职业岗位的职责要求为核心构筑实验课程新体系。
中心承担口腔医学五年制和七年制本科生的口腔医学实验教学任务,所承担的实验课程有:口腔解剖生理学实验、口腔组织病理学实验、牙体牙髓病学实验、牙周病学实验、儿童口腔医学实验、预防口腔医学实验、口腔颌面外科学实验、口腔修复学实验、口腔正畸学实验、口腔材料学实验、种植学实验、口腔生物学实验和口腔颌面影像学实验等。对所承担的13门课程的实验课实行统一管理,根据课程性质及进度,将其分别安排在创新实验平台、综合技能实验平台、形态学实验室、仿头模操作实验室、口腔技能学实验室和机能学实验室上课。各实验室经费分配由中心统筹兼管,资源共享,功能明确。
相关评价
经过三十多年的建设,中心己成为融多学科、多功能、开放性、网路化、资源共享等特点于一体,成为我校口腔医学实践教学的核心基地,统筹口腔医学实践教学,引领了国内口腔医学实践教学改革,已在省内、国内起到良好的示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