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宁硒砂瓜,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中宁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誌。
中宁县属大陆性气候,冬长夏短,温差较大,乾旱少雨,蒸发强烈,光照充足,热量丰富。年平均气温9.1℃。该地区生长季节日照时数1080小时,日照百分率在65%,适宜种植西瓜。中宁县从20世纪四十年代开始种植中宁硒砂瓜,已有70多年的种植历史。中宁硒砂瓜个大皮后,果实为椭圆形,果皮浓绿色条带。内在的品质指标:独特的种植方式和自然条件,生产的西瓜个大、瓤红、汁多、果肉鲜嫩、甘甜如蜜,糖分高达13.8%。
2008年7月1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中宁硒砂瓜”实施农产品地理标誌登记保护。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中宁硒砂瓜
- 产地名称: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中宁县
- 品质特点:个大皮厚,果实为椭圆形
- 地理标誌:国家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誌
- 批准文号:国家农业部2008年第1054号公告
- 批准时间:2008年7月1日
产品特点



3.1万次播放
04:19
纪录片瓜甜味美,宁夏中宁硒砂瓜,真的甜如初恋
中宁硒砂瓜个大皮厚,果实为椭圆形,果皮浓绿色条带。中宁县独特的种植方式和自然条件,生产的西瓜个大、瓤红、汁多、果肉鲜嫩、甘甜如蜜,糖分高达13.8%。生产出的瓜营养元素含量全面合理。其中:人体必需的胺基酸18种,维生素3种,微量元素5种,其中含钙56毫克/千克、钾1090毫克/千克,特别含有人体保健必需的硒和锌等微量元素,有延年益寿、抗衰老、抗癌作用,独具保健价值,因之得名“硒砂瓜”,是真正无污染的绿色食品。
中宁硒砂瓜

产地环境



3.7万次播放
02:18
纪录片这个西瓜又大又甜,来看看生长环境吧
土壤地貌
中宁县北部为卫宁北山及丘陵,中部为黄河沖积平原,东部和东南部为山地(牛首山、烟筒山)与丘陵,西南部为清水河河谷平原和米钵山山地。土壤营养充足切处于平衡状态,pH值8.28、汞0.03毫克/千克、铅13.4毫克/千克、镉0.16毫克/千克、砷11.9毫克/千克、铬60.5毫克/千克、铜19.5毫克/千克。
中宁硒砂瓜

水文情况
黄河流经68千米,年均流量325亿立方米。清水河流量1.24亿立方米。境内七星渠、跃进渠、固海渠、北滩渠4条主干渠为主要灌溉渠道。湖泊总面积445公顷。硒砂瓜种植基地属靠天然降水的旱作农业区,主要为山坡地和丘陵地,远离城区和工矿业区,产地内无污染企业和其它污染源。
气候情况
中宁县属大陆性气候,冬长夏短,温差较大,乾旱少雨,蒸发强烈,光照充足,热量丰富。年平均气温9.1℃。该地区生长季节日照时数1080小时,日照百分率在65%,无霜期165天,有效积温2529.3℃,5-8月份昼夜温差一般在15.5℃-12.6℃之间,年降水量221.6毫米,多集中在7、8、9月。年蒸发量2055.3毫米,为降水量的9.3倍。年均相对湿度为52%。年太阳辐射总量5924兆焦耳/平方米。春季多风,年均风速为2.9米/秒,最大风力为12级。“早穿皮袄午披纱,晚上围着火炉吃西瓜”是该地区气候特点的真实写照。
中宁硒砂瓜

历史渊源
中宁县从20世纪四十年代开始种植中宁硒砂瓜,已有70多年的种植历史。过去苦于缺乏资金、交通不便、没有政策、受生活所迫,民众自发地零星种植,只是把硒砂瓜作为一种副业。种植硒砂瓜,首先要在荒地铺上砂砾,由于过去交通运输不便,造成种植压砂瓜投资时间长,产生效益时间更长,加上种很多年后要倒茬,
20世纪70年代,人们对压砂瓜有一句顺口溜“苦死老子、富死儿子、愁死孙子”。但随着种植水平的不断提高,种植面积的逐步扩大,和水源的进一步解决,机械化装备水平的提高,劳动程度明显降低。
20世纪90年代,压砂瓜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硒砂瓜被该地百姓称为“石头里长出的西瓜”,是该地人民充分利用山地资源优势发展起来的一种特色种瓜模式,在世界上也可以说是一种独创,不仅实现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产生明显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减少了土地荒漠化面积,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带动了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
中宁硒砂瓜

生产情况
2008年,中宁县喊叫水乡、鸣沙镇、白马乡等镇乡硒砂瓜面积累计达到2.3万公倾,种瓜农户达到6000户,总产量52万吨。
中宁硒砂瓜

产品荣誉
2008年7月1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中宁硒砂瓜”实施农产品地理标誌登记保护。
地理标誌
地域保护範围
中宁硒砂瓜的地理标誌保护的区域範围为宁夏中宁县白马乡、鸣沙镇、恩和镇、舟塔乡、喊叫水乡等。东经105°26′-106°07′,北纬37°9′-73°50′,海拔1184米。
质量技术要求
- 生产技术要求
(1)产地选择:在乾旱地选择地势平坦或坡度小、土层深厚、肥力中上、向阳的歇茬山地或麦地、豆茬地作为压砂的田块。
(2)品种选择:选用抗病、抗旱、优质、丰产、耐贮运、商品性好的品种,种子质量应符合瓜菜作物种子的要求。可选用黑美人、新金兰、金城5号、西农8号、高抗冠龙等品种。
(3)生产过程管理:在硒砂瓜生产过程中,山地压砂、种子处理、病虫害防治是生产的关键环节。
①砂地的铺设
选择地势平坦或坡度小、土层深厚、肥力中上、向阳的歇茬山地或麦地、豆茬地作为压砂的田块。在乾旱地区所採用的铺压砂石混合物(砂、石混合物比例3:7或4:6,压砂厚度15-20厘米),以蓄水、保墒、压硷并提高地温种植作物的一类宜耕地。压砂厚度视砂石粗细程度确定,砂粗铺设厚些,砂细铺设厚度薄些。砂石混合物比例以4:6为宜。一般亩压砂用量在100-120立方米。土壤在铺设前应犁地晒伐,增加养分。
②种子处理措施
种子要购买优质品种,採用温烫汤浸种、高猛酸钾消毒法、多菌灵或福马林消毒法统一进行种子消毒处理后播种。
③切实加强病虫害防治
採取农业综合措施,合理进行轮作倒茬,减轻病害发生。常用的轮作方式有以下三种:①错位稀植倒茬;②西瓜-甜瓜-歇茬法;③瓜-麦轮作法。
加强病虫害预测预报,及时掌握虫口密度,发布病虫害预警情报;在有条件的地区开展统防统治。按照农药安全合作标準和农药合理使用準则的要求进行,积极推广生物防治,合理进行化学防治。
药剂防治应遵循的原则:
a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高生物富集性、高三致(致毒、致癌、致突变)的农药及其混配农药,不使用未核准登记的农药。
b使用药剂防治时,要严格执行国家标準中农药合理使用準则和规定的施用药量、施药次数,使用经农药残留检测合格的农药。
c严格执行农药使用的最高残留量,使用限次和安全间隔期。
科学使用农药的方法:认準病虫害的种类,有针对性地使用农药,掌握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在最佳防治期及时防治;严格掌握农药的使用剂量和方法,科学合理地混配农药,注意不同作用机理的农药交替使用,以延缓或避免病虫产生抗药性;儘量採用靶位用药,清除中心病株,对周围植株喷药进行封锁控制;使用雾化程度良好的药械,做到细緻均匀喷药,选择科学的打药时间,提高药效。
④普及科学施肥技术
在硒砂瓜生产中,有条件的应增施有机肥,发展有机複合肥,防治超量偏施氮肥、严格氮肥施用安全间隔期。禁止使用未经无害化处理的有机肥和其他有毒肥料。
肥料的使用及管理:使用商品肥料经技术人员认可,或到指定的肥料供应点购买。使用有机肥必须符合技术规程中的要求。
施肥原则:压砂瓜地的养分随种植年限增加逐步减少,砂地也随种植时间延续出现板结,因此必须严格进行松砂、施肥。
安全施用氮肥的要求: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施肥量,做到经济合理的施用氮肥;严格执行氮肥施用安全间隔期,以茎叶为食用器官的蔬菜,收穫前20天,禁止追施氮肥;推广“控氮、稳磷、增钾”的施肥模式。
(4)产品收穫:区外销售7-8成熟时採摘,区内销售的完全成熟后採收,切忌生瓜上市,採摘前15天内严禁喷洒各种防病防虫农药。
(5)生产记录要求:要求农户在种植过程中,对使用的农药、化肥的名称、剂型规格、使用方法、使用时间、每次用量、全年使用次数、末次使用时间有详细记录。
- 产品质量安全规定
中宁硒砂瓜严格按照(NY5109-2005)标準执行。
- 包装标识等相关规定
(1)包装:用于包装的容器整洁、乾燥、牢固、透气、无污染、无异味,内壁无尖突物、纸箱无受潮、了层现象。
(2)标识:标誌使用人应在其产品或其包装上统一使用农产品地理标誌(中宁硒砂瓜名称和公共标识图案组合标注型式)。
(3)运输:装卸运输中应快运、轻装轻放、运输途中应防暴雨淋。运输散装瓜时,运输工具的底部及四周与果实接触的地方应加铺垫物,以防机械损伤。运输用的车辆、工具、铺垫物、防雨设施等,应清洁、卫生、乾燥、无污染、不得与其他有毒有害物品混装混运。
(4)贮藏:贮存时宜在通风、阴凉、清洁卫生的场所进行,堆码整齐,防止挤压损伤,防日晒、雨淋、冻害及有毒有害物质的污染。长期贮存时,应存入低温冷库,贮存时应按品种、规格分别贮存,存入前应逐步降温预冷。贮存室有适宜的温度和空气相对湿度。在贮存过程中,应经常进行检查,发现病瓜立即清除,贮存时,严禁其它有毒、有异味、有害、发霉散热及传播病虫害的物品混合存放。
地图信息
地址: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中宁县水务局(中宁汽车站东南)

打开百度地图查看详情